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07集
由正偉老師開示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先問候大家色身康泰否?少病少惱否?遊步輕利否?眾生易度否?各位現在所收看的節目,是由佛教正覺同修會為各位準備的「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的節目。我們將一些簡單的佛典故事和寓理,用平實易懂的說法將其演述出來,讓觀眾朋友們可以藉由故事因緣,迅速地瞭解到什麼是佛法與修行。
不知道各位覺得這一生與自己最親近、最知心的人是誰?對於大乘的菩薩來說,與父母、配偶和子女的關係通常是非常非常親近的,即使是釋迦世尊本人,在祂的本生故事中,世尊告訴我們:祂的身邊與祂因緣最深的人們,都是過去無量生中不斷不斷地與祂互為眷屬、師弟等之人,這其實就是大乘的菩薩在無量生中修行的真實實況。也就是說,各位觀眾未來有一天成佛的時候,那個時候您的座下,無量的弟子眷屬現在在哪兒呢?不必想像他們在天之涯、海之角,他們就在現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最有緣的那一些親人、眷屬、師長、學生、同事、同學等等。
那些曾經與我們遭遇、共處過的人們,其實過去生中都不斷地和我們相遇,不管我們願意或不願意,未來世中還會繼續地彼此結緣,而且緣會越結越深;善緣當然是越結越深,而惡緣如果不去化解的話,也會越結越深,這也是因果世間上不變的法則。各位下次有機會來台北正覺講堂參訪的時候,不妨看一看九樓講堂的主尊白玉佛陀所結的手印是什麼印?就叫作解結印。在修行上,出世間法要解開諸結才能夠次第地證得菩提,而世間法上也是如此;可以這麼說,整個修行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解結的過程,所以平實導師常常教導我們,儘量不要去和眾生結怨,而是反過來要努力地去利益眾生。大乘佛菩提道的成佛,是在利益無量眾生的過程而成佛,而不是一個人躲到山洞裡面去自修,那樣子最多只能夠修得解脫道的阿羅漢果,無法成就佛菩提道的修行。
那麼我們就以釋迦世尊的例子來看看,釋迦世尊喬達摩的父親淨飯王與母親摩耶夫人的故事,在以前的節目中,談到佛法中的孝道的時候已經介紹過了,今天我們來介紹世尊俗家的配偶——耶輸陀羅的故事。世尊在家的時候,名字叫作悉達多王子,因為是最後身菩薩,萬行皆已圓滿具足,所以從小就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善行;由於王子出生時,外道阿私陀仙曾經預記過王子可能會出家修行,所以淨飯王很擔心這件事。印度的氣候有冬季、夏季、雨季三個季節,所以淨飯王也對應了、起造了三座最好的宮殿,以及各種五欲的享樂,讓王子依著氣候來居住享樂;同時也為王子納了三位王妃,父親的心中希望王子可千萬不要走上出家之路。
悉達多王子他的三位王妃,分別是耶輸陀羅、摩奴陀羅以及瞿多彌三位;其中瞿多彌的年齡最大,耶輸陀羅的年紀最小,可能比世尊小很多。也許是因為耶輸陀羅的出身較好,而且是王子的表妹,或者說是舅舅天臂城的城主,也就是善覺王的女兒,也是提婆達多的親妹妹,依照印度的風俗,在十八歲就立下了婚約,所以後來立耶輸陀羅為皇后,當然這是後話。耶輸陀羅本名叫作巴達伽加娜,她與世尊其實多生多世以來就常常結為夫婦。有一次淨飯王想為王子納妃,又怕王子說不要,所以國王就準備了各種的珍寶瓔珞,要王子代表國王去親手布施給人民,並且昭告國內的女性都可以前來領取;所以王子就將珠寶送給了一位又一位精心打扮的姑娘,送到第七天,所有來領取的女孩們都不敢正面地看王子,低著頭拿了珠寶就離開了。