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與二乘之三三昧

第095集
由 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節目。

今天我們要跟諸位菩薩一起來探討有關「大乘與二乘之三三昧」這個題目,這個議題在修學上是屬於非常重要的知見之一。今天探討的內容,主要是在說明三三昧的基本知見,以及瞭解大乘與二乘所證之三三昧的差異。一般來說「三昧」可以概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屬於禪定的境界,第二種是屬於觀行以後產生的智慧境界。

今天我們要談的主要是智慧三昧的部分,也就是說,對於這個觀行的內容能夠心得決定,使得心能夠安住在一個境界而不退轉。我們先來看這個三三昧的意思:三三昧包括空三昧、無相三昧,還有無願三昧。三三昧的目的是什麼呢?我們來看,在《長阿含經》卷10中的開示:「云何三法趣向涅槃?謂三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雖然有無量的百千三昧,但是三三昧是趣向涅槃解脫,這裡面三個非常重要的內涵,因此 佛世尊特別要把它標示出來,而施設這個三三昧,目的是讓修學者容易掌握重點。

以上我們大致瞭解三三昧的定義跟目的之後,我們先來看二乘法中的三三昧:第一個就是二乘法中的「空三昧」,也就是說,這一些蘊處界諸法都是因緣所生,所以都是緣生性空,沒有真實不壞的體性,因此終將毀壞,所以說其性是空;或者在這些有為生滅法中,我們是找不到一個真實不壞的我,所以說是空。也就是從本質上來說,它們是沒有不壞的自性,這個就是「空三昧」的法義。我們來看在《大智度論》卷31中,對一切有為法的定義:【生滅不住故,先無今有、已有還無故,屬諸因緣故,虛誑不真故,無常因緣生故,眾合因緣起故。】也就是說,有為生滅法的體性,是受出生它的因緣所影響的,因此應該把它的體性,歸屬於出生這個有為法的因緣,而出生這個有為法的因緣,本身也是有生滅變異性的,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知道,有為法都是剎那生滅變異的。

我們再來看,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77中的開示:【若見有情多憍慢者,深生憐愍,方便令其修界分別觀。】這裡的開示就是說,從觀察有情的蘊處界,這一些法都是由六界和合所成,這六界就是包括:地、水、火、風、空、識。這個界分別觀就是用分析的方式,讓修學者能夠深刻地體驗五蘊我的虛幻,都是和合所成,沒有真實不壞的體性,因此這樣修學者就能夠遠離對於我跟我所的執著。以上所說是屬於二乘的「空三昧」部分。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個是「無相三昧」,這個無相三昧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第一個從所取的角度,也就是說,諸因緣所生法所顯現出來的法相,都是暫時而有、幻起幻滅,所以沒有真實不變的法相,因為這些法相都是剎那生滅變異而不可得。譬如說,我們在談論它的法相的時候,談過之後,其實它已經經歷多次的生滅變異了;另外這些有為法也都是相對法,譬如說高矮、胖瘦等等,它們的法相都是相對,而不是絕對性的。第二個角度,我們可以從能取的角度來看,譬如說天人看到水,他是把它當成是琉璃,人見水還是水,可是餓鬼道看到水就變成是膿血,所以我們也沒辦法說,哪一個有情他所看到的是真的。這一些事實上都是在當時的異熟果報身、跟環境因緣下所見,所以說沒有不變的法相。第三個角度就是說,隨著自己定慧的增長,會讓我們所取的相產生轉變,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瞭解,修行人不應該執著他所分別的種種法相,這樣子就能夠逐漸跟無相三昧相應,能夠逐漸解脫於種種的煩惱。所以二乘它是可以透過觀察,無論是能取的六識心,跟所取的六塵,都沒有真實不壞的法相,也能夠瞭解能取需要依所取才能存在;也就是說,有六根觸六塵才會有六識心現起,六塵相也需要有顯境名言,這個六識心才能夠顯現在有情的心中,因此能取跟所取是互相依待的。而菩薩更能夠進一步觀察,能取跟所取都是自心如來藏所生,因此當然能取跟所取都是虛幻生滅的,所以這裡是從沒有固定不變的法相,以及終將壞滅,來說這個二乘的「無相三昧」。

