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品(一)

第004集
由 正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空性中道真實義」。我們主要以 平實導師的《維摩詰經講記》為主,來為大家演述,希望與您結下良善殊勝的正法因緣。

我們先來談《維摩詰經》的翻譯者是誰呢?是姚秦時代的三藏鳩摩羅什法師,這個「三藏法師」不是隨隨便便可以稱呼的,必須通達經、律、論才可以稱為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法師其實是以居士身來翻譯經典,他為了要完成廣弘佛法的志願,最後不得不屈就於政治勢力的壓迫而還俗,但是他的心是出家的,是不現聲聞相的菩薩,他翻譯的經典特別注重典雅,所以他的譯文非常的優美。因此,就有很多人批評他說:「你這麼注重典雅,是不是會失掉佛意呢?」他就立下一個志願說:「今天我所翻譯的經典,如果沒有違背原意的地方,那麼我死後荼毘,舌頭不爛。」果然他死後火化,舌頭並沒有爛壞。其實那些批評他的人,背後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翻譯的經典是大乘了義經,那些俱舍宗的大師們覺得太深奧又讀不懂,心裡又只崇信俱舍宗的緣起性空六識論,不相信八識論的真常唯心妙義,所以故意誹謗他的翻譯不準確;背後的目的,其實是在反對大乘法,並不是以他作為批評的主要目標。

那麼相較於鳩摩羅什法師,玄奘菩薩譯經的時候就有一點不同了,除了顧及典雅以外,玄奘菩薩他還要顧及的,是要求譯文完全沒有錯誤,所以有時候會有一些直譯的部分;因為他不想有一絲一毫的錯誤來負擔因果,他很注重因果。但是鳩摩羅什法師的翻譯就比較注重典雅。所以綜合下來,我們必須知道譯經有三個要點,就是:信、達、雅。「信」就是譯出來的經典要讓人能夠完全相信,也就是說,要有十足的公信力,不能以自己的意思來譯。

第二個條件要「達」,達的意思是說,譯經的人一定要通達佛法,最好是有初地的證量,不然至少也要已經證悟,才能夠把諸經加以貫通,譯出來才會通達;如果是還沒有悟的人譯經,有一些地方就不免會譯錯。所以,一部經有很多的譯本,我們都是很歡迎的;因為當證悟了以後,可以從很多的譯本裡面去觀察哪一些地方被什麼人譯錯了!經過比對不同的譯本以後,就可以求出最正確的法義。所以,平實導師註解《楞伽經》時,每一段都是以三個譯本去對照,然後才作註解;編輯《三乘唯識》時的斷句,也是對照不同的譯本來斷句或修正錯別字,是很注重參考不同譯本的。所以,第二個譯經的條件是要通達。

第三個是要典雅,「雅」都是在翻譯之後,通常譯主本身是直譯的,然後最後選一些比較有文學素養的人,一一來把經文潤色;譬如譯出來時好像前後段太生硬,就加上起承轉合;哪個文句太直接,就換一些高雅的字句;最後再交由譯主,也就是主持譯經的人再來看有沒有違背原意,這樣雖然文字比較典雅了,但是仍舊都不能違背信、達二字,這是譯經時最重要的三個條件。

《維摩詰所說經》,有時候又稱為《維摩詰經》或是《維摩經》,玄奘菩薩翻譯的譯本又稱為《無垢稱所說不可思議解脫經》。維摩詰是音譯,它的本意是清淨的名稱;清淨就是「無垢」,名稱就叫作「稱」,所以合名「無垢稱」;因此古來很多人註解此經時,不寫作「維摩詰經」,也不寫作「無垢稱經」,就直接叫作「淨名經」,淨名二字指的就是 維摩詰大士。

