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24集
由 正源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繼續以「菩薩性的發起與增長」總結「求證涅槃者應學之次法」。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探討了信根,引據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中:【於他大師弟子所證,深生勝解,深生淨信。此清淨信增上義故,說名信根。問:於何增上?答:於能生起出世間法而為上首,及於能起精進、念、定、慧,為其增上。】(《瑜伽師地論》卷29)這段聖教,這裡所說的「清淨信」,是對「他大師弟子」以及對他所證,「深生勝解,深生淨信」;大師弟子就是我們所隨學、實修實證 釋迦牟尼佛三乘菩提正法的善知識,以大乘佛菩提道來說就是勝義菩薩僧;而他的所修所證,當然是 釋迦世尊宣演的「出世間法」。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又這麼說:【多清淨信者,謂於大師所無惑無疑,深生淨信及以勝解。如於大師,於法、於學,亦復如是。】(《瑜伽師地論》卷29)就是說,不僅對於 世尊,對於 世尊的法教,以及對於修學 世尊法教的善知識,也都要「深生勝解,深生淨信」。就如 平實導師在《實相經宗通》的開示:【於佛有信根是剛開始,接著談到佛法的實證,就該於法、於僧也要有信根,所以五根的層次是有差別性的。】(《實相經宗通》第五輯,正智出版社,頁246。)因此,清淨信是對佛、法、僧三寶的深信,心中有了這樣的清淨信,信根就發起了。
當信根發起以後,還要努力修學正確的佛法,繼續增長對三寶的清淨信,然後信力就接著發起。當信力發起了,就會開始精進學佛,也會遠離邪見,所以信根圓滿以後才會有信力。導師說:【有了信力才能夠為別人說明什麼是真正的佛法、什麼是真正的三寶,因為他自己已經深入理解而確信不疑。如果沒有信力,為人講解的時候,自己心裡面都是半信半疑,如何能夠如實而且很篤信地為人說明?】(《實相經宗通》第五輯,正智出版社,頁244。)因此,可以說:對三寶的清淨信必須是無染著、無猶疑、無間缺的,具足這三個條件,信根才能算是增長成為信力了。
「無染著」是說這個信是無所求、無所得。所有的世間宗教,信徒信仰的目的,都是求升官發財,想要獲得健康、財富,還有平安快樂,或者求將來能永生天界去享福;這樣的信,都是為了求得世間法,有求有得就不是清淨信,而是有染著的。但是 釋迦世尊的出世間正法,是要在一切法無貪著,並且是要離開一切世間法;尤其大乘佛菩提道所要親證的諸法本母如來藏心,祂是無名相法、無分別法,正是《心經》所說的「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甚至「無智亦無得」,那又有什麼名位財富可求?有什麼健康安樂可得?因為心中很清楚,一切都是有因有緣、有業有果;唯有安忍現業,修正自我,一心以大乘道求證涅槃解脫,卻仍是無所求、無所得。
其次,「無猶疑」是說不會猶疑不定、遲疑不決。會猶疑不定、遲疑不決,原因可能是無法判斷真偽對錯;也可能是對佛法有所誤解,以為學佛就是要出家、拋家棄子;這都是由於對 世尊的正法未能「深生勝解」,當然就無法「深生淨信」!所以,得要如我們在上一集節目中所介紹的,要以如理如實的態度,通過因果法則、世間邏輯,以及科學的普遍性、重現性、辨偽性的道理等等這些標準仔細來辨別,完全弄清楚 世尊正法的真義以及修學的目標、目的。
第三個,「無間缺」是說對於經典中所記載 世尊三乘菩提的正法,都應該無間斷、無缺減的全部加以信受。如果只信受局部,對其他部分則加以否定,例如主張「大乘非佛說」;或者主張 世尊第二轉法輪般若諸經的法教,只是「性空唯名」的戲論;或者稱第三轉法輪唯識經典的 世尊教說,是「人之將死,其言也亂」,認為 世尊三轉法輪說法前後矛盾等;這些人對正法的信心,很明顯是不具足的,都是有間缺的!
