- 背景资料
第45集
由正纬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系列。在这几个讲次里面,我们一直在跟大家谈:我们究竟在忙些什么?
在我们之前给大家分析的过程中,忙(现代人的忙碌),虽然有它的制度面、有它的结构性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却是出于我们由于在分工的过程中造成了人、我的分别。由于有了这个人、我的分别,以至于我要求人人、人人也要求我;无形中就使得我们在做每样事情的时候,都会变得要好、要更好,也因此有产生了许多的竞争,间接的产生了许多的工作的压力,以及工作所带来的许多的烦恼等等。因应这些的现代生活的型态所带来诸般烦恼,当然就是说,我们从世俗的眼光来看的话,我们可以有几个作为,前面有跟大家约略谈过,这里跟大家稍微总结一下:世俗的作为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面对世俗的工作的时候,所取舍的部分,有可能是从责任跟义务开始作出发点来取舍,也有可能从专长跟兴趣来取舍;不管是在哪方面,就是如果我们从专长、兴趣切入的话,显然带给我们的困扰似乎都应该会比较少一些;所以一般来说,针对这类型的烦恼的面对的方式,当然就是我们需要在责任义务跟专长兴趣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但即使如此的话,仍然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必须要适当的考虑,就是一定在解决烦恼的过程中必须要再加上认真应对的因素,不能够说什么事情全部都放下不管。
当然,除了这个方式之外,我们在世俗的层面上面,我们也提供了两项大家耳熟能详的方式:一个就是“少欲知足”,另外一个就是“随缘因应”。少欲知足,当然就是会直接下降了你对别人的要求,当你对这个环境、对别人的要求下降之后,自然而然的由于需求减少了,假如说不符人意的时候,自然而然所带来的失落感跟痛苦也不致那么深,这是少欲知足直接的效益。随缘应物,当然就是说,能够让我们在面对,比方说别人加诸在我们身上,我们如何去选择因应;以及我们面对外面环境的时候,我们如何决定应该要如何取舍,这些我们也可以用世俗一般所说的随缘因应。我们上次也给大家说了,“少欲知足、随缘因应”这些事情,其实大体上来讲,因为谈的都是所谓的随顺世间法的状况,所以这两个作为,其实正因为它随顺世间法,所以仍然不出于世间法;依照这个原则来判断的话,其实这个是比较是属于道家的老庄之学的作法,它并没有触及到佛教的核心。不过我们上次也给大家讲了,“少欲知足”跟“随缘因应”这两项条件,它们都是我们做事情的方式,可是在采取这种方式之前,我们得要有一定的中心思想跟判断的准则,这样子你才有辨法发挥它的效用。比方说,知足、少欲,那么你首先要问自己的是:对你自己来说,什么东西叫作足够?同样的,随缘这件事情也是一样,随缘的话你就要判断了,就是说目前呈现在你面前的这些因缘,是不是真的都已经成熟了呢?更何况有很多的状况,是不能够完完全全在你的判断准则还没有定清楚之前,是根本就不能够随便随顺因缘的。比方说,我们讲说善、恶的分际来讲,如果我们连善、恶的分际都没有先掌握好,一味的讲究随缘的话,那就对我们自己来讲,就以后会有很大的遮障,这个路从此之后就走岔了。
所以我们说,从世间法来说,不管是少欲知足或者是随缘因应,都有助于我们减轻工作的忙碌的压力、减轻一些烦恼;但是,至于两样事情要能够运作得好的话,它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判断的准则。当然就是这个判断的准则,如果我们用一般人常常讲的这个话语来说,其实它就是所谓的“人生的意义”;你决定了人生的意义了,大原则、大方向这个意义决定了之后,接下来才从这个大方向分支开来,再看看说每一件事情,你什么东西叫足够?怎么去作取舍?所以这个就回归到说,每一个人所为自己定位的、所为自己选择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比方说,我们很常听到一般人,特别是老一辈的人都会说:“我这一生别无所求,就是不要做亏心事,我们希望一生这样走过来的时候,到最后能够了无遗憾的离开。”