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施之會

第050集
由 正禮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介紹到 維摩詰對善德菩薩說:「你辦那個宴會其實是不必要的,你應該要辦法施之會。」我們簡單地介紹這個道理。

接下來善德菩薩就提問了:【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答曰:「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維摩詰所說經》卷1)如果是財物的布施,它是有前有後的,一個一個給的,可是法施之會不是;因為法可以一時宣說,然後眾生同時聽聞、同時而得,所以這樣子的法施之會,是沒有前、沒有後的,而且一時皆得。這裡隱含的所說的「法施之會」這個法,其實祂也是無前無後的,因為祂是不受時間限制的,祂沒有時間的約束。因為這個法是不生不滅的,祂不受時間、空間的拘束,所以說這個法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

然後善德菩薩又繼續,問【曰:「何謂也?」「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捨心。」】(《維摩詰所說經》卷1)善德菩薩就問說:「那是什麼樣的意思呢?什麼叫作無前無後,一時施一切眾生呢?」維摩詰就一個一個來加以解釋,他說:「以菩提起於慈心」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慈悲心,不是嘴巴講的;某某人慈眉善目,講的都很好聽的話、安慰人的話,甚至有人提倡要說好話、做好事,其實這樣子不是真正的慈悲心。真正的慈悲心一定要有菩提,也就是一定要有智慧,而且這個菩提智慧,一定是跟生命的結構、可以讓人解脫、讓人最後能夠成佛有關,這樣子才是真正的慈心。如果只是彼此慰問、給飲食,其實這樣子不是真正的慈悲。所以有些人雖然慈眉善目,可是講的是六識論,講的是七識論,講的是九識論,對於八識否定,其實這樣都是沒有悲心。不管他是仁波切、法王都一樣,表面慈善其實並不慈悲啊!所以要以菩提起於慈心,才是真正的慈心。

「以救眾生起大悲心」,有人也說要救護眾生啊!說他有悲心啊!可是他的悲心裡面是沒有智慧的,沒有智慧是沒有辦法救人的。所以以菩提起於慈心,是一個重要的總綱,有了菩提才有所謂的慈、悲、喜、捨可言;如果沒有菩提,沒有所謂的慈、悲、喜、捨,因為沒有慈悲、而且也沒有喜心可以讓人家得、而且也沒有捨心,因為用非法來說給眾生聽,其實是為了要獲得他的法眷屬,可是這個法眷屬卻不是正法,所以那樣都不是真正的慈悲喜捨。

然後說「以持正法起於喜心」,持正法是不容易的,而且還要能夠起於喜心。為什麼呢?因為持正法,譬如說持八識的內容,其實很容易跟六識論者、七識論者、九識論者、十識論者,等於說會跟這些人產生衝突的,為什麼呢?因為這裡是五濁惡世,有八識的見解的眾生太少了,因為普遍的邪見充滿了這個世間,所以要以持正法來起於喜心。也就是當自己知道:我所修學的是正確的法界實相,雖然很困難,能夠持守正法很困難,可是我們也要因為這樣而產生喜樂。因為只有內心產生了喜樂,才能夠足以抵擋所碰到的這些困難,如果心中沒有喜心,那怎麼有辦法去持守正法呢?

所以有些人退轉就是因為「那這樣的話,我也不曉得是真的還是假的。」、「這樣的話太危險了!我可能會下地獄的。」他就害怕了。因為他沒有起於喜心,他對於真正的法界實相、真正的正法,沒有正確的認識,他就沒有辦法起於喜心了。

「以攝智慧行於捨心」,有些人是吝法的,或是說有些人他是有邪見的。這個邪見就是說一些六識論的說法,雖然對人也很好,可是那就是為了眷屬而已。因為如果依於正法,依於玄奘的八識的內容來說,他就應該說八識的內容,可八識的內容他沒辦法攝受人,為什麼呢?因為他講不出八識的道理是什麼。人家說:「那你說有八識,你能不能告訴我每一個識怎麼證得?」他沒辦法回答這樣的問題;因為沒辦法回答這樣的問題,他只好用六識論來說,因為每個問題他都可以回答,乃至說生死的輪迴用意識就可以了。可是這樣的說法,其實不是有捨心的,其實他這樣子講是為了要眷屬而已,因為他要顯示出他什麼都懂。可是如果說他沒有這樣講,信眾會認為說「那你又不懂,我幹嘛要跟你?」他就離開了,他們沒辦法這樣子。可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是起於捨心的,也就是:我今天講這個道理,就是這個道理;可是我不是為了眷屬欲才來告訴你的,而是因為法界的實相就是這樣子。所以我們平實導師,弘法利生的原則就是這樣子─來者不拒,去者不追─因為是為了攝持智慧而起捨心嘛!有人對於八識的道理還暫時不能接受,他離開了,離開就離開,因為他的選擇。可是哪一天他碰壁了,他知道原來其他的說法都不對、都不能解脫,他就回來了。可是回來了我們怎麼樣─來者不拒─即使曾經離開再回來,菩薩攝受眾生照樣歡迎,這樣子就是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接著 維摩詰菩薩還有後面的開示:【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尸羅波羅蜜,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以離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羅蜜,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維摩詰所說經》卷1)

