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性空與性空唯名(一)

第030集
由 正德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我們今天這個單元要來探討一下「緣起性空與性空唯名」。緣起性空被很多佛教界人士奉為圭臬,尊為究竟的法義。所謂的緣起,到底是憑著緣就能夠出生諸法呢?或者必須要由一個具有功能的心,藉緣現起諸法?所說的性空,是指被現起的法,空無自性就是究竟了呢?還是指能藉緣現起諸法的心,具有真如空性而沒有三界有性?

針對這四個問題項目,佛教界的大德不知道是否曾經依據經論思考過,或者僅是依據現代的名師所寫的理論,就算邏輯不通也糊裡糊塗地接受了呢?以下我們來用這個四個緣起性空有關的問題項目,一一從實相的道理來作個探討。

首先,所謂的緣起,是不是憑著緣就能夠出生諸法這個問題,我們以人間胎生有情作為例子來探討。有情入胎,他必須有生在人間為人的業緣,還要有父母的緣,入胎以後必須有四大養分的緣,這三者是有情入胎受生不可或缺的緣。但是這三種緣就能夠出生有情嗎?如果是的話,那就要看到底入胎以後,是以什麼為命根?得要有命根,才能夠論及是一個有情,否則僅是父精母血,不能稱之為有情;假如父精母血就能出生有情,那應當是一切時,只要男女交合,就會出生有情,不能有例外,才可以立定這樣的理論。

事實上,從遠古到現代,以及後後世都不可能的。所以說,父精母血的這個緣,不能出生有情;既然這樣,那麼四大養分的緣,更不可能出生有情。否則所有的生化實驗室,都可以攝取父精母血以後,在特製的器皿中就可以養出胎兒了。但是這個情況,不只是現代不可能出現,就算百千萬劫以後也不可能成功。為什麼呢?因為那些緣都不能成就命根。

到底什麼是命根呢?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中說到:【如契經說:壽煖識三,應知命根,說名為壽。】(《成唯識論》巻1)如同經中所說的,有根身持續的住世、具有生氣的煖度、以及出生有根身的識,這三種和合同在,應當知道就是有情的命根,命根在的話,依命根稱為有壽命。前面所說的父精母血,以及四大養分各別的緣,以及和合都不能出生有情,因為沒有有根身,以及持續住世的現象可得,所以沒有壽可說。那如果有業緣呢?是否再與業緣和合,就能夠出生有情的有根身呢?那就要來探討:業緣到底是儲存在哪裡啊,業緣如何能夠入於胎中呢?

剛剛說到壽煖識三者和合就有命根,要有一個識出生有根身,這個識就是關鍵了。那就要進入第二個問題項目了:是否必須要由一個具有功能的心,藉緣現起諸法?從剛剛的分析很清楚地知道,必定要有個識入胎已經很明確了,這個識必定要含藏著業種,並且具有能生有根身的功能,這樣才能成就壽煖識和合而有的命根。現在就要來探究,這個入胎的識到底是哪個識?可以從這一世入胎去到下一世,必定是從上一世入胎來到這一世的,這樣看起來,這個入胎識是能夠貫穿三世的。再一次強調,入胎識必須具備的要件,能夠貫穿三世、具備含藏業種的能力、具備能出生有根身的功能。

那麼這個入胎識是不是意識心呢?宗喀巴就曾說意識心是入胎結生相續的心,他說:「此復父母貪愛俱極,最後决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猶如熟乳凝結之時,與此同時,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阿賴耶識力故,有餘微細諸根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爾時識住,即名結生。諸有不許阿賴耶者,許為意識結生相續。」(《菩提道次第廣論》巻6)這一段文字,除了最後兩句:「諸有不許阿賴耶者,許為意識結生相續。」其餘的都是從《瑜伽師地論》中抄錄下來的。

彌勒菩薩所論述開示的是生的道理:「以欲界有情為例,什麼情況入母胎?說入母胎時中有(也就是中陰身就滅了),但是由於阿賴耶識的功德力,所以能入胎攝取受精卵,這個時候阿賴耶識在胎中,就稱為結生相續,也就是沒有間斷地接續出生下一世的生有。」彌勒菩薩所說,入胎結生相續的是阿賴耶識,但是宗喀巴在抄錄引用了以後,由於他們應成派中觀不認同阿賴耶識真實有,於是就在最後加上兩句話,說出他們的立論了,認為結生相續的是意識心,這是非常粗暴惡劣的手段。

