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利使

第108集
由 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節目。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討論有關「五利使」這方面的內容,因為五利使的斷除與斷我見有直接的關係,因此這些法義對於修學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開始我們來看在《識蘊真義》一書中 平實導師的開示:【三縛結之初結即是我見,我見攝屬五利使中之身見;我見若斷,五利使其餘四使亦必隨之一一滅除;五利使者即是身見(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然而五利使之根源即是我見,我見若斷,五利使隨之皆斷。】(《識蘊真義》,佛教正覺同修會,頁341。)這裡面已經把五利使詳細列出來了,而只要斷了我見,其餘四個利使便會隨之一一滅除,底下我們就逐一來探討這五利使。

第一個首先是「我見」的部分,我見的意思就是眾生把「某種或某些法」當成真實自我,而這個自我通常表面上是具有一個連續性或完整性,可以跟別人作區別。而會被稱為我見的原因,是因為「被眾生當成自我的法」,通常是可以再拆解或者是生滅變異的,因此造成眾生對於自我生命的誤解,故稱為我見;也就是說,對於自我認知的錯誤。而被眾生當成真實自我的內涵,通常可以用五蘊或五陰來作代表;眾生通常用五蘊來代表或識別一個有情,譬如透過某個人他眼如葡萄等的五扶塵根來識別他的外貌,接下來的是他的感受是什麼、他的了知或想法與觀念是什麼、他的行為有什麼特性或特質,以上四種分別對應至色蘊至行蘊,而識蘊就是前四蘊所攝歸的自內我,所以有時候前面四蘊就說是「識蘊自我」所安住以及不能離開的四類法,所以在經教中也稱為「四識住」。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般人會說色蘊是我所有的,而受蘊、想蘊及行蘊如果扣除了心不相應行法,這三種蘊本質上是心所法,是屬於識蘊心王的內我所;因此主體還是在識蘊,尤其是識蘊中的意識,因為具有反觀自我之證自證分的運作—可以經由反觀而確認與知道自我現在的狀況,也可以回憶自我以前的種種跟計劃自我的未來,能夠連貫過去、現在、未來—所以意識因為具有上述之功能體性,因此是最容易被當成自我的。事實上,本來第七識跟第八識應當更有資格被當成「我」,因為第七識及第八識可以貫通三世,但是眾生如果沒有修學正法,就不曉得自己都有第七識及第八識,那基本上就不會有把第七識或第八識當成自我這樣的想法。而有「我見」,對於有情生命的認識就會產生錯誤,同時也會引生無量無邊邪謬的知見出來,所以也可以說「我見」就是眾生輪轉三界的根本原因;相對的,如果沒有斷我見,那三乘菩提都是無法成就的,當然也就不可能解脫生死。因此,如果能夠離開我見而正確解讀生命,那就可以一一斷除其他以我見為根源的四個利使。

第二個是「邊見」,最主要指的就是常見與斷見,概要地說就是誤認某些法是常而不壞滅的常見,以及認為都沒有不生滅法可以存在的斷見。「常見」者可以用「認為意識心或意識細心是不生滅法而可以去到未來世」作為代表,「斷見」則以一切一切法都是緣生性空、都無真實不壞的自性之「錯誤的一切法空」為代表。如果落入邊見,當然就無法實證中道實相,也不可能斷我見,因為執著意識心為不生滅法正是典型的我見;而如果是斷見,那他的一切修行、一切所證也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就沒有一個不生滅法可以儲存他所修證的種子而帶到未來世去。

在《涅槃》上冊中 平實導師有這樣的開示:【還有一種外道認為,能知道有某一個法是真實不壞的,那個真實而常住不壞的法也就是涅槃。或者有一種外道認為,能夠知道三界中的一切法都不是真實法,這樣知道一切法都不是真實法的人,就是親證涅槃的人。】(《涅槃》上冊,正智出版社,頁56。)這段開示是提醒我們要留意,雖然外道也說有一個真實不壞的法,但是我們要留意的是:外道說的真實不壞的法並不是真實不壞的法,譬如前面講的把意識心當成不生滅法,或者具有五現見涅槃等錯誤知見-以為是不生不滅之涅槃境界-都是誤會了涅槃的道理;同時即使知道「三界中的一切法都不是真實法」,但是這樣也還不是涅槃,因為這種外道還是不知道有一個不落於三界中之不生滅法—如來藏—的存在,祂才是涅槃的根本。

從上面的說明,諸位觀眾就可以知道學佛務必要知道簡擇法義的重要性,才不會隨便就被籠罩而斷送了自己的法身慧命。所以從這裡大家應該也可以發現,如果不依止正法道場或真善知識,修學之路可以說是危險重重,更何況成佛之道須要三大阿僧祇劫啊!

