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三德

第090集
由 正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我們這一次的內容主要是依據 平實導師所寫的《勝鬘經講記》來作說明,此外還辨正了某位號稱佛教界導師的法師的錯誤說法。

上一集我們講到《勝鬘經》這三句經文:【智慧等,故得涅槃;解脫等,故得涅槃;清淨等,故得涅槃;】(《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並且辨正那位號稱導師的法師認為「實證解脫道的智慧,就是般若德」,認為「二乘聖人也有法身德」等等的錯誤說法,因此而略說了三德。最後講到二乘聖人沒有證得萬法所依身如來藏,當然就沒有法身德的部分,但因時間關係沒有說完。

也就是說,諸法從何處生起,這個生起諸法的最終心才能叫作法身。而且諸法生起之後是依哪一個法為因而散壞的?諸法總不能無緣無故自己散壞吧!假使能無緣無故散壞,那就應該有許多人出生才不過十歲,今晚睡著了明天就死掉了!並且也應該成為一個或然率,不必有病,一千個小孩子之中,可能一百個人、可能三百個人,不到十歲時就自然死掉了,不能像一般人活到七、八十歲。可是為什麼絕大多數孩子都不會無緣無故而死,一定要被傳染重病或是遭遇災難、橫禍時才會死?而一般人又為什麼大多是活到七、八十歲然後才死?為什麼不是大多活到三、四百歲才死?假使沒有一個背後的原因,那就應該完全是或然率了,就應該有人於現代可以活到千歲、萬歲才死。

所以很顯然諸法的生起以及變異和壞滅,一定都有背後的原因,那原因就是業種、異熟果報。而這個異熟果報所依據的業種,究竟是誰執持而來實現它?有這些業種的實現才能成就異熟果報,而業種一定是由一個萬法所依身來執持著。那個萬法所依身是什麼?正是如來藏。所以必須要實證了這個萬法所依身,才能夠稱為證得法身的人;證得法身的人,才有能力瞭解法身的狀況,才有能力現觀諸法由背後這個第八識心出生、變異以及散壞,能這樣現觀的人,才能說他有法身德。然而阿羅漢的修證根本就不必觸證這個法身,辟支佛的修證也不必觸證這個法身,他們哪來的法身德呢?所以那位號稱佛教界導師的法師認為「意識心修行清淨了就有法身德」的說法,是絕對不正確的。

關於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我們再作一點補充。

法身,為什麼叫作法身?因為是以五法為身,是以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所以叫法身。而這五法又以什麼為身?以如來藏為身。因為,如果不是有如來藏常住不壞,就不可能有這五法,那麼如來藏也就不能稱為法身了。若是沒有如來藏,連五陰十八界都不可能存在了,何況能有這五分法身呢?所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身這五法,都是以如來藏為身,所以法身就是如來藏。阿羅漢們也有聲聞法中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法,可是他們這五法所依的如來藏在何處?不迴心的阿羅漢們並不知道,所以他們沒有法身德。

開悟明心後,知道了法身何在,也知道法身的功德性,就有法身德;這時也會知道法身在因地就已經有本來性、自性性、清淨性、涅槃性了,也會知道四種涅槃的本質都不是修來的,這也是法身德。菩薩所見阿羅漢的涅槃也是本有的,只是把遮障涅槃境界的煩惱修除掉,而使原有的涅槃顯現出來。但是不迴心的阿羅漢們並沒有證得這個自性法身,所以他們就沒有這個法身德。

再來說般若德。有了法身德,也觀察到五陰是由如來藏所出生的,是與如來藏和合運作、不一不異,就能住於中道而不會落到一邊去。然後也可以觀察這個如來藏法身一直都是不生也不滅,因為祂無始本有,沒有一法能生祂,也沒有一法能滅祂,遠離生、滅兩邊,當然就是中道了!再觀察這個如來藏不斷也不常,明心後能現前觀察如來藏這個心,確實是性如金剛永遠不會斷滅。這時候知道如來藏心體是不斷的,但是祂有種子不斷地在流注,也就是功能不斷在出現,而功能不是常,是會演變的,所以又叫作非常。那就是說,如來藏心體不斷,而祂所含藏的種子不常,同時具有不斷亦不常的功德,成就了中道的正理,當然就離開斷、常兩邊了。