这个就是他们这一生为他们自己所定下的这一生的人生的意义。当然,这样子的一个人生意义,跟我们说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曹操,曹操曾经讲过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令天下人负我。”当然,这个所显示的是一个极尽自私又权谋的心态!如果一般人能够反其道而行,能够谈的是不做亏心事、不要辜负了对方、能够了无遗憾,这个对社会必定会有相当正面的效果。就比方说,昨天我才在新闻上面看到了,有一个好像是大陆地区,有一位卖鸡蛋的老先生,他的这个鸡蛋,之前曾经在卖出去的时候,跟顾客之间有卖出所谓的这个票券,凭这个票券顾客可以到他的店里面,在稍后再来提取他的鸡蛋;结果因为拆迁的关系,大概是因为都市重建拆迁的关系,那个店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这个老先生非常的坚持他的诚信,连续三个月——在低温之下连续三个月,在他的房子的旧址前面站了三个月,就等着顾客来兑换这个票券。这样子一个诚信的行为,当然就引起很多人的回响!像这样子的状况,就是一个标准的写照。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这个没什么!这个最重要是要‘不负于人’ 。”也就是我们这里说的“了无遗憾”。如果能做到这样子的话,想想看,如果社会上大家的人生意义都能做到这样子的话,那么这个社会显然会往更良善的方向去前进。所以,关于您如果选择的人生的意义是这样子的话,当然我们要给您赞赏,我们赞叹您!
当然就是说,也有其它人选择其它更积极的人生的意义,比方说,大家近几年来常常听到的:“希望能够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个也是另外一类型的人生的意义。也就是这个人生的意义,是把整个人生建构在对于他人行善的一个基础上面,只要有机会的话,就把握机会积极的布施、积极的行善;像这类型的,也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生的意义!想想看,如果这个社会人人都对其他人好,都想尽办法要布施给其它的人的话,那么这个社会恐怕都老早已经超越了我们在古书上看到的“大同世界”了吧!所以,如果说选择的人生的意义是这样子的话——积极行善的人生的意义的话,就如同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的佛教团体也积极的行善;不只佛教团体,其实其它教的团体——包含基督教、天主教的许多的团体,他们的行善,往往都会对整个的社会带来非常正面的效益。所以对于这类型积极行善的作为,以这样方式——以积极行善作为人生意义的,我们仍然要给您衷心的赞赏!仍然要非常的称赞您选择这样的方式。
当然,除了上面的两种人生意义以外,当然还有,比方说我们刚才讲的,就是要面对这些工作忙碌所带来的诸般的烦恼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一般人所采取的世间的作为是,可能是“少欲知足、随缘因应”。所以,自然而然有演变出了另一种的人生观就是所谓的“随顺”,随顺人生所发生的各项的因缘的无常变化;甚至希望能够怎么样?希望能够所有我们面对的状况,尽量所谓的还原到它的本来的面目,希望自己能够云淡风轻的经验所有人生该经历的悲欢离合。这个就是说,听起来的话,是颇令人向往的一个状况!不过假如说——我们假想说,假如说每一个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降低自己的“贪、瞋”的这些心行,然后能够云淡风轻的经历人生各项的体验的话,那么无形中的在这个社会上所会发生的各式各样的暴戾之气,或者是因为“贪”的原因而造作的种种恶行,也必然都会减少。所以,如果说采用这样的人生观的话,必然也对社会有所帮助、有正面的效益。所以,我们对于这一些的采用这类型的人生观来讲,我们得要在这里强调一下,就是说:这一些采用这样的人生观,对社会的话都会有正面的效益的,所以我们一定是对于这些一定是加以赞赏的!
