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知是菩提、不會是菩提,如何解讀?

第061集
由 正元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這一個單元我們繼續跟大家辨正《琅琊快報》中錯誤說法的地方。

在《琅琊快報》2020年8月14日評論說:【1.蕭導師對《維摩詰經》「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與「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解讀錯誤,不是經文原來的意思。經文中「菩提」的原意是「正遍知」、「佛智」、「正智」,不是「第八識(如來藏)」。2.鳩摩羅什譯本的「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玄奘翻譯為「遍知是菩提,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黃寶生翻譯為「洞悉一切眾生心意、行為和意願是菩提」。不是蕭導師所說:阿賴耶識了別自己七轉識的心行。3.蕭導師將「了眾生心行」解讀為「第八識能了知眾生自己的七轉識心行」,而經文的原意其實是「佛智慧遍知一切眾生的心行」。】(〈《琅琊快報》2020.8.14:2020.8.11蕭平實導師講經點評〉,琅琊閣。)對於《琅琊快報》這樣的評論,我們來解說一下。平實導師這裡講的其實沒有錯,是琅琊閣自己的觀行不透徹、智慧不通達,無法瞭解第八識的微妙功德。平實導師說的完全是一種現觀的智慧,也符合聖教的義理。

首先來談一下「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的道理。平實導師是這樣說的:【接下來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所有眾生的意識、意根在想什麼,想要瞞騙如來藏,永遠騙不過去;因為意識與意根所思所念,如來藏完全了知,沒有不知的。……等到去禪三破參時,當場我就要考你,為什麼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你得要具體的說出來:為什麼祂知道眾生的意識、意根在想什麼?你幫我證明了,我才幫你蓋金剛印。……如果親證了,就可以當場現觀祂不是像木頭石塊一樣的全然無知,所以祂雖然離六塵中的見聞覺知,但仍然有知,這就是本覺;只是祂的本覺不屬於六塵中的知覺,所以永遠不會與貪瞋相應,所以叫作自性清淨心,又叫作阿賴耶識。】(《維摩詰經講記》第二輯,正智出版社,頁267)

這裡是一種觀行的智慧,當學人因善知識的教導,修集菩薩證悟的福德、智慧資糧,然後真實參究,一旦一念相應,證悟第八識如來藏,發起般若智慧,能現觀五陰在世間生活時,七轉識跟第八識和合運行的過程中,有各種微妙深細的義理,是沒有證悟般若的人所無法現觀的。這些觀行的智慧能斷除更深細的我見,能了知眾生只是如來藏所幻化的道理。如果有人能親證第八識,能觀行到第八識在五陰的行住坐臥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能觀行第八識為何能圓滿成就諸法的功德,那這樣對 平實導師的解說就不會有懷疑,因為大家的見地都是一樣的緣故。

此外,琅琊閣說:鳩摩羅什譯本的「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玄奘翻譯為「遍知是菩提,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其實這兩位譯經大師所翻譯的文義皆對。既然是在講菩提,而菩提是覺悟的意思,大乘菩提的覺悟是般若的智慧,依真心第八識如來藏,也就是真如的親證而發起根本智與後得智的無分別智慧。因此菩提講的就是五法「相、名、分別、正智、真如」中的正智,這個正智是中道實相的智慧,不屬於世俗凡夫取相分別的智慧。菩薩三賢十地都有菩提,只有佛是無上菩提,因此菩提有層次上的差別。

琅琊閣又說:經文中「菩提」的原意是「正遍知」、「佛智」、「正智」,不是「第八識(如來藏)」。這句話琅琊閣前面說對,後面說錯,是什麼道理?因為琅琊閣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菩提的原意是正遍知、佛智、正智,說得沒錯,但是琅琊閣卻不知道這些正遍知、佛智、正智,都是依第八識、如來藏、真如的親證,菩薩才能有這些菩提;而且琅琊閣也不知菩提有層次上的差別。

琅琊閣說:蕭導師將「了眾生心行」解讀為「第八識能了知眾生自己的七轉識心行」,而經文的原意其實是「佛智慧遍知一切眾生的心行」。這裡 平實導師並沒有說錯,只是琅琊閣的觀行不通達、智慧不具足,所以無法了知聖教文義。譬如,世尊弟子證道後,有些能知一棵樹有幾片葉子,有些能見色身內五臟、六腑,有些能知十人、百人眾生心行,有些能知世界成住壞空,有些能到其他佛國世界度化有緣眾生;而 佛能知十方世界下一場雨有幾滴水,也能知十方眾生的起心動念是什麼等等,這些都是菩提,是菩提智、菩提行、菩提果的緣故。既然這些無量的菩提都依第八識如來藏而有,那 平實導師說「阿賴耶識了別自己七轉識的心行」,當然是正確的。因為「了眾生心行」,是了內外一切眾生的心行,內外一切法皆是自心如來藏所變生的緣故。

