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緣之支分略攝

第89集
由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節目。今天我們要繼續來探討「老死支」,並且要採用把十二因緣分成四組的方式來作探討,期望大家對於十二因緣能夠有更深入的瞭解。

接續上次節目中,我們談到老死是眾生所無法避免的事情,而事實上意識心相應的種種法,其實都是一直在快速轉變。譬如在《瑜伽師地論》中的開示:【若樂受相應心變,苦受相應心轉;或善心變,染污心轉;或於可愛事中希望心變,希望不果心轉;是名心老。】(《瑜伽師地論》卷52)所以有時候因為境界的關係,意識心從善心相應,而轉變為與惡心相應;或者原來希望成就的事情,轉變成為不希望它成就,這些特性顯現意識的運作是會受熏習與境界的影響,所以在論中稱這種現象為「心老」。因此,意識心不是在六塵中如如不動的如來藏心,而是會取六塵境界之心,兩者體性有明顯的差異,因此不可能將意識心經由修行清淨而轉變成如來藏心,這也是修行上很重要的根本知見。

而在《緣起經》卷1中,對於死所作的開示為:【云何為死?謂彼彼有情,從彼彼有情類終盡壞沒,捨壽捨煖,命根謝滅,棄捨諸蘊,死時運盡,是名為死。】這裡很清楚地開示:死亡就是命根謝滅了,而且是要棄捨諸蘊的,也就是諸蘊不可能帶到未來世去,這當然包括識蘊以及其中的意識。因此聖教中已經很清楚地開示,只有不信受而自創說法的「六識論者」才會產生問題,而說意識是結生相續識。從這裡也可以證明意識是因緣所生之有生滅法,剎那剎那受熏習與境界的影響,而不是不生滅的生命根源。即使是六識論者,所謂意識的細分——細意識,同樣是生滅法,不是眾生究竟的依靠,都是依靠意根、法塵為緣,而從如來藏中出生;即使如無色界的極細意識,其存在仍然是有壽量的,這是無可改變的事實。而因為「老死」的現象是大家都能親眼所見,也是容易理解的,年紀稍大一點的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老死的壓力;同時「老死支」大家都不喜歡,因此眾生很容易接受「老死支」是屬於「苦諦」所攝,不需要特別教導,就知道老死為什麼是苦。因為「老」可以很明顯顯示是壞苦,而「死」本身更是一般眾生最恐懼的事情,所以老死之苦便比較容易觀察。

而老死支正好也是十二因緣逆觀而往前推溯的第一支,因此不可忽略其重要性。而且眾生在觀察「生支」是「老死支」的因緣時,也是可以很確定而沒有懷疑,因為可以親眼在周遭看到「凡人有生,則必有死」。因此說生支是老死支的「粗因緣」,眾生很容易就能夠觀察到。相對的,比較細膩能「引起後有出生」的感生因緣,就是前面所討論的「愛、取、有」,就需要透過教導才能夠正確地觀察,因此又稱為「細因緣」;觀察細因緣,就知道要遠離種種的貪愛執取,才能斷除後有。因此,眾生對於老死會有的這些苦與恐懼,雖然是因為眾生的執著,與對於生命實相的無明所致,但卻也成為眾生修學佛法重要的驅動力;因此說在人間有苦有樂,是非常殊勝的修行環境。所以,「老死支」在十二支中是有其重要的角色;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透過老死支義理的認識,大家就知道要把握時間親近善知識精進用功,勿辜負自己多生的福德與難得的閒暇之身。

因為因緣法是探究諸法生滅的因緣,不容易理解,為了能夠獲得比較深入的認識,接下來,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十二因緣,那就是採用分類的方式,把十二支分成四組,透過這樣的方式,也可以顯示出佛菩薩建立十二支的智慧與苦心所在。這四組就是「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依序對應至「無明、行」還有「識、名色、六處、觸、受」,與「愛、取、有」以及「生、老死」等四組。

「能引支」與「所引支」可以當成一對來討論,也就是眾生因為無明的關係,不知因果業報道理,對於五蘊與如來藏不如實知,不知五陰的存在是苦的根源等,因此造作能引生善趣或惡趣的業行,這就是「無明、行」二支,這兩支因為有引發「識、名色、六處、觸、受」五類種子的功能而稱為「能引支」;而上述五類種子是被「能引支」所引發的,所以稱為「所引支」。這五類種子由能引支成就之後,必須待緣,未來世才能在適當的時間現行。所以「所引支」是被「能引支」所引發的法,由這樣的說明方式,相信大家對於十二因緣會得到另一個層面的瞭解。

