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開悟與假開悟(下)

第068集
由 正德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今天這個單元,我們要繼續來探討「真開悟與假開悟」。

一般的學人錯把五蘊識神見聞覺知的作用,當作開悟證真如的情況,這是屬於落在三界有的現象。三界有的代表就是意識覺知心,祂的背後就是意根遍計執的勢力所造成的;因為意根要通過意識的分別、領受、覺知,去滿足意根執取阿賴耶識所產生的我見、我愛以及我慢。所以,無論是在欲界或者色界,甚至於僅有精神狀態的這個無色界,意根與我見、我愛、我慢相應的時候,就是被相縛與煩惱縛綁在三界生死中了,永遠不能出離。如果在顛倒無明的情況下,把生死法當作是真如,當然不能得到無上的清淨涅槃樂,更不可能到達無上究竟的佛菩提果。

還有另外一種假開悟不能證真如的,是屬於落在頑空一類的情況,我們以下再來運用一則博山和尚的警示語錄來說明︰【做工夫疑情發不起,將身心器界悉皆空去,空到無管帶處,無依倚處;不見有身心,不見有世界,非內非外,總是一空,謂空便是禪,謂空得去便是佛。行也是空,坐也是空,空來空去,行住坐臥如在虗空中行。此是生滅心,非禪也。】(《博山和尚參禪警語》卷2)博山和尚說有一類禪和子,雖然有作參禪的功夫,可是疑情卻老是發不起來,他們誤解了般若空的意思,老是要空掉自己的五蘊身心,放空到不起念觀照,放空到所緣的境界都是空無;住在那樣的境界中,不見有身心,不見有世界,認為那種空的覺受不在內也不在外,能覺受的心也空,所覺受的境界也空,就認為那樣的空就是禪,就是開悟,認為能把身心空去的就是佛。因此每天就這麼的:在行中也空,坐中也空,就那樣空來空去的,行住坐臥的時候好像就在「虛空中」行一樣。但是這個能覺受與所覺受的是生滅心,不是本來空性的真如心。

因為「禪」這個如來藏,祂不覺不知、不領受六塵,所以不分別到底是空或者不空;而真正開悟者的意識心,在行住坐臥中現觀領受如來藏,也絕對不是身心都空去那一種頑空境界。所以,博山和尚繼續說︰【不著則成頑空,冥然無知;著則成魔,自謂大有悟門,殊不知與參禪沒交涉。若真是箇參禪漢,發起疑情,一句話頭如倚天長劍,觸其鋒者,即喪身失命;若不如是,只饒空得一念不起時,只喚作箇空無所知,非究竟耶。】(《博山和尚參禪警語》卷2)如果沒有執著那是開悟,就會成為頑空,因為住在什麼都空無的境界中是黯然無知的;如果執著那樣的境界,就會走火入魔,自認為已經大悟徹悟了;卻是不知道那種放空的境界與參禪完全沒有交涉。若真的是一位具正知見的禪和子,發起了疑情,那個疑情的話頭,就好像倚天長劍那麼的犀利;只要觸到劍的鋒芒,也就是觸到話頭所指引的方向,就能夠將五蘊身命的我見斷除,法身慧命剎那間活轉過來。倘若不是這樣正確無誤地參禪,只是把一切放空到一念都不生起,也僅是作個空無所知的人,不是真的在參禪。

那這一段可以說是博山和尚慈悲老婆地在為禪和子們去黏解縛,也提到參禪最寶貴的就是疑情,從話頭中發起疑情是參禪最直接的入處了。要讓話頭成為能斬斷我見的倚天長劍,讓法身慧命活轉,首先要具備降伏五蓋的動中定力,接著要具備般若的正知見,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具備菩薩的心性與福德;這三樣條件能夠具足,都是來自於信受三寶與善知識的教導,所以能夠因為經由聞、思、修,獲得功德受用而安住,並且循序漸進地修學到達實證。

