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諸相與斷淫、斷殺二明誨

第92集
由正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系列;這集所略談的題目是「遠離諸相與斷淫、斷殺二明誨」。

我們知道在大乘法修止的目的,就是要能夠證得這個真如心,並且要轉依真如心。但是要證得這個真如心的過程當中,有許多的歧路,如果對這些歧路不明白,往往就耗費了我們許多的時間以及精力。平實導師眼見時下修行人,耗費了許多的時間在佛門當中進進出出,結果都是在浪費生命,所以在弘法的初期就寫了《真假開悟之簡易辨正法》的小冊子,提出四大問十六小題,來提供佛門諸參禪人自我檢驗。

四大問為:【請回答下列四個問題:

1.您所悟之心是常?或無常?答:

2.您所悟之心是有變易?或無變易?答:

3.您所悟之心是有作用?或無作用?答:

4.您所悟之心是下列諸心中哪一心?

(1)一念不生寂而常照之靈知心。

(2)無思惟之靈知心。

(3)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作主的心。

(4)無分別之明覺心。

(5)專心課誦、專心做事的心。

(6)遍滿虛空無見聞覺知的心。

(7)遍滿虛空而能覺知的心。

(8)打坐進入定中能知能見之心。

(9)打坐入定時不聞外聲、不見外境之靈知心。

(10)打坐入定後無見聞覺知之心。

(11)證得神足通,能離開色身飛來飛去的心。

(12)神通之心。

(13)十方唯一虛空,是吾人共有之真心,是常,祂有殊勝之體性及能量,能生吾人之知覺心等變易作用。

(14)無相念佛之心。

(15)能看見話的前頭的心。

(16)沒有如來藏真如,一切皆空,一切法緣起緣滅,無佛無法無僧,亦無解脫。】(《佛子之省思——真假開悟之簡易辨正法》,佛教正覺同修會,頁14-15。)

平實導師提出了這四大問十六小點,後面並有詳細的內容解析。所以,如果您真的是很有心於參禪上,希望能夠在這一生能得明心見性,您可以向正覺同修會請閱。平實導師以法供養天下禪子,所以這是結緣書,但確是明鏡法寶,若沒有通達位的善知識可多方的引導,要能入於真如三昧的止觀修習,那是非常困難的。在修止的過程中,各種歧路,平實導師已為佛門弟子標出,並且也出了《真實如來藏》、《真假開悟》,以及許許多多闡揚第一義諦的論書,希望佛門大眾能夠莫入歧路,共行大乘佛菩提道。這是 平實導師一直以來,他的心性所向,也是他一直努力付出的目的。

而今天在修習的三摩地的這個相應,阿難以前在 佛陀時代,他也非常慈悲的,為我們向 佛陀請示,阿難對 佛陀說:【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6)也就是阿難那時候,就已經依 佛的開示,知道在末法之世,到處都是邪師說法,邪師說法的人數多的就像恆河沙那麼多;如果說要入於真如三昧的修學,那要如何的安立道場?也就是要安立我們的這一個修學的心念,而能夠遠離這些魔事,而能夠安住於菩提心的修證,不會退轉。【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6)在這裡要說明的是:在大乘法中講三無漏學,是不同於聲聞法;大乘法所謂的戒,是要攝心為戒,是要戒止自己安置於佛菩提中,不得依止外道以及二乘小法;所謂的定,是要依於菩薩種性心得決定,依於大乘佛菩提道精進修學,不落入自了漢的小乘心行;所謂的慧,是講佛菩提智慧的實證。可惜這個部分在現今成為最困難的,因為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或言大乘非佛說、或主張六識論,乃至歸向外道法修學。所以阿難要特別為末法眾生,向 佛來請求開示。

佛陀接著開示:【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6)這個部分 佛陀用的語氣,其實是非常明確肯定的,而且說這一個第一清淨明誨要斷心淫,並不是只有 釋迦牟尼佛祂一個人說,而是如來先佛世尊,每一尊佛都是以這一條戒律來為首要的告示。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 佛陀所說的,不是只有說依於身行而起的淫,而是心念上所起的淫。有喇嘛教的傳教師是這樣說:「男女雙修是證得空性的最高妙法」,但是,在他們的修學人當中有配偶的,可以進行男女雙修的實修,如果出家眾,是不能實修的。也就是說,既然今天依喇嘛教的教義來修學,要證得空性,就必定必須依於他們所立「男女雙修」的這一個法則,來成就他們果德的修證。既然不能實修,那就得用觀想,觀想雖然沒有實修,依然不出於 佛陀所開示: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我們知道在三界當中,除了欲界有男女事外,色界、無色界都沒有男女事,所以喇嘛教,他們會提出這樣的主張,可見他們並沒有人能夠證得四禪乃至四空定的修學;而對於欲界天,他們也沒有那個福報能夠去相應。因為欲界天的眾生,雖然有男女事,但是他們的男女事已經非常的淡薄,例如他化自在天的眾生,只要兩眼相望就能夠去除熱惱,但是反過來我們看喇嘛教,他不是只有兩眼相望而已,詳細內容這邊就不多說了。所以 佛陀有作一個譬喻:【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沙。】(《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6)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不斷淫而想要修禪定,就好像把沙子跟石頭拿來煮,希望沙子和石頭變成可以吃的米飯,那是不可能的,縱然煮了百千劫,那還是只叫作熱沙子。所以今天我們要修禪定,以四禪八定來說,初禪是要離開五蓋,五蓋的第一個就是貪欲蓋,因此如果沒有辦法離開貪欲蓋,要修禪定是不可能成就的,這是 佛陀所開示的第一清淨明誨。