接下來第三個屬於「無願三昧」,也就是說透過上述的兩種三昧,能夠去觀察諸法的空、無相-也就是說這些有為法終歸壞滅-能夠去瞭解諸法的虛幻生滅性。所以從這裡就可以瞭解,從究竟來講是沒有真實的所得,因此這個修學者,他就不會花很大的生命力來追求有為法。如果能夠再加上思考說:如果去執著這些有為諸法,會引生很大的過失;這樣子修學者的心就能夠住在無願的境界中。所以我們看阿羅漢,他都是灰色作意的,也就是說,他對於世間法並沒有愛樂之心。二乘人能夠比對:蘊處界是虛幻、生滅無常的,而且能夠引生種種的苦;而相對的,涅槃是寂滅、清涼、常住不變;因此當然對蘊處界有為法,是不會有愛樂而想要遠離的,因此能夠住於無願三昧之中,精進修除煩惱。譬如在《瑜伽師地論》卷28中,有這樣的開示:【於有為中,見過失故,見過患故,無所祈願;無祈願故,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於有為中,無祈願故,便於涅槃深生祈願,見極寂靜,見甚微妙,見永出離……。】也就是說,因為知道有為法的過失跟過患,相對的,涅槃的寂滅,它也是微妙的。這就是說,對於有為法能夠住於無願三昧之中,但是並不是對一切都是無願的,而是對於無餘涅槃還是深生祈願,這樣子才能夠逐漸地進步,而菩薩是對於佛地的四種涅槃深生祈願,以上就是二乘的「無願三昧」。以上我們就簡單說明二乘的三三昧,因此諸位觀眾就可以瞭解,因為對於諸法體性、法相的正確觀察,就可以逐漸引發三三昧,而且可以令修學者,朝著涅槃解脫的方向前進。這裡我們再稍微提醒一下,就是說雖然在二乘的三三昧中,沒有特別強調如來藏的觀察,但是修學者必須要信受八識論,才能夠成就二乘的三三昧而趣向涅槃,否則將落入於內於外有恐怖的困境中,而無法解脫。

接下來我們來看大乘法中的三三昧,大乘中的三三昧,最主要是從真如心的角度來作觀察,不同於二乘是從蘊處界的角度。這其中的主要差異,我們先來看在《起信論講記》第三輯中平實導師的開示,這樣大家就可以比較容易掌握其重點了。【真如心第八識從來離六塵見聞覺知,所以永遠「空、無相」,所以從來都無所得。……轉依真如心以後就不需要再作有求有作的事業了,這就是菩薩所證得的另一種淨三昧。所以菩薩兼得兩種淨三昧。】(《起信論講記》第三輯,正智出版社,頁291。)

接下來我們就分別來看,大乘法中的這三種三昧:第一個「空三昧」,這個空三昧就是說,菩薩除了觀察蘊處界諸法,空無真實體性之外,也能夠觀察諸法的根源──空性心如來藏,這個如來藏心雖然有真實的體性,但是空無形色、空無蘊處界法的心行、空無對於三界法的執著,所以又稱為空性。菩薩能夠分辨蘊處界法的緣生性空,以及相對於這個如來藏,祂是空性、是不生不滅的,所以說菩薩證悟這個空性,也代表他一定也是斷我見的。

接下來我們看大乘法中的「無相三昧」,這個無相三昧就是說,如來藏雖然祂有真如法相,但是不了別六塵境界,所以沒有任何六塵的境界相,也沒有任何對六塵境界的執著相。如來藏也不反觀自我,因此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跟壽者相。而事實上後面這三個相,是由我相所引生出來的,所以菩薩歷緣對境中能夠轉依如來藏,就能夠逐漸不執著六塵上的諸法相。

第三個大乘的「無願三昧」,也就是說,如來藏因為祂不了別六塵境界,所以沒有六塵的境界相,而且如來藏也不領受六塵中的一切苦樂,加上如來藏本身是無作性的;所以如果能夠轉依如來藏的無造作、無追求的體性,對於世間法就能夠住於無願的境界中,而能夠隨緣度眾行菩薩道。所以這樣也就能夠不違背菩薩利樂眾生的大願,這個大願就是要成佛及盡未來際利樂眾生,這是菩薩的究竟目標。對如來藏來說,祂也不會去分別這個菩薩大願,因此究竟來說還是無願三昧。修行人的願是他前進的動力,因此在三三昧中,施設這個「無願三昧」,可以讓修學者分辨哪些法要無願,而對於哪些法是要有願的,這樣才能有效率地朝著目標快速前進。

而菩薩對於世間法,雖然能夠因為了知它的虛妄性,以及轉依如來藏的關係,而住於無願三昧之中;然而,無餘涅槃並不是菩薩所要追求的目標,因此菩薩不會生起遠離蘊處界法的作意,反而是要在種種境界中來自利利他,但是卻能離開對於種種境界的執著。因為菩薩知道種種三界有為諸法,都是自心所現,皆能夠攝歸於如來藏心,所以在三界中行菩薩道,照樣能夠處於三三昧之境界中。我們來看,在《維摩詰所說經》卷2中的開示:【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也就是說,事實上依上述我們在大乘三三昧的說明,我們就知道三解脫門只是一個如來藏解脫門而已。也就是說,依如來藏的角度、或者轉依而作的觀察,這個才是真正依實相心而修行的不二法門;菩薩實證後就能夠入不二法門,因為能夠現觀、及真實轉依不墮兩邊的如來藏心。

