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资料
第57集
由正文老师开示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我们继续来跟各位说明:何谓假名菩萨?
上一集讲到了第九种的假名菩萨是喜欢亲近恶友,难免懈怠与乱心。喜欢亲近恶友的人,特别是跟随谤法者,而在谤法者被人破斥以后,心里面会有更大的压力,而丧失了信心,对佛法的进修就会懈怠下来;以后在一起时就会少说佛法,这一週去角板山郊游,下一週去某某山参访,下下週又去东势林场游山。只好变成这样了,不然又能怎么办呢?所以亲近恶友以后一定会懈怠。而且会乱心,因为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心中老是想:“可能正觉的法义才正确,我们跟随别人人云亦云,所说的都是在诽谤正法。”心中一定会自生冲突,一定会很挣扎的:“能不能离开谤法者?怎样才能消除自己支持谤法者的共业呢?”这时,心还能定吗?还能静吗?什么念佛不念佛的?早就忘光光了!成日里面只是在那边思想:“我护持了谤法者,这共业要怎么办啊?这个要怎么办啊?”心都乱掉了!这就是亲近恶友的结果,一定会导致懈怠、乱心,这就是第九种的假名菩萨。
第十种假名菩萨,譬如有人乐处于无明之中,受了菩萨戒以后却不很相信六度的行门。你告诉他正确的法义,他也不很信受;人家说觉知心是虚妄心,因为祂与五别境相应,与恶心所、烦恼……等等相应,所以是虚妄心;又告诉他:“如来藏才是真实心。”他始终不信。你要帮他破掉这个无始无明,他也不接受,偏执离念灵知才是真心,这类人就是乐于处在无明之中。你又告诉他:“修学大乘佛法与声闻法是不同的,声闻不必有福德资粮来助道,只要努力去观行,把我见与我执断掉那就行了,所以声闻法不必修六度。”他听了就欢喜,虽然也还是贪着世间五欲境界,但终究肯修一点声闻法了。但是有一天他想:“听说声闻法不究竟,我来修大乘法看看。”他不是真修,是修看看!结果终于来到正觉同修会,亲教师开始传授无相念佛的法门,接着说到布施,又说持戒。可是他听到布施度时,心中生起烦恼!因为:“我口袋里有钱很好啊!为什么要叫我拿出来利益别人呢?”第一度他就通不过了,这就是乐处于无明的人。修菩萨道的人一定要六度具足,缺了一度都不行,而且有次第性;后面也会说到次第性,布施是持戒的基础,持戒是忍辱的基础,六度有次第性。可是他不信菩萨六度,乐处于无明中,这个人也是叫作假名菩萨。
第十一种的假名菩萨是:不乐修福、不观生死。身为菩萨,对于修褔应该是永不厌倦的,有时还会被人家嫌,譬如有些同修有时会说:“老师遇到修福的事情总是要参一脚。”那是当然的啊!因为菩萨修褔永远都不嫌多的,哪有菩萨嫌修褔太多呢?佛陀尚且为阿罗汉缝衣服植褔,人家问:“世尊怎么还要做这件事情呢?”佛说:“修福还有嫌多的吗?”这就成了佛教中的至理名言:“修福不嫌多。”所以不乐修福的人就是没有发起菩萨种性的人。既不乐修褔,又不观生死,不乐于观察生死中的种种过失;只是乐意到各大名山去做义工,每次都是嘻嘻哈哈的很欢喜!觉得法喜充满而回家,以为真的有法喜。这其实不是法喜,只是因为助人而得到对方的感恩,所以心生欢喜而已;法喜,应该是在佛法上亲证而得到的欢喜,这个才是法喜。这种人,做义工修福他都愿意做,可是如果教导他说:“你修福时,也要同时观察如何是生死的过失,生死过失的原因是什么?