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住意識心的認知

第118集
由正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廣論」。

在上一次的課程當中,我們講到了宗喀巴師徒堅持應成中觀為唯一的空性正見,那《廣論》裡面講到:【如是立已,抉擇無實,次不分別實諦而住是我所許,故無分別須以觀慧觀察為先,非不分別便為滿足。當知如《修次下篇》云:「故正法中,凡說無念及無作意,當知皆以審察為先。何以故,由審觀察乃能無念,能無作意,非餘能爾。」】(《菩提道次第廣論》卷24)意思是說,這樣子破除了實執心的執著境之後,抉擇知道諸法無實,接下來就可以在不分別實諦上而安住,這樣的修行方法是我宗喀巴所承許。所謂的無分別,必須要以性空唯名的正觀察慧去觀察為先,而不是像北宗禪的摩訶衍和尚說:於一切不分別便以為滿足。當知如《修次下篇》所說的:故正法經論中,凡是說無念及無作意,當知其義,皆以無顛倒的應成空智去審察為先,從而安住於無妄計諦實之念中。何以故?唯由審觀察智的審察,乃能無妄執諸法諦實之念,能沒有那般的作意分別,除此之外,非餘方便能夠辦得到的。

好!上面幾段《廣論》的論文已經明白地說出,宗喀巴所謂《廣論》的最高成就止觀雙運,是依止《菩提道次第廣論》修行的最後、最上的成就,就是心中有著應成派性空唯名的堅固作意,然後住於無分別智當中。在整本《廣論》之中,宗喀巴不斷地要求,要於一切諸法觀察皆是依緣而起,故法法皆無其實性。然而,這種觀察只是一種想法、一種意識心運作的境界,晚上睡著以後意識心就消失了,這種運作也就消失了;即使一天24個小時都不睡覺、也不昏沉,堅持著有著這種應成中觀的作意,那也還是意識心的運作。意識心是依於先有意根的運作及法塵的生起,《阿含經》中叫作「意法為緣方能生意識」;意識是很後面才被出生出來的境界法,再怎麼努力去堅持著,也是十八界當中的枝微與末節了。所以應成中觀的信受者,他們就必得要否認這一點,所以只好否認了意根的存在,說意根只是意識的一分,或者說意根是大腦運作的功能;這樣一來,意根就會成為大腦色法所附屬的一個色法了。然而,意根是母、意識是子,豈有兒子出生了母親的道理!佛護、月稱如此,宗喀巴如此,連台灣的不順導師也不得不如此。這是睜著眼睛毀謗佛所說的十八界、十二處的法義。

在 佛陀還沒有出世之前,印度的《奧義書》當中也早已說明了意識是被生之法,意根不是意識。《奧義書》說:先有意根mana(也就是末那),方能夠出生意識與我。如此看來,執著著應成中道性空唯名的信徒們,不但不是 釋迦文佛的得法弟子,甚至連印度教徒的程度也遠遠的及不上了!

再來,宗喀巴說,用性空唯名的作意去破除了實執心的執著境已,抉擇知道諸法無實,這樣子接下來,就可以在不分別的實諦上安住,還說這就是我宗喀巴所承許的法。然而這種想法本身就前後矛盾,正是佛法中所說的炊沙作飯——煮了一鍋沙子要當白飯來吃,不承認有真如執種子識,也不承認有意根末那識,只想用意識心的堅固分別認知,認為說就這樣子下去,就會出現一個無分別的根本智,這是徒勞無功、白費力氣、前後矛盾的。意識心一天之中生生死死,打個盹就中斷了;上一世與下一世的意識心也不是這一世的意識心,無論意識心再怎麼堅固,下一世就會從根上灰飛湮滅了,永遠也不會轉成永恆不變的、根本的、無分別的真如實相心。捧著沙子要作飯吃,禪宗祖師開玩笑說,那得到十二生肖當中驢年來到了,才有得吃囉!