第三個是「邪見」,邪見的範圍很廣,但其中以謗因、謗果等為重點。譬如在《顯揚聖教論》卷1中的開示:【邪見,謂謗因、謗果,或謗功用,或壞實事,染污慧為體。】也就是說,包括不信受因緣果報的正理,或者否定了根本因如來藏心,或者毀謗了修道之果,認為沒有解脫可得、沒有四種涅槃可證等,或者毀謗持五戒、行十善業可以出生在人、天的功用,或者毀壞種種在現象界中真實存在的事實,譬如否定了地獄或他方淨土世界的存在、否定六道輪迴等等,這些都攝屬於邪見所含攝。會造成這些種種嚴重錯誤知見的原因,是因為他的「了別慧」受到了染汙,因此產生種種的不如理作意思惟而產生嚴重的後果,所以稱為「染汙慧」或者「邪慧」。也就是說,表面上看起來是有世智聰辯的世間智慧,但從佛法來看,卻只是與偏邪或邪惡知見相應的慧心所而已,所以稱為染汙慧。上述所列舉之邪見中的任何一個,所衍生的問題都是非常令人畏懼的,因此大家務必要非常留意,千萬不要落入邪見之中。

第四個是「見取見」,也就是認為自己的見解才是正確的,只要別人的說法與他們不同,就想要降伏或壓過對方。譬如,在《成唯識論》卷6中的開示:【見取,謂於諸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鬪諍所依為業。】也就是對於自己的見解,以及見解所依的五蘊認為是最殊勝的、是能夠引發清淨的,因此而引發種種的諍論,想要降伏、貶抑別人,而有「鬥諍」的狀況發生。這與善知識的「破邪顯正」是有極大的差異——除了善知識所依據為正法之外,善知識在破邪顯正的過程中純粹是因為悲心而作的法義辨正,目的是要令眾生遠離邪見,作意並不是要壓倒對方,或者就是要對方認輸才肯放過。所以菩薩在攝受眾生的時候是要配合四攝法的,這樣就可以慢慢將眾生引入正法之中,因此不會與眾生有「鬥諍」的問題產生。在五利使中施設「見取見」的目的之一,也是在警戒修行人要特別小心,因為前面所述之我見、邊見、邪見,雖然也是問題很大,但是如果沒有向別人去傳播,罪過還是比較有侷限性的;而相對的,如果是又落入見取見,那就會想要批判別人—或在網路上評論或毀謗善知識,乃至出書傳播錯誤的知見—那過失就很難限制說它有多大了,因為會將這些錯誤的知見擴散出去。因此,「見取見」是誤認自己修證層次已經很高的人所要特別留意的,因為很容易落入毀謗三寶的重罪之中,所以祖師提醒的「依經解義,三世佛怨;離經一字,即同魔說」,絕對是值得修學者所引以為警戒的。

第五點是「戒禁取見」,這事實上也是由於錯誤的知見所引發出來的,這是為了確實遵循錯誤的知見而施設種種戒禁,因此就會產生「無利勤苦」之唐捐其功的結果。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58中的開示:【戒禁取者,謂所受持隨順見取、見取眷屬、見取隨法。若戒若禁,於所受持諸戒禁中,妄計為最、為上、為勝、為妙,威勢執取……。】也就是說,它是屬於隨順於見取見,要把見取見徹底履踐落實,因此而受持種種禁戒,並且非常認真在執行想要貫徹到底,故稱為「威勢執取」。從這裡面大家可想而知,如果精進在受持錯誤的知見,那真的是非常值得憐憫的;因為這些是屬於沒有利益的勤苦所攝,投入許多時間,卻不會有他所想要的成果。所以,在八正道中的第一個便是「正見」,有了正見才能正確地修學八正道中的其他七個;有了正確的知見而配合正確的方法,才不會落入「非因計因」或者「非道謂道」的陷阱之中。

接下來,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五利使。在《阿毘曇毘婆沙論》卷27中有這樣的開示:【云何見結?答曰:三見是也,謂身見、邊見、邪見。云何取結?答曰:二取是也,謂見取、戒取。】也就是說,把這五利使再作兩類的分類而成為「見結」與「取結」,這是屬於九結中的兩個。所以五利使中的前三個偏向於知見上產生的繫縛,而後兩個則是將這些錯誤的知見視為殊勝的道理而珍重執著之,引生與他人的諍論,以及施設禁戒來確實履踐之;因此進入「取結」之後當引生更嚴重的問題,因為已經進入實施的階段。所以,從「見結」與「取結」的施設,可以讓我們對於五利使有更深一層次的瞭解。

另外,這五利使在六根本煩惱之中是攝屬於「惡見」,也就是在六根本煩惱中的惡見可以區分為五利使,偏屬於知見上引生之問題;因此,如果有因緣能夠值遇正法或善知識,則從知見上下手,那就有機會可以斷除,因此稱為「利」使,表示它們是屬於見道所斷;因此對比五鈍使之修道所斷,五利使是比較容易斷除的。當然這還是要配合基本的定力,才不會因為環境的力量又讓行為與惡見相應,那就不能稱為真斷五利使了。

