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行發心(一)

第37集
由正翰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二)。這是依據正覺講堂 平實導師所著《起信論講記》的第五輯,論文部分的一個引述導讀。主題是菩薩發起菩提心的第二個層次—「解行發心」—而這個部分,我們大概會用四集的時間來作概略的演述。

那什麼叫作「解行發心」呢?到底是在解何行?發何心呢?這確實需要一番詳細的討論,並且要依據 佛對眾生開示的經典,也就是「至教量」與地上菩薩的論著「聖教量」來作一個定義,才不會被世俗的通俗語言混淆與矮化。這是什麼意思呢?譬如說「發心」,我們會常常這樣說:「請菩薩惜福發心把食物吃光光;請菩薩發心捐款救災;請菩薩發心愛地球,不要破壞環境等等。」這些說詞中的「發心」,它的意思就是勸請您或請您幫忙去完成某一件世俗法中的事,其實與佛法中所說的「發心」是有很大的不同;佛法中的「發心」是有所指的,而其所指就是要「發菩提心」。而佛法中的「菩提」,所代表的意涵是什麼呢?我們有必要去作深入的探討,以免錯會而「盲修瞎練」,枉費了時間及精神,結果呢,徒勞無功!

話說回來,我們都知道佛法主要是在說明菩提的內容,以及取證菩提的方法,也就是說佛法是在開、示、悟、入正確的修行內涵與修行次第。而梵語「菩提」的意思,被翻譯為「覺」、「智」,是能夠斷除二障煩惱的覺悟智慧。龍樹菩薩在所造的《大智度論》中說道:菩提可分為三大類,哪三大類呢?

第一類是聲聞菩提:是依四聖諦之法而修,能斷三界束縛所得到的解脫智慧,因為是依止於佛,聽聞佛的音聲而有的智慧,所以能夠到達最究竟的果位,是阿羅漢果,所以稱為聲聞菩提。因為害怕三界生死,只求自度,不願度他人,如同羊在奔逃求生時自顧不暇,不會回顧身後的羊群是否逃離了危險,所以用羊車來譬喻聲聞乘,只能自救而已,這是聲聞菩提。

第二類是緣覺菩提:是依觀因緣法,修十因緣的逆觀當中,將現象界的法一一往前推看,至最後推知名色由本識出生,萬法只到本識為止,就無法往前再推度,這在《雜阿含經》中叫作「齊識而返,不再過彼」,了知有一個本識存在,但沒有親證實相;之後再轉入十二因緣作順逆觀,來斷我見與我執,所證究竟果位是辟支佛果,與聲聞人相比,略有為他之心,不說法而常示現神通境界,令眾生對佛法生起信心,稍稍能夠度眾,如同鹿在奔走時,稍能回顧後面的鹿群,所以用鹿車來譬喻緣覺乘。這兩種菩提智慧是除見惑、思惑斷煩惱障的方法,能夠斷除分段生死,不在三界中現行而入無餘涅槃,這只能利益自己及極少數的眾生,所以這二類人只是羊車及鹿車而已。

第三類是佛菩提:依親證本心如來藏,而且發大願心不作自了漢,永不入無餘涅槃,發願在三界當中自利利人;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斷除煩惱障、所知障,也斷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證得四種涅槃中的無住處涅槃,這才是成佛,才是最究竟果地,又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無上道。所以從前面所說的,我們就知道菩提是成就三乘果道的智慧。

另外,在《大智度論》卷41又說道:【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論》卷41)從這邊很明白清楚的告訴我們什麼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要成就三乘菩提中的佛菩提道,就是緣於無上道;而無上道就是佛菩提道,也就是依於無上道的般若智慧,及菩薩道五十二個修行次第進至成佛。換句話說,發「菩提心」就是發成佛之心,如同我們所發的四宏誓願中,最後一願: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就是發願要成就無上的佛道;而這無上的佛道,會是二乘的聲聞道或是緣覺道嗎?那當然不會,因為這二乘道不究竟,只是 佛的方便施設,只是佛道上的一個化城,一個稍作休息的中繼站而已,成佛才是發心的最究竟目標及目的,也是最難能可貴的發心。

經中有這麼一則故事,用來說明發起一念的菩提心,是非常殊勝而且難能可貴的。經中說:雀離寺有一位證得解脫果的阿羅漢長老與一位沙彌,進入城中來行化遊觀,因為行李衣鉢很沉重,所以就叫沙彌挑著衣鉢在後面跟隨著。這個沙彌在挑擔行走中,生起了一個念頭:「眾生在世間沒有不受苦的,那應該要興起什麼樣的心,修成什麼樣的法,才能免除眾苦呢?」他就這樣思惟著,忽然想起 佛的開示教誨:「佛常常讚歎說:『菩薩發心成就佛道的這個菩提心最為殊勝!』所以我應當行菩薩道,而不是只求涅槃解脫就好。」沙彌這樣的念頭才剛生起,阿羅漢師父有他心通,知道了他的想法,就馬上告訴沙彌說:「把我的行囊拿來給我,我要自己背。」沙彌就照著師父的意思,將師父的衣鉢行囊交到師父的手上,讓師父自己背負;而且阿羅漢師父還要求沙彌走在自己前面,沙彌不瞭解為什麼,但還是照著師父的意思,走在前面。

