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76集
由正銘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首先祝福大家心想事成、福慧增長!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今天我們要來繼續介紹「不依形色修止觀」。
首先,我們要來回顧一下前面的幾個單元,之前正緯老師已經為我們解說了 馬鳴菩薩在論中所說的:【云何修止觀門?為息滅一切戲論境界,是止義;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是觀義。初各別修,漸次增長;至于成就,任運雙行。】(《大乘起信論》卷2)也就是說,怎麼樣是修止觀門呢?止就是息滅一切戲論境界,也就是進入如理作意的實斷見惑與思惑的智慧境界,也就是實證解脫境界和進入如理作意的實證般若實相境界;觀就是明見因果生滅之相,也就是現前觀察到萬法都是由實相心體第八識中出生,一切善惡業都由第八識自心如來記存而昭昭不爽。正緯老師也提到關於止觀法門,有很多大師都誤會了,他們認為修止觀的法門,就是每天靜坐、求一念不生,這些人並沒有真正瞭解止觀的道理。因為修習止觀的內容不是只有禪定,禪定只是止觀的極小部分;而且修學禪定也不在腿功上用心的,而是在覺知心上用功的。其中,也提到剛開始入門時,一定是各別的先修止,然後再各別的修觀,不是止跟觀同時合修的;可是等我們找到了心真如以後,體驗了祂,領受了祂的體性,證明祂確實就是真心如來藏之後,從此開始就是又止又觀、並行雙運了。所以,馬鳴菩薩說:【初各別修,漸次增長;至于成就,任運雙行。】
隨後,正墩老師也為我們解說了 馬鳴菩薩在論中所說的:【其修止者,住寂靜處結跏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大乘起信論》卷2)首先介紹了「端身正意」來修止觀的真正道理;也就是說,修止觀是不作表面功夫的。也介紹了「不依氣息」來修止觀,正墩老師也舉了幾種依氣息來修止觀的不如理修法;另外,正墩老師也為我們解說「不依形色」來修止觀,也就是不依色界的天身來修。因為自古以來,一直都有很多人以為:「當我們修定能夠一心不亂,能夠遠離五塵,住在內心的境界中,不和五塵相接觸時,這就是無餘涅槃的境界。」但這只是《楞嚴經》中 佛所斥責的外道五種現見涅槃中的第三種;而且五現見涅槃都不是真實的涅槃,都是意識心的境界相,都無法出離分段生死。
最後,正墩老師也介紹發起初禪的真正原因:初禪的發起主要是把五蓋除掉,但是還要具備未到地定的功夫,並不是單單把五蓋除掉了,就可以發起初禪。而且初禪善根的發起,它有兩種:第一種初禪的發起是運運而動的,第二種是突然間遍身發。運運而動的發起初禪善根,又有兩種情形不同:第一種情形是從頭部開始發起往下發展,只要是運運而動的地方,就會伴隨著樂觸生起;另一種是從會陰開始運運而動,伴隨著無淫欲的樂觸而從會陰開始漸漸往上升,直到頭部整個全身具足樂受,這樣才叫作初禪的善根發具足圓滿。可是運運而動的發起初禪善根的初禪人,不管是從上而發、或是從下而發,這二類人都不可能曉得初禪天人的天身到底是怎麼回事?只有剎那間遍身發起初禪善根的人,才會知道初禪天身是怎麼回事;因為遍身發起初禪善根而受樂時,他一定會以心眼,也就是初禪天人之報得眼根,來照見身內並無五臟六腑,也沒有骨頭跟肌肉,裡面只是如雲如霧一般而已;但是全身皮膚猶如保鮮膜一樣,而且比保鮮膜更薄;每個毛細孔都是內外相通,從所有毛細孔的內外相通之中發起樂觸、遍身領受,這就是初禪天身。
回顧了前面幾個單元的內容,接下來,讓我們回到「不依形色修止」這個單元。當我們發起初禪一段時間,漸漸具足初禪的境界以後,接著我們努力修定,如果有正確的知見,我們就知道定境中離開五塵境界才是正確的修證,就可以漸次練心,經由無覺有觀三昧進入無覺無觀三昧,最後安住在無覺無觀三昧中了。當我們嫻熟了這個無覺無觀三昧的境界以後,從初禪等持位中想要進入二禪等持位時,就可以迅速地直接進入二禪等持位中,在等持位中才可以修學神通等等;也就是說,修學神通是在等持位中,並不是在等至位中。雖然從初禪等持位中要進入二禪的等持位時,可以迅速地直接進入二禪等持位中;但是想要從初禪等持位重新再進入二禪的等至位中,仍然還要費一番功夫的等引,才能夠進入二禪的等至位中;不像進入二禪的等持位中,是隨時隨地都可以輕易進入的。