藉著引用 彌勒菩薩大論的名義,本質上卻推翻 彌勒菩薩的重要論點,讓人以為宗喀巴的證量超越了 彌勒菩薩,而誤認意識心能夠入胎結生相續,卻直接證明,宗喀巴僅是一位不懂佛法的文抄公而已。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意識心的本質,到底祂是否具備了入胎識的功能?就可以判斷意識心能不能成就有情的命根了。

在經論中,處處都可以看到佛菩薩說到:【眼色為緣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個識,都需要藉六根觸六塵的緣才能夠生起。經論中所說的,在現前也都可以驗證,如果有人眼根毀損了,眼識就不能現起就看不見了;耳根毀損了,耳識不能現起就聽不到了;每天晚上睡著了,意根對六塵不起作意,意識就不現起而不覺不知了。這些現象都是驗證著,包括意識在內的六個識,都屬於因緣所生的法,並且在色身毀壞、死亡、捨報以後,就不能再現起了,最後在入胎時,中陰身滅了以後徹底斷滅,所以意識心不能夠貫穿三世的。

由於意識心需要藉著六根不壞觸六塵的緣才能現起,這是屬於後來結果的法,不可能反過來含攝、幫助祂生起的六根,所以意識心絕對不是出生六根的心。在因緣不具足的時候就不能現起,因此沒有隨時剎那都在的時節可得,因此我們說,意識心不可能含藏身口意所造作的業種。

很明顯的,前一世的意識心在入胎(中陰身壞滅的時候),就徹底斷滅了,所以沒有入胎,不能貫穿三世,因此意識心不可能含藏業種的;在母胎中結生相續的識,已經不是前一世的意識心了,所以胎兒的有根身,不是由前一世的意識心出生的。全新有根身的意識心,又必須在六根觸六塵的緣具足時,才能夠現起,所以入胎結生相續的識,絕對不是宗喀巴所說的意識心。依據 彌勒菩薩的開示可以知道:「入胎結生相續的識就是阿賴耶識」,也就是第二個問題項目了;必須要由一個具有能生五蘊法功能的心,藉緣現起諸法,這個心必定是入胎識。

而經過前面的論證,意識心不是入胎識,能入胎結生相續的是阿賴耶識。探討了這兩個項目,已經發現到各別的緣以及緣和合在一起,是沒有辦法出生有情的有根身,成就命根的,必須有入胎識。那麼這個入胎識,是不是也僅是屬於緣而已呢?在《阿含經》中,佛陀曾經問阿難說:【「阿難!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若識出胎,嬰孩壞敗,名色得增長不?」答曰:「無也。」「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答曰:「無也。」】(《長阿含經》巻10)

這一段對話開示,佛陀在教導我們:「得要有入胎識入母胎,才會有名色五蘊;如果沒有識入胎,那麼父精母血、四大養分的緣,都不可能出生有情的五蘊身。」又說到:「識入胎以後,如果都不出胎的話,那就不可能有名色五蘊,在世間出生、長大以及老病。」這就在說,一切有情的入胎、住胎、出胎,都不能離開這個入胎識。

佛陀又說到:「如果識出胎了以後,結果嬰孩五根身壞敗了,名色五蘊就不能夠增長了。雖然五根是入胎識所出生的,但是五根壞了,受、想、行、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以及所有的領受、了知、作主等,這些色法、心法全都一起壞了,不能再增長了;因為入胎識雖然能夠藉緣生起五蘊諸法,但是緣散壞了,當然名色就不能再增長了。」佛陀又說:「如果沒有入胎識,就不能夠有名色的法出現。」

這幾句的問答,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入胎識是出生五蘊的因,不是緣;沒有入胎識,就不可能有名色五蘊,也就沒有有情的有根身、命根。入胎識不入胎,就沒有名色五蘊能被出生;入胎識離開了有情的五蘊身,有情的命根就壞滅死亡,這是屬於因緣中的因,而不是緣。如果是緣,容有緣缺或者緣不具足的情況,而法仍然是可以現前的。