走著走著過了一段時間,又起了這樣的念頭:「行菩薩道需三大阿僧祇劫,難行而行、難忍而忍,精進不懈才能成就佛道,在這長遠的過程中,還要依眾生的所求,求頭與頭,求眼與眼,這樣的修行方法真的太難了,不是我所能辦到的,倒不如早點取證羅漢果,入涅槃去吧!這樣才能快速離開三界輪迴之苦啊!」阿羅漢師父頃刻間,又知道了沙彌的想法,馬上叫住前行的沙彌說:「你!你過來!把我的行囊背著,並且跟在我後面。」就這樣來來回回三遍,沙彌感到很奇怪及錯愕,不知道阿羅漢師父為什麼要這麼作。

直到到達可以安止休憩的地方,才恭敬叉手胡跪請示師父用意何在?師父回答他說:「發成佛的菩提心願是非常殊勝的,而且難能可貴,它的功德遠遠勝於救度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成為阿羅漢啊!所以你發起修菩薩道的心量時,師父覺得遠遠不及你所發的菩提心,所以怎麼敢讓你背行囊走在我後面呢?但是,如果你害怕生死之苦,退卻了菩提心,不願像佛菩薩一樣生生世世與眾生同在,隨緣而度化他們,而想要成為自了漢入涅槃,那與我相比,又有什麼地方高勝於我呢?所以,當然就要走在我後面背行囊囉!」從這一則故事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連人天應供的大阿羅漢,對於才剛剛發起菩提心的沙彌,都敬畏有加自嘆不如,何況是入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乃至地上菩薩中所發的菩提心呢?那更是阿羅漢們難以窺視及想像的啊!

一位具有菩薩性的菩薩,在什麼時機狀況下會發菩提心呢?佛在《菩薩地持經》卷1有這樣的開示,說菩薩發菩提心會在四種狀況下而發起:第一種狀況,經文是這樣的:【諸佛菩薩見聞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以之為增上緣,樂佛之大智而發心。】從這句經文中,當佛菩薩應眾生的需要而示現不可思議勝妙神通境界的時候,具有菩薩性而尚在有學位的菩薩,就會從心中生起景仰與嚮往:「我也想要成為像佛菩薩一樣,擁有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來救度眾生。」以此作為增上力的關係,就會樂於求道而發菩提心。

第二種狀況,經文是這樣的:【未見聞神通,但聞說菩提及菩薩藏,以之為增上緣而發心。】第二種發菩提心的狀況,是沒有看到過神通境界,但聽聞了佛菩提及菩薩修因證果的方法之後,心生歡喜,以這樣的緣而增上發起菩提心。

第三種狀況,經文是這樣的:【未聞法而自見法滅相,為護持正法而發心。】第三種發菩提心的狀況,是看見末法時期,正法被邪法邪見所掩蓋,正法命如懸絲,所以願出世荷擔如來家業—矗立大法幢,破邪顯正—為救護眾生及護持正法久住而發起菩提心。

這第四種狀況,經文是這樣的:【未見法滅,但見濁世眾生為煩惱所惱亂,即發菩提心。】第四種發菩提心的狀況,是在正法期或像法期,雖然看見正法昌隆興盛,沒有斷滅之相,但見五濁惡世眾生被三界煩惱束縛無法解脫,因此生起大悲心,所以發起了菩提心。

所以具有菩薩種性的菩薩們,會在這四種狀況下發起大心。他們會發這樣的菩提心,無非就是要救護眾生解脫,不被無明煩惱所束縛。無明煩惱在二乘法上來說,就是見道所斷的三縛結,及修道所斷的五下分結、五上分結;無始劫以來,一向都與見聞覺知心不斷地剎那剎那在相應,這些都是解脫道所應斷的內涵。而這些煩惱,在大乘法中叫作一念無明;一念無明是依我見為根本而生。一念無明,為什麼名為一念無明呢?這是因為它有一個現象:就是在沒有妄想的狀況中,突然有一念煩惱產生,由於這一念的煩惱出現,就會導致眾生在三界受生而輪迴生死,所以稱為一念無明。大乘的一念無明可以分為四種住地煩惱,我們用二乘的所斷煩惱與這四種住地煩惱來作配對說明,並將它們分為見道斷與修道斷兩個部分,讓各位菩薩能夠更容易明白。

見所斷煩惱:二乘見所斷煩惱——三縛結,在大乘法中,稱為見一處住地煩惱。由於眾生對於五陰十八界不如理作意,執著色身為我,乃至執著五陰中的識陰或意識變相為不壞我,這就是我見;因為不如理作意的邪思惟,所以誤認覺知心為常住不壞的真實心,執著這個錯誤的見解,也就是惡見,並住在這種錯誤的見解當中,在這個境界中安住,這叫作見一處住地。也就是在一切處,遍起不如理作意的邪見,隨於一切處起錯誤的見解而住。譬如說,在定外一切的境緣中,執著五陰為真實我,或五陰當中的一陰或其變化相為真實我,或是執著定中一念不生的寂照心或離念無知的靈知心為永恆不壞滅的常住心,隨於一切處起這樣的見解而住,就叫作見一處住地煩惱,是屬於見道所斷的煩惱。

修所斷煩惱:二乘所斷的五下分結及五上分結,就是大乘法所說的四住地煩惱的後三種煩惱:也就是欲界愛住地煩惱,色界愛住地煩惱,無色界愛住地煩惱(又稱為有愛住地煩惱)。這些是修所斷的煩惱,不是在見道時可以一時頓除的,必須在見道後,歷緣對境當中來漸漸修除。要依見道的見地,在覺悟三乘菩提之後,漸漸修斷這三種煩惱;如果沒有證悟見道的功德,是無法將之斷除的,只能伏,這是往世三界愛熏習繫縛的結果,也就是我執,它不像我見那樣,能在見道時一時頓斷。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的課程只能上到這裡,期待下次再度共敘法緣。

阿彌陀佛!


點擊數: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