同樣的,「能生支」與「所生支」也可以當成一對來討論。這一部分在聖 玄奘菩薩的《成唯識論》卷8中,有非常精闢的開示:【能生支:謂愛、取、有,近生當來生、老死故。謂緣迷「內異熟果愚」,發正能招後有諸業為緣,引發親生當來生、老死位五果種已;復依迷「外增上果愚」,緣境界受發起貪愛,緣愛復生欲等四取。愛、取合潤,能引業種及所引因,轉名為有,俱能近有後有果故。】意思是說,由於對於正報五陰異熟果的無明、無知,不瞭解業種感果與三世輪迴的道理,不知造作惡業將引生三惡趣之苦,因為無明而發起能感招下一生果報的諸業行為緣,而引發「識、名色、六處、觸、受」等五種種子。

也就是上面所說的,經由「能引支」引發「所引支」,然後再因為對於境界增上果依報的無明,於境界產生的諸受發起貪愛;由於境界貪的熏習增上,再衍生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等四取,由此「愛、取」的勢力,滋潤業種子及所引的識等五種;當滋潤圓滿時,就形成已成熟的「後有」勢力,因此就注定將來會感得「生、老死」的果,這就是「有支」。所以「愛、取、有」這三支屬「能生支」,能在未來感招下一世的「生與老死」二果,也就是「所生支」。所以,經論中把十二支分成四組,是有其解說義理的目的所在。

上述的內容,如果用比較簡單的道理來說,就是「業種」及「識等五種」猶如世間法之植物種子:雖然已經經由「能引支」及「所引支」的過程而種在識田裡面,但是如果沒有愛水來灌溉,這些種子是不會成長的。而愛水就是愛支與取支,一般稱為「愛取合潤」,可以把業種及識等五種滋潤成熟成就「有支」,而能引生將來的「生、老死」。所以我們從這裡可以瞭解,由造業因到感果中間一定要有緣,這個緣就是「愛、取」的滋潤;滋潤越堅固,「有」的勢力越增強,更易感果。這個過程在聖 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卷10中,有這樣的開示:【問:於緣起中,何等是苦芽?誰守養苦芽?何等為苦樹?答:「無明、行」緣所引「識乃至受」,是苦芽。「受」緣所引「愛乃至有」,是守養苦芽。生與老死,當知是苦樹。】這裡面所說的苦芽,就是因「無明、行」所造作與引發的識等五類種子,這些種子必須要依靠「受」所引生的「愛、取」之滋潤,才能轉為成熟的「後有種子」;因此說「受緣所引愛乃至有,是守養苦芽」,之後才有「生、老死」苦樹的成就,而這個過程就是在顯示「因、緣、果」的道理。經由上面以「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的分類方式,相信有助於大家對於因緣法的瞭解,也可以瞭解這十二支實屬非常巧妙的建立。

