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用正統佛教名相的密教廣論(四)

第67集
由 正祺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單元。在這一集,我們繼續探討宗喀巴的《廣論》如何竊用正統佛教的名相。

在上一集,我們討論了密宗是以外道法入篡佛教正法,利用許多的佛法名相,卻是作不同的解釋,藉此大量地吸收了佛教的資源,也誤導了許多希望修學正法的佛弟子。因為密宗是入篡佛教正法,竊用佛法名相,所以會在許多的地方產生前後矛盾的現象,就像達賴喇嘛在《西藏佛教的修行道》所說的:【我們確實也發現二轉法輪有某些教法與初轉法輪相矛盾。】(~《西藏佛教的修行道》,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頁15)佛陀三轉法輪的教法如果互相矛盾,佛弟子們如何來依止並修證成就佛道?其實是密宗誤會了佛法名相,誤導佛弟子,這種現象在《廣論》中是非常的常見。例如宗喀巴在《廣論》上士道修行止觀的論文內容中,引用許多《解深密經》的經文來作為《廣論》上士道應修證的內容。例如《廣論》卷14中說:【《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云:「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此說於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不分別住,名奢摩他;思擇二境,名毘缽舍那。】(~《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

《解深密經》是唐朝 玄奘菩薩所翻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是 玄奘菩薩所翻譯的經論,如《大般若經》、《解深密經》以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中所出現的佛法名相;其中《解深密經》對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詳細的說明。《解深密經》是唯識的根本以及重要的經典,在《解深密經》卷1〈心意識相品〉中開宗明義建立有阿賴耶識,經文說明六道眾生生死輪迴的時候,有時在卵生、有時在胎生、有時在濕生、有時在化生,在這四生的身分生起的時候,有一個種子心識能夠配合這四生的身分成熟、輾轉、和合、增長、廣大。這個心識,如來說:【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解深密經》卷1)《解深密經》並不是說眾生四生的身分是依緣而生,而是說有一個阿陀那識,祂就是阿賴耶識,這個識跟隨追逐著眾生四生的身分,祂能夠攝受四生的身分,祂隱藏在四生的身分之中,祂與四生的身分共同安危,這個阿賴耶識也稱作心。

在《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中敘述了八識心王的體相,並且說明阿賴耶識是生死的根源,祂的各種名稱以及祂所顯現的各種差別相,就是唯識的各種事相。〈心意識相品〉中 如來又說:【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解深密經》卷1)也就是以這個阿陀那識作為依止,也因為有這個阿陀那識,所以才能夠建立六個識;因為有阿陀那識,這六個識才能運轉。《解深密經》並不是說一切法緣起性空,而是說有一個能夠作為六識生起的根本,宇宙萬法都是因為這個阿陀那識才能夠建立。

我們知道 玄奘菩薩是極力主張眾生有八識心王,主張眾生有真實如來藏阿賴耶識的佛教高僧。而 玄奘菩薩所翻譯的《解深密經》更是大乘唯識的精髓,經中所說的法都是依於阿賴耶識而展開的,也就是《解深密經》中所說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等法,都是依於阿賴耶識才能建立的。

在《解深密經》卷3中解釋盡所有性說:【盡所有性者,謂諸雜染清淨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是名此中盡所有性。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如是一切。】經文中說明盡所有性是函蓋清淨的或是雜染的一切法的所有品類差別。譬如五蘊,可以函蓋有情的一切身心世界,一切的有為法都是這五蘊所含攝;或是內六處、外六處等,把有情的心識對外有六種的了知作用,作了完整的含攝。因此,盡所有性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一切法,當然這一切法建立的前提就是阿賴耶識,也就是一切法是依止於阿賴耶識的。

所謂的如所有性,在《解深密經》卷3中解釋說:【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復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從經文中的解釋,可以知道所謂的如所有性,就是含攝在全部一切境界當中第八識心體的真如性,這如所有性的如,就是指真如。

什麼是真如?《成唯識論》卷9中 玄奘菩薩說:【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真如就是真實與如如的意思,真就是真實,顯示這個法不是虛妄緣起的;如表示恆常,表示這個法是無有變易的。也就是真如這個法在一切的境界當中,祂的體性是恆常不變易的。真如這個法能夠在一切境界當中,顯示出真實與如如的體性,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538中聖教記載:【舍利子問善現言:「何等名為心非心性?」善現答言:「若無變壞亦無分別,是則名為心非心性。」】《大般若經》中善現須菩提說有一個心沒有一般六識心的心性,這個心不會變壞,也不會分別,這個心就是《般若經》的非心心、無心相心;因為從無始以來祂就是這麼真實的存在,也不會變易,所以也稱為真如。二轉法輪《般若經》所講的非心心,就是三轉法輪唯識所講的阿賴耶識、真如,甚至往前到初轉法輪所說的入胎識、本際、本識,全部都是在講如來藏阿賴耶識。

如所有性是說眾生的真如顯現出七種狀態:一是流轉真如,是指真如與我們的身口意行等有為法無有先後性,在流轉中就顯示出真如;二是相真如,是在世間一切法以及人無我性及法無我性中真如顯現的實相;三是了別真如,是指有情的一切身口意行都離不開八識心王的了別性,有情眾生的一切雜染清淨的法,都是真如的真實性;四是安立真如,是指眾生因為有不壞不滅的因地真如,因此世世輪迴受苦;五是邪行真如,是指眾生都有真如,可是卻是行於邪行,積聚後有諸苦;六是清淨真如,是指眾生在滅聖諦中真如實性一樣顯現;七是正行真如,是指眾生所行都是在正法中行的時候,這所行中一樣有真如性。七真如不是真如有七種,而是阿賴耶識心體在一切法當中顯示出的七種相貌,也就是從不同的證境而說阿賴耶識在七種境界中的真實與如如性。

《廣論》中引用《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4)宗喀巴在談止觀時,認為止所緣的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觀則能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這在《解深密經》卷3中有類似的經文:【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是毘缽舍那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解深密經》這一卷是 彌勒菩薩請問 如來:菩薩要以什麼為依止、要以什麼而安住,在大乘法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也就是大乘菩薩要以什麼作為依止、安住來修習止觀?