所以當你證得如來藏的時候,可以從很多的面向去觀察這個如來藏永遠是中道性的,是處於中道而兼顧到兩邊。這樣的中道觀行實證所產生的智慧,就是實相般若智慧,這時就表示你明心以後已經有了般若德。而二乘聖人因為不證法身如來藏,所以無法現觀祂的種種中道性,所以當然就沒有般若德。

再回來談解脫德。明心之後,你也將會觀察到原來正在生死輪迴當下,已經是住在涅槃中了!而你所證的境界是如來藏自住的境界,這從來都不是三界中的境界,從來不是五陰、十八界的境界,而且都不是想像的,它是你的自心現量。你可以觀察我在生死輪迴當中,我的如來藏是涅槃的,是不生不死、是不斷不常、是不生不滅的;我的如來藏自身是不來不去的,祂本身就是涅槃,而我自己就住在如來藏中。說白一點,所有的有情都在自己的如來藏中生活,因此所有的有情都住在涅槃中,都是本來涅槃解脫,只是自己都不知道,都找不到涅槃而不得解脫,這個涅槃的實證就是解脫,這解脫的功德是可以實證的,你可以現前觀察到,這就是有了解脫德。

這樣子,七住菩薩證了如來藏以後就有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這就是三德,只是不像諸地菩薩那麼具足,也不像佛地已經圓滿。但是阿羅漢只有解脫德裡面的極少分,有實修的解脫,而沒有這種本來解脫的智慧,而他們生前也無法現前看到眼前本來存在的無餘涅槃中的境界,因為他們都沒有證得法身如來藏;而如來藏獨住的境界就是無餘涅槃的境界,所以阿羅漢們的解脫德是很不具足的,他們對涅槃的所知而產生的解脫德智慧,根本沒辦法與七住位菩薩的解脫德相提並論。

我們再回到「法無優劣,故得涅槃」這段經文來說。請問:所有四聖法界的有情,如果都進入無餘涅槃以後,在無餘涅槃中,會不會有某一類聖人特別多了某一個法出來?不會的。一樣都是名色俱滅,一樣都是十八界五陰全部滅盡了,所以在無餘涅槃中都是平等的,這道理是絕對正確的。

前面提到的那位號稱佛教界導師的法師,假使是依經而說涅槃平等,絕對不會有錯。問題是他說的涅槃全都是自己想像的涅槃,不是依經中所說涅槃中的本際獨存,不是依經中所說如來藏獨住而施設無餘涅槃,於是成為想像中的涅槃。縱使他如同二乘無學聖人親證了有餘及無餘涅槃,仍然是無法與菩薩平等的;因為菩薩能證二乘聖人所證的兩種涅槃而不取證,但是二乘聖人卻完全不知道菩薩所證的本來性淨涅槃,所以二乘聖人所證的涅槃,是永遠無法與菩薩平等的。只有證得無優劣的法,也就是涅槃中的本際──如來藏獨住的本來涅槃境界,才能夠說他確實親證菩薩的平等涅槃了。

所以,「法無優劣,故得涅槃」,哪一個法是無優劣的?正是如來藏!上自諸佛菩薩,下至三惡道有情,所有有情的如來藏都是平等的;將來這些有情若是進入無餘涅槃以後,也都是平等的,這樣才有資格說「法無優劣」。只有證得這個無優無劣的法以後,才能夠說法無優劣。可是阿羅漢、辟支佛有證這個法嗎?他們都沒有證得這個法,所以說他們所證的法是有優劣的。因此他們無法與菩薩對談實相般若,只能對談解脫道。因此有些阿羅漢說:「我是斷我執、我慢的,所以我捨壽能入無餘涅槃;而你們眾生是沒有斷我見、我執的,你們不能入無餘涅槃。」這明明是有優劣的。如果他說:「我們所有人都證得無餘涅槃以後,不就都沒有優劣了嗎?」那我們倒要請問:「請問大阿羅漢!你有證無餘涅槃嗎?入無餘涅槃以後,你究竟在哪裡?」這一問,他們搔搔後腦勺,不知該怎麼答了,因為他們確實不知道該如何答。

