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執著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嗎 ?

第7集
由正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繼續「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系列。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談的題目是:不執著是不是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呢?

為什麼要談這個題目?我想凡是從中華文化所普及的地區,大家對於一些精神層次的事情,往往也都有一致性的熏習。比方說,我們在蘇軾的《前赤壁賦》裡面,會讀到這樣的字眼:「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我想只要讀過《前赤壁賦》的人,幾乎都會對這些文字以及裡面所描繪出的灑脫自在的自境,而心怡不已。又譬如說,我們常常有聽到所謂的楊慎的《臨江仙》裡面有寫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等等,也是同樣的意境。甚至我前一陣子還看到,在日本的節目裡面,還有專門在談這些詩詞歌賦的事情,談到的也同樣是這個樣子令人非常嚮往的這種境界。

我們說這些詩詞歌賦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必然是由於先民們所面對的環境,有著許多天災人禍的困苦,在面對這些無能為力的困苦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有任何一個層次的精神解脫呢?這個時候,當然很自然的,就有所謂的老莊道家的這個解脫的方式,會在許多的地方會展現,這些地方所展現出來的,幾乎一致性的,都是非常的灑脫、自由自在,並且好像是無所束縛般;可是在無所束縛之中,又似乎能夠每一個地方,都發現它是生機盎然。所以這些個意境,從古到今不知道羨煞多少的人。

當然由於,本來這些事情本來就是我們所謂的中國文化的或是中華文化的底蘊,所以很自然的在中國地區,古時候中國地區的人們,當這些人們接觸到佛經,傳過來的佛經的時候,也必然會想辦法,用原來我們所理解的意境跟所習以為常的這些解釋,來看待佛經。所以,當一般人看到《金剛經》裡面寫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或者看到《心經》上面寫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麼看到這些呢,往往也都會用剛才我們給大家看到的,類似像剛才的詩詞歌賦那樣子的一個境界,來去理解、來去解釋《金剛經》或者《心經》。比方說,我們先看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這一句實在是《金剛經》裡面的一大名句,大家幾乎都耳熟能詳。

那怎麼樣去理解跟解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我們剛才說,憑藉著中國文化舊有的文化,往往大家都會用一個方式去理解它,也就是把「住」這個字,把「住」這個字把它解釋成執著的意思。這裡面最具體的例子就是,所謂的「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那這句話形容的是說,當我們非常喜歡,比方說一段音樂的時候,我們可能連續三天,這個音樂都不斷的好像在耳朵裡面都不斷的在播放一樣,用這種狀況來形容所謂執著的感覺。也就是,當我們的感官機制接觸到外面環境的時候,那裡面一旦接觸的時候,會產生種種的反應,面對著這個的反應,如果我們的反應是把它牢牢的抓住,就好像我們剛才講的餘音繞梁三日都不絕於耳,心裡面一直把這個音樂連續放了三天都停不下來,這個我們就把它想像成《金剛經》裡面的住的意思,也就是執著。

當然在這個樣子講之下,這樣子理解之下,我們對於《金剛經》裡面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自然而然會把它解釋成說,心裡面碰到了外面的環境的時候,哪怕有種種的反應,但心中不會受到影響,不牽不掛猶如虛空,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跡,也沒有任何的掛礙,當然因為沒有掛礙,自然也就沒有煩惱,這個就是依照著「不執著」這個意思所理解的無住。至於說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生其心」又怎麼去理解呢?相信各位觀眾,如果去看看一些關於這一段經文的解釋的話,往往都會告訴大家,只要心裡面沒有執著的話,似乎我們的心會變得更敏銳,因此對周遭的事情,更不會受到執著的關係,會更加地敏銳的處理周遭的環境。這個就是我們看到的,基於傳統文化所生來的,對於所謂的「住就是執著」的一種解釋;所以,在這樣解釋之下,自然而然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話,就是似乎要大家不要執著。

當然,對於這個《心經》上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解釋,看起來也都是這樣。因為如果我們眼前所看到的許多的事物,都是因緣暫時的聚合,沒有一件事物是永恆不變的話,那麼當然沒有一件事物是真實,所以「空」自然就變成了沒有永存不變的實體;那麼我們在面對了眼前的境界,所有一切的事物既然沒有哪一件是永存不變的話,那又何必執著呢?所以按照這樣的解釋的話,其實我們對於所謂的《心經》裡面講的「空」這個意思,似乎也變成了只是對世間或者對於我們眼前境界的一種解釋,讓我們能夠透過這個解釋,對於眼前的境界不再執著,那不執著就沒有掛礙,不掛礙似乎就已經完全解除煩惱的問題。

以上我們說的,可以說都是從固有文化的根基,然後去解釋佛經。這個解釋佛經,甚至這個樣子的解釋方式,甚至一直到佛法傳到中國來近千年之後,一般人對於佛法的解釋,還是有許多停留在這個層次。

