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證三果?

第094集
由 正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

上一集我們談到煩惱障現行的斷除其實是很容易的,證四果也是很容易的,但是 平實導師說不許證四果,最多只能證三果,這是 平實導師在解脫道上對大家的要求。若是想證四果得要到七地滿心了,那時候感應到 佛來傳授「引發如來無量妙智三昧」,才不會入無餘涅槃,否則是一定會入涅槃的。所以要求大家先練好無相念佛功夫,這是動中的未到地定以後,等將來正覺寺蓋好了,教授大家修定,再修除欲界愛而發起初禪證得三果了,可是可別再去證四果。假使讓 平實導師定中看見了,或者夢中看見了,他一定上門去亂棍打你;因為這樣一來,他度了你就沒有意義了。但是斷煩惱現行的道理以及入無餘涅槃的法,還是要告訴大家。

譬如說,阿羅漢他們斷煩惱障的現行是因為我見已先斷,成為初果以後,接著想要求證三果,就必須要遠離欲界法的貪愛;當他把欲界愛斷了,加上他有修學禪定,先已經有未到地定的功夫了,當他斷除欲界愛的當下,初禪就發起了。那個初禪可不是求來的,也不是打坐來的,而是證得未到地定以後下定決心遠離欲界愛而獲得的。有未到地定的人,只要斷除欲界愛以後,在打坐中就可能發起初禪,也許在走路中、吃飯時,或是正在上大號的時候,隨時都可能發起。當初禪發起時,繼續保持它,發覺到初禪不會退失了,那你就可以去檢查自己的五下分結斷了沒有?你將會發覺五下分結確實已經斷了——代表欲界貪以及瞋心的現行都已斷除了,成為三果人了。

這是因為在我見上面有深入而確實地斷除了,然後配合欲界愛的斷除,因此發起初禪,這樣的初禪才能使你進入三果。外道或者佛門中的凡夫大師們,乃至證得非非想定,也得不到初果的證量,更別說要到三果。如果在初禪尚未發起之前,你可以去檢查:那時你是一心想要進入三果的,一心想要遠離欲界愛的,你會發覺自己真的是薄貪瞋癡了。貪瞋癡淡薄了,就是薄地,就是二果人了。所以初果到三果的修行其實是很容易的,並不困難。我們真的不懂:為什麼現在常常有人自稱是初果人,結果卻是還沒有斷我見;而且還說他有捷徑解脫之道,能傳給別人,我們看一點都不捷徑。

三果取證完畢了,接著就是要斷五上分結了。可是五上分結很微細,五上分結中的其餘四個結就先不談它,因為那些諸位都很容易懂,可是其中一個最難斷的就是我慢,我慢就是因我起慢,不是與人比較而生的慢心。譬如說,小孩子出生後二十幾天、三十幾天,他的眼睛已經可以看得出父親、母親等等;當他可以了知父母時,他的我慢就差不多已經百分之百現起了,因為他已經有你、我的分別了,有一個與別的有情相對的自己存在;喜樂有自己存在,就已經是我慢了。當他覺得自己的生存是很重要的,那就已經是我慢了,這個其實是最難斷的。如果這個我慢斷了,你去觀察自己的五上分結時,將會發覺其餘四個結都已經不在了,那就是四果人,成為慧解脫了。

三果是心解脫,如果自稱證了三果而沒有初禪的實證,那絕對不是真的三果人;因為三果人一定是心解脫,心解脫的人一定已得初禪——意識心已經解脫於欲界了。所以 平實導師說:有證得初禪的凡夫,沒有不證初禪的三果人。已證得心解脫以後再修有漏、無明漏的斷除,五上分結就斷了,就成為四果人了。有漏主要是指對色界法的執著,無明漏主要是對覺知心自我的執著。雖然這個四果人已經是阿羅漢了,可是不管這阿羅漢是男眾或者是女眾,你抓了一隻昆蟲或者小蜈蚣,只要是很奇怪的生物,別讓他知道是什麼,你說:「我送你一樣東西,手伸出來!」當你放到他手上時,他一看到小蜈蚣,直覺反應馬上就丟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他不是已經成為阿羅漢了嗎?是啊!是阿羅漢沒有錯,但是他的習氣種子還在,所以他會直覺反應、不假思索就丟棄。

你如果把牠放到等覺菩薩手上,等覺菩薩一看,待會兒還是會把牠丟掉,但不會當下就直接反應出來,因為他的習氣種子已經斷到只剩下最後一分了。這就是說,煩惱障上面的修斷,有斷現行的部分,也有斷習氣種子的部分,這兩個部分的修斷是相差很多的。所以說解脫道的究竟圓滿是要對於我執、我見的習氣種子,以及我所執的習氣種子,全部都要斷除究竟了,一絲一毫都不復存在了,這樣才能夠說他的解脫道是已經究竟圓滿了。

