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58集
由 正才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
在上一集的最後我們曾經說到,本識如來藏有空與不空的兩個層面。空的是由如來藏所出生的蘊處界及煩惱等種種法,也就是初轉法輪阿含道的所觀、所修、所斷的世俗法;而不空的是出生了蘊處界及種種煩惱的如來藏心體,祂是法界實相心,是本來自在、也從來沒有生滅,而且是真實存在而可以驗證的,所以說祂不空。這樣的空以及不空的說法,是有阿含部的經文為證的,我們就舉《央掘魔羅經》來為各位說明。
《央掘魔羅經》在四阿含經中,是蠻特別的一部經典,因為阿含部講到「如來藏」這個名詞的經典很少,而這一部經卻是經常提到如來藏這三個字。但是不可以像某些主張六識論的法師或學者,由於否定第八識如來藏,然後就因為這部經講到如來藏,就以自己的偏見來否定、或者認為這部經有問題。
那麼央掘魔羅是人名,它的意思是指鬘,也就是將所殺害的人的手指頭砍下來串成環狀的鬘。在經中說,央掘魔羅的本名叫作一切世間現,他從小聰明辯慧、微言善說,又色力具足;也就是英俊健壯、聰明過人,又能言善道。他跟隨一位婆羅門老師受學,有一天這位婆羅門老師的夫人,趁著婆羅門受到國王的邀請而單獨留下央掘魔羅在家的時候,企圖勾引央掘魔羅,但是央掘魔羅不為所動,這位師母就因此起了惡心想要報復。因此等婆羅門回家的時候,就假裝成被央掘魔羅欺負的樣子,這個婆羅門也因此對央掘魔羅起了殺害之心,可是又畏懼央掘魔羅的威德之力,不敢自己動手。所以就騙央掘魔羅說:「你要去殺一千個人,取他們的手指頭做成指鬘,才能除掉罪業,成為真正的婆羅門。」
後來央掘魔羅就真的見人就殺,串指成鬘,所以才被叫作央掘魔羅。那麼他就這樣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還少一個;那個時候,剛好他的母親送東西來要給他吃,他也因此生起了想要殺害母親的心,來湊這第一千個。就在這個時候,世尊感應到了,知道度化央掘魔羅的時間到了,就來到現場,之後就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對答。後來可想而知,當然就是央掘魔羅被 世尊給度了,然後釋提桓因等等天主以及佛弟子們,一一來到現場與央掘魔羅對答,但卻都一一被央掘魔羅所訓斥。這些過程我們在這裡就不細說,我們要為各位說明的,主要是文殊師利與央掘魔羅的對答。
那麼佛弟子們來過之後,後來文殊師利法王子也來了,文殊菩薩看見央掘魔羅就生起隨喜之心,就先以偈來讚歎,意思是說:「善哉!央掘魔羅!您已經修習很殊勝的道業了,如今應該進修大空,也就是一切諸法都無所有。」央掘魔羅聽完之後,就同樣以偈來請問文殊師利說:「文殊法王子啊!你是觀察空法的所有的人當中最為第一的人,那怎麼樣才是在這個世間善於觀察空寂之法?『空』這個法,空到底有什麼樣的義理?現在就是適當的時候,您應當解說,以解除大家對空這個法的疑惑。」由於文殊師利與央掘魔羅的來回對答經文滿長的,那麼除非必要,否則我們就直接以白話方式、或者以經文所要表達的意思,來為各位說明。那麼央掘魔羅問了文殊師利之後,當時文殊師利就回答說:「諸佛猶如虛空一般,虛空是沒有相的,沒有出生之相、也沒有物質或形色之相;那麼諸法也猶如虛空,這就是如來的勝妙法身。智慧猶如虛空,如來就是大智之身;而如來沒有障礙的智慧,是不可執捉、也不可觸摸。解脫也是猶如虛空,而虛空沒有相;解脫了就是如來,解脫境界是空寂而無所有的。你央掘魔羅又怎麼能瞭解呢?」
