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的禪宗公案

第073集
由 正禮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阿彌陀佛!各位菩薩:

我們今天要繼續跟各位介紹《阿含經》裡面有公案這件事情,它的一些道理,也就是說公案其實是它有一些道理的,我們也在阿含正義的視頻,第一系列裡面的第四集,我們有提到這件事情,我們有把三乘在阿含裡面的區別,把它舉示出來;表示說阿含裡面有真實禪,其實就是在說明禪門的參究,就是用真實禪的方式來進行參究。那我們今天就要繼續來補充這個內容。

因為我們也舉了說,《阿含經》裡面的鴦掘魔羅追佛事件其實就是一個標準的公案,而且它還把禪宗公案的參究的道理,直接在經典裡面跟我們說明,所以我們來跟各位介紹這個部分的道理。【是時,鴦掘魔即拔腰劍,往逆世尊。是時,世尊尋還復道,徐而行步,而鴦掘魔奔馳而逐,亦不能及如來。是時,鴦掘魔白世尊言:「住!住!沙門!」世尊告曰:「我自住耳,汝自不住。」是時,彼鴦掘魔並走,遙說此偈:「去而復言住,語我言不住;與我說此義,彼住我不住。」爾時,世尊以偈報曰:「世尊言已住,不害於一切;汝今有殺心,不離於惡原。我住慈心地,愍護一切人;汝種地獄苦,不離於惡原。」】這是《增壹阿含經》卷31裡面所舉的,鴦掘魔羅追佛事件裡面的對話,說鴦掘魔就拿了劍就去追佛,佛陀就轉過身就讓他追,就跑著跑著,佛陀是慢慢地走,可是孔武有力的鴦掘魔竟然追不上。跑了一陣子之後,鴦掘魔已經沒有力氣了,就跟 世尊說:「停下來!停下來!出家人!」就是這個意思。佛陀竟然回答說:「我早就已經停下來了,是你沒有停下來。」鴦掘魔羅就覺得很奇怪啊!是你自己也在走啊!你怎麼可以說你停下來,我沒停下來?你要跟我解釋這件事情。

鴦掘魔就這樣跟 佛陀用偈來問這件事情:「你要跟我講,你也在走,我在追你,你怎麼可以說你停下來,我沒停下來呢?」佛陀就說:「我本來就已經停下來了!因為我本來就已經停下來,所以我從不害眾生;你起了殺心,就是因為你沒有停下來,你才會起殺心,所以說你起殺心要殺害那麼多眾生,你就沒有離開惡的根源。我是從來就已經停下來的,所以我就住於慈心的地方,就遠離了罪惡了;所以說我住是慈心,你不住就是沒有離開惡原。」

很多人這樣讀了也不瞭解,那為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它在說啊,有一個法是本來就已經停下來了,什麼法叫作本來就已經停下來的法呢?其實就是「如來藏」,第八識如來藏祂是不生不滅、如如不動的法,因為祂是如如不動,所以說祂是本來停下來的。祂的如如不動,不只是在世間現象裡面對於六塵如如不動,祂是本來就已經如如不動,因為祂如如不動,所以說祂不是具有生滅性的。因為祂是如如不動,所以祂沒有能力去害眾生,因為祂沒有能力去害眾生,所以才需要出生蘊處界的色法跟心法產生作用,來產生善、惡。

因為如來藏的本身的如如不動,本來就靜止,祂是無為性的;無為性的沒有辦法在世間裡面產生什麼作用,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祂是本來就已經停下來的法。既然是本來就已經停下來的法,祂一定是遠離任何的邪惡,可是同時祂也離開了所有的善啊!所以這個法是不善不惡的法,你不能說祂善,你也不能說是惡。可是祂本身有清淨性,如果有實證者就可以知道祂有清淨性,所以說眾生就是我們的蘊處界,我們這眾生自己這個蘊處界自己,就來轉依祂的清淨性,然後把自己的惡性去除。

因為祂具有清淨性,你不能說祂善或惡,善惡都是由祂提供功能給你,沒錯!可是你要選擇善、選擇惡,是由你決定的,祂是沒意見的。所以如來藏本身是一切善法的根源,意根跟六轉識是一切惡法的根源,特別是意根是一切惡法的根源,因為祂是動轉的,祂只為自己,因為只是為自己,所以祂必須在三界裡面去爭奪一切的色法、心法,統統祂都要。所以雖然祂也行善,可是祂也必定能夠行惡,所以行善的心跟行惡的心是同一個心,都是意識心,都是末那跟前六識,所以前七識統統是可行善且可以行惡的。

