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26集
由 正才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兼論唯識學的最早根據」。這一集,我們就來為各位菩薩解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法印,都必須要依如來藏才能印定的道理。
首先,是「諸行無常」法印。諸行無常是說:必須滅盡諸行,才能證得解脫果;懂得滅盡大小、粗細種種行的人,才是有解脫知見的聖者;所以有這樣的解脫知見後,就努力觀行來斷除諸行,捨壽之後才能取證無餘涅槃,不會再使五蘊十八界中的任何一法再度出生,永遠住於無餘涅槃之中。可是,滅盡蘊處界一切法以後,佛說仍然有無餘涅槃中的本際不會滅失,所以不可以說阿羅漢入涅槃時,滅盡蘊處界一切法以後是斷滅空無。
那麼,我們就來分析探討一下,既然無餘涅槃中有本際不滅,那這個本際究竟是色法呢?還是心?或是虛空呢?如果是色法,那麼涅槃就會成為無常法,因為 佛在《阿含經》中處處說「色是無常」,這樣一來可就違背 佛所說的涅槃是無為、常、恆、不壞滅、真實!因為色法,不論是五色根或五塵等的色法,是在入無餘涅槃時就必須滅盡的,所以無餘涅槃的本際一定不會是色法。
那麼,有可能是虛空嗎?答案是:不可能。因為虛空是空無、是無法,沒有一法存在,所以才叫虛空;如果虛空就是無餘涅槃的本際,那麼無餘涅槃就成為斷滅空,就與某位生前號稱為台灣佛教界導師的法師所主張的一樣,他主張說「蘊處界滅盡後的滅相,不會再被滅除了,這個滅相不滅就是真如」,但是這樣的說法,卻是不折不扣的斷見、外道見,這個部分我們後面會再討論。
無餘涅槃的本際,既然不是色法,也不是虛空,那麼一定是心!在《阿含經》裡說,能了別六塵的心識是識陰六識,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識;而意根在《阿含經》中,通常不說為識,都說是根。可是色陰,不論是說眼、耳、鼻、舌、身五根,或是說色、聲、香、味、觸五塵,都沒有包含意根,顯然意根不是色法所含攝,所以意根是心法,在大乘法中有時叫作末那識;這樣連同識陰六識,就已經有七個心識了。
可是,如果無餘涅槃的本際是心,也不會是這七個心識,不會是前五識,不會是意根,也不會是意識,不論是離念靈知或有念靈知的意識,因為這些心都含攝在十八界裡,因此入涅槃時也都必須滅除。所以無餘涅槃的本際,當然就是《阿含經》中提到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的入胎識,也就是本識了!既然前七識心在入涅槃時已經被滅除了,沒有覺知心我、作主心我,沒有眾生我存在了,剩下的這個心—入胎識—獨自存在而被稱為無餘涅槃,當然應該被稱為第八識;那不正是阿含部的《央掘魔羅經》所講的如來藏了嗎?如果沒有這個第八識本識心獨存而離見聞覺知,那麼無餘涅槃就只能成為斷滅空了,就與焰摩迦證道之前的斷見觀點一樣了;但是那樣的斷見,卻是被 佛陀與舍利弗尊者所訶責的。
在《雜阿含經》卷5中記載著:佛世時的焰摩迦比丘,認為 佛的教導是【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更無所有。】也就是說,他主張定性聲聞阿羅漢捨壽後,入了無餘涅槃,在無餘涅槃當中是一無所有的;換句話說,他的見解就是斷見論。當時的佛弟子們都反對他的看法,並告訴他:【勿謗世尊,謗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說,汝當盡捨此惡邪見。】比丘們一致反對他,要他棄捨這樣的惡邪見,因為 佛不是這樣教導的;甚至警告他:這樣的言論是謗佛。可是焰摩迦比丘仍然堅持己見不改,比丘們沒有辦法說服焰摩迦,只好求助於舍利弗尊者來開導他。後來經過舍利弗與焰摩迦的一番對談,焰摩迦才知道這樣的斷滅見是錯的,是不符合 世尊所說的法,他後來也因為接受了舍利弗的教導而得法眼淨、證初果,乃至隨後更進一步成為阿羅漢。
這一段《雜阿含經》的內容,是相當重要的經文,前面已經有老師為各位講解過了,您也可以請購 平實導師的《阿含正義》來進一步閱讀並思惟其中的道理。這段經文內容已經非常清楚地顯示,無餘涅槃中並非一無所有,而是寂靜、清涼、永沒,佛在其他《阿含經》中有時說為無煩無熱、恆、不變易法,乃至有其他種種名稱,譬如實際、如、我等等。這意思是說,一定是有一個法存在,才能說是寂靜、清涼,才能說是無煩無熱、恆、不變易。一切法空就是無法,沒有法怎麼能說是清涼、恆、不變易?這樣一來真相大白了,原來在聲聞佛法的四阿含諸經中,佛早就密意說過了,人們都有八識心王的了!既然無餘涅槃中就是第八識入胎識,是大乘法中所說的真心本識如來藏,那麼大乘禪宗明心時所證悟的心,當然必須符合這個事實——也就是親證第八識心體,否則就是悟錯了!
