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所勤修供養

第46集
由正墩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系列。這一個單元,我們來談談有關於「三寶所勤修供養」。

佛法的修行,是以實證生命實相的佛菩提智慧為主軸,同時顯示實證解脫生死的功德,但要實證佛法智慧之前,必須要有次法的福德作為輔助的資糧,且必須要修集一定的福德為先,所以次法就是實證佛法智慧前所必須具備的基礎。

菩薩修行的法門當中,以四攝六度來看,布施這個法,無論在攝受眾生的方便善巧,或者修學能度過生死到彼岸的法門,都是最先要去實踐「布施」這件事。次法的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三論內容,諸佛說法度眾,也是先從布施來開始教導弟子。《大智度論》中說:【一切諸佛說法時,檀波羅蜜為初門。如經中說:「佛常初為眾生說布施,說持戒,說生天,說五欲味。先說世間苦惱、道德利益,後為說四諦。」以是故,初說檀。】(《大智度論》卷45)《瑜伽師地論》中也提到,因為深信因果道理、且戒慎畏懼業報,因而恭敬供養父母、尊長、修行的聖者等,是一種如理作意的尋伺正行。因為不但以因果業報、人天善法來看,或者成就菩薩修行的資糧,布施供養都是正行。【尋伺正行者,謂如有一了知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長等,恭敬供養,利益承事;於今世、後世所作罪中見大怖畏,行施作福,受齋持戒。】(《瑜伽師地論》卷5)所以布施供養一切的尊重處,是培植福德非常重要的一環,並且成佛需要無比廣大的福德,要成就未來佛土,也因此要攝受無量的眾生,成就這樣的目標便是要以布施作為基礎。

布施的對象可遍及一切眾生,大小貴賤乃至畜生皆可,乃至於怨家。布施供養的對象我們稱作福田,分成報恩田、功德田、貧窮田三種,報恩田是指父母、師長,以及佛法的歸依師、教授師;功德田則是幫助我們實證解脫,乃至佛菩提果的諸佛菩薩;貧窮田則是指一切貧苦困厄的人。《雜寶藏經》中特別說,有八種福田是不必懷疑,必定要去作布施的對象:【有八種人,應決定施,不復生疑:父母以佛及弟子,遠來之人、遠去之人、病人、看病者。】(《雜寶藏經》卷2)這表示三種福田中,除了有急難迫切需求之人,菩薩慈悲心使然,必定要布施之外,平時布施,首要的就是要對報恩田及功德田的供養,也就是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以及供養對我們道業增長的尊長——諸佛菩薩及善知識。因為在菩薩道的修行過程當中,有呵護我們在世間法成長的人,也有無數護持我們在出世間法的善友,如果沒有了這些對我們有恩德、有功德的助緣,我們是無法順利成長,菩薩怎麼能夠忘恩負義而獨行於菩薩道呢?

三福淨業是提升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品位,同時也是求證菩提的重要福德資糧。三福淨業當中,也特別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列在最先,強調供養恩田的重要,並且 佛陀也教導我們佛弟子,孝養父母的功德與供養 佛是沒有差別的。我們也應當以這樣供養 佛的心,來報答父母親的恩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對於供養功德田的恩,因為供養的思惟,因為諸佛菩薩的正願的關係,當來攝受一切菩薩善法,攝受一切所有功德。而菩薩一切善法,是包括了世間善法、解脫智慧的善法、佛菩提道智慧的善法等,這一切善法的根本便是三寶。我們應深刻理解,三寶能令我們法身慧命出生,令我們解脫生死、證悟菩提,乃至於圓滿具足如來功德,因此諸菩薩便會以清淨心常常祈願「從今至未來,以一切的上妙供具來供養無量無邊十方三世一切如來」,以此作為菩薩的大願。所以在《瑜伽師地論》當中,有提到歸依三寶的正行,要「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要成就諸佛功德必須廣修供養的這個道理,在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也有說明。

除此,菩薩對於供養對象的簡擇,對佛弟子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議題,因為關係到是否能令正法久住於世間,不會消退的重要因素。在《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這麼開示:【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無退久住。】(《瑜伽師地論》卷14)其中就有:【於可供養、不可供養補特伽羅,能善簡擇此可供養、此不可供養。】(《瑜伽師地論》卷14)這個就是表示,雖然善根淳厚、深知因果、精勤行施的佛弟子,可也不能一味地盲目。彌勒菩薩接著開示:【能善揀擇補特伽羅故,於諸世智大福者等,不樂親近,亦不供養,唯樂親近供養少欲者等。】(《瑜伽師地論》卷14)無論是看起來具有極好的世間智慧,或是享有遠播四方的大名聲,或擁有龐大的資產、眾多道場,或者有廣大信徒供養的大師,這些都是世俗的衡量標準,都不能代表佛法修證的高低。這種表相沒有佛法功德的實質,都不是真正菩薩喜愛親近的對象,因為有智慧的菩薩一定會這樣想:「去親近這樣的人,對自己的法身慧命毫無幫助,也對眾生沒有利益。」相對的,真正的菩薩所樂於親近承事供養的對象,是少欲清淨的真正佛法修行人。

