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051集
由 正鈞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今天要和大家來談一談「略說『界』的意涵」第一集。
諸菩薩從因地開始,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福慧圓滿之後,最後得一切種智而成就佛道。一切種智尚未圓滿之前,菩薩在諸地之中所修的種智,這是屬於菩薩在成佛之道中的增上慧學,而「種智」也就是佛菩提道修道過程中,所證得如來藏種子的智慧,所以就稱為道種智。「種智」其中的「種」就說的是種子,但卻不是世間法之中水果或植物的種子,只是依其能生而立名,而不是真的有一顆一顆的種子,那不明白的人就拿起粉筆在黑板上一點又一點,說那就是佛法中的種子,那其實是一場誤會了。佛法中在此所說的「種子」,其實是在一切種智增上慧學中所說的「界」。界又稱為功能差別,也就是種種法所擁有的功能的界限,因為諸法功能都有它的界限,所以又稱為叫作法界;每一個法都有其功能的界限,所以說每一個法都有其界,或者說是差別。
然而,這一句「每一個法都有其界、差別」,到底法界中有多少法?若是無法了知這一個部分,當然就沒有辦法了知到底有多少界、有多少差別了。在《雜阿含經》卷16(第444經)中有這麼一段經文:【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眼藥丸,深廣一由旬;若有士夫取此藥丸,界界安置,能速令盡於彼界,界不得其邊;當知諸界,其數無量。是故,比丘!當善界學,善種種界,當如是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這裡的「界」,說的是法的功能差別;也就是說,每一個法都有其差別不同的功能,各有其界限。有多少呢?世尊開示說:「當知諸界,其數無量。」各位想想看:將深廣各一由旬的眼藥丸,「一由旬」是多長?各家的說法不同,有的說是二十里,有的說是四十里,總而言之就是很長的意思;若是有士夫,也就是現在的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大家都來取這個藥丸,譬如說都在各法界中普遍安置,而很快的使眼藥丸在那些法界中都放置完畢了,即使是這樣子,然而法界仍然極多,無法窮盡其邊際而全部都放完。您可能就會說:「這個譬喻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因為不可能有人有能力,可以想像而推測它的結果嘛;再者眼藥丸本身就已經多得是不可思議,更何況說將眼藥丸放在各法界中普遍安置。又有誰知道有多少法界呢?」正是如此,所以才說根本就是不知道法界的邊際何在。然而經文末後咐囑說:「比丘們!應當要善於修學法界之學,應當要善於運行種種法界,應當像這樣修學。」這其實就已經說明了一點,這一部經典本來就是大乘經典,因為二乘人不需要「當善界學,善種種界」,因為解脫道的成辦本來就是這樣子;甚至於說,二乘人對十八界、對三界的瞭解,也是有限度而不得究竟。
但是,假如在這裡就直接從大乘法來說「界」,恐怕大家不容易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我們就先來看一看世間法之中的「界」,然後再來從二乘法之中,再來觀察這一些「界」的意涵,最後再匯歸於大乘法而「略說界」;然而其實更應該說是「極為略說」,因為法的功能差別實在是無量無邊。
所以首先在世間法之中,我們說可以顯而易見的「功能差別、界限」,舉例來說明。譬如說交通工具,馬路上到處可以看得到自行車、機車、貨車、公車等等,乃至說鋪上了鐵軌的火車,若是你還要再加上在水面上跑的船艦、水底下的潛艇、天上飛的飛機,甚至於說是太空船,那這個種類可真是說多得不得了,那這一些總而為說,都叫作是一個交通工具;然而因為其運載的功能、對象、物品各各不同,所以就有其功能的差別。又譬如說建築物,有時候稱這樣的房子叫作公寓,稱另外一種房子叫作別墅,那又說這樣子叫作工廠,那樣子叫作寫字樓,還有一種又叫作演藝廳;那麼這一些的建築物有其共同的功能,是為了要作為人們生活,或者活動的依止,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或者活動方式的千差萬別,所以就建構了功能不同的建築物。而從表面上看來,交通工具的車子等等,是與建築物的房子等,它的功能是有差別的,有時候也說它是完全不相同的;然而,若是隨著人們運用的方便,兩者有時候又會有共同的功能。譬如說,有人開著車子到處去旅行,吃住等等作息都不離開這輛車子,那這一部車子這個時候就兼而有住宿以及通行的功能,那我們就叫它是旅行車。又譬如說,福建沿海有著以捕魚、養殖為生的漁民,他們長年所住的雖然都是漂浮在海面上,但是又不能說那是船,因為那其實就是他們捕魚、養殖所居住的房屋。那麼像這樣有著某一類的共同功能,但是也可能被運用而成為其他功能的這一些器物、物品,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真的是比比皆是。
