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識各有見分與相分

第057集
由 正祺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單元。今天這一集是依著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識蘊真義》書中第八章〈安慧妄言見分、相分皆無〉的這個議題,來為各位說明「八個識各有見分與相分」。

安慧論師主張說:八識心王中的所有識,都沒有見分與相分。但是這種說法,不但是違背教證上的聖教量,也是違背理證上的實證現量,所以窺基菩薩在《成唯識論述記》中,也提出過「相見俱無,即安慧等」的破斥。

安慧論師認為種子在現行的時候,同時會產生三分:也就是所緣境的相分、能緣心的見分,以及見分與相分所依的體——也就是自證分。安慧認為見分與相分從體用的觀點都是屬於用,因為有作用不能夠沒有體,因此特別為見分與相分建立一個所依的體——就是自證分,又稱為自體分。安慧認為見分與相分只是自體分的兩個作用而已,捨去了自體分以外,沒有真實的見分與相分,也就是見分與相分沒有真實的屬於自己的種子,因為體與用非一非異的緣故。安慧的主張,嚴格說來只有自證分是真實有,所以窺基菩薩在《成唯識論述記》卷3中說:【安惠等古大乘師,多說唯有識自證分,無相、見分。】安慧論師這種主張又稱為「相見同種」。

窺基菩薩曾經以蝸牛的兩個角,以及手巾摺成兔子的兩個耳朵,來譬喻安慧論師「相見同種」的主張。在《成唯識論述記》卷1中窺基菩薩說:【若同種者,即一識體轉似二分相用而生,如一蝸牛變生二角;此說影像相、見,離體更無別性,是識用故。】窺基菩薩認為安慧所主張的「相見同種」,像是一個識體轉變成像似相分與見分,就如同蝸牛生出了一對的觸角;就這樣子說影像的相分與見分,離開了識的自體分,相分與見分是沒有任何的其他體性的,相分與見分只是自體分的作用而已。窺基菩薩再以手巾作譬喻,說明安慧的主張說:【八識自體,皆似二分。如依手巾變似於兔,幻生二耳;二耳體無,依手巾起。】(《成唯識論述記》卷1)安慧認為八個識的自體分,皆像是相分、見分二分,就像是依著手巾,可以摺出一隻兔子的形象,兔子的兩個耳朵像是幻生出來的,這兩個耳朵並無實體,是依著手巾而生起的。

安慧這種主張,是誤會了《楞嚴經》「元依一精明,分為六和合」的意思,這個法義的辨正在前面幾集中已經有親教師說明過。安慧他把八個識混為一談,認為這八個識體性相同,全部都是一個識所產生的作用。安慧不知道《楞嚴經》「元依一精明」的正確意思是說:眾生前六個識的見聞覺知性,都是因為無明、虛妄想熏習的緣故,而從如來藏中一一現行,分成六種體性而各自運作;本來只是如來藏一心的精明性而已,卻因妄想與熏習的緣故,便出生了六根,所以就有六種不同的心性和合運作而顯示出來。所以《楞嚴經》中除了說「見聞覺知性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以外,又說六識心的見聞覺知性都是虛妄法,都是從緣而起。這才是經文的真正意旨。

窺基菩薩在述記中接著說:【識為所依,轉相分種,似相而起;以作用別,性各不同,故相別種,於理為勝;故言識體轉似二分。】(《成唯識論述記》卷1)窺基菩薩說:以自體分作為依止,轉變出相分的功能,所緣的相分就像是這樣生起,因為相分與見分作用不同,體性也是不同,相分是似所緣境的性質,把相分含攝在能緣的見分之中,這實在是忽略了相分具有似所緣境的本質,因此說相分與見分是別種。窺基菩薩認為這樣子的道理是比較殊勝的。就因為這樣的道理,所以說自體分轉變成像似所緣境的相分與似能緣的見分這二分。