其实就是我见与我执,你得要真修解脱道。”你告诉他解脱生死的真实义时,他就听不进去了!这就是不观生死,这种人也是假名菩萨。第十二种的假名菩萨是:常乐受持他人恶语。假使听到有人讲:“某某人做了某件坏事,另一个某人又做了某件坏事!”他一听就全部记住了,绝对不会忘记,然后就到处去传扬;你若是为他说佛法,他一听就忘了,永远都记不住;这叫作常乐受持他人恶语。你若问他:“刚才讲的佛法,懂不懂?”他回你说:“不懂!”可是说别人的是非的闲话,他可是一听就记住了!这也是假名菩萨。以上这十二种,都是假名菩萨;假使遇到了假名菩萨,我们应该广设方便,让他们离开假名菩萨的境界来成为实义的菩萨。
接着 佛又开示说有另外十种的假名菩萨,佛告诉我们:“善男子!復有众生发菩提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无量劫苦行修道然后乃得,闻已生悔,虽修行道,心不真实。……是名假名菩萨。”(《优婆塞戒经》卷2)佛说:这另外的第一种是发了菩提心—也就是说他发了四宏誓愿—想要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可是发心之后,当他开始修学佛法的时候,听到开示说:“想要成佛,得要无量无数劫苦行来修道,才能获得佛果。”他听了,脚底都凉了,心想:“这样还行吗?人生已经够苦了,还要去修苦行?苦上加苦,我才不要呢!”闻已生悔,虽然他仍然在佛门中继续修行佛道,可是他心中已经不太真实修证佛道了;只是应付应付,表相装着在学佛,这就是第一种的假名菩萨。
佛接着又开示说这个下面的几种的假名菩萨就是:“无有惭愧,不生怜愍,乐奉外道,杀羊祀天……是名假名菩萨。”(《优婆塞戒经》卷2)这另外的第二种假名菩萨虽然也在修行佛法,可是他心中无惭无愧。无惭,是做错事情却赖皮而不肯承认。譬如谤了正法以后,被人举证确实是谤正法,但他仍然不承认;诽谤贤圣以后也一样不承认,所做的一切恶事都不承认,这叫作无惭。无愧,是不肯改正。做了以后承认有做,这是有惭;但是有惭不一定就有愧,承认了以后并且愿意改正,公开声明以后不会再做,才叫作有愧。有惭有愧是善法,不是恶法;无惭无愧,那才叫作恶法。譬如诬谤阿赖耶识心体是生灭法的人,如果知道自己是妄谤正法,却仍然不肯公开的承认,也不愿意公开宣布“以后不再诽谤阿赖耶识正法”,这就成为无惭也无愧了!也有一些人自称是“惭愧比丘”,既然是有惭有愧的人,为什么已经知道自己是妄谤正法了,为何还不肯认错呢?为何知错而又不肯悔改呢?这怎能自称为惭愧比丘?所以惭愧沙门、惭愧居士、惭愧比丘都一样,应该要有惭也有愧;可是他们对于惭与愧的意思似乎是不懂的,所以自称为有惭有愧,实际上仍是无惭无愧,这个正是假名菩萨。另外第三种的假名菩萨是不生怜愍。当他看见众生有痛苦,却不愿意帮助,心中没有怜愍心。或者看见众生被世间财富、权势、名位所繫缚,他们正在繫缚之中却仍然不知有二种繫缚,仍然乐在其中,我们也应该有怜愍心来救度他们;换句话说,对于别人要有怜愍心。怜愍心是上对下的一个观念,在中国有一句古老的名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本来是没有错的,但是被错用了!本来是说:自家门前的雪要赶快扫除,否则就没有办法出入;别人家的门前雪,你有空时可以去帮忙,但是不用进一步去管他家的瓦上霜,若你去管了,就是管得太多了。但是现在已经被错用成不管别人的正事、闲事了!别人的闲事当然可以不用管,但是别人的生死正事,可就得要由你来参与啊!这才是有悲心的实义菩萨。修学佛法者应当要有悲悯心,看见众生生在生死苦海当中轮迴而不知出离,应当要悲悯他们,想办法救助他们。又看见学佛人被外道常见、断见、无因论误导,却没有悲悯心来救助,这个人就是假名菩萨,不是真正的菩萨。