接著我們就進入〈佛國品〉第1來說,每一部經它都會有個緣起,這部經的緣起就是從〈佛國品〉開始的。因為 佛陀弘法時有個現象,就是二乘人都說這個世界汙穢、不清淨!但事實上這個世界是全然汙穢不淨嗎?也並不盡然!那是二乘人所見,但菩薩們所見這個不淨的世界同時也是清淨的世界。比方正覺同修會:法也清淨、人也清淨。外面有一些人是暗中在修雙身法的,在修學藏密的樂空雙運,已失去比丘戒體以及菩薩戒體,但是在正覺同修會絕對不允許修雙身法。也沒有人這樣修,那是嚴重違犯菩薩戒的。此外,除了聲聞相的親教師以外,示現菩薩相的所有親教師也都不可以受錢財供養;平實導師也不收受錢財供養。我們希望維持佛教界一股不貪錢財與修學清淨法的清流。

為什麼緣起的部分會講這個〈佛國品〉呢?因為 佛陀就是要轉變二乘人,讓他們看見這個五濁惡世清淨的另一面,並且這個清淨面絕對不輸給極樂世界,所以就有〈佛國品〉作為這部經的緣起。從 佛把這個世界的莊嚴相、清淨相顯示給二乘聖人看,就從這裡開始,所以第一品就稱為〈佛國品〉,顯示娑婆世界清淨佛土。這是因緣品,表顯此經演說出來的因緣。

這部經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外現貶小,內實護小」,它表面上看起來是在貶抑二乘法,但其實是在護持二乘法。因為,二乘法如果沒有大乘法來加以支持、護持,二乘法就會被斷見外道所混淆,也會被常見外道所破,因為將會變成斷滅法。如果您是剛從二乘法中轉來修學大乘法的人,當您聽見這部經中那些阿羅漢們,甚至是俱解脫,乃至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們,被 維摩詰居士一一破斥時,請問您會感到難過嗎?這時您千萬別難過!因為,如果能夠忍耐把這部經聽完了,一定能夠把菩薩性發起。在大乘法中學法,悟不了、產生障礙的原因,都是因為菩薩性不夠,心性不符合菩薩的心性;明心就已經是這樣,見性這一關更是如此。

如果菩薩性不具足,那是絕對無法眼見佛性的,那就得要在習種性裡面修上好幾劫;一旦具足了,能夠眼見佛性分明時,就進入初行位,成為十行位的第一行了,所以學大乘法一定要先把菩薩性發起。這一部經講的是純大乘的法,並且是大乘中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請您一定要能安忍聽完,忍不住也要忍;假使還忍不住,回家後跑到學校操場去對著天空大罵一番;罵完後就把它忘掉,一定要把這部經聽完;能夠聽完,您這一世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緣就會具足,並且同時也會通達二乘法,剩下的就是時間遲早的問題而已。這話叫作語重心長,希望您能接受。

接下來,我們來談經文的內容。「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眾所知識」:這個「如是我聞」,還有「一時」,在外面已經很多人作了科判,還有很多的解釋,我們就略過不談,我們主要在談以實證的內容,主要來談這個經文的內容。「在某一個時間,佛在毘耶離的菴羅樹林」,毘耶離是音譯,有時候翻作吠舍釐,或是離車城,它的意思就是廣嚴,所以毘耶離城就是廣大莊嚴之城。這個毘耶離城住的都是離車,離車是剎帝利中的一個種姓,是統治階級的人;維摩詰居士示現在我們娑婆世界時,是示現在統治階級人士之中。佛法將滅的時候,也是由一位菩薩來示現統治階級的身分,來護持最後階段的佛法,那位菩薩的名稱就叫作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

在《大法鼓經》中記載,佛曾經點名諸大阿羅漢、諸大菩薩們說:我入滅以後,你們誰要來護持我的正法到最末世啊!這樣一個一個問過去,沒有人敢答應,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世界的眾生太惡劣了,大家都不敢應承。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就這樣答應下來,他將來不會結婚,保持單身,以童子身來護持末法時最後正法弘揚的艱難重任。大迦葉尊者,他是把 佛的袈裟穿著,在雞足山中入了滅盡定,要等到 彌勒菩薩降生示現成佛,然後來打開他的山洞,他就負責把那件佛衣交給 彌勒菩薩,然後就入無餘涅槃了!他可以作這件事,但是要他生生世世在這裡弘揚佛法,卻作不到,因為這裡的眾生太汙濁了,太難以度化了。但其實所有的菩薩們都知道,佛陀這個任務是屬意一切世間樂見離車童子來作的,所以各個都推辭,來成就他的護法大因緣。因此,離車並不是一個不好的名稱,離車只是剎帝利種姓裡面的一個分支。

