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八識論

第029集
由 正益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講的是「三乘菩提之相似佛法」。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佛法是八識論」,這是根據琅琊閣他一篇文章,就是說〈佛系問答〉——「阿賴耶識等於如來藏等於真如」?然後他打一個問號,然後還說:「蕭平實導師錯在哪裡?」他這樣的說法,實際上讓我們知道說他對於佛法是認識不清的,因為從佛法建立開始,於這個聲聞法以及緣覺法,阿含期就已經說明了。這些四聖諦的法,以二乘四聖諦來說,以緣起法來說,都有一個特色:不異於如、不離於如;也就是說,你和這個「如」不能有所變易、有所差異,你不能離開這個「如」。所謂「如」,中國人翻譯因為比較尚簡——崇尚簡易,有時候「如」就翻譯成「真如」,然後有時候又翻譯成叫「如如」種種。簡單來說,翻譯成「如、真如、如如」都是為了顯示這個「如」。那什麼叫「如」?「如」就是性不變易;那性不變易代表說:祂過去也是如、現在也是如、未來也是如,而且性是真實,所以叫「真如」,這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定義。

不管今天誰要誹謗經典,這都沒有意義,因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不是任何一位凡夫想要說而可以說明的,也不是他想要扭曲字義而可以達到的。那因此從這點回過來看二乘法,阿含部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這聲聞法的四聖諦,每一聖諦都是「不離於如、不異於如」,乃至緣起法說到這緣起生的時候也是這麼說;也就是說,到底什麼樣是真實?什麼樣是不變易?為何祂必須要成為二乘法之所依?那到底二乘法在說的是什麼?二乘法說四聖諦,到底核心是什麼?四聖諦中說到滅諦,可是大乘法直接說,二乘人是不知道滅諦的、沒有辦法契入這個滅諦的。因為大乘法直接說了:實際上沒有般涅槃者,所以二乘人沒有真正地入涅槃;那就是說,有人如果反對這些說法,接下來可以馬上回答:那到底阿羅漢是不是滅盡諸法?你只能說「是」,如果你說「不是」的話,就會有很多問題啊!就變成阿羅漢沒有滅盡諸法,那他就不應該成為阿羅漢。

可是滅盡諸法到底是滅盡什麼法?當然這個人還是不懂,那就要問啊!那既然他滅盡諸法,用哪一個法可以入涅槃?即使他再說有哪一個法入涅槃,都不對,因為那代表阿羅漢沒有滅盡它;沒有滅盡它,怎麼讓它偷偷地跑進涅槃裡面呢?而且這個「入」也沒有辦法成就,為什麼?因為涅槃的定義是什麼?涅槃的真實是什麼?涅槃叫「不出不入」,就是沒有出者、沒有入者,那誰還能夠出入啊?所以這就代表說,二乘人他沒有找到真正的涅槃妙心、涅槃實相之法。所以大乘法說,涅槃和世間是沒有區別——沒有少分別的究竟意義就是在這裡。因為說到實相,涅槃實相和世間的實相是同一個啊!沒有第二個實相。所以阿含所說的這個正義,就告訴我們說:要能夠真實瞭解滅諦,阿羅漢是辦不到,阿羅漢只有信受。阿羅漢真正的有正知正見,他們當然都相信有菩薩,他們不會刻意說沒有菩薩,那因此這樣的滅諦,到底實際內容又是什麼?

接著又來了,在緣起法裡面說有十緣起支;十緣起支來說明這樣真實法,所以名色有因。因為當初阿難尊者他說這個緣起法,他覺得沒有很困難,結果 世尊就遮止他說:「你不要再說了!」然後 世尊就把跟名色在一起的這個「識」說出來:「入胎要有這個『識』,住胎也要有這個『識』,出胎也要有這個『識』,從少年一直到長大、到死亡,全部都有這個『識』。」可是這個「識」不是名色七個識,如果大家算數這樣一算,也應該知道祂就是第八﹝識﹞啦!因為祂是最後大家才知道的。實際上祂是法界的根本因,所以祂是名色因,而且祂是名色習(這個習就是習氣的習);那到底什麼意思呢?這在四聖諦的時候有說苦集滅道,也有人翻譯成叫「苦習滅道」,那「習」就是代表說,這個習氣是會長養的,那要有收藏起來種種;這代表說,能夠收藏種子的就是這個識,這個識如果不收藏種子,祂就沒有辦法具足名色的因、名色的習。