第四种的假名菩萨是乐奉外道,杀羊祀天。杀羊祀天是在印度才有,在中国是杀猪祀天。印度的民间信仰是不准吃猪肉的,他们认为牛是圣牛,所以也不准吃牛肉;他们的习俗也不太吃猪肉,大多吃羊肉。哪天有机会去朝圣的时候,就会看到路边的肉案子大多是羊肉,是找不到猪肉跟牛肉的。杀羊祀天,是当时外道的想法。假使有人修学菩萨法以后,仍然乐于信奉外道神祇,而以牲畜的肉来祭祀诸天,这种人一定不是真正的菩萨;修学菩萨的法道以后,结果却仍然在拜外道的天神乃至鬼神,这个就是假名菩萨。而在藏密里面的护法神,也都是外道法中层次很低的鬼神,不但青面獠牙,而且必须以生肉、鲜血等不净物来祭祀,不可用水果、花香等物来祭祀,才能感应他们的护持;所以藏密的喇嘛从来都是如此的信奉这一类的鬼神,藉这些鬼神来处置背叛他们的信徒,所以藏密喇嘛们也都是假名菩萨。而且他们不但如此,还精修外道的双身乐空双运之法,极力追求淫乐中的第四喜淫触境界,又以乐空双运中的觉知心认作常住的真如心,所以他们纵使身披佛教法衣,本质上仍是外道,连假名菩萨都谈不上。不过有一点还是要说明一下,有一些学佛人误会 佛意了,佛虽然说“归依三宝以后不可再归依外道”,但是有的人却做得太超过了;他们看见外道的神庙、神祇时,把下巴抬得高高的,心想:“我是三宝弟子。”有些轻视的意思。其实也不必这样子,因为外道也有存在的价值,不是所有外道都像藏密一无是处。就好像我们常说:台湾的四大山头也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评论的只是因为他们把法弄错了,误导了极多的学佛人!所以并不否定他们在社会上的贡献,也不否定他们接引初机众生的功德。同理,不管它是一神教、多神教或是外道,乃至一贯道都有存在的价值;但都不是究竟法,不是正确的佛法。因此说:归依佛教三宝之后,虽然不再信奉外道,但也不必就全面排斥。但是菩萨如果仍然乐奉外道杀羊祀天的世俗杀生恶法,这一个人一定是假名菩萨。
佛又接着开示说:“虽有微信、心不坚固,为五欲乐造种种恶……是名假名菩萨。”(《优婆塞戒经》卷2)佛接着又开示说:第五种的假名菩萨,是对三宝稍微有一点信心,但是他的信心不够坚固,摇摆不定;心不坚固的原因是因为对三宝的信心不足,对因果的道理没有完全信受,所以有时为了五欲上的享乐,就去造作种种恶事,因此坏了他自己的菩萨道,这就是第五种的假名菩萨。
紧接着 佛又开示说:“猗色命财,生大憍慢,所作颠倒不能利益……是名假名菩萨。”(《优婆塞戒经》卷2)第六种的假名菩萨是说,倚靠自己色身的强健或寿命长远,譬如倚老卖老的人或者依靠大财富,对他人生起大憍慢。菩萨若是倚色命财,生大憍慢,就会使众生产生对佛法的不信受、对三宝的排斥心态,所以有这种心态的人就是假名菩萨。那第七种的假名菩萨是:所作颠倒,不能利益。在世间法中如果所作颠倒,轻者事业不能成功,重者身家败坏;在佛法中也是一样,如果所作颠倒,对自己的道业不可能会有利益,对众生更无法发生利益。有很多世间人,他们在世俗法中希望事业成功,但是所作所为却都是会导致他的事业失败。