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中諸法無我的顯說與隱說(三)

第118集
由 正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談到了應該要以正確的智慧來如實地觀行,才能夠避免被受陰的境界所拘束。除了受陰以外,還有一些人是誤計「能知能覺」為真實我,這樣仍然有大過失;因為這樣的認知是墮入「想陰」當中,修行再怎麼久還是我見未斷的凡夫。各位觀眾!如果您想要真的斷除我見、三縛結,成為實證初果解脫的佛弟子,對於古今凡夫大師們誤會五陰的情況都應該要加以了知,才不會像他們一樣墮於我見當中,這樣子取證初果才不會遙遙無期。

近百年以來,中國的禪宗常常有大法師、大居士,錯把想陰誤計為常住不壞的真我;他們常常把意識覺知心一念不生的狀態當作是開悟,落入意識境界當中。譬如,有一位法師錯把識陰的自性功能認作是真如佛性,所以常常這樣說:「師父在上面說法的一念心,諸位在下面聽法的一念心,就是真如佛性。」又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的心,就是真如佛性。」像這樣子,其實是墮入識陰或者墮入識陰的自性當中,以識陰為恆常真實我的人,當然仍舊是未斷我見的凡夫。誤將識陰的自性當作真實常住我的人,有時候也會說:「能知、能覺、靈明覺了的能見、能聞……乃至能覺、能知之性,即是佛性。」但是,見聞覺知等能力都屬於識陰六識的功能,在《楞嚴經》中,佛說這些功能「非自然生、非因緣生」,乃是由如來藏自然而然地藉因緣而出生的,所以只是如來藏所生的緣生法,緣生則必緣滅,絕非常住法。既然能見、能聞……乃至能知、能覺等等的自性,都不是常住不滅的真實我,那麼以這樣為真實法的人,當然就是自性見,他們所傳的都是自性見外道法。

但是,一般凡夫眾生都對識陰執著不捨無法否定,當然不可能滅除識陰。至於佛門中的老修行者,雖然已經滅除對色、受、想、行四陰的執著,也知道應該要滅除識陰的執著以成就解脫道的初果乃至阿羅漢果;可是,他們往往口中說願意否定、滅除識陰,卻往往將識陰的變相執著為常住、不壞的真實我,並且堅稱那些變相不是識陰自身或是識陰的自性。其實這樣子還是落在我見上,這種心口不一的人,與解脫道的證境無法相應,也無法斷除我見以及三縛結;所以,相較比起其他的四陰,識陰我執的滅除是更為重要的。總而言之,五陰自身尚且是無常、沒有真實常住的我性,那麼藉著五陰輾轉出生的萬法,當然更不可能有常住的我性。所以二乘解脫道的諸法無我,不只是五陰無我而已,還包括藉著五陰輾轉出生的萬法,這個才是真正的解脫道,真正的阿含道,真正的南傳聲聞佛法的正義。

各位菩薩!您如果想要確實斷除我見、滅除三縛結,那麼應該要親自對所有六識的功能詳細加以現觀,這樣才能夠自我確定所有了知(這個了知包括能見之性、能聞之性……乃至能知能覺之性等等)確實都是識陰六識的自性,這樣才有機會斷除我見,並進而斷三縛結。如果各位您已經如實觀察,但心中仍有所疑惑,不肯確實斷除自性見的話,那麼這裡我們給您一個建議:在確實觀察識陰六識的自性以後,再詳細觀察六識心,除了能見、能聞、能嗅、能嚐、能覺、能知六塵的自性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自性呢?而其他的各種自性,是否都附屬於這六種自性而存在呢?如果審慎觀察以後,確認六識除了這六種自性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自性了,而其他的貪、瞋、慢、疑這些等等心所法,又都是附屬於這個六種自性,那麼當然就可以確認這六種自性都是虛妄法。這樣確定以後,加上也有未到地定的定力,降伏了身心的攀緣,我見就可以斷除,三縛結也就可以跟著斷除了!這個時候的您,如果不能稱為初果人,那麼還有誰可以說是初果人呢?但是我們必須說,這裡還是有個前提,就是在觀行斷我見時,您必須具備有未到地定的定力,能夠有降伏身心攀緣的這樣的定力,這樣的心行才能夠跟所觀斷結的境界相應,不然觀行的結果只是乾慧,無法言行一致,就沒有解脫的功德受用,仍然不能算是證得初果。

