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理無明(三)

第071集
由 正子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演述的主題是以 蕭平實導師著作《勝鬘經講記》為藍本,依勝鬘夫人與 世尊的對答內涵,證明唯一佛乘是如來示現降生人間宣說佛法的標的。

我們繼續上一集所說,勝鬘夫人於經中解說無始無明住地的內涵與四種住地的內涵並不相同。經中如是說:【無明住地異,離四住地,佛地所斷,佛菩提智所斷。】(《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經文的意思是說:「無始無明住地不同於有愛數四住地,無始無明住地的內涵與四種住地的內涵不相同,而無明住地的內容是修行要達到佛地才能究竟斷盡的,是要具有諸佛的菩提智才能斷盡無餘的。」

深信三寶的佛子們一聽到提起諸佛的菩提智,會立即湧現 佛陀的四智圓明、十力、四無所畏等,都是佛智的顯發,是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薩道熏修而圓滿,崇仰之心躍然而起,也想成就佛道、利樂有情。同時,經典中也有教示:「菩提道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尤其生於五濁惡世的現代,真善知識的引導,確實攸關佛子眾的法身慧命。同時,有關學子的修行基本法要,根本論中有明確的開示,論中如此說:【修觀行者,先得其智,由此智故,為斷煩惱;次修行跡,修行跡已,心得解脫。】(《瑜伽師地論》卷14)論中的意思是說:「修行者若要修禪觀的功夫,得先要獲得聖者的智慧法門,依著這個智慧,是為了能夠先斷除世間煩惱;接著,再踏著聖者走過的足跡而修,像這樣子隨著聖者的行跡而如實修行以後,就能獲得心解脫的功德。」換言之,若想要依佛法解脫世間的四種修行法要,以及獲得世間無上的道果,都是要先有聖者之智—能了知世間五蘊無常、是苦—依此智而得以確認五蘊之中沒有真實我,也得知定境的種種過失,因為都是意識的境界相,不被繫縛,進而能次第轉上,證得禪定,獲得三界內出世間的無上果,證得心解脫。

那麼根本論這一段指導修習禪定的內容,與勝鬘夫人主說的四住地煩惱有關聯嗎?當然有,佛法的內涵都是息息相關的;論中說修習禪定,要先除煩惱,而能除煩惱的前提,是要先了知聖者的修行智慧,那就是要能獲得佛法的正知見。經中所說的聖者,就是有實證的佛弟子,他親自走過修行的道次第,以正知見搭配禪定止觀才能有解脫的果德;否則,僅僅是世間外道的禪定而已,定力再好,也沒有真解脫的功德,因為缺乏解脫的智慧。有了正知見,瞭解世間五蘊的詳細內容,全是因緣和合、生滅無常;這些修行的基礎知見,是為了要降伏意根、意識,先要除煩惱,否則無量劫以來熏習的攀緣心,剎那、剎那都與煩惱相應,全都落在勝鬘夫人所說的四住地煩惱之中,否則任何功夫,只是盲修瞎練一場。如果能除煩惱,若能斷我見,即破除了「見一處住地」。

關於除煩惱,還有另一段經文,在第一轉法輪的《阿含經》中,舍利弗尊者提出除垢穢對修行者的重要性,經文如是說:【諸賢當知,第一人者與結相隨,然內有結而不知,此二有結人中,此人最為下賤。所謂彼第二人與結相隨,內有結如實知之,此人極為妙。】(《增壹阿含經》卷17)經文的意思是說:「各位賢者們應當瞭解:這第一種人,他的心性是有煩惱結使伴隨著,然而他不自知內心有染汙,被煩惱繫縛;在所說的這兩種有煩惱結使的人之中,這種人的心性是最鄙賤的。而第二種有煩惱結使相伴隨的人,他卻是如實自知自己內心是被結使煩惱所繫縛,比較起來,這種人是極為勝妙的。」也就是說,經文在說明斷除煩惱繫縛,對任何修行者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

經文中舍利弗尊者開示這樣說的理由:那個第一種人,內心有結使相隨而不自知的人,他想要修行,於是他起了念頭:「我應該要作清淨想!」於是,起念作意要思惟清淨。由於他一心欲求清淨修行,倘若值遇不順遂、違逆的境界的時候,瞋怒之心便爆發出來,絲毫不懂得善巧方便,一心專注著要修清淨想;然而,心中隨時會有瞋恚心行顯現出來,最後卻是愚癡而命終,一無所得。這種情形,就好比有人在市集買得沾染了塵垢的銅器,買回來之後不懂得要先清洗、擦拭銅器上的塵垢;之後也不懂得要時時擦拭除塵,時間一久,讓銅器的垢穢加倍增多。如同這第一種人一般,修行人不懂得要先求方便,得先滅除內心原本累積的汙垢,反而在原有的垢穢上,再增加「欲求」的貪欲心,以致於這貪欲之心不能順遂的時候,便起瞋惱的心行;周而復始,終其一生都一無所獲,只能愚癡而命終。

而那第二種人,他如實知道自己內心有結使相隨,他想要修行,依照著善知識的指導:修行是要能捨離煩惱繫縛,才能夠有解脫;於是他起了念頭:「我是要捨離、要棄捨,以思惟不淨想,用來對治!」於是這第二種人,他先捨棄貪求之想;那如何捨離貪欲之念呢?他先思惟不淨、恐怖之法,自然會令心厭捨,以不淨想為對治的方便。由於思惟不淨,便不會生起貪欲之心,因為這種人懂得使用方便善巧,能用心捨離,不作欲求,反而能有證果的功德。這就像經典裡所說的,好像有人在市集買得沾染了塵垢的銅器,買回來之後整理銅器上的汙穢,讓銅器能潔淨;之後,也懂得要維持擦拭除塵。像這樣的修行,結果能不求而得,有證果的功德,還能以己之所證,教導令其他人也能得證;命終之後,已經斷除了欲心,也斷除了瞋恚心,愚癡、無明都捨,結果有解脫於三界的果德。所以舍利弗尊者總結,從修行的角度來說,這兩類同樣有結使相隨的人:第一種人屬於鄙賤,而第二類的人勝妙,全都依於行者是否能夠懂得除煩惱垢穢的關係。

