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因緣觀十二因緣觀的關聯(二)

第69集
由 正銘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長!

「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今天我們要來介紹〈十因緣觀與十二因緣觀的關聯〉的第二個單元「細說」。

上一個單元,我們引用《雜阿含經》卷12第287經的經文,來舉證十因緣觀與十二因緣觀的關聯,並簡略地說明:十二因緣觀必須以十因緣觀為基礎,在十因緣觀的大前提下,才能說有十二因緣觀的還滅法,否則十二因緣觀即無還滅之義可說。

這個單元,我們將進一步為大家解說十因緣觀與十二因緣觀的關聯性。其實,佛在《雜阿含經》卷12第287經中,除了宣說十因緣觀與十二因緣觀的關聯性外,也告訴我們:最後身菩薩的 釋迦世尊,故意示現如同凡人一般的忘記了往世所有修證的智慧,出家之後跟隨許多外道而一一證得四禪八定,證明全都不是出三界的涅槃以後,接著示現浪費了六年時間專修苦行而長住於意識的定境中,都不觸外境而想要證得涅槃的證境;但是後來客觀檢討以後,發覺那些都不能解脫生死,都是屬於三界中的有為法,都是屬於三界中的有為境界,證明六年勤苦的長住於定境之中修習苦行,仍然不可能證得涅槃,那些定境也都不是涅槃的無生無滅、無生無死究竟安樂的境界;所以捨棄了所有定境與苦行,在沐浴及接受乳糜供養以後,開始思索如何才能夠解脫生死苦惱。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場的泥地上,於吉祥草鋪成的法座上坐下來以後,就由老死的現象開始探索,探索到後來就知道死亡、愛別離……等苦,都是因為有了生命的出生,所以才會有死亡等痛苦,這樣子無量世的延續不斷;如果能夠滅掉生命的出生,就不會有死亡等痛苦延續下來;所以,想要滅掉死亡等痛苦的唯一辦法,就是滅掉「出生」這個現象,未來不要再有出生。但這是古今眾生都不願意滅掉的現象,現代的修行人也跟古人一樣的堅定執持出生的法,不願意把未來世再度出生的現象滅掉,希望離念靈知心可以不斷的出生而長遠地保持祂的存在,不想滅掉自我,所以才會執著日日、世世不斷出生的離念靈知心,不肯滅掉。因為不肯滅掉這個意識靈知心,所以死後就只能重新再去投胎,才能夠使離念靈知心在下一世重新再出生而存在,然後才能不斷地重複「享受」出生與死亡的快樂與痛苦,藉以保有世世的意識覺知心;這就是我見,就是種種無明之一。

這正是古今修行者的通病,正因為這個惡見、邪見,所以人人都不能取證聲聞初果,全都不能分證解脫的果位。所以這個無明的存在,本質就是不知道五陰的自我都是虛妄的;因為不知道五陰的虛妄,所以被聲聞法中的無明所籠罩;由於不知道五陰是從入胎識出生的,不知道這個入胎識的前面絕無一法可以出生,所以被緣覺法的無明所籠罩;因為不知道萬法都是由這個入胎識中出生的,所以被大乘見道應斷的無明所籠罩。由於我見無明的遮障,以及不知道名色都是由入胎識出生的緣故,所以不知道五陰自我的虛妄;這兩種無明,會導致眾生執著五陰,誤認為是常住不壞法,為了想要保持五陰的常住,就會不斷入胎受生而取得後世的五陰。有入胎就會有出生,有出生就一定會有病、老、憂、悲、死亡……等苦惱。

離開老、死……等苦惱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再讓自己有「後世再出生」的可能;所以必須正思惟「生」,也就是正確地思惟:生是從哪裡來的?所以,就從生的現象向前推溯,漸次推溯到名與色時,了知「名」與「色」身都是從入胎識出生的(也就是識陰六識及受想行陰與色身都是從入胎識出生的);因為是從入胎識出生的緣故,就必須緣於入胎識才能存在、才能夠運作。所以 佛說:【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雜阿含經》卷12)這就是說,痛苦的根源其實都是因為有名色五陰存在,而這個名色五陰都是從另一個識出生的,也就是從入胎識中出生的,再往前推溯時就沒有任何一法存在了!所以推究到名與色的根源時,最多只能推溯到第八識——入胎識,一定不可能超過入胎識如來藏的;所以在推究到出生名色五陰的第八識時,就一定得退回來了,因為這個識的前面並無一法存在,探究不到任何一法,所以沒有別的法或識可以再來出生這個能出生名色的入胎識。