我們回頭來談一下,為什麼說把一切放空到一念都不生起,那不是真的在參禪,因為那是誤會了般若空所得到的結果。我們以《心經》中所說的為例子,《心經》不是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智亦無得。】(《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經》所說的「空」,那是實相心如來藏第八識空性的相貌;如來藏的法沒有五蘊中色蘊四大物質的聚集相,沒有六識對六塵的領受相、了知相、造作相與分別相,沒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功能相與差別相的,沒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境界相的,這是如來藏的空性法相。而如來藏本來解脫不生不死,不覺知自我、不反觀自我,所以沒有所謂的我有智慧或者沒有智慧,我解脫或者沒有解脫這樣的法。這些空性的法都歸屬於如來藏,參禪的人只有找到如來藏了,才能確實現觀《般若經》所說的「般若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假如參禪的人被誤導了,或者自己誤會了,而認為《心經》所說的空,就是自己意識心要把一切都放空,要住於沒有色受想行識,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色聲香味觸法的分別中;要住在對外領受也空、對內領受也空,來來去去、行住坐臥都不分別,一無所知的空;那這就是博山和尚所說的頑空啊!與參禪完全沒有交涉,一旦走火入魔說自己大徹大悟,那就成就大妄語業,是要入地獄的。這是很嚴重的事,禪和子對假開悟這件事情一定要謹慎。

這樣的假開悟,哪裡有真如可說,因為那種放空的心與境界,在每天晚上睡著無夢的時候就斷滅了,而且是經過修練的結果,沒有本來性、沒有自在性、也沒有究竟性,可以因人而異有許多層次的差別性。只要離開了放空的境界,就會與貪瞋癡等煩惱相應喔!永遠不能離開六塵,一點不真、一點都不如。住在黯然無知的境界中,與「無智亦無得」是截然不同的,如來藏的「無智亦無得」,指的是真如「人無我、法無我」的運行圓滿諸法;而意識心放空後的黯然無知,是放捨對境界的分別,住於不起心動念的無記中,這是與愚癡相應的現象,因為不能生起解脫智慧乃至般若智慧;沒有智慧可以對治意根的遍計執性,不能運用智慧行四攝法或者六度圓融自他利益。我們要看清楚,如來藏的「無智亦無得」是在出世間又入於世間,也就是世出世間中,運行萬法理事圓融,人空、法空解脫自在的聖境。而意識心放空不分別是繫縛在世間,不能解脫、不能自在,與愚癡相應我見、我執具足的凡夫境界嘛!所以將這種放空不去分別稱為頑空,這也全是意識的境界,是生滅心,當然不是真如心。

在1997年,也就是二十一年前,平實導師就曾經針對真開悟與假開悟列出一個簡易辨正方法,這個方法以四個問答的項目來作為辨正的基礎。要辨正的標的是你開悟找到的心,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實相心——真如心、如來藏。這四個問題內容是這樣的︰

【1.您所悟之心是常?或無常?……

2.您所悟之心是有變易?或無變易?……

3.您所悟之心是有作用?或無作用?……

4.您所悟之心是下列諸心中哪一心?

(1)一念不生寂而常照之靈知心。

(2)無思惟之靈知心。……

(4)無分別之明覺心。……

(7)遍滿虛空而能覺知的心。……

(16)沒有如來藏真如,一切皆空,一切法緣起緣滅,無佛無法無僧,亦無解脫。】(《佛子之省思、真假開悟之簡易辨正法》,佛教正覺同修會,頁14-15)

第四個問題總共有十六小項,那我們這裡先舉出五項作為代表,詳細內容,請您參考正覺同修會結緣口袋書:《佛子之省思、真假開悟之簡易辨正法》中詳細記載著。那我們以放空不去分別內外皆空的意識境界,也就是第十六小項所說為標的,運用前三個問題所說的常或無常、有變易或無變易,以及有作用或無作用來辨正,看看那種狀況到底是真開悟或者是假開悟。