當您確實已經證初果後,那些大師們誰是已經斷除我見的?誰沒有斷除我見?您都可以從他們的著作、言語開示當中,可以確實照見沒有任何的懷疑,這個就是 佛陀以密意說的「於諸方大師不疑」的意思。但是這個時候,我們卻要再勸請您:請趕快迴心轉入大乘法中,千萬別在此世捨壽以後求生到欲界天中,千萬別學定性聲聞人,人天七次往返就取證無餘涅槃。因為您既然已經證實解脫道是確實可證的,對佛法已經有了清淨信,那麼何不進一步來求證無餘涅槃的本際,來確認無餘涅槃是不是斷滅境界呢?若您能夠迴心大乘,那麼將來親證無餘涅槃中的本際,也就是入胎識如來藏的時候,就能夠同時擁有阿羅漢所沒有的般若智慧!那從此可以生生世世不離人間、不離胎昧而常行菩薩行了,從此以後對於胎昧就可以沒有恐懼了。

以上經文所說的法義,只是徹底否定五陰的常住性、真實性,宣揚斷除五陰的粗淺法義而已,但是外道以及佛門中的凡夫們都已經無法了知了,何況是五陰以及五陰之所從來的法界實相——這個入胎識、本識?類似的法教在阿含諸經很多,可以瞭解到二乘道是偏在滅盡五陰的涅槃解脫上面來說的諸法無我教。但是在某些二乘經典當中,仍然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顯出大乘法,這個是因為二乘聖人聽聞大乘經典以後,因為不懂大乘實相法,只能記持有關解脫道的內容,所以在後來結集的時候,才會露出大乘法的身影;如果他們所聽聞的經典是純說二乘法的法義,就不會有大乘法義的身影存在。所以,當 佛陀純說二乘法義的時候,都是不宣說如來藏實相心真我的;如果在宣演二乘法時,偶而提到清淨識、涅槃心,也都只是純粹用來建立二乘法,讓二乘法不會墮入斷滅空罷了,都不會說到實證法界實相的方法與內容。

例如,對於「諸法無我」,佛陀在《中阿含經》卷54說:【復次,有六見處。云何為六?比丘者,所有色,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精或麤,或妙或不妙,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所有覺(也就是受陰),所有想(也就是想陰),所有此,見「非我有,我非彼有;我當無我,當不有;彼(也就是覺、想)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所有此,見「若見聞識知(也就是識陰及行陰)所得所觀,意所思念,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彼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所有此(也就是本識),見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當後世有,常,不變易;恒,不磨滅法;彼(也就是五陰)一切非我有,我非彼有,亦非是神;如是慧觀,知其如真。】

這段經文比較難,我們接下來用白話解釋一下。那麼在解釋之前,諸位先有一個觀念:這裡所說的「彼」就是五陰,那「此」是指本識,依這樣的觀念來瞭解就比較容易懂。那我們用白話大概說明一下:【復次,有六種見處。是哪六種呢?身為比丘應該要知道,所有的色法(也就是色身以及五塵),不管是過去的色法、未來的色法、現在的色法,身內的色法或身外的色法,精細的色法或粗糙的色法,勝妙的色法或不勝妙的色法,近世的色法或遠世的色法;那些色法一切都不是真我能夠永遠擁有的,真我也不是那些色法所有的,那些色法也都不是真實常住的精神;像這樣子有智慧地觀行後,才能夠真實地了知色法。其次,對於所有的覺知及了知(也就是受陰和想陰),也應該確實觀見:「祂們不是真我所有,真我也不是祂們所有的;而色、受、想陰的我將來都會滅失,並且也會因為證得解脫而不再存在;那些受陰與想陰(也就是覺和想)一切都不是真我永遠擁有的,真我也不是受陰與想陰所永遠擁有的,而受陰及想陰也不是真實常住的精神。」像這樣子有智慧地觀行以後,就能夠真實地了知受陰和想陰。接著應該觀察所有這些我們所看見的:「譬如見聞識知(也就是識陰以及行陰)的所得與所觀,或是意識心所思念的一切法,或者從這一世到那一世,或是從那一世到這一世,那些行陰、識陰等法一切都不是真我所擁有的,真我也不是行陰、識陰所擁有的,行與識也都不是常住的真實精神。」像這樣有智慧地觀行,就可以真實了知識陰及行陰。換言之,在色受想行識等五陰所在之處,都要看見有個本識存在:這個本識才是常住的精神,是五陰世間的根源,祂才是真實常住的真我;這個真我將會在後世繼續存有,是常住的,是不變易的,是永恆而且是不會被磨滅毀壞的法;那些五陰諸法全都不是真我所永遠擁有的,真我也不是五陰所擁有的,五陰也不是真實的精神;像這樣子如實地智慧觀行之後,便可真實地了知五陰虛妄。】