可是第八識祂是無為的,所以祂沒有任何的善惡法,祂是純一清淨的法,因為這樣子,所以公案裡面就在顯示說,你鴦掘魔在那邊奔跑表示怎樣?因為你的七轉識、你的覺知心裡面,你要來殺人嘛!可是 佛陀祂已經實證了如來藏,轉依如來藏究竟圓滿,所以祂是完全清淨而不動心的,祂只是出現在世間來度化一切眾生而已。所以當然 佛陀雖然徐步而行,可是祂是依於不動的如來藏而行,所以祂沒有任何的惡,因為祂是完全徹底地轉依,所以祂就是如來、就是如來藏,只是是清淨的如來藏,所以也稱為無垢識。可是鴦掘魔他就不是,因為他還有害心,他就代表了七轉識。所以所有的禪宗公案,其實就是同樣這個道理:在眾生的行、住、坐、臥之背後,是有一個如如不動的如來藏的。這樣子就構成了所有的公案,所以一切的境界統統是公案,可是一切境界也可以都不是公案,就在於有沒有參究公案的道理,有沒有理解公案背後參究的那個道理。

那我們來看看,那為什麼這樣子可以來說如如不動就是如來藏呢?其實很多公案也在顯示這個道理,我們來看看《阿含經》裡面就有一則這樣子的公案,《中阿含經》卷9:【世尊歎曰:「善哉!善哉!手長者!汝能以如法攝於大眾,又以如門攝於大眾,以如因緣攝於大眾。手長者!……」】其實這個經文滿長的,一開頭 佛陀就讚歎了一位手長者,說你可以以如門、如法、如因緣來攝受眾生啊!如門、如法所說的就是如來藏如如不動的法門,如來藏如如不動的因緣啊!然後接下來 佛陀就讚歎,就是跟手長者說了很多法,讓手長者非常地欣喜,然後他就回去。路上他碰到所有的人,他認識的統統都以如門、如法、如因緣來攝受這些眾生,他所認識的這些人,結果這些人統統生天了,因為做了以純善之法來幫助他們。以如門、如法、如因緣,就是以善法來幫助他們,所以讓天眾人民熾盛,所以忉利天主特別在他的善法堂裡面,集了所有的天人來開會,來讚歎手長者讓我們的天人熾盛、人民熾盛:「哇!殊勝啊!」然後這個手長者度了那麼多人之後,甚至晚上他還要打坐,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度更多的人,讓天人更為熾盛。結果當場就有一個毘沙門大天王,就是四王天的天主之一,他就去說;「哇!原來這個人這麼殊勝啊!」他就去找手長者跟他嘮嘮叨叨。

我們來看看這段經文,有點長,那我們來顯示某種意思:【於是,毘沙門大天王色像巍巍,光耀暐曄,夜將向旦,往詣手長者家。告曰:「長者!汝有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今三十三天為長者集在法堂,咨嗟稱歎:『手長者有大善利,有大功德。所以者何?諸賢!彼手長者,佛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即從坐起,為佛作禮,繞三匝而去,還歸其家。到外門已,若有人者盡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中門、內門及入在內,若有人者盡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昇堂敷床,結加趺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各位菩薩!我雖然唸那麼長,其實要顯示一件什麼事情呢?這個毘沙門大天王這樣嘮嘮叨叨講這麼多,重述一遍說:「你看哦!佛陀跟你講了法之後呢,你回去的路上你碰到所有人,你都跟他講這麼多法,然後我們的忉利天主,在善法堂裡面把大家召集起來開會,就要稱讚你啦!」然後講那麼多講這麼多。可是,毘沙門大天王跟手長者講這麼多話,我們看看手長者的態度是怎麼樣?【是時,手長者默然,不語、不觀、不視毘沙門大天王。所以者何?以尊重定,守護定故。】你看看哦,這個手長者很沒有禮貌,毘沙門大天王跟他嘮嘮叨叨講這麼多話,他都不理他連看都不看啊!他的態度截然不同,他路上看到任何人,他都跟他說法,講一堆話,來說佛法,勸發渴仰,可是毘沙門大天王跟他講這麼多話,他都不理人家,你說他的態度不是太奇怪嗎?看到所有人他都跟他講話,可是人家要跟他講話,他不理人家,可是聲聞人怎麼說?說:「唉呀!他因為尊重定,守護定的關係。」可是是這樣子嗎?那是什麼定呢?可是這裡就說,如果祂是定那是什麼定?他就沒有說了。就好像我們前面兩集就有舉到說,三乘都入無餘涅槃,三乘都入涅槃,可是涅槃是什麼涅槃?他沒說。因為涅槃其實有四種,有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還有無住處涅槃,可是他又不說,因為他也說不出這不一樣。只要他說不一樣,那他要解釋更多啊!他沒有能力解釋,沒有能力去結集更多的大乘法,因為他們是聲聞的眼光來集結的。