只是,我们把它放在我们原先的议题上面,我们说,面对了这些繁忙的生活,我们感叹自己:为什么这么忙?以至于有各式各样的烦恼生起的时候,我们说希望少欲知足、希望随缘因应。那么要少欲知足、随缘因应,我们需要有一个中心思想、一个人生观,所以我们选择了人生观。但是,这类型的人生观您会发现,不管我说的是这一辈子从头到尾不希望做了有负于人的事情,希望能够了无遗憾;或者说我们积极行善、做好事、说好话;或者是说我们就怎么样自然地接受生命中的各式各样的无常变化;不管您采取什么样的人生观,您可以发现这些人生观它的共通的特点是什么呢?您会发现说,把这三个放在同一个平台上面去比量的话,您会发现它们共同的点就是:谈到了就是世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方说做不做亏心事,当然,亏心与否?当然就是基于世间的道理来判断,或是基于世间的法律来判断。或者说做好事、说好话,这个是基于什么原则来判断呢?比方说造桥、铺路,当然算是好事啊!那这些东西的话,当然就是放在世间人的道理方面来加以衡量的。又譬如说,我们说我们希望能够随顺,希望能够自己能够坦然地接受人生必然因为无常变化所必然带来的种种失去跟痛苦的话,那么这个也是一样,也是放在环绕在我们周围的世间的诸般的状况来说的。所以这几个的人生观,当然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人生观,不过我们要谈的就是说,这些人生观它的重要的特色、重要的共通点,就是都是从世间的事情去出发、去衡量。那么当你从世间去出发、去衡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想象到了,就是说,当这个是因应这个世间的状况去出发、去衡量的时候,必然也得要跟随着这个世间本来就蕴含的变化而有所变动。所以我们常在说:古时候的人,遵循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到今天来讲,大家遵循的可能是另外一些的道德准则。换句话说,您所选择的这个的话,选择的这些所谓的人生观或者人生的意义,需要随着世间的状况而加以调节。
那么更重要的就是说,这一些随着世间的状况,我们在这里就要切入——稍微转一个折要开始切入了,我们要跟大家说的是:“这一些着重于世间的缘生缘灭的这些状况,其实它们并没有真正触及佛教的核心!”这句话,希望观众朋友们要分辨清楚。我们说:当你在随缘因应事情的时候,我们说,当你如果只是站在世间的诸事的角度去看——世间的事相的角度去看的时候,那么你没有触及佛法的核心。可是并不表示——这个话并不是说,当你从佛法通透佛法之后,反观回来在人间落实的时候,您所做的事情会违背于世间人所看到的随缘因应的状况。这个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前者来说他根本没有看到——前者是说,一个人也许根本就没有看到、没有触及到佛法的核心,而只是在世间法的生灭上面去关注、去用心;以至于说,也许说希望能够在世间的无常变化中,还能够维持坦然的心态;这种状况有可能就是,你只是从世间的角度去出发,然后想办法替自己的心灵找许多的安慰剂。可是佛法呢,如果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一个已经深入佛法了并且已经有所——有所领悟的人来说的话,当他在看世间的时候,是从佛法的角度看世间的;可是当他在人间在作事情的时候,尽管他的人生观、人生的意义是整个建立在佛法的基础上面,可是当他把这些人生观跟人生意义在人间使用出来的时候,那您所看到的表相呢,很可能都会跟前一类型的人是完全没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在表相上面您很难区分出这个到底是基于佛法上面有的作为,还是基于世间法上面有的作为;至少在一般世间简单的事情上面的话,您有时候很难直接看出来。所以,我们要强调的就是说,佛教所谈到的事情,不是只有在世间法的层次。如果只有在世间法的层次跟我们谈说:哪些状况是无常变化,哪些状况有因缘成熟或是因缘败坏与否;那这一些呢,恐怕都还不是佛法的核心。佛法谈到的事情,一定比世间法是完完全全深入很多很多的!那这个层次呢,这个层次既然是比世间法要更深入很多的话,当然它就含摄了世间法——包含了世间法;所以当我们从佛法出发,把它映像到世间法的时候,各位就可以期待说,它在表相上面看起来就有可能跟一般的世间法好像差不多!