大乘禪宗的修行人,如果是悟錯而墮入蘊處界法中,那麼一定不可能符合「諸行無常」法印的檢驗;譬如離念靈知心,是晚上熟睡時都會斷滅的,是悶絕時一定會斷滅的,也是無想定與滅盡定中都會斷滅的,而祂現行運作時,卻是必然有意行存在的,因此正是「諸行無常」所要檢驗的無常性的法。只有如來藏心體常而恆住,才是從來都不曾間斷過的心,才是遠離種種身、口、意行的真實心,祂的自性從來都不變異,也永遠沒有暫時斷滅的時候,是永遠的常,這樣才能通過「諸行無常」的檢驗。如果沒有入胎識心體,就不會有蘊處界的存在,既然連一切有情都不可能存在,何況能有身口意諸行無常的法印可以施設?所以,諸行無常法印是依止入胎識如來藏而有的;如果離開了入胎識如來藏,尚且不可能有蘊處界,何況能有蘊處界的種種行?更何況能有蘊處界諸行無常的法印可以施設?由此可以證明:「諸行無常」法印,是以入胎識如來藏為根源的;若離入胎識如來藏,就沒有諸行無常的法印可以存在,就不可能以諸行無常法印來自我檢查了。
接著,我們來看「諸法無我」法印。大乘禪宗的證悟,如果是墮入離念靈知心中,或是墮入離念靈知的自性中,那麼就跟自性見外道所墮一樣了,因為離念靈知正是識陰六識的自性,屬於顯境名言所含攝,不能外於識陰六識而存在。也就是說,識陰六識或意識存在時,離念靈知就存在;識陰六識或意識斷滅時,離念靈知就不存在。由此可以證實:離念靈知面對六塵是了了分明的,面對定境也是了了分明的,但卻是無常法、必壞法、間斷法,不是無間等法。由前面幾位老師所舉示的教證及理證,也已經證明離念靈知正是意識心的自性功能,一定與意識心同樣是無常性、壞滅性、緣生性的,不是無間等的法性,當然不可能是常住不斷的無間等的真我;假使有大法師想要在意識心的種種變相境界中,找到某一個法是可以常住不壞的,那就是愚癡人。不但意識是這樣,其餘諸法也是如此,所以說「諸法無我」。
蘊處界中的一切法,不論粗細都是無常,而沒有常住不壞的真我性,入無餘涅槃時都應該滅盡,所以說「諸法無我」。而入胎識如來藏卻是不須滅盡,也是不可能被滅盡的,即使窮盡十方諸佛大威神力合為一個特大的威神力,也無法滅除任何一個極低賤有情的入胎識,因為十方法界中沒有一個法可以用來滅除入胎識,因為十方法界一切法都含攝在入胎識中。而這個入胎識如來藏,從來不與六塵相應,從來不執著一切法,從來都是隨緣而應,從來都不起半點貪厭的心行,都沒有蘊處界我的貪瞋癡性,所以能夠通過「諸法無我」的檢驗;也能使得二乘聖人所入的無餘涅槃不墮入斷滅境界中,成就二乘涅槃的正理,而使一切外道、一切人天不能訶責。假使入胎識如來藏不是真的有能生蘊處界及萬法的體性,假使祂不是具有毫不簡擇善惡種子的無我性,就不可能有三界有情的存在,更不可能會有因果律的確實執行,當然就不可能會有三界六道有情蘊處界萬法的無常、無我性可以被檢查,也不可能會有檢查蘊處界無常、無我的「諸法無我」法印的存在了!由此證明:「諸法無我」印也是依如來藏而有的。