所以,十因緣觀是流轉門,是眾生緣起法,對於尋求出離生死的人而言,十因緣法是黑品法,因為顯示有情的流轉,但是十因緣的觀行則是白品法。十二因緣觀是還滅門,是滅除流轉、滅除生死的法,對於求出離生死的人而言,由於能在十因緣觀的大前提下斷除我見乃至我執,所以說是白品法。為何十因緣法本身是流轉門?而十因緣法的觀行卻是白品法呢?這是因為十因緣是法界中一切眾生流轉於無盡生死的原由與事實,也是流轉門窮根究柢的最後結果,不能超過十因緣法的第十支而有流轉;也就是說,一切人窮究流轉門時,必定只能推到第十支本識即告停止,不可能超越,必須返歸——至此而還。一切聞 佛說法而作觀行、悟因緣法的聲聞聖人如是,一切辟支佛與菩薩、一切諸佛莫不如是,因為這是法界的事實真相;所以說十因緣觀不可能無窮無盡,至此第十支必定終止,不能超過第十支所說的「名色由識生」的入胎識,必須齊識而還,回到名色支及其餘八支因緣法中。

接下來,我們開始解說這些道理:為何十因緣法是「眾生緣起」之法呢?這是因為十因緣法宣說的道理,是說:老病死憂悲苦惱的根源即是出生,出生的原因則是往世所取的後有種子,後有種子的原由則是取,取的原由是愛,愛的原由是受,受的原由是觸,觸的原由是六入,六入的原由是名色,名色的原由是入胎識,也就是本識。眾生的緣起與流轉正是如此,若離開這個入胎識,就不會有眾生的名色;若離開名色就不會有眾生的六入,若離開六入就不會有眾生的觸心所,若離開觸心所就不會有眾生的種種受,若離開受就不會有眾生的種種貪愛,若離開貪愛就不會有眾生的四取,若離開四取就不會有眾生的後有種子增長,若離開後有種子就不會有眾生的入胎取得名色而重新出生;若不入胎取得名色而出生,就不會有眾生的老病死等憂悲苦惱。

這樣如理作意的細觀以後,了知一切法都是輾轉從入胎識出生的,所以 佛說「名色由識生」;這個能出生名與色的入胎識,當然不可能是意識或意根;這個道理,幾位老師在前面中已經解說過了,這裡不再重複說明。觀察到這裡,眾生流轉的因緣法就到這個入胎識為止,無法再往前觀察到任何一法,再往前就沒有任何法了,所以 佛在十因緣觀中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意思是說:入胎識是最終法,超過這個識是沒有法存在的。佛的意思也是說,眾生的緣起過程都是如此的,一切有智慧的人深入觀察以後,都只能觀察到眾生出生的根源就是入胎識;到這個入胎識為止,就必須退回來了;超過這個入胎識,就沒有任何一法存在了,所以也沒有任何一法可以出生這個入胎識,所以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也就是說不能超過那個入胎識),當然那個入胎識就是眾生的緣起根本。所以這個入胎識不是所生的心,不是所生的心,當然是永遠不滅的心,也沒有任何一法可以壞滅祂。由於這個緣故,佛說十因緣觀的妙義也就是眾生的緣起的妙義;因此說,十因緣觀是解說眾生緣起的妙法。

接下來,我們介紹為何說十因緣是黑品法?又說十因緣觀是白品法呢?這是由於十因緣的整個過程,正是眾生流轉生死現象的過程;眾生因為無明所籠罩,不知十因緣的最後一支,也就是不能了知眾生緣起真相,所以不斷地在十方世界生死流轉。這都是因為被無明籠罩而誤認為意識覺知心是常住法,又錯認意識是萬法的根源,不能觀察到意識心的生滅性、緣生性、無常性、苦性;又不能觀察生滅性的意識心竟然是可以夜夜眠熟斷滅之後,又朝朝重複不斷地生起,在理上必定是另有一個常住心,才有可能使夜夜斷滅的意識覺知心可以朝朝再起而不斷絕,造成眾生不斷地在十因緣法中流轉不停,所以十因緣法是黑品法。

但是十因緣的觀行則是白品法。辟支佛及大乘見道位前的菩薩們從理上推斷而了知:意識斷滅後成為空無,空無是不可能再出生任何一法的,而色身也無法出生意識;然而現前可見的是意識夜夜斷滅空無之後,仍然可以朝朝再生起、運行無礙,當然意識心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常住不滅的心存在,而祂一定是因為意識覺知心應該再度生起了,所以由這個常住不滅的心流注出意識覺知心的種子,使得意識朝朝不斷地生起;所以這個常住心一定是有某些了別性的,當然就應該稱之為識(因為識即是了別的意思)。眾生正因為沒有這個智慧觀察,而這個入胎識卻實際上存在,不斷地運作著,使得眾生緣起的法相恆常實現;使得眾生流轉生死長夜之中,不能脫離,所以說十因緣是黑品法;但是,如果能推知到「名色由本識出生」,就可以次第滅除我見、我執無明,所以說十因緣的觀行是白品法。