可是剛證得無覺無觀三昧的人,當他住在無覺無觀三眛中,心中只要起了一個念;那個妄念雖然並沒有語言文字,只是起了一個念而覺知:「我終於進入無覺無觀境界了,進入了二禪了。」他只要起這麼一個念,他立刻就會退回初禪等至位去了。所以,剛開始是無法安住很久的,心中只要起了一個念,二禪等至境界馬上又不見了,又退到初禪地去了;得要經過很長時間,不斷地熏習、不斷地鍛鍊:不斷地練習長時間安住的方法,使自己的心能夠在這種比較細的境界當中安住不動。這樣長時間的練習,使安住的時間漸漸地延長;最後很純熟了以後,才可以藉二禪的定力轉入等持位中,以等持位中的覺知心來修習神通等法。如果還不很熟習等至,就為了住在等持位中辦事,而常常提前在等持位中安住,那麼二禪等至的境界將會漸漸地退失,接著就會影響二禪等持位定力也跟著退失;所以在等至境界還不嫻熟時,不可提早運用等持位的功德,以免退失二禪定力。
可是當我們嫻熟二禪等至境界的時候,我們以後想要進入二禪時,都一定是先從初禪轉入二禪的等持位,再藉等引而進入等至位中,這和二禪的修證過程是顛倒過來的。所以當我們的二禪等至境界練成以後,將來是要先從二禪等持位中修等引,然後才能進入二禪等至位的;如果我們不是要進入二禪等至位,我們就不必像一般人想的,那麼要打坐很久,就可以很快地從初禪轉入二禪的等持位中;如果以前有修習神通成功,就可以在二禪的等持位中隨意現起,並且比以前更勝妙。所以對於二禪等至已經修成的人來講,等持位是比等至位更容易進入的;而且證得二禪以後,想要進入二禪的等至位,一定都要先從二禪等持位切入,然後才切進二禪等至,它的過程正是這樣的。平實導師也特別提到以上這些內容,是唯證乃知的事;這些解說對已經證得初禪的人,想要修證二禪時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接下來,讓我們作個結論而回到論文。所以,凡是從欲界定、未到地定,進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修得的都是依於形色而修。欲界定是依欲界的肉身而修的,當欲界定發起的時候,突然間身體被持住而不動搖了;很自然的不會動,讓身體很輕鬆地坐著,根本不必用力,它自然的就可以安住;身體就像被一層薄薄的膜裹住一樣,這一層薄薄的膜,就像荔枝、龍眼外面粗殼剝掉以後,裡面的那一層薄皮一樣,它讓我們的身體都不會動搖,把我們的身體很輕安地維持不動;但不是想動而動不了,而是我們想要安坐不動時,可以非常安定地、輕鬆地坐著,可以靠著欲界定而使身體不會搖晃;這就是欲界定的持身法——將我們的色身持住不動。
從欲界定到四禪為止,都是依於形色而修止觀;為什麼是依於形色呢?因為都是有色身的法。欲界定依欲界色身而修證,所以欲界肉身壞了,欲界定就無法現起;初禪到四禪也一樣都有色界的天身,也都一樣是依於色界天身而修的法;如果色界天身因為我們不再保持定力而消失了,初禪到四禪的境界也就隨著消失了,所以都是依於形色而修止觀。一般人都很寶愛這個身體,但是我們如果要修解脫道,就得要瞭解:色法越輕越好,最好是都消失了,才能與無餘涅槃相應;境界也是越少越好,境界全部消失了,才容易與無餘涅槃相應。境界越多是越不好的,身體與境界也是越粗重就越差的,越細是越好的;到最後連形色都不執著,我們才能夠進入四空定。
人體的肉身有五臟六腑、三十六物,像個活動的尿桶、屎桶;到了色界天,就全部都沒有五臟六腑,裡面是如雲如霧的,所以也不吃五穀雜糧,他們都是以禪悅來維持他的色界天身,所以才叫作禪悅為食。色界天人都不以五穀雜糧為食,都離開團食;他們的色身越往上進修,裡面的如雲如霧就越淡薄;越往上到四禪天就越淡薄,但身量卻是越往上一天,就越比下一天要高、要廣;這就是說,越往上面對色身的執取性就越淡泊。如果完全不執著色界身了,就可以轉入四空定,那也是不依形色而修的。可是四空定的修證者,雖然是不依形色,卻是依覺知心而修的;因為四空定中,我們的覺知心還在,了知性還在時,就表示依然是有依覺知心而修的,所以依然不是佛法出世間的真正止觀行門。