換句話說,文殊師利是認為一切法到最後都空無所有。那麼對於文殊師利的這個說法,當時央掘魔羅就以譬喻回答說:「譬如有一個愚癡的人,看見天上降下了冰雹,就產生了妄想,說那是琉璃珠,就將那些冰雹拿回家放在瓶子裡,當成寶物來守護,可是冰雹不久就全部融化消失了,而這個愚癡人不知道當中的道理,就這樣默然安住於空無之想;由於這個緣故,他對於真正的琉璃也有一樣的想法,同樣當作是空無之想。而你文殊師利也像那個愚癡人一樣,修習了極度的空寂之法;你常常作這樣的空無的思惟,所以否定一切法、破壞一切法。」這兩位大菩薩之間的對答,看起來非常尖銳犀利,可以說是針鋒相對,是極具戲劇張力的對話。但這其實都只是為了眾生而示現的,也就是說是為了眾生而演出了這一場戲。
接下來央掘魔羅又說:「解脫其實不是斷滅空,不是蘊處界都滅了以後成為空無,而你卻生起了極空之想,當作是一切法空;就好像那個愚癡人看見了冰雹消失了,就胡亂地否定而認為其餘的琉璃珠也不真實。而你今天也像那個愚癡人一樣,浮濫地生起一切法空的極空之想;看見了蘊處界空的法以後,對於那不空的本際真實法,你也說是空無。但其實呢,是有一個不同的法:是無常而空無的、但是也有另一個法是不空的。所謂空的法是說,種種的一切煩惱,全都是不善之法而終究會毀壞的,就好像冰雹會融化消失一樣;而所謂不空的法是說,就像真的琉璃寶珠的譬喻,就是在說『如來常住』,也是在說諸佛的解脫。」這就是在回應剛剛文殊師利所說:諸法都無所有、都是空,諸佛的解脫等等也都是空的說法;但是其實諸佛的解脫並不是空無,而是像琉璃寶珠一樣真實常住。也就是說法有空以及不空兩個層面,並不是一切都空無所有。
那麼接著央掘魔羅又繼續說:「有色法如虛空一般示現化身,是佛的境界,而滅除一切色法則是二乘的境界;解脫色是佛的境界,滅一切色法則是二乘境界。」這意思是說,二乘人取無餘涅槃是要把色法滅盡,永遠不會再有未來世的色身;但是,菩薩、諸佛修證佛菩提而證得解脫的色身是有色法,但是這種色身並不妨礙諸佛菩薩的解脫,因為已經不受生死繫縛,所以稱為解脫色。他不滅盡色法,他將有為的色法轉變成為無漏的有為法,以無漏有為法繼續修行菩薩道,最後成就究竟佛道。成佛以後也不滅掉色身,還要藉著五蘊十八界的種種無漏有為法,來利益眾生而永無窮盡。
那麼央掘魔羅接著又說:「你文殊師利怎麼可以把一切法空的這個極空之相,拿來說是真實的解脫呢?你要詳細正確的思惟,千萬不要含混而不分別清楚。」接下來的重要經文是這樣的:【譬如空聚落,川竭瓶無水;非無彼諸器,中虛故名空;如來真解脫,不空亦如是;出離一切過,故說解脫空。如來實不空,離一切煩惱,及諸天人陰,是故說名空。】(《央掘魔羅經》卷2)這意思很清楚,是說:「所謂的空,就譬如空無一人的聚落,也像河川乾竭、或像瓶子無水;並不是說沒有了聚落、沒有了河川、沒有了瓶子而說是空,是因為其中沒有人、沒有水,是因為其中空虛的緣故而說之為空;而如來真實解脫的不空──不是斷滅空的道理也像是這樣子;是因為出離了世間一切的過失,而說是解脫的空。如來其實不是空無,而是因為遠離一切煩惱,也遠離一切諸天和人類的五陰、四陰,而說如來是空。」這也就是我們一開始所說;本識如來藏有空與不空的兩個層面︰空的是由如來藏所出生的五陰及煩惱等種種的法,而不空的是出生了這些法的如來藏心體。
那麼接著央掘魔羅又故意說:「嗚呼!你文殊師利就像微小蚊蚋一般的心行,不知道真實空的義理;外道們也一樣在修空,你如今就像尼乾子外道一般,應當要默然才對。」當然這裡央掘魔羅故意說得很嚴厲,而當時文殊師利也是故意不甘示弱的追問,藉由兩人的犀利對答,因此而帶出了大乘與二乘法道的差異,這當中央掘魔羅就作了譬喻說:「聲聞人與緣覺人不知道大乘的義理,當他們前往某一個地方,而聞到菩薩香的時候,心中的恐怖啊!