我們來看另一種歸類方式,是把十二因緣分成「惑、業、苦」三類:就是「無明、愛、取」三支為惑,「行、有」兩支為業,「識、名色、六入、觸、受」與「生、老死」等七支是苦。從這個分類方式,我們留意其中「惑」的部分,如果把取當成愛的增上,那惑主要就是「無明」與「愛」這兩大類;因此顯示這兩類的煩惱,就是我們同時要去留意與對治的。所以有時候說「無明為首」,也就是在生死輪轉中,無明是在最前端的;而有時候又說「愛名煩惱王」,也就是貪愛在煩惱中,它的力量最大,這些都是在不同角度來說明與強調滅除無明與貪愛的重要性。因為事實上,包括無明與愛等各種的煩惱,皆能引發諸業行與滋潤種子,因為無明在引發業行的功能比較殊勝,因此在引發業行方面,是以「無明」作為代表。而愛支在潤業的功能比較顯著,因為愛如水,而種子需要數數灌溉才能生芽,因此在潤業方面就以「愛支」來代表。或者有時候說無明會遮蔽眾生的智慧眼,令人無法看清正確的道路與方向,因此無法離開危險的地方而趣向安隱之處;而貪愛好像繩索一樣,綁住眾生的手腳,使眾生沉淪生死而無法解脫,所以十二因緣各支的施設,各有深切的目的。而大家也可以發現十二因緣之前三支—就是「無明、行、識」—已經具有「惑、業、苦」三者的成分在內;這三支雖然已經可以解釋眾生「因惑造業,而感生苦果」的道理,但是這樣子對於因緣法的說明,就比較不夠詳細,無法讓眾生深入瞭解。因此,大慈大悲的 世尊還要再施設其他九支,因此具足十二因緣,讓眾生能夠在因緣法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接下來,我們要來比對一下在《廣論》中的說法。《廣論》因為是六識論,否認第七與第八識,因此在解說有關投胎結生相續的法義時,《廣論》把意識分成「因位識」與「果位識」之前後階段,說在因位識階段時可以受熏,將來業種成熟受報時,則因位識就轉變成為果位識。譬如日常法師解釋說:【因為這個當初造的時候留下一個種子,這個是因位識;……然後它將來如果有特別的因緣又把它策發,……將來能夠結果的,這個叫「果位識」。】以及【這個業就不斷地熏那個識。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那個識田當中就留下影響力量。以前留下來影響力量是因位,現在呢,你繼續努力地把這個因位留下來的識就感果了。】(《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稿 日常法師)因為《廣論》只承認六識,所以無論是因位識或是果位識都是意識心,因此變成意識心是「所熏之心」的困境,而所熏之心也是能持種之心,那宗喀巴如何會通與面對五無心位中意識會斷滅的問題;即使是五無心位中,意識的暫時斷滅,也是屬於意識斷滅而不現行,那種子要存到哪裡去呢?總不會說前五識是所熏與能持種之心吧!因為意識是前五識的俱有依,意識滅則前五識必滅。因此《廣論》這樣的說法,顯然也違背意識在中陰身入胎後,中陰意識即滅的道理。因為投胎幾個月之後,重新生起的意識已經是全新的意識了,不是生前同一個意識,故意識心之「果位識」的施設,純粹是虛妄想。而此世識陰不是來世識陰,所以稱為「隔陰」;由隔陰故有胎昧,不能憶知前世之事,故名「隔陰之迷」,這也是大家親自的經驗。所以,古人發現有隔陰之迷這個事實,才會施設有孟婆湯,雖然並不是正確的施設,但是也顯示了古人有在嘗試解釋這個現象;然而《廣論》卻忽略這個重要的問題,因為既然「因位識」與「果位識」是同一個意識心,那應該就不會有「隔陰之迷」。

因此《廣論》的說法完全不能成立,同時這也是六識論者,永遠也無法掙脫的桎梏,除非他們能夠回歸八識論。所以《廣論》中「能引支」是兩支半,也就是「無明、行、因位識」;而「所引支」是四支半,也就是「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而其「因位識」與「果位識」皆是同一個意識心。如《廣論》所說:「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菩提道次第廣論》卷7),那此世意識心如何至未來世成為「果位識」呢?那不是落入常見了嗎?因此,《廣論》雖然以種子搭配因位識來解釋受熏持種的道理,表面上聽起來似乎是對的,但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否定第八識之後,種子將無法有第八識來收藏,因此其能受熏之「因位識」只能是意識心。可是在真實道理上,意識心反而是能熏之心,而非所熏之心,因此顯然《廣論》的說法,在根本法義上是無法成立的。因為否定能夠受熏持種、能夠貫通三世、能夠出生蘊處界的如來藏心之後,凡是碰觸到核心法義的時候,便會產生窒礙難行的現象,甚至違背世間邏輯而有許多矛盾的說法,這是六識論者永遠都無法解決的事情。譬如《廣論》卷7說:【前者於所引位唯有種子,自體未成是未來苦,後者已生苦位現法即苦。】(《菩提道次第廣論》卷7)表示宗喀巴在這段內容裡面是承認有種子的,但宗喀巴又否定持種心第八識之存在,變成種子無所依附,產生自相矛盾的現象,顯然是不合世間邏輯。

從上面對於「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的探討,相信對於大家理解十二因緣會有幫助,同時也讓大家可以確信正確修學因緣法一定要依據八識論的正理。同時也讓我們能夠更加體會在佛道修學中依止聖教量的重要性,因為雖然相似佛法與正法表面上很相似,但實質上卻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