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58集
由正惠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常見外道法——廣論」,繼續上一堂我們所說的這個六思身這個思。學佛人一定要先搞清楚,「思」其實就是行的意思,所以在五蘊,我們把它稱之為行蘊,但是在我們的五遍行,把它稱之為思,這個大家前提先知道。所以五蘊裡面有色受想行識,那在五遍行,把它分為觸、作意、受、想、思,那個思就等於行,這個先建立正確觀念,那佛法就比較容易瞭解。
好!我們接著說,所謂六思身,即是眼觸色塵而生起了眼識,乃至意識與意根的行為;耳觸聲塵而生起耳識,乃至意識與意根的行為;鼻觸香塵、舌觸味塵等等,包括我們的身,是觸觸塵來生起身識,這些諸法的現起的行為,這些在五十一心所有法裡面,因為受跟想二法已經單獨立為受蘊和想蘊了,所以除此之外的五十一心所法,就是扣掉二就四十九,那這些心所法再加上二十四個心的不相應行法,這些都算是行蘊。那一般講說「思作諸善」,在五位百法中什麼叫作善?就是善十一這個心所。「思作雜染」,雜染是指五位百法中的六種根本煩惱,這屬於雜染,煩惱就是雜染的意思;還有二十種隨煩惱,這些我們都把它稱為雜染。至於「思作分位差別」是指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就是三位差別故。那這些如果有研習過五位百法的人,自然就能夠了知,然後法住法位,這樣對佛法的進修就很容易了。
好!我們接著說,因為八識心王各自有其種子念念相續的運作,所以才有世出世間法的出生。八識種子念念相續,祂本身也是一種行蘊,其中第八識在三界中的現行種子,祂的流注行為也屬於行蘊,這是廣義的行蘊,包括這麼大,這些都是只有證悟的菩薩才能夠知道、能夠現觀,阿羅漢與辟支佛都不知,因為他們沒有證得第八識。至於身口意三業,不論是善、惡或者是無記,這些行為與過程都是行蘊,也就是在造作善、惡、無記,這些行為都是行蘊的範疇,乃至於眠熟位與悶絕位中,都仍然是還有身行與意行。二乘無學位的這些聖者,也只能夠部分了知,這些一般都是屬於大乘修行的範疇,才能夠具體的了知。行蘊一般來說,是由色蘊、識蘊、受蘊、想蘊和合而產生的,前後相續這些行為與過程,所以是念念生滅,不是常住法,所以也是虛妄無實,不能認為是實有,否則就是我見未斷。若是錯認行蘊中的自我為常住法,這樣就是錯悟啦!
我們來說,一般《廣論》它後半部所說的止觀樂空雙運,是指正在淫樂運動時,色身要保持淫樂的最強烈、最遍身的淫欲樂受。這種錯誤知見,都是由於對這個樂受時的覺知心及樂受本身都是不瞭解,其實這些都是空無形色,所以他們就錯認為淫欲時的遍身樂,即是報身佛的快樂境界。這個其實是落入行蘊中,這個時候也是具足身行與識行的行蘊。然而樂空雙運的行蘊是怎麼來的呢?是由色蘊、識蘊、受蘊、想蘊等四蘊和合而成的,這個時候是具足五蘊虛妄的法,但是外道古今的法王都不知道這個法是虛妄,所以就勤修樂空雙運,這時候的五蘊就變成陰蓋,所以外道這些所有的法王,他們的五陰就永遠遮蓋了他們的智慧光明,他們沒辦法修上乘的大乘佛法的原因也在這邊。因此古今所有的外道,這些法王都是怎麼樣?在解脫智慧與實相智慧都沒辦法具體的了知。因此外道的樂空雙運境界,是一種具足五陰而不只是具足五蘊而已了,他更加嚴重,就是已經陰把他遮蓋了,當然這些所謂外道就沒辦法與下士道的聲聞解脫道相應,更無法與中士道的緣覺解脫道相應,那不要說是上士道這些大乘佛法,他更是沒辦法相應,他們永遠是具足異生性的凡夫。