在佛法中也是一样,想要成就自己的道业,就不能心生颠倒;如果心生颠倒,所作的事与业都会使他在佛法修证上不能得力,乃至产生无量世的灾害;所以在佛法中特别不可心生颠倒而作弘法等事。不过,这事实真的是很困难!因为众生没有能力去判断真实与颠倒,所以很多人在积非成是的状况之下,众口铄金而继续坚持意识心为常住法。没什么价值的黄铜,当所有的人都说它是黄金的时候,不知道的人听了就会信受,跟着大众说这个黄铜就是黄金;当一万个人说黄铜是黄金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把黄金拿出来说这才是黄金,往往只被少数人接受,其余的多数人都会诽谤真黄金,说不是真黄金;这些人,当然永远找不到真正的黄金,这叫作心行颠倒而产生诽谤,这就是所作颠倒、不能利益。
佛紧接着继续开示说:“为生死乐而行布施,为生天乐受持禁戒;虽修禅定, 为命增长,是名假名菩萨。”(《优婆塞戒经》卷2)这是又再说几种的假名菩萨。佛说:第八种的假名菩萨,是为了生死中的五欲之乐而作布施的事业,也是为了来世的生死之乐而造作善业。譬如有人求世间的善名广大,而不是为了累积自己的布施波罗蜜的功德,这就是为生死乐而行布施;又譬如有人行布施行时,他的目的不是迴向解脱、迴向佛菩提,而是在佛教界中获得大名声,或者获得许多人的恭敬,这也是为生死乐而行布施,这些人都称作假名菩萨。第九种是为生天乐受持禁戒,这个也是假名菩萨。有人听说持五戒可以保住人身,假使听说持五戒之后再加受菩萨戒,或加受出家戒,捨报后就可以生天而享受欲界天乐;他为了希望生在欲界天中享受胜妙的五欲乐,不是为了求取解脱或亲证佛菩提,只是为了来世可以生天,这样的人只是假名菩萨。出家以后,不管你有没有修证,只要不犯戒,一定可以生欲界天享福,所以有的人就想:“那我去受菩萨戒,去受出家戒,我来世可以生天享福,何必在人间受苦!”以这种心态而去受戒,就是为了生天之乐而受禁戒,这种人就是假名菩萨。
第十种假名菩萨是说,虽然在人间时也修学禅定,不过他修学禅定的目的,不是用禅定来作为帮助修道的资粮,也不是为了帮助自心降伏烦恼,他的想法是为了增长寿命,这种人就是第十种的假名菩萨。也有人他学禅定的目的是为了发起神通。但是五神通其实也不是不好,神通也是菩萨所应该修证之法,但是应该依照佛道次第来修;应该入了三地心以后,如果你没有什么弘法上的大责任,那就可以隐居起来修学四禅八定、修学四无量心,然后再修五神通,这就是三地菩萨所修通外道的禅定和神通。三地菩萨为什么要修五神通呢?是因为如果专修无生法忍,将无法满足三地心的现观功德;必须在三地所应修的无生法忍即将完成的时候,因为最后一分无生法忍的实证,要藉四禅八定、四无量心和五神通作为助缘,才能完成最后一分无生法忍——成就犹如谷响的现观。所以诸地的法道是有次第性的,但是有些人不想照这个次第来修,明心或见性之后,就想要修神通;这样修神通或禅定,都不是依照佛道十地次第来修的,将会导致事倍而功半的结果,从长远来看待,反而是耽误自己的道业,所以爱乐神通或禅定境界而不重视无生法忍的智慧境界,当然也是假名菩萨。这十种人都称为假名菩萨,都不是实义菩萨。
以上所说,就是假名菩萨的意涵,佛所开示这几种都是属于假名菩萨。我们下一集将为各位说明:何谓实义菩萨?今天就先跟各位分享到这里,我们下一集再继续为各位说明。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