名色的習就代表祂可以受到熏習、可以受到變易,但是這個識的自心、自體的種子可不會受到變易。如果還會受到變易的話,那每一尊佛果位、果地、果德應當不同,因為功德已經被變易掉了。然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不管怎麼樣,不管修學、不修學,怎麼熏染造惡或是造善,或是趣入解脫種種,乃至學佛菩提道成就究竟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法還是不會變易。所以如來藏(第八識自體)的功德法,這沒有從這地方來作任何的損減,這就是因為這個第八識的自體種子,它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它不會受熏習、熏染改變。

那從這地方我們就可以知道說,原來二乘人是不知道滅諦的,而且二乘的緣起法沒有像六識論想的那麼簡單,所以不管是廣說、略說這因緣法,哪一個法可以出生果法?沒有啊!一切法不自生、不他生,最後 龍樹菩薩說「是故知無生」。也就是說,一定有個無生法才能夠出生諸法,這無生法就是不生不滅,祂又叫涅槃。所以涅槃就是這個真實心的所顯法,因為這個真實心才說有涅槃,不是因為有個涅槃界的存在來說有涅槃。所以,當然阿羅漢入不了這個涅槃界,因為阿羅漢的這個本心從來沒有失去過,他又何需再入涅槃界呢?只能說他滅盡一切諸法的時候,他就只剩下第八識如來藏;所以,這時候只有在第八識如來藏獨存的境界裡面而已。

所以涅槃實際上,也不是世間所想的一個什麼樣的境界,也不是世間所想的如同三界區域以外的一個界;不是!這樣是不如理的施設。只是可以依種種方便來說有二乘的這個涅槃,讓喜歡想要進入涅槃的聲聞種性的人可以得到涅槃,因為他們就想要在涅槃裡面休歇,不想要再有種種的分段生死,因此有涅槃界種種。然而實際上,所謂的涅槃界就是如來藏界,離開了如來藏以外,沒有任何的涅槃可說。因為涅槃就是依如來藏來說;這如來藏就是第八識。所以從阿含部開始,就在說這個第八識,乃至《央掘魔羅經》就說這個法是常恆不變,就是說祂永遠是存在的;如來藏這個法,不會因為任何原因有所變易,所以祂常恆就代表是不變的,所以常恆代表是真。

沒有一個人想要一個假的、所以不長久的;然後我買的東西最好它越快壞越好,沒有人會這樣想;或是我得到這身體最好越快壞越好,沒有。所以,這個常、這樣的永久,乃至於說目前這個身體很好,那我希望它永恆,然後不會變異,永遠青春、永遠常住,所以不變異。所以眾生要的是真如來當作是我,眾生從來不要這個會生滅的法來當作是我,這是誰都知道的道理。只是說這真如,眾生找不到,眾生卻以這種依他起性的法妄執遍計中認為蘊處界總是有他可以追尋到的,沒有辦法相信真實法是如來藏這種體性——無為無作,然後不會觸及六塵——他不要這種法。所以這種真如心,然後無有能取和所取。所以要轉依這樣的真如,對於一個剛破參的七住位菩薩來說很困難,所以必須要諸佛菩薩、善知識不斷來攝受他。但是如果有人,像琅琊閣這樣,他認為你是惡知識,他對於善知識是倒過來想,那諸佛菩薩就再也沒有辦法幫助他了;因為他會認為他想的才是對的,他也不會認為世界上還有佛菩薩存在。像臺北市有著名的龍山寺,是 觀世音菩薩的道場,然後這樣的古剎,他對你說你們去那裡怎樣、怎樣的,全部都是迷信。如果他不認為迷信,他也會認為這些人不是正信。所以這樣的人,不會認為真正有佛菩薩存在於世間的,他總是以自己的想像來當作是真理。