第一個問題問到︰所悟的心到底是常?或者無常?經過分別以後捨掉放空,把所分別、所認知的身心世界,放空到一念都不生起,那麼這必定是意識心。因為能夠對身心分別認知的就是意識心,能夠領受有沒有放空覺受的也是意識心。而意識心必須依賴五根不壞,意根作意才能現起,並且在每天睡著無夢的時候會斷滅,所以屬於生滅的無常心。可是有的人他不能接受說意識心是要意根與法塵的緣才能現起,也會堅持說這個心在睡著無夢的時候是沒有斷滅的,會認為放空以後的意識心不是無常心,認為是常不斷滅。

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以第二及第三個問題再進一步辨正,要問問這個放空以後,被認為是常的意識心到底是有變易?還是沒有變易?「常」的意思所表示的,必定是維持在不會轉變、不會改易的狀態,才可以稱為常。所以放空以後的意識心境如果是常,應當要沒有變易,才可以說是常;但是放空的意識心境,在肚子餓的時候還是會想要吃飯啊!口渴了還是會想要喝水啊!晚上睏了還是要睡覺啊!沒有辦法在放空以後,維持永不轉變與改易。所以這個放空的意識心境是有變易的,既然是有變易,那就不能說祂是常住不變的心。但是有的人不承認放空的意識心境有變易,堅持祂沒有變易,那麼接下來就要再檢驗,常又不變易的法是應該沒有作用的喔!可是放空的意識心,卻能夠知道肚子餓了、口渴了、睏了,那個分別了知就是作用,有作用就是有變易,就不是常又不變易。這樣辨正下來,發現到放空的意識心境,祂是無常的法,是有變易、有知覺分別作用的法,那就不是真如心。

那現在來看實相心——真如心如來藏,面對著這三個問題的檢驗,祂是什麼樣的法相呢?如果是無常的法,就不是如來藏;也就是說,法界中只有如來藏是常住的,因為祂不是被出生的,祂是本來就在的,開悟找到祂,就能夠驗證如來藏真的常住不滅。既然如來藏是常,那麼祂到底有變易、還是無變易?有作用、還是無作用呢?

首先,如來藏的真如法性是不會變易的,不會因為祂所出生的五蘊是三惡道的果報身然後就嫌棄它,而不去圓滿成就那個果報;仍然以祂的圓成實性如實地成就五蘊身。也不會因為出生的是天界的五蘊身而特別歡喜,就讓天的果報不會壞滅;在天人的壽量將要結束的時候,仍然會現起五衰相,天身壞了就捨壽了。

另外,如來藏的真如空性,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來不去的中道法性是不會變易的;從無始劫以來到無量劫以後,無論是六道的有情眾生,或者是聲聞、緣覺與菩薩,甚至於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這樣的中道法性都不會變易。我們就以剛剛所說的放空的意識心來說,無論意識心放空或者不放空,散亂或者處於定境中,醒著的時候或者睡著了,如來藏的真如法性以及中道性,都是常又不變易的。那麼如來藏常又不變易,到底有沒有作用?如果如來藏沒有作用,那麼如來藏就與木頭、石塊以及虛空一樣,這樣的如來藏又有何功德可說呢?如來藏除了真如法性以外,如來藏還有佛性,因為有佛性,所以有情眾生都可以運用五蘊受用世間的果報。因此真如心如來藏具備了常不變易、又有作用的殊勝法性;這樣的殊勝法性,除了如來藏以外,是沒有任何一種被出生的法能夠假冒的。

另外,如來藏心與所出生的七轉識在運行一切法的時候,八識心王所顯示出來的無為法是沒有作用的。例如虛空無為,如來藏心無形無色,猶如虛空一樣,能夠容受種種色法而沒有障礙,不分別色的內涵而如實呈現種種色。這樣的虛空無為是顯示出來的,而不是一種作用。但是卻只有真正開悟找到如來藏以後,才能夠現觀領受這種虛空無為;假開悟找到意識覺知心的變相,就沒有這種無為法可以顯示了。因此,才有辦法檢驗、辨正什麼是真開悟,哪樣是假開悟,最重要的是真如的法僅屬於如來藏,如來藏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只有真開悟才有可能證真如,所有的假開悟都不可能證真如。