前一個例子所說的器物,都是人們創造出來的,那麼接下來我們再舉例來看看,其中有一些是人們所創造的,有一些則是大自然本有的。一般而言,人們建造了溝渠,是為了讓水流流到某一個特定的位置,或者是可以作為某一些用途,或者是純粹只是要把水流導到他處而已。大一點的人工溝渠,有時候就被稱為叫作運河;而大一點的自然溝渠,就是我們所通稱的江河。水被導流到某一個特定的位置,面積小一點的就說它是叫作池塘,面積大一點的就說它是叫湖泊;而池塘、湖泊都是水暫時儲存的位置,藉由溝渠、江河的疏導,最後都流到了海洋去。表面上看起來,溝渠、江河的功能是讓水流通的通道,而池塘、湖泊則是水儲存的位置,兩者的功能是不同的;然而,當水在溝渠、江河中流通的過程,難道不是也是暫時地儲存在溝渠、江河之中嗎?所以溝渠、江河是不是也有儲存水的功能呢?當然就是嘛!而水雖然儲存在池塘、湖泊之中,但畢竟不是一直都儲存在那裡,所以當上流的水又流下來的時候,原來暫時儲存在池塘、湖泊裡面的水,不就是藉著池塘、湖泊的水道,又流到下游去嗎?所以你可以說池塘、湖泊沒有讓水流通過去的功能嗎?當然也是有的。那麼最後一個目的地──海洋,總要說它的功能就是只有儲存吧?其實不然,海洋之中有一種自然現象叫作洋流,既然是有一個「流」字,表示說海洋的表面,雖然看起來是風平浪靜,但是海底下的水卻是到處在流動,所以海洋仍然是有讓水流通過去的功能。
再舉個例子來說,這一些物質是大自然中本來就有的,譬如說氣體中的氧、二氧化碳、氮、氦、氫氣等等,依然是有其各別不同的功能差別。每一個人呼吸的時候都需要氧氣,也都會呼出二氧化碳;灌氣球的時候需要用到氦氣,而醫學上的治療之中,或者工業的生產過程中常常會用到液態氮,而科學的實驗中,就常常會用到氫氣。換句話說,這一些氣體的種類各各不同,而其功能與作用也是有它的界限,同時某一種氣體只能在其相對的情況中使用,而不會在別種的狀況中運用。
乃至說動物中有人、牛馬、獅狼、魚蝦、鷹燕等等的差別,植物中也有桃李、梅菊、樟檀、薯豆、薑蒜等等的差別,那麼這一些動物、植物也各有其生活或種類的差別。再者,人有黑白、男女、長幼、高矮、貧富、士農工商,而每一個人的身上也有手足、指髮、心肝、骨肉等等的區分,環境中也顯示出遠近、高低、長短、方圓、安靜憒鬧、髒亂乾淨等等種種差別;所以從現實生活中舉出來這些類似的例子,其實就已經很囉嗦了,但這就說明了,即使是世間法中,其功能差別、界限已經是無量無邊,讓人無法窮盡了。
那麼接下來換一個角度,從二乘法來略說一下。二乘法之中,常常聽到說有五停心觀,那就是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界差別觀、數息觀;其中的界差別觀,有時候說為念佛觀,這就成為兩種的五停心觀,但是今天不是要說五停心觀的內容,而是要說界、功能差別,所以就以第一種的五停心觀來舉例說明。
為什麼會說五停心觀?因為眾生從無始以來就有種種的煩惱,五停心觀就針對其個別的煩惱來作為對治,對治的法在二乘法中是非常常見的。而「停心」的「心」說的是意識或者是識蘊,因為有種種的攀緣、無明,就要用這五種的觀來對治,對治行者的貪、瞋、癡、身見、散心等煩惱。以不淨觀來對治貪欲,乃至是以數息觀來對治散心,這不就已經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每一種觀行彼此之間是有不同的功能差別,也就說有界;那就是不淨觀會與離開貪欲相應,而慈悲觀會與離開瞋恚相應。而不是說一定要說「界差別觀」這個名相,才有種種的功能差別存在。所以一般而言,就不會叫說想要離開貪欲的行者,去修與斷這一種煩惱比較不相應的慈悲觀,因為其界、功能差別是不相當的。說到了「界差別觀」,這個「界」又有著不同的施設方便,如六界、十八界,又譬如有時候又會提到三界、五陰、十二處等等,因為這一些法各有其功能的差別,要觀察、瞭解這些法之後,再進一步思惟其互相間的關係,才能夠完成某一個法的現觀。現在就從二乘法的角度來略說一下,先說六界。
《中阿含經》卷第21,其中有這麼一段經文:【阿難!我本為汝說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阿難!此六界,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界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含經》中常常會有一個問題,明明這一部經典講的是大乘法的法義,可是後來被集結出來內容,卻只有解脫道的法,其中的原因則是因為結集這一些經典的二乘人,因為不證大乘法的緣故,於第一義諦法並無念心所,所以結集出來內容,就只有二乘的解脫道法。然而具眼的菩薩,在讀同一部《阿含經》時,就會看出一些蛛絲馬跡,更明白與相信說,世尊說法是一味平等的,只是因為這一些二乘人的根性差別,所以只能集結出解脫道的法義,但畢竟也蒙受了世尊的恩澤,聽過了大乘法,而在深心之中種入了第一義諦的種子。這表示說,二乘行者與大乘行者所證的法是不同的,前者只與蘊處界相應,而後者所證主要是依於如來藏,因為所依的法其差別的緣故,當然所得的智慧就會有差別了。
這六界的前五界,也就是地、水、火、風、空界,一般都知道這指的是組成色身的四大元素,這是自身的內四大,廣泛而言還包括自然界的地、水、火、風,這是外四大的器世間,而自己身內與身外的世界有著不同程度的空間,才使得諸法不會受到阻礙而得以運作。第六界的識界,單就二乘法的解脫道而言,就說祂是意識,或者說是識蘊六識的和合運作;而就大乘法而言,就要說祂是第八識如來藏。因為二乘人不證如來藏,就在前五界與識蘊的差別上作觀察,就可以進一步心得決定而確定蘊處界是虛妄。而菩薩不僅可以如同二乘人一樣現觀,更可以現觀一部分法界實相—如來藏與蘊處界的關係—而把蘊處界匯歸於如來藏,當然所得的智慧是遠遠超過二乘人只依於蘊處界而作的觀行,所得智慧上的差別,正是因為所證、所依的法的界限是不同的。
今天就說到這裡,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