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師利問疾品(四)

第066集
由 正翰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電視的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我們今天要接著來探討〈文殊師利問疾品〉。

這個經文是「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維摩詰所說》卷2):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常常念著這四處而作如法的觀行。色身當然是不淨的,色身不淨最好的觀行法,就是九想觀。但菩薩不想作這樣的觀行,他有時候在外面看見了車禍,人被車子壓得血肉模糊;或是看見有人跳樓自殺腦漿迸裂,看過以後對色身就不再貪戀,原來色身就是這個樣子:都因為一層薄皮包裹著,才不覺得色身不清淨。看到血肉模糊的時候,就不會再貪愛這一個色身,還有飲食。四念處的第二個觀,就是觀受是苦。簡單地來說,受為什麼是苦呢?當然是苦啊!它是屬於三苦當中的苦苦。可是樂受、不苦不樂受也是苦嗎?因為樂受是屬於三苦當中的壞苦;不苦不樂受屬於三苦當中的行苦,這些都是無常法。為什麼是無常呢?因為它是行陰所攝。行是無常,無常所以是苦,所以一切受都不離行陰,當然一切受是苦。

四念處的第三觀是心,心是無常的。因為四念處觀所講的心是六識心,大不了加上個意根,總共有七個。六識心都是無常法,無常當然也是苦,是苦就不必把祂認定是真實不壞的我。如果這個我是永遠都無常而會壞的,那我就不必認定這六識是真實法、是真實我。那麼意根呢?意根的體性呢,不是恆常存在的嗎?是恆審思量的嗎?那祂是恆啊!為什麼又說祂是無常、無我呢?因為意根仍然是可以滅的;取證無餘涅槃的時候,意根就得滅掉,所以這個心也是無常法,也不離行苦,七識心都是無常。第四個法是諸法無我,三界萬法當中不論哪一個法都是無常的,無常的怎麼會是真實不壞的我呢?所以諸法也是無我,這是修學二乘法的人都知道的。以上所說都只是概略的說明,但是四念處觀,菩薩也同樣要修證,所以不被三界諸法所羈絆,才能超然於三界諸法、解脫於三界諸法。

可是菩薩行於四念處,卻不會像二乘人一樣一心只想入於涅槃。菩薩發願生生世世與眾生在一起,不離身、受、心、法;既然要成就究竟的佛道,既然要攝取眾生、要利樂眾生,那當然生生世世都要具足五陰十八界。那麼既然要具足五陰十八界,怎麼能夠依照二乘法的四念處觀去遠離身、受、心、法呢?當然要繼續維持身受心法,但卻不受到身受心法的繫縛。眾生都被關在三界牢獄當中,菩薩以前雖然也住在三界的牢獄當中,但是他觀察以後能夠出離三界,而他想要救三界牢獄裡面的眾生,就不能離開三界的牢獄,當然要跟三界監獄當中的眾生保有身受心法,不像二乘聖人活著的時候不斷地禁制身受心法的現行,一心想要在死後捨棄身受心法;所以說:不永離身受心法而仍然實證四念處觀,這才是菩薩行。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看,「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維摩詰所說》卷2):四正勤就是要努力去作端正心意的四件事情,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已生惡令滅除,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使增長。就是在面對善惡兩法,已生、未生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面對應付。凡是惡法已生起的時候,要趕快地滅除它,還未生起的要讓它不生起;凡是善法已生起時,要繼續地保持下去,未生起的要趕快讓它生起,這就是四正勤。如果是以二乘法行四正勤,那就一定要捨身心,不想保持身心繼續的存在,不使任何一法來現行而時時住在寂靜境界當中。可是菩薩所行的四正勤跟二乘法不同,菩薩行於四正勤,不捨身心來精進修行,是永遠不滅除身心的,是時時使一切的法現行不斷,來修學種智,來利益眾生的;因此,保持著身心繼續精進的行於四正勤,這樣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接下來的經文是「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維摩詰所說》卷2):四如意足是指:在欲、精進、念、思惟四個善法欲上,能得如意滿足。第一個是欲如意足:「欲」當然不是講五欲的欲,也就是說,菩薩心中想要的就能夠得到;譬如說,你發四宏誓願,為了眾生你想要明心,而你得到了,你就得到這一分的欲如意足;乃至你進一步說:「我想要眼見佛性,這佛性無形無色而竟然可以在山河大地上來看見,嗯!這個我想要。」所以努力地修行的結果,後來你也看見了,這也是欲如意足。

第二個是精進如意足。有的人也許想:「這還不簡單嗎?我只要下定決心,就可以精進了。」其實不然,有很多人下定決心要精進,結果不精進還好,一精進的時候,奇奇怪怪的事情都來了,什麼樣的遮障都來了;如果不精進而放逸的過日子,那這些遮障就消失了;所以這個精進,他沒有辦法做到,這表示他沒有精進如意足,就是說他親證實相的福德還不夠。又譬如說有一種人,什麼遮障都沒有,但是他心裡面就是懶散提不起勁來,這也表示他沒有精進如意足;他心中想要精進如意,可是精進時就是不能如他的意。