以上這段經文內容,我們很容易照章宣讀,卻輕易忽略了重點。想想看:有多少人下定決心要修行,也肯下功夫,努力廣泛地閱讀相關經論、要打坐,決定要能內心清淨,一心向佛。比方這幅圖片,列出各種顏色鮮美的果汁,有紅、橙、紫、綠滿滿一杯。每個人帶著長久以來的積習,就像這滿杯的果汁,五花八門;如今發菩提心,要如說修行,不再暴飲暴食,也認真聽課、攝心;如同要將無色的法乳,加入這些滿杯已經充斥著各種顏色的果汁之中。請問大家:這些杯子內還能容納多少法乳,能給當事者多少受用呢?就像這樣子,我們若不先將杯子內的七彩果汁清空,是無法真正容納無色的清淨法乳啊!同樣的道理,「除煩惱、清汙垢」,對有心的修行者絕對是首要行的步驟!若不能反思,將這銅盤或者果汁的譬喻,真正的套用在自己身上,落實經論的教示—清除習氣煩惱、懺悔過失,確實付諸實現—不然會以為在用功,實際上只是鍍金,沒有解脫受用的。

有時候,也有學員提出質疑:佛法修行處處說要捨離、要放下,要斷我見、我執,卻又強調要學子們發心成就佛菩提,須要長劫修行,那這就是執著啊!而且很執著要成佛啊!聽起來似乎問得有道理,其實這是將佛法名相,與世俗的思考混為一譚所引起的誤解。為什麼聖教量要先說「捨離、放下」呢?是為了因應五濁眾生的心性,必須以如此的次第引導修行。世尊於《大般涅槃經》中,有如下的開示:【我之所有聲聞弟子亦復如是,如汝嬰兒,不能消是常住之法,是故,我先說苦、無常。】(《大般涅槃經》卷4)經文的意思是 世尊說:「我所有的這些聲聞弟子們,也是像你的嬰兒腸胃一般,無法消化這個恆常永住之法,所以我先開示說『三界所有皆是苦、無常變異』。」也就是說,世尊為了攝受、調伏各種不同心性的眾生,能夠善巧地宣說各種佛法的內涵,讓他們可以吸收消化;先說人天善法,也開示三界萬法都是因緣和合、緣散則滅,所以是無常、無我。如果 佛世尊一開始就宣說恆常之法,與當時的外道之言相同,那些聽聞者就會認為佛法內容與所有外道都相同啊!就會立即轉身離開不再信受。而 世尊等到那些聲聞弟子眾的心性以及自身福德都具備了,能堪任修習大乘經典,世尊才開演恆常之法,讓弟子眾能夠消化吸收,歡喜信受。

像這樣的次第建立,得依聖者的智慧,先知三界世間苦,行者才有意願斷苦的聚集而願意捨離名色——斷我見。修行人既然斷我見,發起菩提大願,迴向修證大乘成佛之道,就得要從成佛所依之如來藏開始;而眾生的生死流轉也是從祂開始,然而祂卻是無始也無終的。若有幸能夠跨過門檻,表示修行者已經打破無始無明住地了;此時,所發起的菩提心是依於善法欲,欣樂佛道,能世世出生在人間以成就行者在人間的種種有為法,卻不是對欲界的執著,不能等觀為世俗人的執著五欲。

修行者若想要打破無始無明住地,必須要修學佛菩提;佛菩提道的見道就是大乘禪宗的明心開悟境界。但是,如果沒有經由禪宗的明心,是無法打破無始無明的;而明心開悟是佛菩提道的敲門磚,是所有行者的首要門檻。當我們明心時,無始無明打開一個缺口,可以讓我們進去探索了;對我們來說,其實裡面不是染汙的,是無量無數的無知—屬於對實相的無知—包含含藏的無量數種子的功能完全不明白。這些與見惑、思惑無關,正因為還沒有究竟了知祂,所以悟了以後還不是佛,只是七住位的菩薩而已,還在三賢位的第一位之內,只是進入十住中的第七住而已。當我們打破了無始無明—佛菩提智的最開始—也就是般若智慧開啟,才能有一分一分斷除上煩惱的能力。

各位菩薩!般若智慧有多重要?世尊於《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中的開示就可以瞭解;就好像氧氣一般,讓我們能夠好好地存活,一點都不過分。經文如是說:【聽法之功,雖於今身不能得道,五道受身多所利益。如我前說,般若智慧,亦名甘露,亦名良藥,亦名橋梁,亦名大船,汝不聞乎?】(《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1)經中意思是 世尊開示說:「聽聞佛法正知見的功德,即使這一世沒有證道的因緣,然而當我們受生於五道流轉生死之際,還能因為這一個聽法的功德獲得許多利益。如同我之前所說過:般若智慧又稱作甘露,又稱作良藥,又稱作橋梁,又稱作大船;你難道沒聽說過嗎?」本經文是 佛世尊教誡獨子羅睺羅要珍惜學法的因緣,莫再怠惰。羅睺羅推託,稱自己年幼聽不懂佛法,聽法以後只是徒勞無功沒有任何利益。

今天我們說明到此,下一集再繼續和大家分享。

敬祝各位菩薩:福慧增長!

阿彌陀佛!


點擊數: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