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下)

第082集
由 正元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空性中道真實義」,本節目是 平實導師所著作的《維摩詰經講記》一書的導讀。我們在上一回的節目中,探討到文殊菩薩所問的:「云何菩薩行於非道來通達佛道?」維摩詰菩薩回答的部分,只說明了一半,今天我們就接著來繼續解說剩餘的部分。

維摩詰菩薩又繼續回答說:【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姓中、具諸功德;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示有資生而恒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樂遠離五欲淤泥,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維摩詰所說經》卷2)

接下來,我們就一句句經文來作解釋。「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是說:菩薩有時候會故意示現為聲聞人而進入聲聞法中,譬如說示現為阿羅漢,在聲聞眾中同住,可是卻為他們說所未聞法。因為聲聞阿羅漢不知道無餘涅槃中的本際,菩薩就說一些給他聽,也就是般若諸經的法義;有的聲聞人因此而心中欣喜,就迴向大乘。菩薩接著便教導他們親證如來藏的道理,教他們一步步走向成佛之道。

菩薩同時也會「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這是說緣覺乘辟支佛修的是緣覺法,在十因緣、十二因緣上作觀行。可是辟支佛所知的因緣觀,畢竟還是有侷限的,所以他們無法瞭解十二因緣觀的背後是什麼?不知因緣觀所依靠的本識何在?菩薩有時示現為辟支佛的形像,就用因緣法來教導適合修學因緣法的眾生,可是菩薩會在最後告訴他們:有大乘菩提可以使人成佛,鼓勵大眾修學佛道。

「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這是說菩薩常常會有一種狀況,看來是個窮光蛋,可是他想要用什麼就有什麼,只要他需要,物資就到他手裡了,這叫作寶手功德。因為菩薩有時需要如法求財:求得很多錢財來弘法。但是有時他根本就不去求財,不把往世修集來的福德用在這一世,而只在需要用時才如法而求,看來他好像沒錢,可是他想要做什麼都可以成功,這就是「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

又說「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菩薩有時會示現得很莊嚴圓滿,但有時也會示現形殘,這不一定。但是菩薩卻從另一方面,譬如說以他的戒德或智慧,來示現種種的相好莊嚴,這就是菩薩。

「示入下賤而生佛種姓中、具諸功德」:這是說有的菩薩,讓人看不出他是菩薩,譬如《華嚴經》中的大菩薩,有的當行刑者,專門剁惡人的腳後跟,看起來很凶殘。還有一位婆須蜜多示現為高級妓女,當妓女看來是很下賤,但是有誰知道她是個大菩薩呢?其實她是生在佛種姓中,只是故意示現下賤的身分;但她卻有種種的智慧功德能夠幫人家證悟,這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但是菩薩也可以這樣子示現。

「示入羸劣醜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這是說有的菩薩故意示現氣力不大、身子不強,五官又不端莊而長得醜陋,但是他以般若及禪定的證量,已經得到大力天身,人們並不曉得他是什麼樣的證境,但他也許十方世界到處在度眾生,誰也想不到。他在人間看起來是羸劣醜陋的,但其實在天界廣為諸方所聞,這是一般人難以想像的。但這是三地滿心以後的事,因為三地以上的菩薩,多數不在人間度眾,他在人間度眾時一定很少人知道,因為所度的眾生是諸方世界的眾生。所以我們不能隨意看輕一個人,因為他也許是個大菩薩,你根本就無法想像,這就是得那羅延身的菩薩。這種菩薩是一切眾生之所樂見,不是只有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樂於親見;因為這種菩薩很難得遇見,如果有機會遇見了,那都是大福報,就怕有眼無珠錯過了。

「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這是說菩薩也跟眾生一樣示現有老、有病,可是菩薩可以生到色界天,也可以生到五不還天去,而他卻不生到那邊去,專在人間受生而示現有老、病、死;可是他心中根本不怕死,因為他其實可以不來人間;病是只有人間才有,在天上就沒有病,欲界天沒有病可生。如果到色究竟天去,那更沒有病,所以他是永斷病根的。而這個永斷病根,也包含斷除煩惱病的根本。煩惱病的根本,是因為對實相不了知,也對五陰十八界的虛妄不了知,才會有這個煩惱病。如果實際上了知了煩惱病,已經了知蘊處界的虛妄、實相的真實常住,這病根就斷了,他就不怕死了,只看是什麼時候死可以更恰當而已,這就是菩薩。

「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這意思是說,勝義僧的在家菩薩,他們在人間也照樣作生意,但是他們都有兩種生意:一、是賺世間財,二、是賺出世間財,出世間財都是大生意。但是在人間,則有大生意、小生意的差別,這叫作示有資生。看起來他也跟世人一樣在賺錢,可是他不是想要積聚起來,因為他知道這都是我所,連自我都是虛假、無常了,何況是我所呢?更是無常。所以菩薩在人間資生(賺錢),目的只是為了弘法的資糧而已,他的心中其實沒有貪,所以菩薩不會用非法的行為去取得錢財,只要弘法時夠用就行了,這就是「恆觀無常、實無所貪」。