第三種是念如意足,是說凡是所修學的法,學了以後就能夠記持不忘。這個念如意足是從哪裡來的呢?從念心所來的,也就是意識的五個別境心所法中的一個。這個「念」是講:對所經歷的事能得到勝解,然後能夠憶持不忘。換句話說,如果你聽法以後,回去就都忘光光了,都記不住,那表示你對於你所聽的法,沒有如實地起勝解,也就是你沒有真正的聽懂;要是真的懂,你不必背誦,一旦人家問起來,你就會講。

譬如說「真如」好了,真如這一個法是什麼呢?當你明心了以後,你現前觀察到:這個如來藏真實存在,所以真;祂於六塵萬法都如如不動,所以祂如。現前觀察祂有「真」,也有「如」,就是證真如,你明心以後都不用靠記憶。以後人家問你:「如何是真如呢?」你就為他說明「如何真、如何如」,都不用背、不用記,就能為人講。為什麼能為人講呢?因為你對真如的念如意足出生了。為什麼會有念的如意足呢?因為你能夠憶持不忘;為什麼你能夠憶持不忘呢?因為你對於「真」與「如」的真如法,聽了就能夠現觀而有了勝解,是能夠隨時現觀而不是單只是聽來的。所以,念如意足要怎麼去達到?就是要先生起勝解;如何生起勝解呢?你得要親自去經歷它,要有佛法中的宗門體驗。這就是念心所所講的:於曾習境生起勝解,憶持不忘。起了勝解以後認為這是重要的法,就能夠憶持不忘,能夠把它記憶、執持住,不會忘失了。所以當你有了真如的念如意足,不管你去到什麼地方,不管多久以後,你講的永遠都會一樣、一樣正確,不會前年講一種,今年講的卻是互相矛盾的另外一種。

接下來,第四個是思惟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是很多人得不到的,他對某一個法想要思惟清楚,可是怎麼思惟都弄不清楚,都沒有辦法。但是經過善知識提示一下,他就通了,不必怎麼思惟就通了!這是因為善知識有了這一個部分的思惟如意足,那他沒有。所以說善知識為他提點了,他就通了!通了就能講出一大篇道理來,自己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竟然能夠說出這麼多道理?」可是若沒有給他一句提示,他就講不出來,完全弄不懂。三地滿心以後,菩薩行於四如意足的時候,對於佛法的出世間正見不相妨礙,本來是應該住在寂靜法中,卻又無妨把所證的自在力與神通力顯現出來,這樣才是真正的菩薩行,不該如同二乘聖人每天只想住在寂靜的滅盡定當中無所事事。

好,接下來我們再繼續看下面的經文,「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維摩詰所說》卷2):五根這個法,是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五法,在二乘法與大乘法當中都有。同樣是三十七道品,小乘與大乘的法義,會有深淺廣狹的不同。在二乘法的三十七道品中的這個五根,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根,這五根的目的是在修學不貪著世間種種我所以及五蘊我的種種法;也就是說,目的是在解除分別與執著。在一般大乘法中,講到的五根這個時候也是如此;可是菩薩在修學五根的時候,在五根的這些法上運用、運行的時候,固然也要在修除分別與執著上面來用心,可是在這個同時,菩薩也在觀察他所面對的眾生根性,在另外一方面生起了更多的分別來瞭解眾生的五根是否具足,但在分別的時候卻是無著的。

有很多人誤解佛法,總認為「經論都說實相無分別」,所以他就想要把自己的覺知心常常住在無分別當中。如果有人悟後知道這個錯誤的道理而告訴他:「你這樣的知見是錯的。」他就反而質難你:「你這樣講就已經是在分別了。」我們倒要問問這些人:佛的境界應該是最具足成就這個無分別的境界,可是有眾生來了,佛說:「這個人應該學數息法,那個人應該學不淨觀,才能夠成就他的道業。」那到底 佛有沒有分別?所以大乘法中,無分別與分別的意思,很多人常常誤會,因此在沒有瞭解大乘的真實義總共有八識心王之前,落在六識論當中的這些人,都無法避免誤會這個意思,就認為:「心就只有一個,叫作覺知心,覺知心若要證法就要無分別。」

其實 佛講的無分別,是指實相心本來就無分別,不是要把本來就一定會分別的覺知心變成無分別的心。實相境界就是第八識的境界,祂是從來都與時時分別的意識心同時並行運作的。所以證得無分別的實相境界,就稱為智慧,就叫作無分別智;既然無分別而又稱為智慧,顯然是有智慧在分別的;也就是用時時會分別的覺知心自己,來證得本來就無分別的第八識心。證得以後,就知道第八識心從來無分別,觀察祂是法界的實相,因此意識覺知心就有了實相般若的智慧,簡稱無分別智。所以,悟後意識仍舊能夠分別,卻懂得實相無分別的境界,轉依實相無分別的境界,才能說是有實相智慧,這才是大乘佛法般若的究竟義。

在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的修行上面,都要離分別、離執著的;可是菩薩有了無分別智,反而能夠在五根的修行上面同時具足了分別的能力,並且比凡夫大師更能分別,能分別眾生的根性是猛利的或是遲鈍的。能這樣的同時存在著無分別、無執著的修行,不離五根而同時能分別眾生的諸根利鈍,也就是能夠知道眾生的根性是三乘菩提中的某一種根性,也能分別他們在這五乘法中的根性是猛利或遲鈍的。所以,行於五根而能夠同時分別眾生諸根的利鈍,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能講到這邊。

阿彌陀佛!


點擊數: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