當然,世尊的佛菩提道既深且廣,即使跟隨實證的勝義菩薩僧按部就班修學,都得要三大無量數劫才能成就;何況未能值遇真善知識隨學,自己想要摸索到何時呢?還有更嚴重的,是被假名善知識誤導,往偏差的方向修學,自以為是增上,實際上卻是下墮!所以,當對於 世尊法教中的淺法,通過前面所說如理如實地分辨之後,已能充分理解並證明為真實可信;那麼對於我們還無法理解的深法,就不應該隨意加以否定,而應該繼續跟隨善知識修學,等自己有能力作進一步現觀、自行檢驗,這才是一種正確的態度。
這裡還有一種對善知識的信有間缺的情形,就是雖然對善知識所演繹的 世尊正法,能充分理解並信受,但卻不認同善知識破斥包括佛門外道在內的各種邪見、邪說的作為。其實這是用世間人鄉愿的態度來衡量善知識,不知道在 世尊正法中有修有證並且能出世弘揚真正三乘菩提法道的真善知識,都是勝義菩薩僧,都已經發起並具足相當位階的菩薩性,「住持正法、救護眾生」的種子早已種在八識田中,都會認同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中「若不摧邪,難以顯正」(《成唯識論》卷3)的教示,不可能任令外道(尤其是佛門外道)邪說、邪見橫行於世,摧折眾生的法身慧命!而不隨順勝義菩薩僧破邪顯正作為的人,顯然是對於「住持正法,救護眾生」仍然欠缺同理心,菩薩性縱使發起了,也仍然是極為微弱的,很容易就會退失啊!
所以,如果對三寶的信,不管是有染著、有猶疑或者是有間缺,只要有其中一種情形,就不具足對三寶的清淨信,最多只是有了信根,還未生出信力來;其餘的精進、念、定、慧四根,必定也還非常的微少。那就像 平實導師在《實相經宗通》的開示:【「於如來」生起了五根,這只是剛入手;接著還要於法、於僧同樣要有五根。於三寶的五根具足了,才能夠談到五力。有了五力就不一樣了,就是開始進入實證的階段。】(《實相經宗通》第五輯,正智出版社,頁247。)信根未增長成信力的人,實證涅槃的因緣仍然有所欠缺,所以 導師另外在《法華經講義》也說:【當你對大乘三寶有具足的理解,有具足的信受的時候,你的「信根」才能夠成熟,作為隨後「信力」增長的基礎。也就是說你的菩提芽發出來了,突出了地面了,人家說:「唉呀!原來你有一分信力了。」所以你才能投入真正的正法道場,不再停滯於表相道場中、不再於相似像法中流轉,因為你這時對佛教三寶已經有信力了。這時不論誰想要移轉你離開正覺同修會是不可能的,因為你對大乘三寶已經有信力,你的信力已經在運作了。】(《法華經講義》第十三輯,正智出版社,頁107。)
對三寶具足了清淨信,有了信力,就會有精進修學的動力,精進根就發起了。平實導師依據《雜阿含經》聖教,在《實相經宗通》開示說:【什麼叫作精進根呢?是「於如來發菩提心」的時候所生起的「精進方便」,才叫作精進根。換句話說,歸依了三寶、歸依了佛陀之後,就開始有了「精進方便」,知道要精進修學了,這就是有精進根。】(《實相經宗通》第五輯,正智出版社,頁242。)為什麼說「精進方便」?經典中常看到 釋迦世尊為不同根性的弟子,方便施設種種不同的行門,讓弟子依之修習得以成就道業。例如 世尊曾糾正阿羅漢弟子,對於專門冶煉黃金的人家所生的兒子,應該教他數息觀來對治散亂的心思,而不是教他不淨觀;相反的,屠夫的兒子就應該教不淨觀,不是數息觀。因為如果沒善觀根性、因材施教,再怎麼精進,也一定事倍而功半!所以,這裡所說「精進方便」,主要是叫我們要依止真正善知識,多聞熏習及問難解惑,對於善知識根據我們根性給予方便施設的教誨,更應該依教奉行。否則的話,像 世尊在因地行菩薩道時,日食一麥,行極艱難的苦行,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就說,這不是方便所攝的勇猛精進,而是「行邪方便,善法退失」。(《瑜伽師地論》卷18)《顯揚聖教論》稱精進根為「正勤根」,就是努力於「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這四種正勤的修習,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並且說「依信根增進勇猛,與信俱行」就是在分別善或惡,都必須始終依著前面我們所說對三寶的清淨信來作判斷。