他們斷了我執以後,入了無餘涅槃,自己已經不存在了,根本不知道無餘涅槃裡面是怎麼回事,怎能說有證得涅槃?所以說「二乘聖人證涅槃」,是 佛施設的方便說。也許有人說:「他沒有捨報之前還在呀!就可以證涅槃啊!」但問題是,無餘涅槃裡面是什麼?是法身──正是如來藏。而他還沒有觸證到如來藏,因此他入涅槃前並不知道涅槃裡面是什麼,所以他根本沒有證涅槃;而當他捨報入了涅槃以後,他又不在了,也無法證了,所以從頭到尾都不曾實證涅槃。

所以說,只有平等的法已經親證了,才能夠說那是真正的證涅槃。可是阿羅漢所證的法明明不是平等法,因為他們捨報後是要滅掉的,他們所證的是名色的緣起性空,是名色對自己沒有絲毫的貪愛、沒有絲毫的執著,包括名色對自己的心所法貪著,也是另一種我所的貪著;由於對這種內我所也沒有絲毫的執著,所以他們捨報後是要滅掉自己的。可是滅掉自己以後,他們已經不在了、空無了,怎能說是無優劣的法呢?

最後再回到經文說的「智慧等,故得涅槃」。阿羅漢、辟支佛的智慧與佛的智慧相等嗎?說句老實話,差太遠了!只能夠用禪師們的一句老生常譚來講:「天地懸隔」。且不說佛的智慧跟他們的智慧,光說一個七住位的開悟禪師就好,他的智慧就已經不等於阿羅漢了。我們舉個現成的公案來說好了,譬如說阿羅漢迴小向大,成為大乘法中的學人了,有一天來向禪師請問:「如何是法身?」或者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或問:「如何是佛法大意?」祖師可能回答說:「你別問我!」阿羅漢說:「學人就是要來求智慧的,為什麼叫我不問?」祖師或許回答他說:「天地懸隔!」一般人聽了一定會說:「你這個禪師真夠苛刻的,我學人賣了衣單作盤纏,才能跋涉千里來到這裡,您竟然不肯接引我!」欸!責備禪師了。這禪師就罵:「去!你不懂我的意思。」把阿羅漢給趕出去了。也許等到緣熟了,阿羅漢遇到了一個行家,他又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對方答道:「天地懸隔!」阿羅漢就悟了。這位剛悟的阿羅漢或許又問:「那位禪師為什麼對我推辭說:『你別問我』?」這位行家卻責備阿羅漢:「他那麼老婆,你還不會?」這時剛悟不久的阿羅漢,終於才知道前一位禪師的老婆處,才終於願意迴心大乘成為實義菩薩。請問:這樣的阿羅漢、辟支佛,悟在哪裡?他們證得法身時,是從什麼地方證?

菩薩們悟後都能夠知道其中的緣由,能聽懂以上我們所說的弦外之音;可是未悟的阿羅漢、辟支佛們,來到這位只有七住位的開悟禪師面前,就沒有開口的餘地了;那您說,三乘聖者的智慧到底平等不平等?當然是不平等的!因為這位開悟禪師有法身德,也有般若德,他只說一些話,其中的言外之意卻可以使人開悟般若。其餘的阿羅漢、辟支佛來到他面前,同樣用這些言外之意,卻還是悟不了,您說智慧能平等嗎?當然不等啊!可是從這個七住位的開悟禪師來看,卻本來平等。為什麼是平等?因為所證的法平等。所以假使阿羅漢、辟支佛緣熟了,禪師照樣為他們講「天地懸隔」或「你別問我」,他們也會悟入同樣的實相智慧,因為開悟時所證的法都是平等法。

在這位開悟祖師身上是如此,在迴小向大的阿羅漢與辟支佛身上也是如此,這個法是平等的,是無優劣的,才可以說將來依這個法而證悟以後,所得的智慧是平等的。因為智慧平等,所以菩薩得涅槃,這樣的涅槃才是平等的。

時間的關係,我們這個單元就為各位說明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