接著 維摩詰菩薩又說要【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維摩詰所說經》卷1),也就是說,布施其實就是要把慳貪捨棄掉,所以只有捨棄慳貪才叫作布施。如果有人布施,是為了獲得世間的名聲,說「我是善人」那這樣的話不是真正的布施。真正布施要把心中的慳貪,把它捨掉,表示今天所行布施不為任何事情,只是為了要利益眾生;不是為了名、不是為了利,而是把這種慳貪性去除,是為了利益眾生,然後無所吝惜,這樣才是布施波羅蜜。

【以化犯戒起尸羅波羅蜜】(《維摩詰所說經》卷1),也就是說,今天要行持戒波羅蜜,是要能夠把犯戒這件事情,把它化解掉;不要有犯戒的這個事情,能夠去認識戒的內涵是什麼東西,然後把自己犯戒的可能因緣,都把它化解掉了,然後自己清淨的持守戒律,這樣才叫作攝持持戒波羅蜜。

【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維摩詰所說經》卷1),羼提波羅蜜說的就是忍辱。可是世間的忍辱,一般人都可以,譬如說有人打罵,有的人是可以忍的,所以說世間的相貌忍辱很多人作得到。甚至一神教的信仰說:「你吐痰吐到我右臉,我左臉還可以讓你吐;你打我左臉,我右臉還可以給你打。」他可以作到這樣。可是有一個法是最難忍的,叫作無我法─沒有自我存在這樣的法、要斷我見的法─眾生很難忍受。他說:「我明明存在,為什麼說我不存在?」可是他就是沒有辦法看到:我們自我的存在其實是一種幻覺,是八識的無我法的結合,因緣的和合才產生有「我」啊!我們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其實是無我的。所以要以無我法來起羼提波羅蜜,這樣才叫作「忍」──才叫作真的忍辱,因為那是對自我的徹底否定,所以聲聞人就入無餘涅槃去了。可是菩薩雖然也證得羼提波羅蜜,可是不入無餘涅槃,而繼續安忍於這樣子的「無我見」來修學正法。

【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維摩詰所說經》卷1),要能夠精進忘掉身心相法,也就是說,要把自己的身心相,要把它忘掉,那這樣的話才能夠說是精進嘛!所以菩薩道裡面是要捨身命財,為什麼要捨身命財呢?因為我們人通常都是執著自我,執著自我之後就會產生對我所的執著,所以一個人如果修學菩薩道的話,他首先要能夠對外我所產生厭離、願意捨,外我所能捨,他才能夠對於內我所──也就是自己的身心能夠捨;如果沒有辦法先捨外我所,那他沒辦法捨自己的內我所。可是要捨內我所,要能夠以無我來起羼提波羅蜜,那也要把自己的身心相,把它捨棄掉,然後觀察自己的身心其實是假法和合的,都是五陰十八界所和合的,所以它並不真實,因為這樣子才能夠離身心相來精進、來修學。如果我們不精進,即使每天說睡得很好、保養得很好,這個色身、這個內心還是要磨滅掉,總有一天還是要捨壽的,所以我們就要把必然要磨滅的身心,要拿來修道、拿來精進,這樣才叫作「以離身心相來起毘梨耶波羅蜜」。