如果能夠這樣繼續增長精進根,精進力就會生起。平實導師在《法華經講義》中說:【有了這個精進根之後,修習久了,精進的力量生起了,於是所說三乘菩提諸法,他開始能夠深入加以理解。當他正確理解了,就表示他對三乘菩提諸法的理路有了勝解。勝解就是殊勝的理解,有了勝解就表示他具足了知:原來三乘菩提的差別與相同之處,是這樣子。】(《法華經講義》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03。)這時候因為好不容易終於找到了可依止的正法和真正的善知識,心中就會生起歡欣和喜悅,有一股力量,鞭策著自己勇猛精進、不放逸地依著四正勤的道理用功加行,道業就能快速前進。
由於精進力,學人對於三乘菩提開始有勝解,能夠明瞭不忘,念根就發起了。念根是「於如來初發菩提心所起念」(《雜阿含經》卷26),這意思是說,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歸依三寶而已,還要心心念念就想著:「我要怎麼樣護持三寶?怎麼樣實證佛法?」常常掛在心頭,時時憶念著。平實導師說:【念就是憶念,是因為已經勝解所以能夠記住它;如果所聽的都不懂,沒有勝解時根本就記不住,即使聽了兩個鐘頭也完全記不住,因為都不懂。精進力可以使人產生念根,因為他很精進而理解。念根圓滿了,念力就會隨後出現。】(《法華經講義》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03。)
有了念力,對正法的憶念力更加堅強,雖然面對種種五欲六塵的世間法誘惑,也不會轉變道心。導師說:【念力出現以後就可以口若懸河為人宣說,是因為他具足勝解了,所以有了念力,憶念勝妙法的功德出現了。有了念力,表示他的勝解是具足的,心中就有了決定性,心得決定。這五根裡面的定不是指禪定那個定,很多大師都誤會了,這叫作決定心,也就是心得決定,這表示他的定根已經生起了。當他有了勝解而有念根與念力的時候,定根就一分一分發起。到了定根圓滿時,就是他的決定性是圓滿的,那就是定力發起、定力具足了。定力具足的時候,你想要轉變他、使他退轉是不可能的,這就是定力。所以修學佛法的定力,修學二乘菩提的定力,都不是坐在那邊練腿功、修禪定;那種定力是另外一種定力,但是五根之中所說的定力,是心得決定而產生的力量。】(《法華經講義》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04。)
依這個定力,他就有分辨簡擇諸法的能力,接受初果到四果的法,確定佛法中的解脫道是要否定五陰、滅盡五陰的正理,絕對不退轉;此外,他也認定真如佛性的法,開始理解大乘佛法,所以他的「慧根」發起並且開始增長。慧根增長的意思是說,他對於三乘菩提的智慧可以吸收,也就是有了如實的理解而有聞慧、思慧、修慧,然後自己去一步一步融會貫通。
這時因為解脫道的智慧已經生起了,有了基本的「慧力」了,知道證初果的內涵是什麼,檢查的結果也發覺自己真的斷三縛結了,初果確實已經取證,這就是基本的慧力!平實導師說:【如果繼續熏習到後來,他開始奮鬥了:「我這一生最重要的目標就是開悟明心,我願意承擔起紹隆佛種的如來家業。」列為最重要的目標了,這時候我們就說他在佛菩提道中的五根已經圓滿了,因為他已經具足信力而發起了精進力、努力在作了,開始付諸於實行,然後有了實證,五力全都發起了。】(《法華經講義》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06-207。)
導師進一步解釋說:【所謂的利根與鈍根,就是看這五力。單有五根的力量是不夠的,五根具足成長而發起了力量,就叫作五力,我們對這個人,就說他是利根人。利根人這一世一定可以開悟,稍微鈍根的人也許到了臨命終時才開悟。】(《法華經講義》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07。)所以,要求開悟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應該先發起菩薩性,就是要在勤行六度波羅蜜多的過程中,發起五根、增長五力,始終以對三寶、對正法正確充分的理解和具足的清淨信為基柢,以住持正法、救護眾生為心念和目標來圓滿真見道的功德。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