例如在胎中,可能母親的飲食四大不平衡,或者業緣中福薄壽短,導致一出生嬰孩就敗壞夭折,這個過程仍然有入胎、住胎、出胎,有成就五蘊身。而在有情住世期間,眼根如果毀損就不能見色,耳根毀損也不能聽聲音,雖然眼識與耳識現起的緣不具足,但是五蘊及命根都能夠增長,因為五蘊以及命根增長,是依止於阿賴耶識這個因的緣故。

現在我們來看,六根觸六塵是六識現起的緣,而六塵是六識的所緣緣,五根是六識現起的增上緣,意根祂是六識現起的等無間緣。阿賴耶識這個入胎識,因為含藏一切的法種,在大論中,彌勒菩薩稱祂為一切種子識,能夠異時、異地、異類,變異成熟所含藏的業種,所以阿賴耶識又稱為異熟識。因此六個識的現起,所需要的增上緣五根,是由阿賴耶識攝取父精母血所出生;意根是由阿賴耶識所含藏的識種,而所緣緣六塵是經由六根攝取以後,再由阿賴耶識變現的內相分。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的識種,都含藏在阿賴耶識心體中。

換句話說,所有的緣都含藏在阿賴耶識心體中,而這些緣卻不能各別去出生有情,六個識也不能自己獨立出生運作,十八法界都不能獨立自己出生運作,在這種決定性的法界中,緣起的道理已經非常清楚,就是必定要有一個具有能生五蘊法功能的心,藉著祂所含藏的緣,現起諸法。這個心,佛陀告訴我們,祂叫作入胎識,又稱為阿賴耶識、一切種子識、異熟識。

在《入楞伽經》中 佛說:【大慧!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斷絕,身俱生故;離無常過,離於我過,自性清淨。】(《入楞伽經》巻7)佛陀說:阿梨耶識也就是阿賴耶識,祂就是如來藏,祂與陷在無明殼中的七轉識共同在一起,雖然不斷地出生五蘊身,不斷地出生七轉識,從沒斷絕過。但是阿賴耶識卻遠離生滅無常的過失;遠離我見、我執的過失,一向自性清淨。

這也就是說,入胎識阿賴耶識如來藏,藉緣出生有情的五蘊,成就命根,都一直與五蘊同時同處運行著,才能在法界中,呈現出五蘊生住異滅的現象。但是,半世紀以來,卻有一位已經往生的法師,自動繼承宗喀巴,他就以意識心為入胎結生相續的應成派錯誤中觀,來否認經論中佛菩薩所說,別於七識心有如來藏真實可證,而把如來藏當作外道神我。

他在書中這樣寫著,【《寶性論》說:「使眾生遠離五種過,所以說佛性,第五種是:『計身有神我』。這點,是如來藏教學的信行者,應深刻注意,「勿」自以為究竟了義,而其實是「濫」於「外道見」才好!」】(《成佛之道》(增注本),正聞出版社,2005年2月新版三刷,頁392)他引用《寶性論》說的,想要導引大眾相信他所說的,如來藏是外道所計執的神我;如果在佛法中教導學人信受學習,並且實證如來藏,把如來藏當作是究竟了義的法,那就是超越了佛法的範圍,與外道的神我見解相同了。《寶性論》的內容,我們等一下再正確地引用與解釋。

現在我們先來看他這一段文字,在《入楞伽經》中 佛陀都明說了:「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而阿賴耶識就是入胎識,是一切種子識就是異熟識。」如果如來藏不是佛教中的核心教理,不是能夠出生五蘊十八界一切法的實相心,那麼他所說佛法的範圍,就僅能限制在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這六個識都不能自在,意識心不能入胎,在中陰身斷滅的時候,業種、業緣到底存託於何處?是虛空嗎?法界中不存在虛空可以有功能、有作用的邏輯。諸佛菩薩都說:虛空僅是色邊色,是依附於色法假名施設的,哪有什麼是可以入胎結生相續,成就有情的命根的?這樣否定諸佛菩薩所說的如來藏正法,卻相信宗喀巴虛構的,由意識心入胎結生相續,所以才這麼大膽的不信經論,並且曲解經論。