當然這裡諸位也會發現,在百法的歸類之中,六根本煩惱是攝屬於心所法,也就是「惡見」其實是心所法。意思是惡見心所法是會在某些因緣之下而現行,與心王相應而產生一種力量,所以惡見心所法會使有情產生顛倒推求的問題,而難與善法相應。在《瑜伽師地論》卷55中開示:【問:是諸煩惱,幾世俗有?幾實物有?答:見,世俗有,是慧分故;餘,實物有,別有心所性。】這裡開示六根本煩惱裡面之惡見,它其實是了別慧的一分,是屬於染汙性的慧心所,是依染慧來建立惡心所;也就是如果慧心所是染汙的,譬如受了種種的邪教導,那他就容易與五利使的內涵相應。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知道為何惡見它是歸屬於心所法的原因了,因為有染汙的慧心所就很有可能引生許多的錯誤知見;而這些五利使惡見如同前面的探討,每一個問題都很大,會造成眾生無法解脫,乃至造作惡業而墮入三惡道之中;因此之故,百法中才會特別再施設出惡見這個心所法,讓大家知道惡見的嚴重過失而知所警惕。而在上述論中所開示的「餘實物有,別有心所性」,指的就是除了惡見之外的其他五個根本煩惱,它們是有自己獨特的體性,不是依靠其他心所法而建立的,因此稱為「實物有」;而相對的惡見心所法是屬於「世俗有」,是依據染汙的慧心所而建立的緣故。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在《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中的開示:【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一者身行重惡業,二者口行重惡業,三者意行重惡業,四者起於斷見,五者起於常見,六者起無因見,七者起無作見,八者起於無見,九者起於邊見,十者不知恩報;以是十業得地獄報。】其中第四個、第五、第九之「斷見、常見、邊見」性質上是屬於五利使之邊見;而第六個、第七、第八之「無因見、無作見、無見」基本上是屬於五利使之邪見的性質,也就是前面所述之「謗因、謗果,或謗功用,或壞實事」;另外第十個「不知恩報」,基本上也是邊見與邪見所引生的,因為譬如有人有斷見或者不信受因果,這樣的人就會很有可能不知恩報有這樣的行為。

至於見取見與戒禁取屬於這個取結,如前所述他的問題更大。而邊見、邪見基本上也是由我見為根源,因此從上述聖教中「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地獄報」的開示,我們可以知道五利使的問題有多麼嚴重了,所以在六根本煩惱中一定要再特別建立「惡見」這個根本煩惱。而大家也知道無論染汙的慧心所,或者是惡見心所,既然稱為心所法,代表它現行的時候是有力量存在的,會產生「顛倒推度」的問題存在;因此,對於修學便是一種嚴重的障礙,因此有智慧的修學者一定要聞熏正知見而遠離五利使。在前面所引之《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的開示,引生地獄業還有三個原因,分別是「身行重惡業、口行重惡業、意行重惡業」,那這與《成唯識論》卷6中的開示:【云何惡見?……能障善見招苦為業,謂惡見者多受苦故。】與這個是相應的,也就是說惡見五利使是很有可能使眾生造作惡業,包括毀謗因果、毀謗三寶等之極重惡業,而令眾生下墮地獄受苦,所以說惡見能「招苦為業」。

因此從上述的探討中,相信諸位觀眾已經能夠瞭解惡見五利使的問題所在,而且絕對是務必要遠離的。相對的,諸位也可以很容易理解斷了我見的二乘人,為何可以確保最多七次就可以出三界。我們也可以從五濁之中的「見濁」來看,因為見濁可以說是五濁的起因或根本,有了見濁就會引生其他的四濁,而具足五濁;從這裡也可以知道,五濁中見濁之施設的重要性。而見濁除了可以包含種種錯誤的知見,令眾生之智慧受到染汙之外,其中另外一個產生見濁的重要原因,便是像似正法—它其實不是正法,而會讓眾生的知見產生混淆,也就是讓法義產生混濁、似是而非—最終讓佛法壞滅,這也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修學之路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因此從見濁的法義來看,也可以讓我們知道斷除五利使的重要性。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作幾點簡單的結論:第一點、是惡見,也就是五利使,它的過失極大,修學者必須要依據聖教及善知識的教導而逐漸遠離之,才有機會能夠解脫。第二點、五利使的根源是我見,而要斷我見,必須要信受八識論,否則是不可能斷我見的。第三點、惡見是心所法,使眾生「顛倒推度」難與善淨法相應;因此對治的方法便是要努力在正法上面培植福德、懺悔過失,並且先拋棄先入為主的惡見,而在正法上面能夠謙下恭敬地依止善知識作聞思修,這樣便能逐漸對於惡見產生對治而令善根與正知見生起。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