就像是貧窮而膽小的人走在空曠的野外之中,忽然聞到了凶猛老虎的氣味,心中很恐怖而要趕緊離開那個地方一樣;又譬喻說這些聲聞、緣覺人,他們處於對法界實相仍無所知的無明長夜之中,而專修無我法,他們都迷惑於諸佛的隱覆說教;也就是說,他們對於佛所說「不生不滅、常住不壞的不空如來藏」的隱覆密意的教導,是無法理解的;對於菩薩的獅子吼也是沒有能力回應的。」事實的情況就是這樣,平實導師一直以來也都是這麼如實主張的,跟這裡央掘魔羅的說法一模一樣,並沒有誇大。《阿含經》是初轉法輪 佛所說的經典,由阿羅漢們率領聲聞人在第一次結集的時候誦出,但是《央掘魔羅經》的內容卻顯示出:二乘人在大乘法中沒有說話的餘地;顯然阿羅漢們也是知道自己的所修所證是遠遠不如菩薩們的,但是他們也沒有私心,依然如實地記載當時菩薩們對二乘人的看法,以及 佛對菩薩的讚歎。
後來央掘魔羅又說:「如今的世間人,有兩種人是毀壞正法的人︰第一種就是專門說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畢竟空無的人;第二種人就是專門以五蘊中的某一法或某些法為常住的真我;像這樣的兩種人,都是在傾覆佛陀正法的人。」換句話說,第一種人就是主張一切法空的斷見人、第二種就是落在常見的人,斷見與常見正是毀壞佛陀正法的兩種人。當然央掘魔羅後來也藉文殊師利的提問,而說明了他所殺的那麼多人-其實都是像魔術師變化出來的一樣-只是為了度化眾生而做的示現罷了。
最後 世尊以衪的一切智及一切見,向文殊師利以偈來讚歎央掘魔羅,祂說︰「他並不是凡人,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度眾生的緣故,他其實是大菩薩,就跟你們一樣雄猛。」其實在這部《央掘魔羅經》的最後,也就是卷4裡面,佛就告訴波斯匿王說︰「央掘魔羅其實是早就成佛了,佛名叫作一切世間樂見上大精進如來;也說到文殊師利是另一尊佛,佛名叫作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所以顯然這兩尊佛是特地倒駕慈航,來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配合 釋迦世尊的弘法,而示現演出這一場度眾的戲的。
這一段阿含部經中的義理非常重要,就像剛剛經文內容所陳述的,藉由央掘魔羅的化現、以及文殊配合了演出,為佛門四眾說出了空與不空的真實理︰空的是煩惱、是緣生法的蘊處界;不空的是出生蘊處界及煩惱的如來藏本識。本識有空與不空的兩個層面,既能出生緣起空的無常蘊處界以及蘊處界相應的煩惱,但是祂自己卻不是蘊處界諸法、也不與所有煩惱相應,祂本自解脫,這就是「空、不空」如來藏的真實義理。
在一切人的實相法界當中,都是這樣同時具有有為界與無為界的,才能成其為人,才能成其為有情,否則就不可能有你、我、他等有情出現在三界中。如果沒有本識所出生的一切有情的無常蘊處界存在,也就不可能有緣起性空的世俗諦存在而可以被阿羅漢、辟支佛所親證。假使沒有能生蘊處界的本識出生了有情的五陰身,我們也就不可能有實相第一義諦可以親證了。所以說,一切法都是由本識如來藏所出生的,而如來藏本識雙具有為界與無為界,才能出生種種有為性的法界、也才能有出世間的無為界功能可以被四種聖人用來利樂眾生。假使沒有雙具有為界與無為界的本識,那就不會有無漏有為法的存在,也就不可能有四種聖人出來說法利樂眾生了。
所以說佛法必須雙具有為界與無為界,不可以單有緣起性空及無為界,否則就不成其為佛法了。因為佛菩提道殊勝之法是世、出世間法,不只是二乘依涅槃本際而修的緣起性空的出世間法,更不是應成派中觀的斷滅法,而是具足函蓋世間法及出世間法的。
那麼今天這個單元就為各位說明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