現在我們來看《寶性論》到底怎麼說的:「以有怯弱心,輕慢諸眾生,執著虛妄法,謗真如實性;計身有神我,為令如是等,遠離五種過,故說有佛性。」(《究竟一乘寶性論》巻1)《寶性論》主要是在說,一切眾生都有自性清淨心如來藏,並且運用了萎花中諸佛、眾蜂中美蜜,糞穢中真金…等種種譬喻,述說著眾生身中的如來藏,雖然被種種煩惱所纏繞,仍然真實如如自性清淨。

有人問說,為何經中都在說一切法空,而你這裡要說眾生有真如佛性,因此才有了這一段論文的回答,說到:因為有的眾生心性怯弱,不敢發大願,有的修行人容易輕慢其他眾生,也有修行人執著虛妄不真實的法,也有修行人被誤導了,誹謗沒有真如實性,也有修行人誤計五蘊身,有不可知不可證的神我,為了要讓這些修行人遠離這五種,在佛道上修學容易犯的過失,所以要說一切眾生都有如來藏真實可證,自性清淨的如來藏具有使人成佛的體性。

這一段論文所說,有這五種過失的眾生,一旦發現到,原來一切眾生都有本來自性清淨的如來藏,本來無生、永不壞滅,真如佛性人無我、法無我真實可證,就能夠發起大願心行菩薩道,不敢去輕慢眾生,能夠破除對虛妄法的顛倒錯誤執著,不會被誤導跟著誹謗沒有真如實性,在信受以及親證自己身中的真實如來藏以後呢,必定會斷除五蘊我的我見,以及外道所計著的能量、冥性、自在天神我的邪見,這是《寶性論》前後一貫的主旨。

結果這位法師卻斷句取義,不理會論文所論述的道理,顛倒黑白指鹿為馬說,奉行如來藏的教導以及信受修行的人,已經超出了佛教的範圍,說這樣就是落入外道神我的見解。很明顯的,這位法師他不認同有如來藏,也就是他不接受有入胎識、阿賴耶識、異熟識。

那麼緣起的道理就會變成什麼呢?只有緣就可以出生、現起有情的五蘊身(命根),但是這樣的推論不可能成立,所以他就主動接收宗喀巴所說的:「意識心入胎結生相續」的謬論,在這種主張的前提下,都成為斷滅法了,因為意識心是生滅法,沒有真如佛性,只有一期生死,祂不能持業種、祂不能接觸色法,再怎麼橫說豎說緣起,或者作多少研究,全部都是不能成立的戲論而已。

《阿含經》中一段文字很有名,經常被這些否定如來藏,而認定意識心祂是可以入胎的人,他們說到緣起是多麼殊勝究竟的時候,就會引用到就是以下這一段:【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中阿含經》巻7)這一段經文說:「見緣起就是見到法」,這裡所說的法指的到底是什麼?認定意識心可以入胎結生相續的人,一定會說,這個法就是性空,性空就是法。所以不論是他們研究寫論文也好,或者寫書、授課,甚至於打坐修定,都說只要能夠透徹一切法緣起性空無所有,放下自我,你不要執著,那就是悟到空法,那就是見到甚深的緣起了。

意識心再怎麼被誤認、誤解,本質其實都是生滅法,經論中佛菩薩的開示,以及現量的驗證,甚至於未來無量劫,意識心是生滅法這個定義,都是不會改變的事實。意識心祂不能成就緣起,更別說具有能生諸法的空性,假如若見法便見緣起,這個法指的是意識心,無論是離念靈知或者一念不生,或者攀緣的散亂心,應當都要平等才對呀。也就是都必定要具備真如佛性,同時要具備本來自在的本事才對呀。但是為什麼意識心不真又不如?在睡著無夢,或者正死位、或者悶絕,或者無想定、滅盡定這五位,都可以把意識滅了,可以被滅的法,不可能是經中所說的「若見緣起便見法這個法的」。

這個法,佛以及菩薩說的、指涉的、開導指示的,一定是不生不滅、本來自在、具備真如佛性、能生五蘊諸法的入胎識如來藏。這個道理,下一集我們再來繼續說明了。今天先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