菴羅樹園是由一個很有名氣的大妓女捐出來的,就以這個妓女的名字來作為園名。

「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衆所知識」:大比丘是指已經證得解脫果的俱解脫者,如果廣義一點來說,可以包括慧解脫的阿羅漢比丘以及菩薩比丘。大比丘眾八千人,與 佛同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菩薩三萬兩千雖然是眾所知識,卻排在長老比丘的後面;為什麼大乘經中的菩薩們,一定都排在比丘僧後面呢?比丘和菩薩之間究竟有什麼關聯呢?我們先來瞭解一下:「比丘」又稱為「破煩惱」,主要是指斷除見惑與思惑兩種煩惱,不包括上煩惱的塵沙惑。比丘另外又叫作「淨乞食」,也就是以清淨心來乞食;這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以清淨的身口意行來乞求維持欲界人身生命的團食,不以下口食、仰口食,方口食、維口食等不如法的方法來維持生命,所以稱為淨乞食。所以,乞丐不是比丘,因為他們是不淨乞食。

在印度,出家眾都不建立爐灶的,意思是說,不要為三餐而自己種菜、切菜、撿菜、炒菜,不為這些事情忙碌,這都是下口食;仰口食是以觀天象之學來謀生;方口食是通使四方,巴結豪貴來謀生;維口食是說為人算命、看相,看風水、卜卦等等來維持生命。比丘維持生命以供修道,是由信徒們來供養的,所以叫作淨乞食。另外一個乞食的意思是說以法為食,比丘以什麼法為食呢?以解脫道法義為食,菩薩比丘則是兼以佛菩提道法義為食,這叫作法食;都是要向 佛陀或上位聖者求乞,這叫作淨乞食的意思。

比丘另一個意思叫作淨持戒,換句話說,戒如果沒有持好,戒體就會喪失,就不能再稱為比丘。不管是顯教或密教中的法師或喇嘛,只要修了雙身法,早已失去比丘戒體以及菩薩戒體了;就不是淨持戒者,那就不是比丘,不是佛門中的出家人了。比丘的另一個意思叫作「怖魔」,這是因為受了比丘、比丘尼戒以後,縱使見惑未斷、我執未斷也沒有關係,因為終究有一天會獲得解脫果,就會出離欲界,乃至出離三界生死,這就超過魔的境界。天魔波旬的境界主要是以欲界為主,所以不管什麼人受具足戒時,一定魔宮震動:因為魔的眷屬欲很強,人間又將有人要脫離他的掌控範圍了,他心中有恐怖,怕魔眾越來越少,所以比丘又名怖魔。

那麼,為什麼大乘經的菩薩們一定都排在比丘僧後面,在法會中就座時,菩薩也坐在長老比丘後,這是為了崇隆世間表相僧寶的緣故,因為佛教住持在人間,主要的象徵就是聲聞相的比丘眾。還有另一個原因,比丘、比丘尼一向都要依佛座下而住,不能離佛而住,所以一定要住在寺院中;菩薩多數是不依佛座而住的,而且大部分的在家菩薩多數不住在寺院中,大部分散佈在人間各行各業當中,因此菩薩排在後面。菩薩主要是以在家相者為多,聲聞相者為少,即使出家的菩薩們,多數也是現在家相的,譬如童子 文殊師利、童子 普賢菩薩,即是現成的事例;假使示現在家相的菩薩們與聲聞出家眾一起坐在佛前,就會有一些混亂了。