接下來,我們介紹為何十二因緣觀是還滅門呢?這是因為十二因緣觀,是在十因緣觀完成後,發覺名色由入胎識出生,而一切法都是藉由名色而出生,所以一切法其實都是由入胎識輾轉出生的;因為有入胎識不斷流注業種、異熟種、無明種,所以使得眾生擁有名色而流轉生死,不能斷絕。但是,入胎識為什麼會恆常流注這些種子而使眾生流轉於生死長夜中呢?那是因為:如果能滅除入胎識再度入胎的動力,就不會入胎出生名色,就能夠斷除分段生死。修行人再從老病死等一一支往前推究的結果,知道生生世世的名色出生,都是因為往世不斷的住於識陰及身口所行的境界中熏習與造業,誤認為識陰等法真實不虛、常住不壞,所以不願意識陰及身口滅盡。因為這種錯誤的認知,使得中陰境界中的有情都不樂於滅除識陰等法,就一再的受生於三界中,所以就有了每一世的識陰在世間熏習及造業而出生了無量善惡性的行為;因為這個緣故,入胎識收藏了識陰種種行為所造的業種以後,死後就會依善惡業種流注異熟種出來,繼續受業力支配而處處受生;也使得有情因為熏習世間六塵諸法成為習慣以後,不樂於識陰的滅除,一直想要保持識陰的繼續現行,所以入胎識一定會流注異熟種子而有中陰身相應於三界境界,不斷受生於三界中。

但是有智慧的人,若能詳細而如實的觀察到往世識陰的種種行,其本質、其所知所見所行,都是錯誤認知下的行為,就知道往世識陰六識的一切行為,都是由於無明所導致的。有智之人因此會去尋求了知無明的內涵,尋求斷除無明的方法;終於親近真善知識而了知無明的內涵,並且確實觀行而確定之後,無明即可斷除,識陰的善惡行支也就不再出現了,捨壽後就不會再想要入胎去取得來世的名色;如是,就沒有來世的六入乃至生、老病死等苦,就會永離輪迴之苦。所以說,能探討無明的十二因緣觀是還滅門,因為能夠使人返觀到無明而探究無明的內涵。

那為何十二因緣觀是滅除流轉之法呢?因為十二因緣法的觀行,既然可以使人了知:脫離生死苦的方法即是滅除無明。所以在了知入胎識常住的前提下,不再執著識陰六識自身,不再執著識陰所行一切境界,才能夠使意識、意根樂意的滅盡自己,導致入胎識不再流注業種、見思惑種子、異熟種;異熟等種子不再現行時,中陰身就不再出生了,所以死後滅盡五陰、十八界法,不再入胎,不再受生色界或無色界,從此永無來世五陰再從入胎識中漸次出生了,生死流轉就永遠滅除了,所以說十二因緣觀是滅除流轉之法。

那為何十二因緣觀是白品法呢?因為住於十因緣法與十因緣觀的大前提下,認知到名與色的根源是本住法入胎識,所以已經了知名與色滅盡之後並不是斷滅空,因此斷了一分無明而可以無所顧忌的如實觀行;由於不墮入斷滅空的緣故,所以就能夠如理作意而無恐怖的細觀十二有支都是緣生法,也就是所謂「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如是一一現觀而到達如是智慧境界:也就是此世識陰緣於身、口及識陰的種種行,樂於如是種種行,一定會再度入胎取得來世識陰現行的條件,使未來世的識陰重現不斷。但是此世識陰所緣的身、口及識陰的種種行不願意滅除的原故,都是緣於無明所致;無明則是無力推知或不信本識常住而能出生一切法,又不知五陰虛妄而執著意識自己,不知五陰的一切所得都是緣生無常之法,終必歸滅。如是現觀而產生智慧以後,無明斷盡了,捨壽後就不願意有中陰身現行,不願意再入母胎,也不願受生於三界任何一界中,於是滅盡了十八界後不會再出生中陰身而成為無餘涅槃,永遠脫離生死。由於先在十因緣觀的正確基礎上完成現觀了,十二因緣觀就可以使人解脫生死輪迴,所以說十二因緣觀是白品法。

今天「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十因緣觀與十二因緣觀的關聯〉的第二單元「細說」,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點擊數: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