此外,玄奘菩薩翻譯的「遍知是菩提,一切有情所有心行皆遍知故」,也指出眾生自己的五陰就是在一切有情當中,所以 平實導師說「阿賴耶識了別自己七轉識的心行」,也是正確的。而「遍知」有分因地跟佛地的差別,因地遍知為第八識,佛地遍知通於八、七、六等識,因為第八識如來藏具足無量無邊過恆河沙數微妙功德的緣故。而且 平實導師依一切證悟者的觀行,覺悟阿賴耶識了別自己七轉識的心行,阿賴耶識跟七轉識配合得恰到好處,因此才能夠在世間正常過生活。所以,第八識絕對不會只了其他有情的心行,而不了自身所變五陰的心行,否則祂就不具足圓成實的法性。

接著琅琊閣又說:【4.「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其實是鳩摩羅什的錯譯,正確的譯文應參照玄奘之譯文「無門是菩提,內六處等所不離故」。這一句的意涵,應該參考窺基的詮釋:「正智(佛智)即是能了知(諸法實相、眾生心行)之門,除此更無其它門;正智與內六處,體不相離,依六處起,能了諸法(實相、眾生心行),即名為『門』,更『無(其它)門』也」。所以,這一句的意思不是蕭導師所說的「第八識(如來藏)不會六入、不分別六塵」。】(〈《琅琊快報》2020.8.14:2020.8.11蕭平實導師講經點評〉,琅琊閣。)

其實這兩位譯經大師所翻譯的文義皆對,是琅琊閣自己的觀行不透徹、智慧不通達,無法瞭解第八識這個微妙甚深的無上法,才會說 鳩摩羅什大師的翻譯錯誤。為何如此說?《維摩詰經》這段經文的論述,主要是在講菩提的各種法相,包括祂的總相和別相。而菩提指的就是法界實相的覺悟,也就是眾生的真心、第八識、如來藏,依這個自心真如的覺悟而說眾生有菩提可求。「不會是菩提」是指這個第八識無法像六識心一般,分別六塵境界、領受六塵境界;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在六塵境界中,沒有冷熱痛癢、沒有喜怒哀樂,也沒有愛恨情仇;也就是第八識如來藏在六塵境界中,沒有五官的覺受,沒有感情、沒有情緒、沒有六識的分別心。因此,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文義,確實把菩提的真義講出來了。

「諸入不會故」:【蕭導師:「不會是菩提」就表示阿賴耶識無法了別六塵,只能了別六塵外的法。「諸入不會故」表示不在六塵中了別。「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所以意根無法影響阿賴耶識。識即了別,但不在六塵中,所以才叫無分別心。無分別心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不分別六塵,只變生十色法(五根+五塵),所以是由阿賴耶識攝持,是阿賴耶識所緣,不能扭曲成論的論述,逼著我要將正法改為他們的法,這樣大家怎麼見道?】(〈《琅琊快報》2020.8.14:2020.8.11蕭平實導師講經點評〉,琅琊閣。)平實導師的說法完全是一種現觀的智慧,也符合聖教的義理。

首先來談一下為什麼第八識沒有六識的分別心?這是因為第八識是眾生受果、造業的主體識,為了酬償圓滿眾生善惡業的果報,這個果報必須是在六塵境界中來實現的。六識心是主體識依眾生善惡業所變生的異熟無記法,目的為分別六塵境界、領受六塵境界,以此來實現因果報償;而主體識不能有六識心分別六塵境界的功能,否則因果會錯亂。譬如地獄的苦境、天界的樂境,第八識如果能像六識心一般分別六塵境界、領受六塵境界,那就會導致眾生捨報投胎時,七、八二識會讓自己往生到三善道而不入三惡道;這樣的話,善惡因緣果報就沒辦法實現。因此 平實導師說第八識是無分別心,不在六塵中了別,這樣的說法也是符合聖教的義理「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此外,玄奘菩薩的譯文「無門是菩提,內六處等所不離故」。這一句窺基法師的詮釋:「正智即是能了知之門,除此更無其他門;正智與內六處,體不相離,依六處起,能了諸法,即名為門,更無門也。」琅琊閣又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裡不管是 玄奘菩薩、鳩摩羅什大師、窺基法師或是 平實導師,所說皆是法同一味,義理無差別的緣故。正智是依第八識真如的親證而發起的智慧,是中道實相的智慧,祂是不落兩邊的智慧,祂也是不取相的智慧,沒有世間的妄想顛倒,因此祂又稱為無分別智。無分別智不是世間名言,因此祂不分別世間、不分別六塵、不分別森羅萬象,這就是無門菩提,也是「不會是菩提」的義理。世人要求證菩提,就應該知道「無門」才是菩提之門;不認取六識的見聞覺知心,不認取能分別六塵、能領受六塵的見聞覺知心。要像 平實導師所說,用見聞覺知的心去找離見聞覺知的心,這就是無門菩提,也是不會菩提,眾生有這樣的正知見才有證悟菩提的因緣。