不但如此,外道古今的一切法王,由於執著樂空雙運的欲界法,導致連共外道法的四禪八定都沒辦法證得,所以就沉淪在欲界,捨壽後,成為欲界中最貪欲的有情。如果不是生往夜叉、羅剎的這個世界中繼續廣行貪淫,便是因為執著外道而謗大乘法,或者謗大乘真正證悟的如來藏法,把祂說為外道神我;因為謗三寶的因緣,因此下墮三惡道中。那至於外道所稱的樂空雙運、大樂光明、無上瑜伽等,這些其實都是男女合修雙身法,之所以能夠廣行在這個當代的佛教中,都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聲聞解脫道的內涵,當然就沒辦法遠離我見身見,就落入五蘊中而被五蘊所遮蓋,就具足了五陰,因此就導致他們貪著於欲界法,在樂空雙運的境界中,永遠地流轉於欲界法中。
我們大乘法中的參禪者,之所以有部分的人會悟錯,也是因為由於對五蘊的內涵不如實的理解,錯認五蘊中的覺知心為常住不壞。比較用功的人又分成兩種,第一種人,就以放下人間煩惱的時候,這個有念靈知心,他們錯認為這樣就是開悟了。另外一種人,就以在靜坐的時候,沒有妄想、語言文字的離念靈知,這也是一種錯誤,其實還是在識蘊的境界,他們錯誤的將識蘊認為是真如佛性,這時候的識蘊就變成識陰,因為識陰遮蓋了實相的光明智慧,就永遠處於凡夫位中;若是悟錯以後,還向大眾妄稱,或者是在書中宣稱開悟,那就成就大妄語業,必然下墮三惡道中。由此知道,不如實知五蘊內涵的人,對於真正的三士道也沒辦法了知;對於樂空雙運的五陰境界,就把它錯認為報身佛的境界,顯然這個是不如實了知五蘊的內涵,這些都是凡夫異生。而外道永遠都不想弘揚聲聞解脫道的真實義理,永遠只援引解脫道的名相,然後自己胡亂解釋來交差。若是對於解脫道能夠如實的弘揚,必然會對外道產生破解的作用,知道外道本身就是具足五陰的沒有智慧的人,外道的樂空雙運法門當然就沒辦法繼續弘揚了。因為樂空雙運是建立在五蘊的境界中,所以外道不會誠實的弘揚阿含的真義,無法實證聲聞菩提以及佛菩提。由於對聲聞菩提的解脫道,這些外道不能如實知,所以也不知道聲聞解脫道最大的基礎是要建立在對五蘊的瞭解。所以可知道,如果能夠如實瞭解五蘊的內涵,對學佛人或者是學阿羅漢、學緣覺的這些佛法修行人有多麼的重要啊!
接著我們講識蘊。這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這些,乃至眼、耳、鼻、舌、身、意,這些都是屬於識蘊的範疇。凡是根、塵二法相觸而現行的識都屬於識蘊,譬如眼根對色塵而生眼識,乃至意根對法塵而生意識,都是根塵二法和合相觸而出生識,都是攝歸屬於識蘊的範疇。六根中只有意根是無色根,其餘的五根是有色根。意根又稱為末那識,了別慧極為差,但是祂所緣又非常廣,若把意根加入識蘊中,就稱為廣五蘊。那一般聲聞解脫道所說的識蘊,只說前六識。意根與識蘊合起來又稱為七識,那這個屬於《阿含經》裡面說的名色的名,那在大乘法中,就方便說是廣義的識蘊。但是在五蘊的色受想行識中,它所含攝的識是指識蘊的六識而已,是因為根塵二法和合相觸而出生的。識蘊是由於第八阿賴耶識所含藏的各種識的種子流注而生,是藉著五色根的色蘊,依無色根的意根,才能夠從如來藏中出生。有了色蘊與識蘊的存在,那就有受想行三蘊接著出現,於是眾生在日常生活中,身口意造作就不斷,因此識蘊又叫作六轉識。六轉識再加上意根,又稱為七轉識,都是從阿賴耶識心體直接、間接或輾轉生出來,這個都屬於名的範圍,就是名色中的名所攝。七轉識再加上所依的阿賴耶識,就合稱為八識心王,這也是世出世間法中最殊勝的法,所以稱作「一切最勝故」。