其實關於這一點,博覽群書、世智聰辯如宗喀巴師徒者,他們的心裡明鏡似的清楚得很,他們都很清楚知道那是辦不到的。所以宗喀巴的後人解釋「由審觀察乃能無念、能無作意」這一句話的時候,只好把它解釋為:唯由審觀察智的審察,乃能無妄執諸法諦實之念,能無那般的作意分別,藉以躲過信徒的質疑;信徒會問:「佛經上明明說,無分別心應該是從本以來就是無念無分別的,並不是原來有大分別變成不分別,而叫作無分別。」

既然宗喀巴師徒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為什麼他們仍要堅持這種見解而不轉移呢?絕不是因為他們老糊塗了,而是因為一定要保持這種《廣論》中所說的止觀雙運,也就是意識心寂住的境界,才能夠接續連結上《密宗道次第廣論》的修行,必須要以止觀雙運為前行,作好進入無上瑜伽、即身成佛境界的準備;也就是第三智慧灌頂,修習男女雙身大樂之中,降下明點成就四喜四空的境界,用止觀雙運的成就,去接續男女雙身法當中,意識心常住於依於五蘊而起大樂的境界,這樣子才能夠叫作空與樂不二。所以《廣論》當中所謂的止觀雙運的圓滿,完全是為了後面修習無上瑜伽,生起、圓滿兩種次第的前行,這一點我們後面再向各位報告。

在《廣論》團體之中,許多的學員都會說:「沒有!我們沒有學過無上瑜伽!常師父沒有教我們男女雙修輪座雜交那種東西,難道你是說我們被騙了嗎?」答案:是的!請宗喀巴自己來解答吧!在《廣論》的最後分,宗喀巴提醒弟子說:【如是善修顯密共道,其後無疑當入密咒,以彼密道較諸餘法最為希貴,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若入彼者,如道炬論說,先以財敬奉教行等,令師歡喜。】(《菩提道次第廣論》卷24)也就是如此的依止了《菩提道次第廣論》而努力修習,這就是善修習了顯教與密教共同的基礎之道。這一點完成之後,不可滿足於前面《廣論》的止觀雙運所得到的成就,接下來無須懷疑地,定應當入密咒金剛乘道;因為金剛乘道比大乘般若波羅蜜多道等等一切的法都要更高、更為希有難得,只有金剛乘法能夠極其快速地圓滿福慧兩種資糧,而速得成佛。這是宗喀巴最後的交代,也就是說,學習《廣論》的學員們,不應該說:「我只學菩提道次第,我不學密宗道次第;我不學無上瑜伽,我不學男女雙修輪座雜交。」因為那一些都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啊!這就是宗喀巴施設《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目的,也就是宗喀巴認為真正的離苦得樂,是必須要進入無上瑜伽修習四部灌頂,而成就密宗的三身佛,這才是究竟的快樂啊!