另外我們也可以從三自性的角度,對於三三昧或三解脫門作不同面向的瞭解。在《瑜伽師地論》卷74中有這樣的開示:【三種解脫門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謂由遍計所執自性故,立空解脫門;由依他起自性故,立無願解脫門;由圓成實自性故,立無相解脫門。】這裡第一個說的是「空解脫門」,就是說透過觀察,對於諸法自性的種種錯誤的遍計執著,就能夠了知這些遍計都是虛妄想,所以能夠觀察所遍計為空,意思就是說,這些遍計不是真實存在的。在《顯揚聖教論》卷12中,對於遍計所執有這樣的開示:【此遍計所執自體有多種名,……亦名和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虛妄所執,亦名言說所顯,亦名文字方便,亦名唯有音聲,亦名無有體相,如是等類差別應知。】也就是說遍計所執它的範圍是很廣的,這些遍計所執都是空三昧所要破的一個對象。包括說第一種,對於因緣和合所成之法,把它執為實有之法,而能夠遍計的這個能取心,本身也是和合所成;第二點是說對於諸法的增益執,譬如說,以為意識可以到未來世,或者是說意識可以儲藏種子等等;第三個是說因為虛妄了知而產生了種種錯誤的知見,譬如說,依六識論產生種種的虛妄見;第四種是因為語言文字、音聲等等,也就是說,不曉得這一些法是有它的侷限性,而產生執著,落在語言文字、聲音之中;第五種的遍計是說,不能如實了知諸法的本質跟法相,這樣當然就沒辦法跟三三昧相應。對於生滅有為法跟不生滅法,我們就必須要有正確的瞭解跟觀察,才能夠跟三解脫門相應,以上就是說依遍計所執而立「空解脫門」。

第二個屬於「無願解脫門」,這部分是透過觀察,依他起的生滅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都是變異無常,沒有究竟真實所得,當然這一些就不是修行者的究竟目標,這一部分就是依依他起而立「無願解脫門」。

第三個是「無相解脫門」,也就是說如果能夠依照正知見,來觀察及簡擇真正的無心相心,就能夠證圓成實自性。將來能夠轉依不緣六塵境界的如來藏心,就能夠安住於無相三昧,也就是實相無相的道理,這個是依圓成實而立「無相解脫門」。

以上我們簡單地說明大乘的三三昧,因此菩薩除了能夠證得二乘以觀察蘊處界生滅法為基礎的三三昧之外,也可以證得以親證及轉依如來藏為基礎的大乘三三昧。而無論是大乘或者二乘的三三昧,其重點除了要依據信受八識論來瞭解之外,另一方面便是需要破除對於諸法的錯誤知見跟執著,因此可以達成智慧上面的心得決定而安住於智慧三昧之中,並且能夠跟解脫境界相應;而大乘的三三昧,則要再加上對於真如法性的觀察,因此其智慧當然能夠超勝於二乘的三三昧智慧。

還有一點就是:今天是以智慧的角度來說明三三昧,但是這裡面定力還是非常重要的。在《大智度論》中有這樣的開示:【問曰:「是三種,以智慧觀空、觀無相、觀無作;是智慧,何以故名三昧?」答曰:「是三種智慧,若不住定中,則是狂慧,多墮邪疑,無所能作;若住定中,則能破諸煩惱,得諸法實相。」】(《大智度論》卷20)也就是說,雖然是以智慧來觀三三昧,但是仍然需要配合定力,因為定力可以讓智慧發生它的真正力量,而不只是乾慧或者狂慧而已。這代表說修學定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修學定力的過程就是在降伏性障,因此有定力才可以讓真實智慧出生,而不被五蓋性障等遮蓋,因此可以真實心得決定不被境界所轉。所以說智慧上的心得決定,也能夠稱為三昧,而真正的智慧,必須是要有定力作支撐的。

以上對於三三昧的基本介紹,讓我們可以從二乘跟大乘的不同角度來理解,大乘菩薩可以同時具有兩種角度的觀察,因此智慧是超勝二乘的。而這裡面雖然兩者都稱為無願,可是菩薩的無願三昧是要轉依如來藏的無為無作體性。然而在菩薩道的過程中,卻是要發起成佛與利樂眾生的大願,盡未來際而不退轉。

由上述的探討,我們可以知道菩薩道的修學,絕對必須要依止如來藏才能成就,當然也包括三三昧,也才能夠真正入不二法門。菩薩對於三界法能夠了知其出生的根源及因緣果報與緣起道理,而這其中包括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的完整觀行,因此當然是可以具足大乘三三昧,然而菩薩卻是不離三界法,而能夠發起大願來利樂眾生以及成就佛道。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