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與聲聞初果

第046集
由 正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惱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是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的節目,也就是本會 平實導師的著作《勝鬘經講記》的導讀課程。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甘老師為大家介紹到了《勝鬘經》的〈空義隱覆真實章〉,也就是教材的第四輯結束了。經文中談到了空、不空如來藏,說到了佛法中的「空性」,就是萬法的根源如來藏,空性所出生的諸法就是空相。空相是如來藏因隨著緣而生起的,一切法的法相都是無常、苦、空、非身、無我,因此自性本空,所以可以叫作「空如來藏」;然而一切法的根源乃是空性,由空性出生了空相,空性的自體是三界法中唯一真實常存的本性,並非是假有的虛相,所以可以叫作「不空如來藏」。一切阿羅漢與辟支佛斷除了一念無明的四種住地煩惱,而能夠斷捨三界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使得一切的空相永遠不再出生了而成就了無餘依涅槃,雖然一切法相是由空性所出生,這個第八識空性如來藏,卻是定性聲聞人所不能觀見,也不能證得的;所以只有圓滿證得四種大涅槃的世尊,才能夠斷除一念無明,再加上斷除了超過恆河沙數無量無邊的無始無明上煩惱,所以只有佛世尊才能滅一切苦、摧壞一切的煩惱藏。

接下來,我們進入經文〈一諦章〉的部分,也就是教材第五輯的第1頁:【世尊!此四聖諦,三是無常,一是常;何以故?三諦入有為相,入有為相者是無常,無常者是虛妄法,虛妄法者非諦、非常、非依,是故苦諦、集諦、道諦非第一義諦,非常非依。】(《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好!我們用白話文來解釋,勝鬘夫人在 佛前向大家開示說:「世尊!這四個聖諦,有三個聖諦是無常法,一個聖諦是常法。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有三個聖諦,是進入有為相的,是有為相中的法,當然就是無常的法。如果是無常的法,那就是虛妄法。虛妄法就不是真實的道理,就不能稱為諦,也不是真實的常,也不是究竟的所依。由於這個緣故,所以說苦諦、集諦以及道諦,都不是第一義諦,都不是常而永恆的,不是一切佛子的究竟歸依處。」

〈一諦章〉主要講的是四聖諦,四聖諦是苦諦、苦集諦、苦滅諦以及苦滅道諦,是解脫道的中心教法。修行四聖諦有了成就,也就是對於四聖諦完成了現觀而生起了解脫智慧,才能夠斷除身見、疑見、戒禁取見的三縛結,才能夠成就解脫道的見道位,也就是證得須陀洹初果。非但如此,接下來的二果、三果及四果阿羅漢的成就,也都是依於四聖諦的現觀成就,順序地斷除了五下分結、五上分結,也就是依四諦現觀所生智慧,才能夠斷除煩惱障,成就解脫道的阿羅漢果。

我們來看看 彌勒菩薩是如何開示這一點的,在《瑜伽師地論》裡面說道:【云何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謂一切聲聞、獨覺,若無漏智,若能引無漏智,若無漏後得世間智所行境界,是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由緣此為境,從煩惱障智得清淨,於當來世無障礙住,是故說名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瑜伽師地論》卷36)一個聲聞、獨覺的修行人,若是證得了無漏清淨智,或者能引生無漏智,或是成就了無漏智之後而發生的後得世間智所行境界,就叫作煩惱障清淨智所行的真實法。能夠緣於此境,斷除了煩惱障的智慧所得到的清淨,則能於未來世能無障礙地自由出生、入於涅槃。

彌勒菩薩繼續說:這種煩惱障清淨智慧所行,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修行人必須是在修學四聖諦的義理中,極為善巧地去思惟、抉擇,才能證得五蘊空相的現觀;修行人入此現觀,則「如實智」才能出生,才能證得初果乃至四果圓滿。

四聖諦的現觀,對於修學解脫道的聲聞、獨覺人來說,就是證得三界之中只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法的虛妄現象法,五蘊之外並沒有一個實際的我法可得。所以必須一次又一次地,數數修習觀行因緣所生諸法惟有生生滅滅的相貌,其中無有任何的實性,確認了沒有什麼相異於五蘊法之外的真實我性可得。因此,解脫道的修行人,必定依此趨向於離五蘊十八界法而成就涅槃,這就是解脫道的聖諦現觀成就——依此斷除了三縛結、五下分結及五上分結。