同樣的在這個地方,以他尊重定、守護定來說,他不理這個毘沙門大天王。其實不是,其實也是,說不是是說,他其實不是不理他,他在顯示如門、如法,還有如因緣啊!因為如來藏本來就如如不動。那你說,如如不動那是什麼定呢?有!祂有個定叫作「法界定」,只是這個法界定,如果聲聞人也許他聽過,可是如果他要這樣講,那什麼叫法界定,他又講不出來。所以他只能說:「他為了尊重定啊!守護定啊!」可是什麼定呢?他沒說。因為沒有說,所以眾生就不瞭解。其實很多人讀過這個《阿含經》,也不瞭解,可是我們可以說,這個定就叫「法界定」,我們可以看看,在大乘法裡面確實有這個法界定,我們看祂的內容:【法界定性無攝無亂,知一切法性無有戲論。】(《大方等大集經》卷14)這是《大方等大集經》裡面有講到,法界定祂的性質是無攝、無擾、無亂的,而且因為證得這個法界定,他就可以知道一切法的法性不是戲論,他就知道因果了,因果就是因為祂。所以在大乘法裡面,就把所有的定講清楚,有真如三昧、金剛三昧、法界定等等的名相統統舉出來了。可是很多名相其實講的是一樣,為了要顯示出證得如來藏,這個如來藏本身有祂的定,這個定就是「法界定」,因為祂是法界裡面最安定的一種定,因為祂是如如不動的,因為這個關係,所以手長者也是在顯示這樣的定,在顯示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可以說,手長者的這一番描述,這個場景其實也是個公案啊!

所以這個就是在《阿含經》裡面,我們可以告訴各位的另外一則公案。我們可以看看,那在禪門裡面有沒有同樣的公案?也有。我們看看《景德傳燈錄》裡面,有一個杭州五雲山華嚴道場的志逢大師,也是以坐姿默默無言來顯示公案:【師一日上堂,良久,曰:「大眾看看。」便下座,歸方丈。】(《景德傳燈錄》卷26)就是這個志逢大師上座上堂之後,不發一語,很久、很久……,良久就是非常久,然後最後說:「大家就這樣看看吧!」因為他坐在那邊,大家就這樣看他,說大眾看看,然後他就下座去了。其實他的作略,也跟手長者是一模一樣的,就是如門、如法、如因緣啊!因為如來藏本來就是如如不動。所以《阿含經》裡面有公案,其實是不爭的事實,只是說《阿含經》有公案這件事情,是以前所有研究阿含的人,從來沒有舉示過的一件事情,而 平實導師在《阿含正義》的第六輯裡面,把《阿含經》裡面有公案的這個事實,把它舉出來了。那舉出來其實就是在顯示這個阿含裡面有公案,就是有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的宣說,同時也在代表《阿含經》裡面,確實 佛陀有親口說大乘的,因為如果 佛陀沒有親口說大乘,怎麼提到有如門、如法、如因緣呢?既然 如來以如門、如法、如因緣來讚歎手長者,那麼顯然 佛陀就有說過如門、如法、如因緣,就是說了如來藏如如不動,所開展出來的法門,還有祂的法義,還有祂因為這樣而顯示出來種種的因緣。這個就是《阿含經》裡面,有 佛陀親口說大乘般若的文獻證據。

所以我們可以說,平實導師在《阿含經》裡面提出《阿含經》裡面有公案,其實就已經在宣說《阿含經》裡面確實是有大乘的法義啊!而這個大乘的法義,就在於《鴦掘魔羅經》,就在於《遊行經》,甚至在鴦掘魔羅追佛事件的好幾部經裡面,只是這些經典一直都存在在《阿含經》裡面,從來沒有被認識出來。所以他們在研究阿含的時候,甚至他們在研究中國禪宗的時候,全部都沒有舉出《阿含經》的公案作為案例,因為他們從來不能從公案裡面去實證第八識如來藏。而因為 平實導師他的開悟,就是直接證得如來藏,明心見性──見得如來藏的法性啊!因為這個緣故,所以 平實導師就能夠在《阿含經》裡面隨手拈來就可以舉出公案,這個都是因為實證跟沒有實證的巨大差別。有實證的人看到《阿含經》可以看出公案,沒有實證的人看《阿含經》,完全不懂公案是什麼,即使擺在眼前,他照樣不知道那是公案,這就是實證與不實證的巨大差別。

好!今天我們就跟各位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