所以,一切證悟者對他來說,都等於是幾乎沒有證悟,因為沒有四禪,他就不認為你見道。那我們已經說過了,真正的見道不需要四禪,根據當來下生佛 彌勒菩薩所說,只要初禪前未到地定,就可以作為定力的基礎。可是對他來說,他只差沒有講一句話:「那只是沒有成佛的彌勒菩薩所說。」他可能不方便這麼說。所以眾生有百百種,但是謗法的人,他是一直存在的。這時候你再跟他講《般若經》,說「真如雖生諸法」,那代表真如可以出生諸法,七轉識都是被生的諸法;一切法不能自生,這七轉識怎麼可能自己生?然後不能自己生,一定要有一個「因」才能夠生啊!可是他們凡夫的恐懼就永遠在第一因上。反正你舉出一個因,他就說:「你是第一因,你根本因就是第一因。」那你說:「那第一因又怎樣?」「第一因就是外道。」那你說:「外道的第一因是依六識論來說有為有作、想要主宰一切的,這樣為因啊!可是如來藏沒有,如來藏沒有我性啊!祂也沒有想要主宰,祂也無為無作。」可是他就想:「那是你自己講的,反正我又證不到如來藏。」反正這些人就是擺明著,他就不相信你所說的。

那因此依於第八識最後會成佛,然後他的解釋也會千奇百怪,因為他又說如來藏不是第八識。那你跟他講,《楞伽經》有講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你不講還好,一講他就趕快來誹謗《楞伽經》。你如果是講什麼經,他就趕快來誹謗,他只差沒有講一句話:「我還有哪一部經沒有誹謗,請你趕快告訴我,我趕快來誹謗一下。」差不多意思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舉再多的經典,對他來說都沒有用的原因是:他不相信經典。因為他不相信大乘法,所以他對於經典怎麼說:離於能、所取,我說為真如。如來我在此鄭重宣告說:這樣就是真如,這樣就是真如心體。乃至於窺基大師在記錄 玄奘大師(就是他師父 玄奘大師)的時候有寫,在《成唯識論述記》說:真如是心,乃至於真見道、相見道所要親證的唯識性、唯識相;然後就直接在《述記》裡面開宗明義就說:【識性、識相皆不離心。】(《成唯識論述記》卷1)也就是說一切的親證,你都不能夠離開這個心。

可是這個對琅琊閣來說沒有用,因為他不相信有八識論,他不相信為什麼要這麼多個識,他覺得(他可能覺得)六個識就夠了。那對於他來說「成佛」,他也是聽聽,因為成佛的話,只要如來是常恆不變、真實永遠存在,就觸撓他所認為的佛法。因為只要常恆不變,對他來說就是永久,然後對他來說這樣就不是佛法;因為他以為的佛法,就是沒有、沒有、沒有,一切都沒有、沒有、沒有、沒有,但是有涅槃。但是涅槃,他也說不出一個道理出來,所以你要根據他來質疑的時候:「涅槃說是真如啊!那不是真實永恆嗎?這樣的話,你的涅槃應該是一個心。」他說:「涅槃是一個法性。」那你說:「你這樣是心外求法,是外道,因為你都可以離開一切心所有,進入了二乘涅槃以後沒有心。」他說:「反正就是這樣。」原來他無所謂;也就是說,他擺明了事實是外道也無所謂。

竟然世界上有人學佛,然後可以你為他指出:「你這樣是讓你自己陷入於外道見裡面。」他還可以不用作任何一語一言,乃至一個字的更改,然後還會有人跟隨他。那我們就想:跟隨的人到底目的是要作什麼?是要學外道法嗎?那你就應該去閱讀印順的書籍,因為釋印順書籍它充滿了外道見,那它是琅琊閣營養補給的來源。實際上琅琊閣許多的說法,都承襲了釋印順的見解,沒有什麼特別的見解,只是他和釋印順一樣,他來解說所有大乘經論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改變大乘經論的說法,或是在結論裡面把外道見偷偷地放進去。

所以今天來說呢,佛法本來就八識論,因為真如必須是心才能夠出生諸法;所有的心都一定是流注生、流注滅,能夠修集、收集過去所造的這個業的業因,就已經是如此了;乃至於說能生諸法的,不是世間的一切諸法。七轉識心從來沒有這樣的功德,祂們的一切體性不具備圓成實性,都是由第八識圓成實性才能夠出生諸法,所以第八識就是法界的本因。本因再加上種子為因,所以最後有果法出現,所以這就是因滅果生——有種子因,然後有了現行果——種子因不斷地剎那剎那生滅,所以有現行果不斷地持續;乃至於眾生的生老病死、乃至於山河大地的種種成住壞空、乃至於諸法的生住異滅,這都是如來藏、這都是第八識,這就是佛法的真實性。透過這樣對於如來藏、第八識所含藏的一切種子功德能夠一一親證,就是具足一切種智,就能夠成佛。

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