初學佛法時,對於六識心的見、聞、嗅、嚐、覺、知的功能自性,是很執著的,希望這六識的功能可以一直地存在。這就是說,我們如果想要修初禪,就得捨棄對鼻舌識能嗅、能嚐的自性的執著,也得捨棄對於男女二根自性的貪著;再往上修,還得要捨棄對於眼識、耳識、身識的見性、聞性、覺性的執著,才能證得第二禪;再往上修,還得要捨棄對於欲界身、色界身的執著,才能捨棄身受;必須要經過這些過程,才能進到四空定的境界,最後才能進入到非想非非想定中。但是這樣子,還沒辦法證得滅盡定,無法進入無餘涅槃;非想非非想定中的極細覺知心、極細意識,還得要再捨棄,才能夠取證滅盡定的,所以對意識覺知心自身的執著也得滅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並不是沒有語言文字的妄想,就可以叫作無想定。無想定是四禪後的覺知心的境界,無想定的想字,說的是了知的知,得要把意識心滅了,才是無想的境界;有些人以為處在欲界定中的覺知心離語言妄想的境界,就是無想,其實是不對的。第四禪境界也被很多人誤會了,總是把覺知心處於無念狀態中,就誤以為是證得捨念清淨的第四禪,誤會真的很大!無想定是從初禪修到四禪之後,再作涅槃想而把第四禪等至中的覺知心捨掉,卻仍然留著色界身與意根,就誤以為這是不落入滅盡境界的無餘涅槃,其實這只是無想定。因為覺知心不在了,「知」滅了,所以才叫作無想。這個「想」是講「想陰」的「想」,不是講「打妄想」的想,想陰的想就是意識心的了知性。
無想定,如果要認真說起來,它的境界是比非想非非想定高的,因為它可以把眾生最難捨的覺知心捨棄。可是它的執著性卻比非想非非想定的實證者重,因為他執著著四禪天的天身不肯棄捨,所以無想定的實證者,其實也是依於形色而修止觀;因為他不能捨棄對色界身的執著,所以說他的執著重。非想非非想定的實證者,可以把色界的天身丟棄,不依形色修止觀,所以他的執著顯得比較輕;但是他也有知見上的盲點,也就是執著覺知心的自己,不肯讓覺知心的自己滅掉,這就是未斷我見的凡夫。當他把了知心能返觀的了知性消除,住在非想非非想定當中,這時候了知心其實仍然還在,只是不返觀自己而已,不知道自己住在非想非非想定當中了;這時候看來似乎是沒有「知」存在了,所以說是「非想」。
可是非想非非想定,為什麼又叫作「非非想」呢?非想非非想定,既然沒有想陰的了知性存在,所以說是「非想」;為什麼卻又說它是「非非想」呢?因為在這個定境中,他把「知」滅了,所以沒有返觀自己覺知性仍然存在,他自己以為覺知性確實滅了;其實還沒有滅盡,因為他的我見還在,對意識覺知心自我的執著還存在,還沒有滅除,所以他只是把粗意識滅了,使意識覺知心對自己不起返觀覺照;因為想要滅掉覺知性,所以不起返觀自己的了知性,但是由於我見未斷的緣故,所以覺知心畢竟還存在,還沒有滅除;所以其實還是有知,也就是還是有想陰,並不是真正的無想,只是不返觀自己而已,所以不是真的無知、無想,這個非想的定境必須加以「非非想」的名稱,就合稱為「非想非非想定」。也就是說,他雖然不依形色而修了,但是卻依然執著覺知心自己,我見還沒有斷,是依覺知心而修。修成非想非非想定時,他只要遇到真善知識,教他正確的知見與觀行法門,把我見確實斷了,當場就可以取證滅盡定,使他從外道身、凡夫身而直接成為俱解脫的大阿羅漢。
所以一般人,都是依形色而修止觀的,修成的止觀境界當然就成為外道或凡夫境界。所以不真正瞭解佛法而修止觀的人,往往是依覺知心、想陰而修止觀的;而真正修止觀的人,是不依形色、也不依覺知心而修止觀的,是依法界實相本源的第八識如來藏而修止觀的。所以,必須依於法界實相如來藏來修止觀,才是真正修止觀的人。
今天「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不依形色修止觀」,我們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邊。
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