菩薩又「示有妻妾婇女,而常樂遠離五欲淤泥」:這是說菩薩假使在家,就示現有妻、有妾還有婇女,這是指古印度,不是現在;古印度就像古中國一樣,一個有錢的男人娶個三妻四妾,並不過分,所以示現有妻、妾、婇女。婇女就是侍女,裝扮得漂漂亮亮而專門服侍他以及妻、妾的女人。在家菩薩有時候這樣示現,可是其實五欲的淤泥無法影響他、引誘他,這叫作常樂遠離五欲淤泥。這樣的在家菩薩可能生了一打、兩打的子女,可是他作夢時絕對不會夢見淫行,因為他是樂於遠離的,這只是示現眷屬圓滿、財富圓滿。所以在家菩薩有時示現有妻、妾、婇女,但是常樂遠離五欲淤泥。可是一般凡夫就會套用「我是菩薩,我也可以有妻、妾、婇女」;但其實他們是常樂五欲淤泥,那心境完全不一樣。藏密外道總是會學這一套,永遠是把大菩薩的境界拿來套在凡夫的自己身上,就說自己是第幾地或者已經成佛了,就把別人的妻、妾視為自己的眷屬:可以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免費性伴侶。學佛人對於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千萬別去沾黏到它。

菩薩又「現於訥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訥就是木訥,講話不是很清晰,或者有點口吃。鈍就是反應不很快,就是遲鈍。木訥遲鈍,就表示他不是聰明伶俐的;可是將來有一天他學佛了,不必幾年,別人就追不上他;大家都想不到一個很遲鈍、很木訥的人,怎麼學佛以後會變得很有智慧的人。原來他往世不愛學世間法,而他學過的佛法在此世漸漸又浮現出來,所以很快就成就辯才總持。辯才與總持是兩個法:辯才是說他的理路通達,所以能夠以各種方式來為大家說明;總持則是說他從一個法可以通於另一個法,因為他知道這一些法互相之間的關係,他從一個法去承接到源頭,就可以把它引申到其他的法上面,讓大家知道法義的勝妙處,這就是總持;這就是菩薩看來木訥遲鈍,但是總持的功德卻使他辯才無失。

「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這是說有時菩薩故意示現眾生想像不到的身分,也許有個菩薩為了某一個原因,示現作屠夫,或者示現為做苦力的工人;或者他所做的生意看起來有點邪門,但是等到跟他接觸以後,才知道原來他是藉這個方法,來接觸人家不願度的眾生;他就專度這種眾生,把他們引入佛法中來,真正獲得煩惱病的救濟,這就是菩薩的另一種方便。

「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這是說菩薩不是只有在人間度化眾生,所以菩薩有時候會示現為鹿王,有時示現為牛、馬、大象,並不一定。釋迦佛的本生譚就是這樣,為了某一些眾生有緣得度,可是那些眾生已淪入惡道去了,祂就去畜生道中投胎示現,去度化那一些眾生,這叫作「現遍入諸道」。如果是三地滿心以上的大菩薩們,他們現遍入諸道又不一樣,他們有時會化現為某一類的有情,去他們的夢中感應度化他們;讓他們在夢中聽他說法,捨報了就轉入人間來,可以正式修學佛法;這也是大菩薩們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把他們惡道的因緣給斷除掉,讓他們可以迅速離開三惡道。

菩薩又「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這是說有很多菩薩們都是可以斷盡思惑的,初地滿心起都有能力可以斷盡思惑,但是他們都留著最後一分思惑。三地滿心者隨時可以取證滅盡定,成為俱解脫的大阿羅漢,卻都不想取證滅盡定,只對無生法忍有興趣;所以他一直拖上好幾個大劫,到了六地滿心時才不得不取證。阿羅漢們卻不是,只要什麼時候可以取證滅盡定,他們都會趕快去證。但菩薩知道自己隨時可以入無餘涅槃,卻都示現涅槃境界而不取證;因為涅槃裡面是什麽境界,他已經很清楚了知,只要把最後一分思惑斷了,隨時可以取涅槃;卻都故意留著最後一分思惑,這就是現於涅槃:顯現本來自性清淨涅槃。

所以只有菩薩是可以現於涅槃,卻又故意在十方的三界中處處受生而不斷生死,與眾生共事而利樂有情,也讓自己次第邁向佛地,這就是修學佛道的人都應該作的。所以如果有誰悟了以後,一天到晚想躲到深山裡面去,自己斷煩惱、清淨幽閑地過日子,都不想出來利益眾生,這個人就不是真的菩薩,而是聲聞種性,他想的是自己的解脫利益。

維摩詰菩薩上面這些話說完了,又說「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這意思是說:「文殊師利啊!菩薩能夠像我所說的這樣行於非道,這個人才叫作通達佛道的菩薩。」這一段經文講的修行處所都是不離三界境界,並且特別說明不離欲界境界,這樣來修行佛道,不是叫你離開欲界人間境界而去修行佛道的。如果離開了欲界人間的境界,想要成佛將會很困難,因為諸地菩薩所應修證的現觀境界種子智慧,絕大多數的因緣都在人間。你如果躲到色界天去,而許多成就現觀的因緣就失去了,那些你成就現觀的因緣大部分錯過了,當然就無法成就現觀。成就不了諸地滿心的現觀,你就無法轉入上一地,就無法地地提升上去了。所以〈佛道品〉是教我們要跟眾生常在一起,這就是〈佛道品〉的真實義;換句話說,成佛之道是要在非道中行。什麼是非道?就是欲界人間的種種境界。

行於非道之中而不被非道影響,才能通達佛道。這樣的佛道是天魔所最怨恨的,他心裡非常的痛恨,但卻又拿菩薩一點辦法都沒有;他無法把菩薩引誘入五欲境界中,無法把菩薩引誘入非道之中,因為菩薩本來就在五欲、非道中。但是菩薩在五欲、非道中,卻不受五欲與非道所影響,並且教導眾生同樣在這些因緣中來次第成就佛道,天魔他又能怎麼去引誘呢?菩薩能如此行於非道,才是真正的通達佛道。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的節目就說明到這裡為止,感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色身康泰、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