而且菩薩們從賢位到聖位,他們的證德高低層次相差很大,有許多菩薩甚至能於十方世界來去自如,所以他們都是遠行地的聖者,因此也都不依佛座而住,所以不管他證量多高,乃至等覺菩薩們被提到時,也是排序在聲聞大比丘眾後面來一起列名。這個狀況,一直到 佛陀晚年大乘佛教興盛以後才有所改變。正覺同修會經過討論以後,認為同修會中的僧眾都非二乘聲聞僧,平實導師也不是佛位;所有會員與法師們,全都是賢聖菩薩或凡夫菩薩,並無聲聞眾,故已改依古天竺 佛陀晚年時,大乘菩薩僧團純依證德排序之精神,將親教師等菩薩排列在前。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諸佛威神之所建立,為護法城、受持正法,能師子吼、名聞十方;眾人不請,友而安之】,小智慧是指二乘法的證量,但菩薩們的修證是包含二乘解脫道證量的,並且還要有般若以及一切種智的修證,所以叫作大智;菩薩從因地發心以來,他的修證一直是以菩薩的法道為主,所以叫作大智本行。這三萬兩千位大菩薩們,對於大智本行已經成就了,並且有諸佛的威神力所建立,所以他們為了守護法城、護持正法,都能獅子吼、破邪顯正。菩薩就像動物之王一樣,是眾生之王,能以正法的威德力,加上佛所建立護念的威神力,來作獅子吼;也就是破斥外道法,使得外道法不得不遠離佛門,沒有人敢來跟他挑戰,以免身敗名裂。菩薩正因為能夠獅子吼的緣故,接著就名聞十方。

諸位不一定知道,如果你挺身而出作獅子吼,破除種種外道邪說,能將佛法中的一切外道見驅出佛門,你早已名聞十方,雖然你自己不知道;因為十方菩薩都很關心正法是否久住,一定會很快傳出去,因為他們不用電話就可以傳出去了。「眾人不請,友而安之」的意思是說:眾人往往不向菩薩作任何請求,但菩薩把眾人當作朋友,設法幫助,讓這些人可以安住於正法之中,甚至於你需要正法的時候,他就把正法書寫在書中,寄到你的手上,讓你不用出門就能獲得法樂。

「紹隆三寶能使不絕,降伏魔怨制諸外道」,紹隆三寶一定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他自己以及所度的人,將來即使斷了思惑以後,也會故意再起一分思惑繼續行菩薩道,永遠不入無餘涅槃;才能夠在未來世中有人可以次第成佛,這樣佛寶才能相繼不絕。不然的話,度了人,個個都成為阿羅漢而入涅槃,就不可能再有佛寶相繼出現於人間,最多只能紹隆二寶,只有聲聞僧寶與解脫道法寶而已;所以三寶的紹隆以及興隆,都要靠菩薩,不能靠聲聞人。

菩薩還能夠降伏魔怨、制諸外道。諸魔最怨恨、最厭惡的成佛之道的法,就是眾生出離三界,從此不在他的掌控中。可是諸魔找到菩薩理論時,菩薩會說:「我不度眾生出三界,我也不出三界;我也不度眾生成佛,我自己也不成佛。」

天魔聽了以後就很歡喜回去了,但其實他誤會了菩薩的意思。菩薩說的是:「我不度眾生出三界,是因為眾生根本不可能出三界;即使阿羅漢入涅槃也不是出三界,只是阿羅漢把自己滅盡了,剩下他的異熟識獨自存在,阿羅漢五陰並沒有出離三界,反而是他在三界中消失了,何曾有出呢?」並且成佛是五陰成佛,而菩薩轉依了第八識以後,第八識沒有佛可成,所以「我永遠不成佛,我所度的眾生將來成佛了,也沒有成佛」。菩薩其實是這個意思,但是天魔聽不懂而誤以為是自己所想的字面上的意思。他就安心了,他的怨恨也就消失了,所以菩薩能夠這樣降伏魔怨。

「制諸外道」,阿羅漢只能作到一小部分。制伏執著於我見、執著於五陰我的眾生,是阿羅漢所能對治的。但是有很多外道,他們是在探究法界實相的,雖然他們探究時不免都會發生偏差,即使有偏差,阿羅漢們因為不懂法界實相,所以也無從制伏外道,也只有菩薩才能夠作得到。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為大家解說到這裡。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3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