我們要記得《解深密經》是以阿賴耶識作為宗旨的,菩薩修行止觀一定不能夠離開阿賴耶識,否則就成為斷章取義了。《廣論》中引用《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說明止跟觀都可以緣於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只是止緣於無分別影像,觀緣於有分別影像。在盡所有性之中,什麼是無分別影像?因為盡所有性,是我們七識心所相應的境界,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在這些境界當中,例如禪定,二禪以上等至無覺無觀三昧之中,不緣於外五塵時,有無分別影像的境界,可以作為意識心安止的處所。可是,在如所有性之中,以《廣論》而言,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無有任何真實法的存在。宗喀巴在註解月稱《入中論》的《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中說「諸佛未說有實法」;既然沒有真實法的存在,也當然沒有真如,那應該以什麼作為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的境界,而且可以作為意識心安止的處所呢?

大乘佛法之中,有一個真實法如來藏可以實證;實證如來藏之後,可以緣於如來藏所顯示的無分別影像的真如體性而安住。雖然如來藏本身是無所住的法,祂不在六塵中分別,可是祂卻時時在一切法之中顯示出無分別的影像,這無分別的影像可以作為意識心安止的境界。然而宗喀巴否定有真實法的存在,既然沒有真實法的存在,哪來真實與如如的境界可以作為所緣?所以,宗喀巴所說「如所有性無分別影像者,是止所緣」,是自打嘴巴的說法。

至於,所謂觀能緣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在盡所有性之中是指二禪以上的定力,住在初禪境界當中,仍然有色塵、聲塵、觸塵三塵的影像可以用意識心來觀察。這個時候,還是依於止的定力,但是不安住在定境當中,就以這個定力進行觀察。而在如所有性之中,也是一樣依於止的定力,來觀察眾生的真如在一切法當中不即不離地和合運作。如果如宗喀巴所堅持無有真實法如來藏的存在,一切法依緣而生,他怎麼觀察如所有性的有分別影像呢?

中觀應成派的法師認為如所有性就是「一切法皆緣生性空」。這緣生性空只是依於一切法生住異滅所顯示的狀態而已,怎麼會是如所有性的七真如呢?一切法本身虛妄不真實,依於不真實的一切法所顯示的緣生性空更是不真實,緣生性空絕對不是如所有性。必須是能藉緣出生一切法的真實如來藏,能在一切法當中顯示出真實與如如的體性,才能說是如所有性。宗喀巴否定有真實法的存在;既然沒有真實法的存在,哪來真實與如如的境界可以作為觀的所緣?所以,宗喀巴說「如所有性有分別影像者,是觀所緣」,是拿磚頭砸自己腳的說法。

在《解深密經》卷2中,如來開示說:【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於此真如,諸菩薩眾勇猛精進為因緣故,如理作意、無倒思惟為因緣故,乃能通達;於此通達漸漸修習,乃至無上正等菩提,方證圓滿。】我們從經中如來的開示可以知道:在一切的凡夫位或是生死流轉的異生位中,以及菩薩染淨地中,所有第八識心體阿賴耶識或是異熟識,都可以稱為真如,都可以稱為圓成實相;這個阿賴耶識、異熟識的心體是眾生平等平等的,因為祂含藏有能讓眾生證得初地通達位的真如性,也含藏有能讓眾生轉成佛地真如的功德性,因此說一切法平等真如。就是依於這個真如,菩薩眾們勇猛精進作為因緣,在這個真如中,能夠如理作意、無倒思惟的緣故,才能夠進入初地通達位。從通達位開始進入修道位漸次修習,一直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才是圓滿佛地的究竟位。

月稱與宗喀巴都認為沒有真實法的存在,因此他們否認有阿賴耶識;認為不必有阿賴耶識,眾生的業也可以產生果,所以他們主張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一切法空。既然沒有阿賴耶識來顯示真如性,那麼《廣論》講如所有性作什麼?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表示一切法都是虛假的,如何說有真實與如如的特性?何處能夠顯示出七真如?《廣論》引用《解深密經》的內文,卻是把《解深密經》的前提給否定掉;或者《廣論》引用了了義經典的內涵,卻是否定了自身的宗旨。如此,這個論述怎麼能夠稱為菩提道的次第呢?這個《廣論》明顯只是東湊西湊的剪貼簿而已。

我們希望《廣論》的學習者能夠靜下心來,仔細地分析理解我們辨正的內容是不是合理。如果是合理,就應該放棄錯誤的學習對象,以三乘菩提正確的佛法作為依止,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法身慧命;同時也應該告訴周遭學習《廣論》的人,盡速遠離錯誤的邪見,埋首於處處矛盾的《廣論》,在菩提道上唯有墜落深坑,是永遠無法成佛的。

今天這個單元,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