可是剛剛的問題,諸位也一直在期待著答案:那麼到底證了四果以後,捨報後是怎麼取涅槃的?其實不必四果,最利根的三果人就可以取證涅槃了,他可以得中般涅槃或者生般涅槃,只是沒有現法智的般涅槃而已。四果人當他五上分結全部斷盡時,他的意根已經沒有一絲一毫想要再讓自己存在了,捨報時中陰身就不會出生了。這樣聽起來,你說:「那還不簡單?你講了等於沒講。」可是三果人就不一樣了,三果人要取中般涅槃是很容易的,……這是強制性的中般涅槃。有關三果人自主性、強制性的中般涅槃內容,這部分不許整理成文字出書,所以我們就省略不說。所以,煩惱障現行的斷除是很容易的,但是請大家不要起心動念想要去斷五上分結,否則 平實導師會上門打人的,先把醜話講在前頭。阿羅漢們都是只斷這個現行,可是習氣種子是無量無邊的,那個部分,阿羅漢們都還沒有斷;他們雖然已經可以出離三界的分段生死了,可是從大乘法中所說的究竟涅槃來說,那畢竟都只是一個方便施設的涅槃,並不究竟。

以往諸佛度眾生時,有一轉法輪的,也有二轉法輪、三轉法輪的。一轉法輪,是把解脫道含攝在佛菩提道裡面說,不單獨另立解脫道,是純一佛乘的佛菩提道,而解脫道只是佛菩提道修行過程中的副產品。就像是我們書後「二主要道」的那張表,依照佛道修行的順序,到什麼地步該斷五下分結了,那時自然而然斷除了五下分結;到什麼地步是該斷五上分結了,到那時就自然而然地斷除五上分結了。是把它依照佛菩提的次第來解說,並不是不修解脫道,而是不把解脫道拿來專修;二乘的解脫果只是成佛之道的過程中,必定會自然出現的副產品,主要的修行內容是成佛之道——佛菩提道,這就是一轉法輪。

如果是三轉法輪,那一定是像我們這樣的五濁世界,眾生的善根不足、慧力不足,信力也不足,如何能直接就告訴他們成佛之道呢?如果 釋迦世尊一開始就講佛菩提道,一定有人會問:「請問佛陀,修行成佛要多久呢?」「三大阿僧祇劫。」「那你一定是在騙我!三大阿僧祇劫以後,我根本找不到你,到時候誰能找你檢驗你所說的法門對或不對?你不是在騙我們嗎?」大部分五濁惡世的眾生往往會這麼想。所以只好把解脫道抽出來,先讓眾生實證以後,可以自我檢查:確實可以出三界生死。然後才會有人跟著已證的阿羅漢的腳跟開始修學,一一成為阿羅漢以後,證明果然可以得現法智般涅槃。這是由於有現法智可以觀察:自己確實可以般涅槃,確實可以入涅槃而脫離生死苦。

因為這樣方便施設的緣故,有人實證了,所以眾生就有信心了:佛告訴我們出三界生死的事,並沒有騙我們,我們確實已經親證的。佛陀說法是如實語、不誑語,全部都是說誠實語。因為有了信心的緣故,才可能信入大乘法中。但這樣就具足信心了嗎?也不見得!還得要轉入大乘,透過隨佛修學的過程中,提出種種修行上的疑問而獲得圓滿的解答,才能夠對 佛陀有具足的信心。你們看,這種五濁惡世的眾生是這麼難以攝受,怎有可能一開始就宣講佛菩提道呢?那是很困難的!因為佛菩提道,眾生都無法想像;光是一個明心見道所獲得的般若總相智,不迴心的大阿羅漢們就百思不解了,凡夫們要如何能夠相信呢?

再進一步,明心過後的眼見佛性,說可以在山河大地上看得見自己的佛性。有人會說:「笑死人了!你又不是遍散在山河大地上,怎麼能在山河大地上看得見你的佛性?」但就是可以看見啊!那要教眾生怎麼相信?你不得不再把祂說得更清楚一點:「你的佛性可以在山河大地上被你看見,可是你的佛性其實不在山河大地上。」眾生聽了卻更加茫然。可是實證的時候,確實就是這樣,卻是根本無法思惟、想像。那你說眾生要怎麼信受呢?確實不可能嘛!那要怎麼辦呢?只好把解脫果與佛菩提果分開來,先講聲聞解脫道,等大家實證了:確實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然後由四果、三果,來為二果與初果人說明涅槃確實可得、三界生死確實可離,因此大家就會相信了。