這裡所說的「六見處」是《阿含經》中隱含大乘法的重要證據,除了對五陰虛妄無我的觀行五個見處以外,另外一個見處就是隱說有一個跟五陰不即不離的真我如來藏的存在。在《中阿含經》這個經典當中,「此」跟「彼」是相對來說的,「此」就是指我們前面說的常、恆的真我如來藏,「彼」就是指五陰。那我們再舉另外的《雜阿含經》卷2也是類似同樣的說法,《雜阿含經》這裡說:【比丘!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觀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個都在說明五陰不是真我。五陰由真我出生,所以又不異於真我;五陰與真我和合運作,但是五陰壞滅的時候,真我依然存在不壞而不滅,所以說不相在。

另外,在《阿含正義》1136頁到1142頁當中,平實導師舉出《中阿含經》卷54當中有關因緣法的觀行,這裡除了十二因緣流轉與還滅門的順逆觀行顯說之外,也有隱說第八識這個常住實相心的部分。這個十二因緣流轉的、還滅的順逆觀行,必須反覆不斷地觀行,才能夠證入涅槃;所以,世尊在這個經文當中,不斷反覆地對弟子細說推究十二因緣的順逆觀行。因為經文很長,所以我們以圖表來說明,請諸位看一下圖表。什麼是十二因緣流轉門以及還滅門的順逆觀行呢?以流轉門來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從緣「無明」有,次第觀行到故「老死」有,稱為順觀;如果從緣「老死」有,次第觀行到故「無明」有,稱為逆觀。以還滅門來說,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從「無明」滅「行」就滅,次第觀行到「老病死」滅,稱為順觀;如果想要老死滅,必須「生」要滅,次第觀行到無明滅,就稱為逆觀。

那麼在這裡我們還要說明一下,因為經文翻譯者他用字的差異,所以在十二因緣每一支的名稱,在不同的經文當中會略有所不同。本經是「無明、行、識、名色、六處、更樂、覺、愛、受、有、生、老死憂悲愁苦」;在別的經典當中十二支的次序是大家經常看到的「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愁苦」。在《中阿含經》卷54這個「六處」以及「更樂」,在別的經典當中翻譯為「六入」以及「觸」;在本經經文當中這個「覺」,是指感受上的「覺受」,在別的經典當中就翻譯為「受」;那麼在這個本經經文裡面的「受」,在別的經文當中是翻譯為「取」。換句話說,《中阿含經》經文的這個「受」應該是指「因喜愛而接受從之產生執取」的意思,所以這裡的受是「受取」,在翻譯經典的時候就用「受」來取代「取」,就譬如在有的經典當中,五受陰有時候翻成五取陰是一樣的意思。這個本經的經文在表面上,似乎是「六處、更樂、覺、愛、受」,跟其他的經典「六入、觸、受、愛、取」,這當中的「受」跟「愛」的次第看起來好像是相反的,但是這裡的受是指受取,所以意思上其實並沒有顛倒。

那麼,就是這樣的因果相續的連鎖關係,就有了大苦蘊的生起。十二因緣每一支的說明,在前面老師已經說過了,我們這裡簡單地略說還滅門的順觀:眾生只要滅掉對五陰虛妄、對法界實相的無知(也就是無明),便不會造作身口意等善惡業行;不造作身口意善惡業行的緣故,便沒有六識的業種;更進一步,因為沒有六識的業種為緣,就不會有名色的出生;沒有名色為緣,就沒有六處;沒有六處為緣,就不會觸到六塵;沒有六塵的接觸,就沒有覺受;沒有各種覺受為緣,就不會有渴愛;沒有渴愛為緣,就沒有受取;沒有受取為緣,就沒有三界有;沒有三界有為緣,就沒有生老病死。

時間的關係,我們先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