第二清淨明誨,佛陀繼續說:【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即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尚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6)這一個部分我們可以看到,還是得以喇嘛教為最明顯的案例,我們前面曾經說過,喇嘛教他們在獻曼達、他們在修上供的時候,都要供肉、供血、供酒,而會好肉酒血的,一定都不是欲界天的天神。因為欲界天的天神,都是以妙五欲為食,而那個妙五欲是非常清淨的,所以欲界天人他們身體,不會有不乾淨的物品排出,也就是說,想要到欲界天去打掃廁所,是沒得掃的。但是喇嘛教的這些鬼神,不單是說你在供奉他的時候,要以肉血酒這些東西來供養他,甚至在他們所造的畫像當中,脖子上也都掛著流著鮮血的人頭,手上也拿著人頭骨,人頭骨裡面裝的就是鮮血,所以他們以手上拿著人頭骨,人頭骨裡面裝著鮮血,說那就叫作樂空雙運,這都是外道神祇的虛妄想。佛陀曾經對弟子們這樣說,佛陀是說:如果這些人互相殺、互相吞食而冤冤相報,這一輩子你吃我,下輩子我吃你,這樣是永遠不可能出於三界的。

佛陀又用一個譬喻來說:就好像我們人吃五穀雜糧,所以我們就沒有辦法離開地面,因為五穀雜糧都是從地面生出來的;也因此如果說不斷殺、好食眾生肉,要修禪定成就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是 佛陀所開示的第二決定清淨明誨,而這個部分,又剛好照見了喇嘛教修學的不如理。也因此,如果我們想要修學真如三昧,要相應於真如三昧這個無分別心的這一個體證,也一樣要能夠素食,不要去食眾生肉;因為一個真正的親證真如三昧的學人,當他相應了以後,他會看到自身的第八識如來藏,以及一切畜生道,甚至那些昆蟲走蟻的如來藏,本質上都一樣是清淨無染的,只因為無明的覆障,所以這一世的業報落入畜生道,或者落入螞蟻、蟑螂這些昆蟲當中。也因此真正的實證的學人,依於自身所證,在看到這一些眾生的時候,所起的絕對不會想要去吃牠們的肉,所起的只有在想:以後怎樣有因緣能夠度牠們解脫三界輪迴的痛苦。而喇嘛教徒們,他們因為都要依止於上師,一切都要聽上師的話;所以在台灣,有一些本來長期吃素,清淨唸佛的人,只是因為有一些大師與喇嘛教交好,所以也開始親近喇嘛教的上師,受三昧耶戒。受了三昧耶戒,很麻煩的一件事情就是上師叫你做什麼,你不可以違犯,甚至他們會對這些受了三昧耶的學人說:你對於上師要無條件的恭敬,而且你的腳也不可以去踩到上師的影子;你的聲音,不可以有一點違逆上師的語言以及表情,否則的話就會墮入金剛地獄。也因此當這一些弟子們,想要供養上師的時候,這些上師們已經都習慣了吃牛肉、吃豬肉等等,所以都必須要供養他們葷食。而在餐廳當中,雖然長期素食修清淨行的,只是因為已經受了三昧耶戒,這時候上師拿肉給他吃,他就不得不吃了,也因此把長期以來,受持五戒或是菩薩戒,甚至於比丘戒的清淨戒行而破壞了。而這些上師還辯稱說「這些肉給我們吃了,因為我們是有修行的人,所以我們可以度牠」,其實這根本是迷幻騙人的話,因為自己都度不了了,更何況而度下這些被吃掉的眾生。

也有一些信受喇嘛教的宗教師,帶著所有的信徒在大力的放生,認為放生可以延長壽命。雖然這不是吃肉,但是他們在放生的時候,只是在想著:放生是因為我展現了我的慈悲心,而放生能夠延長我們的壽命,放生能夠讓生病的人不生病。所以放生完全都是在我見、我所上面用心,完全沒有顧慮到這些被放生的動物,以及原來棲息地的這些動物牠們本來有的環境;所以放生反而變成殺生,放生反而變成嚴重的破壞了生態環境,也因此雖然不是直接殺生,也是一樣是間接的殺生。所以就有人看到放生了以後,一大堆動物的屍體漂在溪流上,也有看到因為放生,讓原來山壁溪間的原生物種消逝了,所以這是放生嗎?這也是我們所要思惟的,也因此對於 佛陀所開示的這兩個清淨明誨:要斷淫、要斷殺,這樣的心我們是一定要斷除的。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