比方說,我們說有一位著名的禪師叫作洞山良价,他曾經開示門下弟子,關於修行要有鳥道之類的修行;鳥道形容的就是,鳥在天空中飛過,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去暗示弟子們怎麼樣去參禪。那麼這個部分,後代對於洞山良价關於鳥道的這個說法,同樣的也是把它解釋成,因為鳥在虛空中飛過之後,不留痕跡,所以這個也就表示,我們不要去執著眼前的境界,我們的心境就應該像鳥飛過天空一樣,這樣子的灑脫無礙,脫去所有的執著;那如果能夠這樣子的話,保持著像虛空一般的坦蕩跟明白的話,那麼就是所謂的心無所執著,就是所謂的心無所住。看起來這樣的解釋也是一樣,跟我們前面講的《金剛經》跟《心經》的解釋,都是連成一氣的,都是用所謂的不執著,去把所有的道理貫通。

演變到後來,當然我們現在也常常聽到,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物來則應,過去不留,乃至於說我們能夠超脫了諸法分別的境界,不對立,因此而超越了所有苦樂的對立的話,能夠做到這樣子的話,那也是我們非常嚮往的一個,好像是佛教裡面真正解脫的境界。

其實我們應該認真來講,以上所說的,所有關於不執著於眼前境物,乃至於說因為不執著的關係,而減輕煩惱,能夠做到這樣,我們都要給觀眾們喝彩;因為能夠做到這樣,的的確確也已經能夠幫助我們消除了許多煩惱;甚至有許多時候,也能夠稱得上是世間的賢聖。可是,因為我們現在要給大家講的是佛教真正的義理,所以我們覺得,不能夠停留在不執著這個層次。

我們給大家分析看看,如果只是觀照世間沒有所謂永恆存在的事物,而不執著的話,我們如果把這件事情,把它認真去跟基督教、天主教,或者跟印度教,或者甚至就跟在舊的中國地區所衍生出來的老莊道家的思想,我們跟這些教派或思想印證看看,如果我們真的認真去思考其他人的教義、其他人的宗教哲學的話,我們會發現,乃至於基督教、天主教,乃至於印度教,乃至於老莊道家,這些個宗教都反覆的告訴信徒們:我們現在所接觸的世間,真的不是一個永恆的存在。

比方說在基督教裡面,就會告訴門徒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任何的榮華富貴,那並不是真正的榮華富貴,其實它是會壞滅的,真正的榮華富貴是存在於跟上帝同在的天堂裡面。基督教、天主教都是如此的。如果談印度教的話,那更是如此啊。如果再回頭看看老莊道家的話,其實你會發現,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不執著的層次的話,那麼佛教跟這些完全沒有什麼差別;換句話說,佛教沒有什麼獨特性,沒有什麼殊勝可言的。如果這樣子講起來,如果我們真的一心想學佛的話,豈不是十分可惜了嗎?

再來,我們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給大家看,首先要跟大家講的就是說,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對於世間的這些情境,我們能夠不執著,因此而我們不會為了這些事情,執著在比方說權勢、名利的這些事情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說已經是世間難得的聖人或者賢人了。但是,我們要跟大家說的是,佛教裡面佛陀所教的解脫,卻遠遠不止於此。我們如果打一個比方給大家說的話,我們說,一般我們所看到的不執著,通常他最後所能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基本上都是如果有困境的時候,我們都會比較能夠泰然處之;或者我們在面對一些變動無常的時候,我們心境比較能夠自在去因應這些變動。所以前面講的這些,不執著的這種修為,大致上都是不出於我剛才講的兩種,也就是在困境裡面能夠安然自在,處之泰然;對於在變動的時候,又能夠比較自在的能夠因應,大概就只是這樣子而已。可以看到的就是說,不執著只能讓我們被動的在目前的一切狀況之下,讓我們心裡面能夠得到安慰、能夠得到紓解,但是在佛教裡面談的解脫,卻遠遠不是這樣子。

因為佛教談的解脫,談的是要真正去抓到煩惱的它的關鍵在哪裡。談到的是什麼?談到的是縛結。縛結,簡單來講就好像是有一個粗粗的麻繩,環繞在我們四周,把我們綁得牢牢的;這個粗的縛結就代表說,我們真正要解脫的話,要對治的對象就是這些縛結。把我們牢牢的綁在哪裡呢?不僅把我們牢牢的綁在我們現在的生活當中,更牢牢的把我們的前世今生,都整個牢牢的綁在輪迴裡面。所以在佛教談的解脫,一方面它是針對解脫真正的關鍵,另外一方面佛教所談的解脫,不僅是現在對於事情能夠找到安慰、能夠找到紓解而已,並且它是更進一步要打開這些縛結,並且不是現在世打開而已,還是希望我們連未來世的縛結,也都全部打開。這個意境,怎麼會是不執著能夠函蓋呢?