因為真正佛法的修行人,先不論是否有實證,但由於正確的知見,心得決定,對於世間的物質欲望,已能透過佛法的智慧轉化淡薄了。

如果有人以世間的標準,來衡量出世間智慧,比方說是否有什麼高的學歷,如博士學位,或者擁有多少的榮譽博士學位,或者以得到世俗人所施設的認證或者獎項,如諾貝爾獎,來證明誰的佛法證量比較高,這便是對於佛法的修行,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菩薩在廣修供養的福業上,我們絕不能忽視這個重要的觀念以及作法,若因為自己能有智慧善加簡擇,親近承事供養的對象是真正的善知識,或者佛法中有證量實證解脫的人,最起碼的清淨持戒的出家法師,因為世間的住持三寶的彰顯,令世人有更多機緣可以親近仰信三寶的功德,這樣的供養便有一分功德。若是親近承事供養的對象,是實證佛菩提第一義諦的菩薩僧,因勝義菩薩僧的住世弘法,將會有更多菩薩能因此實證佛菩提,共同荷擔如來家業,佛法得以復興,正法得以弘傳,第一義諦的正法便長久不退,因此你的那一分供養,便有一分令正法長久不退的大功德。若是因為自己的輕忽,或者跟隨大眾人云亦云,卻讓相似佛法、附佛外道的勢力藉此因緣而逐漸增長,導致本來可以長住於世的正法,卻因此受到影響,這個共業的重大罪過,是所有佛弟子無法承受的,在三寶所勤修供養的這件事,看似平常,但卻有深遠的影響,各位菩薩您可以不審慎看待嗎?

並且在《優婆塞戒經》中,如來開示有關供養的對象,有進一步的說明:【智者應觀外道徒眾無慚無愧,非如法住;雖為道行,不知正路;雖求解脫,不得正要;雖得世俗微善之法,慳悋護惜不能轉說;非善行性,作善行想。】(《優婆塞戒經》卷5)有智慧的菩薩,應當要觀察外道行者都是對於六根不加守護,身口意行多犯過失,卻不知道對自己的犯錯感到慚愧,不如法住。如密宗喇嘛教的行者,看起來也是像修道者的身分,口說也要求證解脫,但卻因為邪見及煩惱粗重的關係,不願意歸向正法修學,也不願意捨棄世法的貪愛,因此無法在正確的教法上好好修行。

古代佛世時,尚有外道婆羅門行者,以離欲修定的世間微小善法;今日的佛教界,唯一可勉強說的,竟然只剩下行善布施的人天善法,這還是屬於世俗的微小善法。而密宗喇嘛教自吹自擂最勝妙的法,赫然發現是欲界最粗重的無上瑜伽雙身法。所謂的三昧耶是與女信徒合修雙身法,也是《廣論》作者宗喀巴所大力讚揚、推舉比佛菩提境界還要高的法,不但連微小的善法都稱不上,這種世間的惡法,喇嘛上師卻還以慳吝惜法的心、高傲的姿態,非得弟子千方百計設法討這位喇嘛上師的歡喜,才願意把法傳給弟子。包括《廣論》的宗喀巴在內,所有的喇嘛行者,以三昧耶戒規定:已經受密灌的密宗信徒,要每天修雙身法,密宗喇嘛每天都得與女弟子合修雙身法,認為才是密宗的持戒清淨,若沒有每天都與不同的女弟子合修雙身法,就是持戒不清淨。當密宗的發言人說喇嘛們都是持戒清淨的,他說的持戒清淨與正統的佛教說的持戒清淨,意思是完全相反的,這樣的情形就是 佛陀所說的「把這種非善行破戒行為的惡法,卻沾沾自喜的當作清淨的善行來作」。

相對於外道的不如法而行、不如法而作,佛陀對我們應廣修供養的真正僧寶是這麼開示的:「佛、僧寂靜,心多憐愍;少欲知足,如法而住,修於正道得正解脫,得已復能轉為人說,是故應當次歸依僧。」(《優婆塞戒經》卷5)並且要如何對三寶供養,作了這樣子的一個說明:【若能禮拜如是三寶,來迎去送、尊重讚歎,如法而住、信之不疑,是則名為供養三寶。】(《優婆塞戒經》卷5)所以,對於如何對三寶的供養,不但是在事相上要「恭敬禮拜如是三寶,來迎去送」,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正確的理解,並且實證 如來所說的解脫智慧教法,以及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法界實相心——如來藏第八識,及悟後所修的般若後得無分別智、入地後的一切種智,以及勤修施定戒福善法,直至成佛,這樣才真的「尊重讚歎,如法而住」的廣大正行供養。