所以解脫道其實是有兩個部分:一個是斷現行,另一個是斷習氣種子隨眠。因為現行很容易斷,怕的就是不瞭解四果所證的內涵;從初果到四果的內涵是什麼,怕的是不瞭解或者誤會了。別說:「那怎麼可能誤會,解脫道的現行斷除,那是很簡單、很粗略的東西。」但是不能這麼說喔,因為如果破參以後跟 平實導師修學十年了,當然是很簡單的東西;可是去看看那些大法師們,乃至所謂的導師,看看他所講的解脫道:他把解脫當作成佛之道。可是他的成佛之道——解脫道,到底有沒有教人如何斷五上分結、五下分結?如何發起初禪?這些道理他都沒有講,老實說,他連我見都還分明存在。即使是簡單的解脫道的見、思惑煩惱現行的斷除,連那樣的大師都誤會了,那你說其他的大師以及一般人,又哪能不誤會呢!他們光是一個斷我見就作不到了,所以都同樣主張意識心是不生滅心,同樣落入離念靈知意識心中。還有人主張意識細心不生滅,有的人則主張意識極細心不生滅,如今許多禪宗所謂開悟者,乾脆說離念靈知就是真如心、是常住不壞心。你們看這些人連「我見」都斷不了,連初果都無法取證,又怎能期望眾生隨他們修學以後可以成為初果人、三果人乃至四果人,那不是緣木求魚嗎?所以,即使是很粗淺的解脫道,也是全軍覆沒了,都沒有一位大師是曾經弄清楚的,所以 平實導師才不得不寫作《阿含正義》,目的就是在這裡。

佛菩提道,你得要先從十信位開始——從初信到滿足十信。十信位的修習圓滿,各人時程並不一定:或者一劫,或者十劫、百劫,乃至一萬大劫,才能具足十信位的信心。單只十信位的信心圓滿,就得如此之久,你想這佛菩提智有這麼容易學的嗎?光是具足對三寶的信心,特別是對大乘法的信心,得要一劫乃至一萬大劫。想想看,那是多少次的生死?你們回家以後自己算算看,可能算盤還撥不過來,可能要用超大容量的電腦去算吧!但是經過一劫或一萬大劫修行而使信心圓滿了,就能見道而悟出來嗎?還不行,還得要從初住位開始,專修布施,要修捨心。捨心能修得出來才算布施行滿足了,可是這個滿足只是外門修布施行。這是說哪一些人呢?就是臺灣後山那些我們所讚歎的勤修善行的人們,他們正是在修這個布施行。其實他們的那些會員、贊助者,大部分都還在十信位中,都還不圓滿十信位,他們只是存著修善行得善報的心情在作。他們之中如果有十分之一能夠進入初住位,能夠在外門廣修六度萬行中勤修布施行,那就非常值得我們讚歎了。

可是初住位的圓滿,這個布施行要修多久?這可不是一世、二世的事,不是像法師講的:「我們只要一生都很快樂地、精進地去布施,布施到很多年以後,仍然是每天都很快樂,一直到死的時候一樣都很快樂、都不後悔,那就是歡喜地。」依她這個說法,歡喜地還真的容易證呢!可是那個歡喜地三字上面,還得要加一個字:「空」。因為那個境界,連三賢位中的初住位都不能圓滿了,怎麼能夠叫作十地中的歡喜地呢?只是空歡喜罷了!所以修學佛法時,得要小心去弄清楚。想想看:從初住位修到十迴向位是一大阿僧祇劫,是一大無量數劫;單單只是從初住位到十住位滿心,則是第一大無量數劫的三分之一;而初住位的修習圓滿,則是這三分之一的十分之一,那究竟是多少的時間?換句話說,必須經過一大無量數劫的三十分之一的時間,才能圓滿初住位的布施行,絕對不是一世的布施就能圓滿了布施行。布施的目的是要修捨心,能夠把捨心發起,世世都不退失,才算是圓滿了。可是這個捨心的發起很不容易。

這個布施行終於修完了,接下來要修持戒。這個外門廣修持戒波羅蜜,仍然是一大無量數劫的三十分之一的時間;接著進修的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同樣是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一的時間。這樣總共要修六度,到了第六度修般若,就是從經文法義的表相來精修般若。這個表相般若,包括凡夫位的觀照般若在裡面,那就要從文字般若、言說般若去學;學到一大阿僧祇劫的三十分之六圓滿了,才有可能證悟如來藏而明心,進入第七住位中常住不退。

時間的關係,我們先講到這裡。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福慧增長、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