很多人,包括了《廣論》的老學員們,其實都不明白到底《廣論》所謂的止觀雙運,要到什麼樣的地步才能夠叫作成就?所以就會覺得自己永遠都成就不了,只好一年又一年不斷地又重新地學習《廣論》,從前面第一章學到最後一章,又回到第一章,繼續又學到最後一章。依照《廣論》所說:只要是心廣住分別諸法緣起而性空,心得定解決定不動搖,再加上有少分的奢摩他止的定力,能夠安住於此,就算是《廣論》中的止觀雙運成就了。為什麼這裡說為少分定力呢?那是因為佛所說的四根本禪定(四禪八定)是與世間道的共法,佛法和外道都可以修習得到這個四禪八定。在佛經中佛也說過,無始以來無有眾生未得四禪者,每一個眾生都曾經證得過四禪的境界,只是這個四禪與八定,它是定、是福、是世間法,它不是出世間法。因此,我們每個人雖然都曾經得證過,但一直到今天,我們也還是止息不住三界輪迴;只有在佛法中,四禪八定如果配合解脫道的修證,則能夠證入滅盡定,叫作九次第定,這才是出世間的定。世尊講的定義非常的清楚,所謂的禪定,是由初禪才開始算起,因為初禪能夠伏欲界惑,離開欲界而進入色界,這才能算是最初淺的禪定。但是在兩部的《廣論》之中,包括了《廣論》所引的無上瑜伽的這一些根本續裡面,例如密集本續、勝樂本續、時輪本續,不論是在兩部《廣論》之中,或者是父續、母續、不二續裡面,講到禪定的修習方法、果證境界,不要說從來沒有見過初禪的境界,即使是有如粗淺的未到地定,也是杳如晨星。然而這樣子的一個未到地定,在正覺同修會裡面,卻是要能夠參加禪三最基本的要求之一罷了!這種情形不但過去如此,即使未來還有密教徒能夠創造出新的密續,也仍然不會離開這樣的範圍。因為密教之法的本源,它不能夠離開五欲,特別是無上瑜伽生圓二部,都只存在於欲界最粗俗、層次最下的境界,例如畜生的境界、羅剎的境界,即使是四天王天的天人也都會捨棄的境界,就如同自己吐出來的東西,是不可能再吃回去的。所以堅持著五欲的密宗教法,它跟四禪八定必然無緣,甚至與清淨的未到地定也是無緣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像《廣論》這樣的法門,它從根本上就未曾離開過五蘊,只是用意識心去觀察五蘊的生滅流注。即使廣論修到了最高,成就了宗喀巴所謂的止觀雙運;在《廣論》裡面說到:【此中觀察,即是毘鉢舍那。觀後安住即奢摩他,其殊勝者謂緣空性。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云:「從是之後,即緣有分別影像,若時此心無間無缺,作意相續,雙證二品,爾時說名雙運轉道。其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為雙運,謂具足更互繫縛而轉。」無間缺者,謂觀察後不須別修無分別住,即由觀修,便能引生無分別住。】(《菩提道次第廣論》卷24)這一段就是宗喀巴所說「止觀雙運」成就的境界。請各位把我們前面的課程,所講述的五蘊的道理拿出來比對看看。

下面則是格魯派對於《廣論》這一段經文標準的注釋,各位判斷看看,依佛所說他們是不是落在五陰的色陰、受陰、想陰及行陰之中而不思出離:此止觀雙運時中的觀察智慧分,即是毘缽舍那,觀的體性,觀後無分別安住即奢摩他、止,其殊勝者謂緣空性之修所生。《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云:「住於止中,串修觀察彼有分別影像,從是之後,即緣前觀察的所緣,為有分別影像,若某時此能緣之心,前心正專注所緣的續流,無間斷地進行,觀察修的勢力無缺任運而轉,作意所緣的作意相續,引生止的同時雙證止觀二品。爾時說名為止觀雙運轉道。」各位看看,落入五陰之中尚且不能自審自知,沒有辦法知道說這就是識陰、這就是行陰;落入了識陰的分別境界、落入了行陰不斷運作的境界,種子就這樣不斷地現行,又不斷地落謝,成為未來輪迴的業種。不斷我見、不斷三縛結,更不需要證悟真如,就說這個叫作《廣論》止觀雙運的成就。這樣的一種成就對於輪迴無所損壞,反而是多所增益;對於三乘見道也無所幫助,對於結使的斷除也毫無幫助,這就是《廣論》最高的成就。

然而,以上這一些都還不是應成派緣起性空思想最可怕的地方,可怕在哪裡呢?在《雜阿含經》中記載,有一次有一位大婆羅門來拜見 世尊:【至世尊所,問訊安不,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門瞿曇!何論何說?」佛告婆羅門:「我論因、說因。」】(《雜阿含經》卷2)

好!今天時間關係就先為各位介紹到這一邊,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點擊數: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