佛法中的二主要道是佛菩提道與解脫道。解脫道只是佛菩提道中的一部分,修學解脫道的究竟果是斷除了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而成就了阿羅漢果,能夠現般涅槃,入無餘依涅槃;而修學佛菩提道,不但要斷盡一念無明成就阿羅漢果,並且還要斷盡無始無明上煩惱而圓滿證得四種涅槃,成就了圓滿的佛果。因此證解脫果原本就是修學大乘佛菩提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佛菩提的基礎,因此大乘佛法的每一個位階,必定得以相對應的解脫果為基礎。例如要現證如來藏,必須有須陀洹果為前提;要入地則必須要有證慧解脫阿羅漢為前提。所以解脫果的實證,是二乘與大乘的共同之道。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那麼解脫道中要如何修學四聖諦,我們就以舍利弗尊者所開示修學的四聖諦來說。在《中阿含經》裡面:【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是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亦有此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彼亦有此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我今現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亦有此正行說法,謂四聖諦廣攝、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示、趣向。」】(《中阿含經》卷7)好,這是 世尊開示說:「四聖諦廣攝了一切佛法正行說法,而且四聖諦廣觀行、能分別、能發露、能仰開示、能施設,也顯示了並且趣向了一切佛法的正行。過去諸如來、世尊、等正覺,開示的內容也是同樣的四聖諦,也是同樣地以四諦現觀廣為觀行,乃至趣向於一切正法;而未來的無量諸佛、等正覺,也是同樣的四諦正行說法,也是同樣地廣攝乃至趣向了一切的正法。」

然後 佛稱讚了舍利弗尊者已經成就了如實智,說舍利弗尊者智慧極深極廣不可思議。世尊現在已經略說了四聖諦,接下來就由舍利弗來為其他弟子廣說法廣教示,趣向一切正法正行,能令無量人皆能正觀行此四聖諦之法,所以舍利弗能以他的正見,為眾弟子作導首及統御。同時 佛也稱讚了目犍連,告訴弟子們:「修清淨梵行者,應該要奉事、供養、恭敬、禮拜舍梨子與目犍連比丘。」說完後,佛就進入內室了。因此,佛離開以後,舍利弗尊者就代 佛說法,為大眾廣開示了四聖諦的道理。舍利弗尊者說:「諸賢友啊!佛世尊為了我們而出興於世,廣為教導開示了四聖諦,讓我們能夠分別乃至趣向於一切正法。」

【諸賢!云何苦聖諦?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中阿含經》卷7)尊者繼續說:「種種眾生之苦,從他出生的時候,得到了命根,出生了五陰,則必定要受、遍受、覺、遍覺於諸般冷熱、憂喜苦惱等等一切種種的受,這是出生之苦;接下來,同樣地去觀察老的受、遍受、覺、遍覺,這是老化之苦;然後同樣的方法去觀行,去受、遍受、覺、遍覺於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普遍地去觀行這些苦的種種分類差別皆是苦;而這一切一切的苦,都是緣自於有五陰的運作,因為五陰熾盛,則必生起這種種的苦,五陰帶來的只有虛妄的苦與樂,並沒有真實的實性可言。苦諦的道理,則是過去世的種種法是如此的苦諦,現在世及未來世都是同樣的苦諦,真實而不虛,不會離於如此的道理。苦諦正是如此如實的如如道理,這是聖弟子有的現觀,是聖弟子觀行所知、所見、所了、所得,於此所成就而能成等正覺。」

【諸賢!云何愛習、苦習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於中若有愛、有膩、有染、有著者,是名為習。】(《中阿含經》卷7)好,這是說苦集諦,又叫作苦習諦,蘊集眾苦就是熏習眾苦。在這邊舍利弗尊者又接著說:「諸賢友啊!什麼是苦集諦呢?就是世間眾生實實在在地愛戀於自己的內六處,也就是自己的眼處,耳、鼻、舌、身、意處的內六處──內六法,也就是六種的內相分,於其中有愛、有沉膩、有貪染而執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熏習而蘊集,聖弟子如我舍利弗,如此如實照見覺了於集,就是因愛而集、因苦而集,蘊集了未來輪迴不斷的業種,這就是愛習、苦習的集諦。」也就是眾生廣泛地愛著各種的我與我所,然而我與我所都只是心內六處之法,並沒有實在的我與我性。

【諸賢!云何愛滅、苦滅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中阿含經》卷7)「眾賢友啊!什麼是愛滅、苦滅聖諦呢?就是世間眾生實實在在地愛著於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內六法。但如果眾生能從愛內六處法中解脫,對於內六法不再愛染、不再貪著,而能夠斷捨,就像是將身中的穢物徹底的吐出來,於內六處我、我所無所欲念,止滅了內六處的愛而完全消失,就叫作苦滅。」

今天時間的關係,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點擊數: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