最後,我們來看「涅槃寂靜」法印,同樣也是必須依於如來藏才能成就。這意思是說:涅槃寂靜也是依入胎識如來藏而施設的;如果離開入胎識如來藏,就沒有涅槃可說了,因為蘊處界斷滅後的空無,不可以說是涅槃,否則涅槃就成為斷滅空,就與斷見外道一樣了。有很多法師、居士因為沒有實證,又否認第七、第八識的存在,為了避免被指責落入斷滅空的窘境,因此施設了種種詭辯的說法;譬如前面提過的那位已經過世的法師,他就主張:「滅盡五陰而入無餘涅槃以後,五陰的滅相不可再滅了,所以滅相是不滅的;不滅的,所以不是斷滅,所以一切法空的空無之境即是涅槃。」但這其實仍然是斷滅空,不是空盡五陰以後,真實不空、常住不變的涅槃。
假使真的有他所謂的滅相之法,也要等他的蘊處界都滅了之後,才有所謂的滅相可說,在他的蘊處界還沒有滅失時,這個滅相其實還是不存在的,顯然這個滅相仍然是有生之法,有生之法將來也一定必滅。而且這位法師所說的滅相不滅,其實也只是他意識心中的一個想法或觀念,並不是實有法,仍然是屬於五陰的想陰所攝的戲論,只是他生前的意識心中的一個概念而已。當這個觀念存在他心中時,那就是意識心所了別的對象,就是法塵,有法塵在就是不寂靜了;更何況還有意識心存在,能夠作種種觀想,當然是憒鬧不靜的,不是佛所說的寂靜境界。也就是說,這個滅相不滅的實質,其實仍然是依蘊處界法的存在而存在的;在他死前,意識心中可以常有這個作意存在,是由意識心的念心所執持著的,是意識心所擁有的觀點。當他捨壽時,意識心斷滅以後,意識心所擁有的這個作意就隨之不存在了,這個滅相不滅的觀點就斷滅了,所以並非常住法,不可以說是不滅法。
所以,這位法師施設滅相不滅就是真如、就是常而不是斷滅空的這樣的說法,並無實質,並且會使得阿羅漢們入涅槃時都成為斷滅空,所以滅相不滅,其實只是言詞詭辯的施設建立罷了,並無實法可以獨存於涅槃中,本質仍然只是戲論,絕無涅槃修證的實質,當然通不過「涅槃寂靜」法印的檢驗。此外,離念靈知心或某些法師自以為證悟禪宗法門而說的直覺,也都不符合真實寂靜法印:不論是近代諸大山頭所謂的「證悟」,或古時圭峰宗密所認為的「證悟」,其實都只是欲界境界的離念靈知;或者像近幾年極有名聲的藏密元音上師所說的「前念已過、後念未起,中間短暫時間的無念靈知心」,其實仍然是覺知心。但是,他們都認為他們的所證是真如心,不知道其實都只是意識心;由此可以證明:他們都落入意識覺知心中,我見都仍然分明的存在,所以當然是三縛結具足的具縛凡夫,不離法塵或六塵的叢鬧,不符合「涅槃寂靜」的法印,當然是悟錯了。只有本識離蘊處界、離見聞覺知、離能取所取、離一切覺觀思量,才符合涅槃寂靜的法印。
最後,再提醒各位菩薩:「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法印,雖然只是檢查所悟三乘菩提正確與否的準繩,特別是偏重於檢查解脫道的果證是否正確;但是解脫道的修證,其實仍然是以如來藏為基礎才有可能成就。也就是說,三法印的自性絕對不得外於如來藏,否則就沒有檢查解脫境界的功能。因為解脫境界的最後實證,也就是無餘涅槃境界,其實仍然是依滅盡蘊處界後,而獨存的如來藏自住境界而施設的;如果離開了這個第八識如來藏獨存而無知覺的境界,那就沒有無餘涅槃可入,就會成為斷滅空了。因此,這三個法印都必須依如來藏才能印定、才能成就。
今天這個單元就為各位說明到這裡,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