【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維摩詰所說經》卷1),禪跟定是不一樣的,禪說的就是靜慮,定說的是制心一處,所以禪其實是更廣闊的,它是函蓋了定,所以禪跟定,一般學佛者經常沒辦法分辨的;所以我們就要能夠分辨禪跟定,其實它是兩個不同的法,禪能夠讓人家開悟,可是定不行,有的人修了四禪八定,他可能只是外道,所以要有靜慮,能夠去思考無我法是什麼而能夠實證,這樣才是禪。而且禪有分大乘禪跟小乘禪,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沒辦法詳細介紹,可是我們就要知道,禪是一種靜慮,要以菩提相──就是以智慧的相來起禪波羅蜜,不能說我只是靜慮,結果沒有法,只是把內心安止在一境性裡面,那樣只是定就不是禪。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教化眾生而起於空。】(《維摩詰所說經》卷1)「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換言之,起般若波羅蜜所說的就是智慧到彼岸,可是智慧到彼岸,不是只是說我對於蘊處界瞭解而已,真正的智慧到彼岸,一定是能夠把我們的覺知心,能夠證得彼岸的那個法。什麼叫彼岸那個法呢?因為我們自己就是此岸,此岸就是我們的覺知心;相對於我們的覺知心的此岸,有另外一個彼岸,那個彼岸就叫作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叫作如來藏。要能夠以我們的一切智去證得智慧,能夠證得在彼岸的如來藏,因為那個彼岸是可以逆生死流的,在生死流裡面祂是完全不動搖的,然後要以這樣的智慧來教化眾生,讓眾生能夠起於空。

什麼叫起於空?空就有所謂的「空性」跟「空相」,空性就是那個彼岸,要能夠證得那個彼岸之後,不是只是停留在那裡喔!如果停留在那裡,那就變成只是解脫道,就入無餘涅槃去了,而是要證於空之後起於空──依於如來藏的不生不滅,然後能夠轉依這個不生不滅,入於蘊處界裡面繼續修行,來成就一切智,所以「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來教化眾生,然後來起於空。換言之,要起於空並不是安住在無餘涅槃的那個境界裡面,在那裡迷迷茫茫,然後說「我離開了生死,那我就結束了。」不是這樣。因為那樣子還是不能了知法界的真實相,所以要了知法界的真實相貌,就要能夠實證彼岸,然後在這個彼岸裡面同時又有五陰,也就是五陰跟那個彼岸,兩個同時都證得了;因為同時證得之後,就能夠不離開彼岸而能夠起於諸行。後面 維摩詰菩薩還會有很多的開示,就跟這個道理相關,所以我們只能簡單跟各位介紹,基本的原則就是這樣子。

如果是聲聞人,他就不能起於空,因為他如果知道「我」的蘊處界是空相,他證得空相之後就入無餘涅槃去了,他沒有證得空性,所以他不能起於空;因為他不能說:「我證得無我相之後,證得了空相。」然後他不入無餘涅槃,如果他不入無餘涅槃,那表示他就是菩薩。菩薩也不能說:「我只是依於空相而已啊!」這樣的話,他就不是真正的別教菩薩啦!他只是通教菩薩。因為通教菩薩,他是知道有一個空性,可是他不證;他證於空相,然後他就安止於這樣,那這樣也不能成佛。所以小乘藏教是不能成佛的,通教菩薩也不能成佛,雖然他有大乘的心,可是他沒有證得般若波羅蜜,那他還是不能成佛的。所以就要能夠證得般若波羅蜜,把這個彼岸也證得,所以同時依於這個彼岸,還有依於蘊處界,對這現象界跟實相法界同時了知,然後證得之後,依於空而起種種諸行來行菩薩道,然後最後能夠獲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才成就佛道。所以這裡 維摩詰菩薩說:「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教化眾生而起於空。」就是這個道理。

接著又說【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維摩詰所說經》卷1),這個「不捨有為法而起於無相」是說,我們不是要把有為法,把它變成無相的法,並不是這樣。我們的有為法,就是蘊處界都是有為的法,而且它經常是有相貌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有色、有受、想、行、識,有六根、六塵、六識,這些都是有相之法。可是我們說,我們要證得的是無相之法,那是如來藏、第八識、空性心。我們要證得這個空性心,要起於這個無相,並不是要把有為法捨掉,因為如果捨掉了有為法,那等於就把有為法滅盡了。什麼叫有為法?就是五蘊十八界。把有為法滅盡了,那就入於無餘涅槃,就直接入於無相的無餘涅槃之中了,那就不是起於無相,所以要能夠不捨有為法,也就是說在蘊處界還存在的當下,能夠去證得無相的如來藏,然後依於無相的如來藏,起種種的菩薩行;這樣子起種種的菩薩行,一樣是依於無相的如來藏,然後這樣來廣利一切眾生,這樣才是菩薩的法施。所以菩薩的法施就是要不捨有為法,也就是在蘊處界存在的當下,去證得無相之法,然後同時起於菩薩行,這樣子才是能夠廣利益於一切眾生的法施。所以法施有它種種的面向,還有很多的內容,我們後面的親教師,還會作更精彩的介紹。

今天我們就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