「相見同種」或是「相見別種」,從窺基菩薩的時候,一直到民國初年就有許多的諍論;在我們目前修行的階段,也還不需要去理解這麼深的義理,這個部分就期待 平實導師講解《成唯識論》的時候,有機會來為我們作詳細的說明。

對於我們的心識以及心所法所具有的四分,在《成唯識論》說明各個識的見分與相分時說到:「然有漏識自體生時,皆似所緣能緣相現。」(《成唯識論》卷2)對於這段論文,可以來說明識的四分,也就是見分、相分、自證分以及證自證分。就以意識這個識來說:意識覺知心是有能緣相與所緣相的,而且祂的能緣與所緣,並不只是能緣的意識自己與所緣的外境六塵而已。而且意識的能緣也只是似有能緣,所緣也只是似有所緣。也就是說,意識為何只是似有能緣?似有所緣?因為意識的能緣諸法的功能,只是暫時而有,終必歸滅,無常不住;這個能緣並非常住不壞的真實法性,因此說為似有能緣。意識心的似有所緣,是說意識心所緣的六塵相分,都只是自己的第八識所變現的內相分,而這種相分也只是第八識依於外境所變現的,也是變異不住的生滅法,不是常住不壞、不變異的法性;意識心所緣的六塵,更不是外境的六塵相分,所以意識覺知心所緣的相分諸塵,就說為似有所緣,因為不是常住法性的緣故,因為六塵相分也是第八識上所變現的,所以說為似有所緣。

意識覺知心的能緣相與所緣相,為什麼說不是只有能緣的意識自己與所緣的六塵相分呢?因為意識心現行的時候,也有心行過程的法相,這個心行過程的法相,也是相分,正是意識的相分;若是沒有這個相分,意識的現起,就不可能被我們所觀察到、所認知到,就不可能會有由自己了知自己確實存在的相分了;所以,意識覺知心的行為過程,就是意識覺知心所顯現的相分。意識覺知心安住在自己所住的境界中,所以能夠了知種種的法,這就是意識覺知心的自證分,也就是意識的自證分能夠了知祂所住的種種境界。但是意識也能了知第八識所現起的六塵相分,祂還有能夠返觀自己的能力,不像其他七個識不能夠返觀自己;這種返觀自己的能力,就稱為證自證分。但是這種證自證分,還是必須以見分作為基礎,才可以有證自證分;也就是說,意識能夠了別六塵,所以祂有見分;祂所了別的六塵,就稱為相分;祂能夠了別以及證實自己正在六塵中運作,這就是自證分;而祂也能夠了別自己是否存在,也能夠返觀自己的所為正確或錯誤,這種返觀而了別的能力,就稱為證自證分。所以意識覺知心是具足四分的。

意識覺知心具足四分,八個識以及心所法也都具有四分,在親光菩薩著作,玄奘菩薩所翻譯的《佛地經論》卷3當中敘述說:【《集量論》中辯心,心法皆有三分:一、所取分,二、能取分,三、自證分,如是三分不一不異,第一所量、第二能量、第三量果。若細分別,要有四分,其義方成;三分如前,更有第四證自證分。初二是外,後二是內;初唯所知,餘通二種。謂第二分唯知第一,或量非量、或現或比。第三自證能證第二及證第四,第四自證能證第三,第三第四皆現量攝。由此道理,雖是一體,多分合成,不即不離,內外並知,無無窮過。】