那么,谈到佛教所谈的这些人生的意义上来讲,跟我们前面讲的这些几个人生的意义,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当然这个恐怕要谈起来,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我们不妨用几项小小的方式——用几个观点,来看佛教的人生观到底跟我们前面讲的有什么不一样?我们说佛教所揭橥的人生观,首先,对于“烦恼”来讲,为什么第一个就谈烦恼?当然就是,最主要是因为我们这几个讲次所谈到的问题就是:究竟忙些什么?谈到究竟忙些什么的时候,当然就是因为心里面起了烦恼,才会自己问自己:我到底这么忙是为了什么?既然是起了烦恼的话,当然你就要谈:如何因应、如何去对治、如何根本地解决烦恼?我们前面所谈到的这些世间的方式的话,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完全在世间法里面去衡量到底你要采取的标准是什么?这样子的一个作为,自然,我们刚刚谈到说,它既然是从世间法出发,也必然随着世间法会有所更动,也必然会随着世间法有所变化。所以你说,当你只做七十分,然而对方要求是九十分的时候,你到底是要做到七十五、做到八十、做到八十五,还是要不计一切地做到九十呢,这里面拿捏的标准,就是你在世间里面所采取的认知的标准。所以,如果只是从世间法出发的话,那我们现在讲到的事情恰恰就是什么?跟随着世间的标准而变化。这个并不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个恒常的而且根本性的标准;换句话说,如果从这个观点,从世间法的观点出发的话,你可以说,它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给我们心灵安慰、可以减轻一些的烦恼,但是它不能够根本地对治烦恼、不能够根本地解决烦恼。
在佛教的人生观里面,对于烦恼的探讨是非常非常彻底的。比方说,在佛教里面的话,就有把烦恼分成“见惑”跟“思惑”。见惑呢,大家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说:因为见解的不正确而产生的疑惑或者产生了迷惑。既然因为见解不正确而产生了迷惑,自然而然如果见解正确了,这个疑惑可能就不存在了。但是,即使是这样子的话——即使是这么简单的“见惑”这两个字,仍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去探索、去观行;因为我们所谓的“见惑”的这个层次呢,并不是一般世间人在世间法里面所能够体会到的说:“我的见解是什么?你的见解是什么?”我们在佛教里面谈的“见惑”的这个“见”字,并不是像我们刚才讲的“世间法里面的见解”这么样的粗浅;因为这样子的一个世间法里面谈到这些见解,你在形成一个见解的时候,其实,背后其实有相当多的微细的见解已经在背后巩固形成了,到最后,你形成一个非常大项、粗项的见解出来。所以,如果从世间法一般的状况去谈的时候,其实你根本触及不到什么叫作:佛教里面叫作“因为见解的偏差而导致的疑惑,以此疑惑而产生烦恼。”所以从“见惑”这两个字,其实里面可以探讨的议题非常非常多!我们今天没有时间再一一细论;但是,主要要告诉大家的就是说,光是“见惑”这个字,佛教所探讨的这个“见惑”,是非常地深入、非常微细的!那么跟“见惑”相对的另外一个叫“思惑”,思惑更又是非常微细的!因为“见惑”是相对于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理解;而“思惑”却代表了,是我们对于一件事情,通常都是对一件事情的直觉的接受与否的层次,那个又是更微细的心行了。
那您看看,观众朋友您看看,佛教对于烦恼这件事情的话,其实谈到的是多么深细的事情。根本谈到的,如果我们以一般所谓的烦恼来说的话,根本就还触及不到佛教所谈的烦恼。也正因为佛教把烦恼仔细地剖析、深入地去看它,所以才有机会根本地对治、根本地解决烦恼。至于佛教所揭橥的人生意义,有没有其它的层次呢?我们下一个讲次再来看。
今天就上到这里。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