這八識在大乘佛法中,又有心、意、識三種名義的差別,在《成唯識論》中把祂定義說:【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恆審思量為我等故;餘六名識,於六別境,麤動間斷,了別轉故。】(《成唯識論》卷5)這個意思就是說,第八阿賴耶識稱作心,祂的功能有集起,也就是集諸法種的功能,能夠生起諸法的功能;末那稱作意,思量的意思,恆審思量,末那執持第八識的見分為我;其餘六識名識,這心意識三個就區分出了。這個時候六識稱作識,祂是有了別的意思,對於六塵比較粗相的,或者是細相的了別。但是在初轉法輪的阿含經中,對心、意、識又有不同的解釋,所以我們在讀佛經,要知道它的前提。
至於七轉識的生起,必定祂是有所依:有因緣依、增上緣依、等無間緣依。我們現在來說因緣依,它又叫作種子依。一切有為法的生起,必須靠阿賴耶識中所含藏的自法種子,也就是說諸識的親因緣種子,不斷地流注才能夠生起諸識;若沒有第八識祂含藏著七識心的親因緣種子流注出來,七識心王就沒辦法生起。再說增上緣依,它又叫作俱有依。增上緣依就是說在內六處有諸心、還有心所,都依靠此依,然後離俱有根,如果離開這個根,就必定沒辦法運轉。所以人間的識蘊增上依,是在指這個六根,也就是意根及五色根。五色根各有勝義根及扶塵根兩種,那這個增上依也可以稱為俱有依,就是同時存在,會成為自己所依的意思,若無這個所依,自己也沒辦法生起。若以這個五識為例來說,這個俱有依共有四種:五色根為同境依,第六識為分別依,第七識為染淨依,第八識為根本依。前五識必須緣於前五色根所對的五塵境,五識才能夠生起,若所緣的五塵消失,那五識就隨之消失,所以五色根與五識同對五塵境,取而能夠現境的原因;所以這個五根是五識的俱有依,又稱為同境依。因此在前五根與前五識他們所緣的同一境界的緣故,那第六識必須幫助前五識,對於五塵境作粗分別,並進一步再作細分別。其實粗分別是屬於五識的範疇,細分別是屬於意識的範疇,這兩種分別是可以同時俱起,所以當意識與前五識同時存在而配合運作時,這時候就稱為五俱意識,因此第六意識是前五識的分別依;第七識末那識因為恆起我執,染污諸識,所以如果經由意識的正見熏習,能夠如理的思惟、觀察、實證,知道斷我見的功德,進而能夠轉棄我執,即可以讓各識能夠漸漸地清淨,所以第七末那識又稱為染淨依。由於染淨依,我們修行就要說服末那識,從染變淨,也就是我們修行的關鍵過程。那《廣論》它本身否認末那識,然後說要除煩惱,那就是虛妄。
我們知道最後的所謂根本依是在說第八識阿賴耶識,祂是前七識所依的根本,所以叫作根本依。至於等無間緣依,這個我們舉例來說明,前七識的種子念念流注,前念種子謝滅,離開本位,就讓出這個位置,引導後念種子繼續在同一位置中現起,前後相續一致稱之為等,念念無間,中間沒有間隔,稱之為無間。由於等無間依,前七識才能起辨別分析的作用。
這個七轉識的性質有三種,祂有善性、惡性及無記性,第八識祂是無記性。其中無記性又分兩種來說明:一個是有覆無記,一個是無覆無記。覆是覆藏罪業,不願發露懺悔,所以是無明所覆蓋而有我見、我執、法執等,所以叫作有覆。無記是沒有善惡分別,只是率性而作,因此我們知道末那識是有覆藏性而具足無明的。末那不分別善惡,是無記性,我們就稱祂末那為有覆無記,阿賴耶識則是無覆無記。至於前七識的和合運作,能起諸心行,造作諸善惡業,又能分別苦樂,這時候又與無明相應,前六識是有覆有記。
今天我們講到這裡,這佛法的修學,大家要經過聞慧、思慧乃至修慧,在聽聞佛法之後,自己要整理思惟,才能夠變成自己的知見。希望各位菩薩聽完課之後,能夠自己思惟,然後貫通法義。若能夠一一現觀,才能夠成就各種功德。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