有一種外道,主張虛空的能量勝性就是眾生的本源,表相上看起來符合常不變易、又有作用的模式;但是虛空不是心,虛空中的能量是物質,物質不能生心。只有如來藏心才能夠受熏持種,只有如來藏有圓成實自性,才能夠出生五蘊身心。虛空物質是無情,無情不是心,沒有真如佛性,不能受熏持種,不能貫穿三世執行因果律的;所以說,主張虛空能量是眾生的本源,那純粹是外道虛妄想像出來的。況且既然屬於物質,就沒有常不變易的屬性,因為物質都是有生有滅的法。

所有真開悟的菩薩都可以現前觀察,自己所找到的阿賴耶識一定是常住心,因為窮通三世都不能發現祂有斷滅的時候。阿賴耶識一定具有人無我、法無我的真如性,這個真如法性永遠不會變易。阿賴耶識既然稱為識,一定有識的功能作用,找到祂了就可以體驗。真開悟證真如以後,可以在現量上觀察,意根對阿賴耶識的我見、我愛及我慢,原來都是在虛妄不實的人我相與法我相上面生起遍計執,連帶生起諸多的貪瞋癡煩惱;那看到了繫縛的源頭與相貌了,也看到了本來解脫的法以及需要修證才能解脫的項目,從此就轉依所證的真如,如實地修證佛菩提道。

《般若經》中 佛陀說︰一切法、一切有情皆以真如為定量。如果是在假開悟沒有證真如情況下,恐怕僅能死在句下啦!因為把意識的離念,或者離開語言文字的分別,或者把放空當作那就是證真如的,馬上就要承認所有的畜生都開悟了,因為牠們的分別都是離開語言文字的,並且蠶寶寶的悟境應當是最高的,因為蠶寶寶的一生都是放空離念的。若要他們承認說畜生道的有情一出生就開悟,他們是不能接受的。那在這種情況下,佛陀所開示的「一切有情皆以真如為定量」,到底所說的真如指的是哪個心?那是一切求真正覺悟佛法的學人,你要仔細探究的。

真開悟證真如的菩薩,必定能夠現觀 佛陀所說的以真如為定量的內涵,自身的真如,一切有情的真如,諸佛菩薩、聲聞、緣覺的真如,完全沒有差異,因為沒有差異所以才稱為真如啊!也就是說,四聖六凡沒有誰可以超越真如,也沒有誰可以沒有真如。這是所有真正開悟親證五蘊實相如來藏—第八識阿賴耶識—菩薩的現量。所謂現量的意思就是什麼呢?就是說啊這個實證了般若生起了實相般若的智慧所觀察到的事實,與 佛陀所開示的甚深法義是相符合的。真假開悟經過如理如實的辨正,是很容易區別出來的,因為有 佛陀的聖教量,以及經由真悟善知識在實證現量上的傳授,最重要是你自己要如實修學;如實修學是實證來作為依據,那可以很科學地來驗證真假。有智慧的人,你千萬不要當鴕鳥,開悟是不得了的大事,絕對不要被這個情執以及面子障礙到了,就含糊籠統地暴露在大妄語業三惡道的危險處境中。

關於這個真假開悟的勘驗,除了 平實導師在2004年所出版的《真假開悟》以外,1997年到2003年,平實導師連續撰寫出版了七輯《公案拈提》系列的著作,將中國禪宗千年以來記錄下來的公案,挑出了七百則;針對真開悟的公案到底是悟在哪裡,假開悟的公案它又錯在哪裡,把假開悟的那些狐狸尾巴都揪出來,詳細地為我們學人拈提評唱,非常的精彩。你如果想要進一步瞭解真開悟、假開悟的學人,千萬不能錯過了!

好!那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了。

阿彌陀佛!


點擊數: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