另外,我們剛剛講的解脫,我們如果更進一步來看,佛教裡面除了談解脫之外,更重要的還有談到所謂的自在。這個自在談的是什麼呢?其實簡單的跟大家講,這裡面談到的就是所謂的真如佛性。那真如佛性,如果能夠真正找到真如佛性的話,那我們才能夠真正談到諸法的分別,才能夠真正談到諸法的究竟是如何無分別,並且因此而在所有一切的境界裡面,都能夠安適自在。這個境界又遠遠超過於我剛才講的,在解脫裡面的縛結所能得到的境界。

所以,從我們剛剛以上的分析,我們再給大家整理一下。我們談到的佛法,其實佛法一定有包含如何解脫跟什麼呢?跟將來如何能夠分分的證到真如佛性,乃至於最後究竟成佛。所以,我們把它的兩個大的方向,或者說兩個大的教法,把它叫作解脫道跟佛菩提道。解脫道跟佛菩提道實際上函蓋了,現在各位觀眾所看到的任何一種的佛教的教法,都在解脫道跟佛菩提道的函蓋之下。《金剛經》跟《心經》,正如我們今天的題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經文到底應該要怎麼去理解呢?我們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金剛經》跟《心經》,它們都是所謂的般若系列的經典。這類型的經典,要能夠正確的解釋的話,有一個最重要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先找到每一個人本來都具有的清淨本心。如果沒有找到清淨本心的話,任憑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解釋,不管我們說我們自己是怎麼樣的不執著,那都不是這個經文所講的意思。所以,在沒有真正找到我們的清淨本心之前,我們如果用不執著來解釋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話,那麼我們應該要把它視為這是一個不了義說,或者是說,這個只是為了要方便讓一般的人能夠親近佛教罷了。正如同我們剛才講的,我們剛才給各位觀眾所解釋的,佛教的解脫境界是多麼的殊勝,佛教的菩提的境界又是多麼的殊勝,這些都遠遠不是不執著所能夠函蓋的。

所以,我們再接下來就要跟大家講說,既然對於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類型的經文的理解,必須要在明心之後才有辦法真正的理解的話,那麼我們對於這些事情,應該如何去看待呢?好,我們在這裡,多給大家講一些。

我們剛剛講說,所謂的菩提這個字眼,菩提代表的就是每一個人清淨的本心,所以我們談到菩提這兩個字,一定也包含了解脫;因為清淨本心如果不解脫的話,怎麼叫作清淨呢?所以,菩提這兩個字,一定包含了解脫。我們剛才談的是佛菩提,我們剛剛說佛法就是解脫道跟佛菩提道,從這個道理上來講,從菩提必定包含解脫這個概念來說,我們說解脫道一定完全函蓋在佛菩提道裡面,並且佛菩提道跟解脫道所談的這個解脫,不會有什麼地方會不一樣的。這個要先跟各位觀眾說。所以我們剛剛說,因為還沒有明心見性的關係,我們對於經文的解釋,最好還是回歸到解脫的方面來看。所以我們要說,解脫這件事情,我們要在這裡鄭重的跟各位觀眾說:解脫是學佛必備的知見。即便是佛菩提,我們將來希望能夠明心見性,也是需要從解脫好好的紮穩基礎,要從斷三縛結開始,因為這個是娑婆眾生的特性;也就是,在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一定在學佛的時候,一定要紮穩解脫的基礎。

解脫的關鍵就是在於三縛結,那麼三縛結呢,其中的關鍵又在於我見,而什麼事情是我見?什麼東西是我見真正的內涵呢?我在這裡先告訴大家,我見的內涵,通常它的意義,不是不執著所能夠函蓋的。那麼如何正確的掌握所謂的我見呢?最好最穩當的作法,就是先好好的參究所謂的《阿含經》,因為《阿含經》是解脫部分最根本的經典。各位觀眾如果對《阿含經》裡面文字能夠好好掌握的話,對於我見自然會有深刻的了解;如果您對於阿含的經文有所疑慮的話,我們會裡面有出一本的《阿含正義》,您可以透過《阿含正義》一到七冊的這個內容,詳細的去掌握,什麼東西叫作我見。到時候您再回來看的時候,您就知道我見不是執著這兩個字能夠函蓋的。

等到把解脫的基礎打穩了之後,接下來您很自然的就會到達了可以進一步的追求明心見性的境界了。一旦到了可以追求明心境界,乃至於最後明心了之後,您就能夠了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您就能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些境界,根本就遠遠超過了不執著;甚至您將來也有一天能夠理解,所謂的「諸法無分別」那是怎麼樣一個殊勝的證境。

如果您現在還沒有明心的話,我們給各位中肯的建議就是,一定要回歸解脫的原理。回歸解脫的原理意思就是,不要碰到任何的經文,就全部一概的用不執著去解釋;應該要先穩當的先去理解,什麼叫作解脫,什麼叫作三縛結,什麼叫作我見。而我們剛才說,要理解我見的關鍵,就在於掌握了《阿含經》真正的義理。所以在這裡提供給大家,免得大家碰到所有的事情,全部都用不執著三個字全部去函蓋了。這會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因為這樣子就看不見佛教真正殊勝的義理在哪裡了。

今天就先跟各位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