親光菩薩說陳那論師在他的《集量論》當中提出了辨正,認為心法與心所有法都有三分:第一是所取的相分,第二是能取的見分,以及第三自證分。第一相分是所量,第二見分是能量,第三自證分就是量果。陳那論師認為這三分不是一體,但也不是相異。親光菩薩則是認為如果仔細地分別起來,應該是要有四分,這樣子八個識以及各個心所法的道理才能夠成就;相分、見分以及自證分這三分就如前陳那論師所說的,而更應該有第四證自證分。相分是似所緣境界的相狀,見分是對於境界相狀了知分別的功能,這兩分是與外境有關;自證分是證知前面的見分的作用,證自證分則是更加確證前面自證分的作用,也就是從自證分這個識體再生起能緣的作用返照前一個自證分。自證分與證自證分是屬於心與心所法自己內部的作用。相分就只有是似所緣境界的作用,其他三分則同時具有能知與所知、能緣與所緣的功能。也就是見分只能夠證知相分,而這個相分可能是正確的認知,也可能是似是而非的認知,也可能是現量的境界或是比量的境界。第三自證分能夠證知見分以及證自證分,第四證自證分能夠證知第三自證分,而第三自證分與第四證自證分全部都是屬於現量,也就是對於現前境界直接的了知。由於這個道理,八個識的每一個識以及各個心所法,雖然是一個體性,卻是由這四個部分所合成,這四分雖然是不同,但是這四分也不能夠互相獨立地存在;這四分含攝了能緣與所緣的作用,可以了知境界與心識,以及心識的互相作用,這樣子是沒有層層了知的無窮過失。

因為這四分之間能夠互相作為能緣與所緣,也就是「當見分為能緣,緣取相分的時候,相分是所量,見分是能量,自證分是為量果;當自證分為能緣,緣取見分的時候,見分是所量,自證分是為能量,證自證分則是量果;當證自證分為能緣,緣取自證分的時候,自證分是所量,證自證分是為能量,這個時候量果就是所量的自證分;當自證分為能緣,緣取證自證分的時候,證自證分是所量,自證分是能量,這個時候量果就是所量的證自證分。」所以從四分的四重分別來看,只有相分是所量,見分通能量、所量,自證分與證自證分通能量、所量與量果。因此窺基菩薩認為「相見別種」較為殊勝,因為相分就只是所量的功德,其他的三分都具有能量與所量的功德。我們的八個心識以及心所法,就必須具備這四分的功能,才能夠完整地完成八識心王以及各個心所法的功能。

正因為有這四分,具足了這四分,所以常常有佛門中的修行人,將意識覺知心的行相,也就是將意識見分的心行相分,認作虛妄法;然後再將覺知心能夠返緣自己,將覺知心能夠返觀的「證自證分」——也就是能夠返觀自己正處在一念不生、如如不動的那個心——就把祂建立為常住不壞的真心,稱祂為真如、佛性、如來藏、法身等等的名稱,然後說這就是開悟。

譬如有法師說:【「真如佛性」簡單說就是「清淨心」,它相對的名詞,就叫做「攀緣心」。我們一般人內心所安住的,不是安住在清淨心,是安住在向外攀緣五欲六塵的一種攀緣心。所以禪宗主要的目的,就是把清淨心找回來—「把心帶回家」—從宗門的角度,也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禪淨雙修》講記,大乘妙法弘護學會,頁7-8。)這位法師所認為禪門的真如佛性、本來面目、清淨心,其實還是生滅的意識心。當意識心不向外攀緣外面的五欲六塵的時候,也就是自證分安住在定境法塵當中;而證自證分返觀確認並未向外攀緣,他就以這個時候認為是證得真如佛性。從前面意識心四種分位的說明,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時候,仍然是在依他起性的意識心當中,因為當眠熟時、正死位時、悶絕時、無想定以及滅盡定這五位當中,這個所謂的真如佛性、本來面目、清淨心怎麼就不見了?這個心如何能夠說是本來面目呢?我們的真如佛性一向在家,從來不曾遠離,根本不需要去把心帶回家。許多證悟的佛門禪宗祖師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需要去把祂帶回來的心,就不是家中的珍寶,當然不是真如佛性、本來面目、清淨心;因為從外面帶回來的,也會因為因緣的關係,再次失去。

許多的人都不曾仔細體會意識的四分,若是能夠仔細地觀行,並且對照經論當中佛菩薩的開示,就不會誤認意識心的證自證分作為常住真心,如此落在意識心的變相上面而以為是真如佛性了。

今天這個單元,就為各位菩薩說明「八個識各有見分與相分」到這裡。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2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