《瑜伽師地論》列舉十種供養:【云何菩薩於如來所供養如來?當知供養略有十種:一、設利羅供養,二、制多供養,三、現前供養,四、不現前供養,五、自作供養,六、教他供養,七、財敬供養,八、廣大供養,九、無染供養,十、正行供養。】(《瑜伽師地論》卷44)供養三寶的實際作法,在《寶雲經》中則是這麼說的:【香華、伎樂遶如來塔,塗掃佛地;若諸塔廟朽故崩落,修治嚴飾;如是名為恭敬佛。恭敬法者,聽法、讀誦、受持、書寫、解說,思惟其義、如法修行,不顛倒取義,是名恭敬法。恭敬僧者,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種種雜物,供給所須,奉施於僧;乃至貧下無所有時,當用淨水敬心持施;如此施者,名恭敬僧施。若能如是供養三寶,是名菩薩恭敬施具足。】(《寶雲經》卷1)但反觀密宗喇嘛教的供養,在他們特殊的息增懷誅的誅法,是為了降伏怨仇,本來這種動機就不清淨,與佛法以四攝法慈悲為懷,來攝受一切眾生相違背;而所修的息增懷誅法,卻都是以服侍火神,燒諸物品令火神歡喜,然後驅遣他來作我們的事,這也是大大的與佛法背離。這樣的密宗護摩儀軌,倒與外道法拜火教有幾分相似。而我們常聽說的密宗喇嘛教所說的五榖燃燒的煙供、火供的法會,也不是佛法供養佛菩薩的方式,是屬於外道的法。

在《優婆塞戒經》中已明白的開示,對於佛像的供養,佛陀的教法是「不如外道燒酥大麥而供養之」,而密宗喇嘛教自設發明的「觀想」供養,這種教人作觀想供養等事,完全不切實際,並且沒有供佛的功德。如密宗上師教徒眾以七堆炒熟之米花放置於曼達供盤內而觀想供養人天,而宣稱一再修這樣的供養,就可以成就成佛之資糧,這真的完全顛覆了佛教以真正錢財、食物布施眾生,及供養三寶的布施教法與道理!

佛經裡面只有說財施、無畏施、法施三種布施,可沒有所謂的觀想布施,若硬要辯稱這也是財施的一種方式,而且比實際的錢財食物供養更要殊勝,那麼有智慧的菩薩們,你就應當在供養你們的上師時,全數捨棄財物布施,而改成觀想供養,而且要告訴你們的上師:「我要一再地修這樣的供養來成就成佛之資糧。」想想:如果你這樣子供養您的密宗上師,不知道他會接受嗎?答案當然是可想而知的。但是這個可想而知的答案,是否令您有一番省思:這真的值得去追隨親近供養的佛法大師嗎?而且若觀想供養便可成就菩薩之道、積集成佛之資糧,那麼為何佛經裡面有數不清 佛陀敘述往世修菩薩行之種種利益眾生之事,用來啟示勉勵佛弟子應如是布施供養的菩薩行,何不 佛陀也教導這種觀想供養呢?更何況觀想不能真實的利益眾生,怎麼能夠成就三大無量劫成佛的福德資糧呢?

而最令人感到無法接受的是:密宗供養佛菩薩的,用五甘露,所供養的對象是與空行母相抱的抱身鬼神像,而供養物是「密宗佛」(鬼神)所好樂淫穢不淨物,及永遠好樂女人而常抱不捨的淫觸。佛世時,佛弟子以依教奉行的法供養為最殊勝的供養,而 佛示現涅槃後,佛弟子以供燈明、香、華等而已。密宗喇嘛因崇拜的對象為其相應的鬼神,其供品便會有鬼神、夜叉、羅剎所喜愛的血肉、酒等食物。所謂的五甘露就是尿、屎、骨髓、男精、女血,還有用眾生的肉稱為五肉,來當作供品而求本尊的呵護,這樣的行徑卻完全與供養佛菩薩清淨物的道理相違背,正足以說明密宗的本質,即是鬼神邪魔之法,密宗所修的法,皆是魔所傳法。

菩薩對於三寶的供養,最殊勝的便是法供養,《瑜伽師地論》中說:【於如來所正行供養,如是供養為最第一,最上最勝、最妙無上;如是供養,過前所說具一切種財敬供養,百倍、千倍乃至鄔波尼殺曇倍。】(《瑜伽師地論》卷44)《寶雲經》卷5也說:【善男子!如來法身不待財施供養,惟以法施供養為上;以具足供養利益眾生,令得安樂常獲善利。】所以歸依後的佛弟子,應先求開悟,悟後進修別相智(後得無分別智)。若觀察眾生根器適合得度者,即向他宣說證悟之法,並接引他們進入能實證實相的正法當中,讓學子也能夠如同自己一樣的開悟證真,甚至增上成就佛道,這才是真正的正行供養。

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今天就說明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