無分別智雖然不會像凡夫的六識心那樣取相分別蘊處界的一切法,但是離開六識心、離開蘊處界,也沒有無分別智,因此說「內六處等所不離故」。意思就是說,當菩薩證悟第八識,轉依祂的真如法性後,六識心能在蘊處界一切法中生起不取相分別的智慧,生起遠離二邊分別的智慧,生起人我空、法我空的智慧,生起如夢幻泡影的智慧,這個智慧就是無分別智,也叫正智、也叫菩提、也叫中道實相。因此窺基法師說:「正智即是能了知(菩提)之門,除此更無其他門;正智與內六處,體不相離,依六處起,能了諸法(菩提),即名為門,更無門也。」所以說,玄奘菩薩、鳩摩羅什大師、窺基法師或是 平實導師,所說皆是法同一味,義理無差別的緣故。是琅琊閣不了知第八識的真如法性,無法觀行第八識的中道實相,不知第八識是正智所依的根本心,因此認為 平實導師所說與 玄奘菩薩不同。

在2020年8月14日《琅琊快報》又說:【蕭導師:阿賴耶識有五遍行心所法,不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別境就是了別境界,所以阿賴耶識是無分別心。這是第一個課題。這十色法是阿賴耶識所緣、變生,不能外於阿賴耶識而有。】是不正確的說法。又認為 平實導師錯解五遍行和五別境心所法。《琅琊快報》又說:【正覺增上班一位學員明確指出:「別境」不是「了別境界」的意思,是「別別境界」的意思。「五别境心所法」不是五種了别功能,而是在完成分别後,心識對所缘境生起的一種乃至五種特别的心理活動。】《琅琊快報》又說:【心識的了別通過「五遍行心所」完成。阿賴耶識既然是「識」,當然有了別的功能,了別的就是五根和五塵組成的根身和器世間。】(〈《琅琊快報》2020.8.14:2020.8.11蕭平實導師講經點評〉,琅琊閣。)

對於《琅琊快報》這樣的評論,我們來解說一下。首先,對於五別境心所,這位增上班的學員和琅琊閣都是執言取義,認為 平實導師的遣詞用字不同,那它的義理就不對,這是錯誤的指控。其實 平實導師所說並沒有錯誤,只是這位增上班的學員和琅琊閣對法義不太通達而已。下面我們解釋這個道理,五別境心所,即是緣於別別之境所生的五種心所,也就是見聞覺知的六識心,緣於各別不同的境界所生起的五種心所法;而心王能分別了知所緣境的總相,心所能分別了知所緣境的總相跟別相。

當覺知心緣於可愛樂的境界時能生起欲心所,欲心所能了知分別所緣的六塵境是可愛的、是可樂的。但阿賴耶識沒有見聞覺知,沒有五別境心所,所以不能了知、分別所緣的六塵是可愛、是可樂的境界。因此 平實導師說阿賴耶識是無分別心並沒有錯,也就是阿賴耶識沒辦法分別了知所緣的六塵是屬於哪一種境界。

當覺知心緣於決定、清晰明確的境界時能生起勝解心所,勝解心所能了知分別所緣的六塵境是決定、清晰明確的。但阿賴耶識沒有見聞覺知,沒有五別境心所,所以不能了知分別所緣的六塵是決定、清晰明確的境界。因此 平實導師說阿賴耶識是無分別心並沒有錯,也就是阿賴耶識沒辦法分別了知所緣的六塵是屬於哪一種境界。

當覺知心緣於曾經領受過的境界時能生起念心所,念心所能了知分別所緣的六塵境是曾經領受過的境界,但阿賴耶識沒有見聞覺知、沒有五別境心所,所以不能了知分別所緣的六塵是曾經領受過的境界。因此 平實導師說阿賴耶識是無分別心並沒有錯,也就是阿賴耶識沒辦法分別了知所緣的六塵是屬於哪一種境界。

當覺知心緣於六塵境時,若生起了定、慧二種心所,則定、慧二種心所能了知分別所緣的六塵是祂的所觀境。但阿賴耶識沒有見聞覺知、沒有五別境心所,所以不能了知分別所緣的六塵是祂的所觀境。因此 平實導師說阿賴耶識是無分別心並沒有錯,也就是阿賴耶識沒辦法分別了知所緣的六塵是屬於哪一種境界。

經由上面的論述,我們知道 平實導師所說「阿賴耶識有五遍行心所法,不與五別境心所法相應。別境就是了別境界,所以阿賴耶識是無分別心」並沒有錯。而這位增上班的學員和琅琊閣認為「五别境心所法不是五種了别功能,而是在完成分别後,心識對所缘境生起的一種乃至五種特别的心理活動」,要這樣說才對。其實,這是因為這位增上班的學員和琅琊閣不瞭解心王能分別了知所緣境的總相,心所能分別了知所緣境的總相跟別相;不知道五別境心所能分別了知所緣六塵境的總相跟別相,不知道五別境心所能分別了知所緣六塵的各別不同境界,因此對 平實導師所說「別境就是了別境界」不能認同。其實不管是琅琊閣所說的「五個各別之境所生之五種心所」,或是 平實導師所說「別境就是了別境界」,這兩種說法都是正確,也都符合教法的真實義理。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個單元就先介紹到這裡。

祝福各位菩薩:身心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點擊數: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