第七天,當所有珠寶都送完的時候,有一位特別美麗大方、氣質又出眾的少女,身邊伴隨著婢女和侍從們來了;奇怪的是,這位少女看見王子,卻完全不會害怕扭捏,彷彿是跟王子已經認識很久的老朋友一樣。少女說:「太子!你可以將珠寶給我了。」太子回答:「妳來太晚了,剛好珠寶都已經發完了。」少女嬌嗔地說:「為什麼我沒有珠寶,難道我犯了什麼錯嗎?還是你存心要欺負我。」王子不好意思地說:「我不會欺負妳的,是妳自己來晚了,真抱歉!恰巧發完了,這樣子好了,這個給你。」王子就把自己手上珍貴的戒子脫下來送給少女,少女笑著說:「我在你身邊難道就只值這個戒子嗎?」王子回答:「那這樣子吧!我身上的東西看你想要什麼,你統統可以脫下來拿走。」結果少女說:「我不能把你剝光光,我只能讓你英俊莊嚴。」然後少女就有一點不高興地走了。
旁邊的人就把這一件事情回報給淨飯王。於是淨飯王就派了人去提親,女孩子的父親摩訶那摩,同時也是淨飯王的諸侯說:「依照我釋家族的習俗,應當要競試比賽來招親。我的女兒總不能嫁給什麼技藝都不會的人吧!」當時的印度的確有競技以求婚的習俗,以確保女兒所嫁為良人。淨飯王知道了,擔心王子的本事不夠,於是就坐在那一邊發呆思惟,悉達多看到了就問:「爸爸!您在擔心什麼事呢?」淨飯王就說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王子就回答:「爸爸!您不用擔心,請您把四方有能力的青年才俊都找來吧!讓我和他們比試。」所以各方的才俊都來了。比賽之前,太子只是靜靜地坐著,心中想著:「真是奇怪!為了一位女孩,讓這許多男人來參加競試,何苦呢?」結果當然是各位都猜得到,在各種的比試當中,不管是書記計算、騎馬射箭、文治武功,所有的參賽者沒有一個能夠跟太子相比擬的;因此,太子就娶回了耶輸陀羅。當時太子唱出了一首偈:「欲過無限,苦惱由此。宮中樂事多,常如住敵陣;獨入林深處,可住於禪定。」代表當時王子已經生起了出家修道的心情。
婚後,耶輸陀羅非常地受到公婆與太子的疼愛,日子非常的快樂幸福;但另一方面,太子想要出家求道的心卻越來越深切。從小沒有吃過苦的耶輸陀羅,常常從夢中驚醒,夢中的內容都是有關王子會要離開她的身邊這樣的惡夢。她對王子哭訴,王子只能安慰懷中的耶輸陀羅,說:「汝善大妃!莫驚莫怖!莫作分別。世間法中,自有如是虛妄之夢,不須懷愁,但當安隱依常眠睡。」(《佛本行集經》卷16)也就是,世尊總是安慰著耶輸陀羅說:「你是我善良的好媳婦!不要害怕、不要恐慌、不要胡亂作分別!本來在世間法中,就會作一些虛妄的夢,不要懷著憂愁,睡吧!睡吧!安安穩穩地睡吧!」世尊常常這樣的哄耶輸陀羅入睡。
依照北傳經典說:世尊離開皇宮出家的時候,耶輸陀羅已經懷孕了,但是腹內的胎兒卻一直未能出世;直到六年後,當世尊成道的那天夜晚,孩子才出生,所以耶輸陀羅一直被全國人民懷疑她的不貞而飽受傷痛。依照南傳經典的記載則是說:就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天,王子聽到了自己的孩子出世了,便說「Rahu生起了」,Rahu是指羅睺曜星,又叫作羅睺阿修羅。印度神話裡面認為日蝕就是因為天上的羅睺曜星把太陽給吞下去了,所以太子說「Rahu生起了」,也就是說「障礙我出家解脫的那個障礙生起了」,所以後來這個小孩就被取名為羅睺羅。當時那個夜晚,太子倚在門邊,凝視著房內產後沉睡的耶輸陀羅抱著兒子羅睺羅,然後太子轉身離宮出家,走上修道之路了,在南傳的寺廟中,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幅的壁畫。
不論是依北傳或者南傳的記載,世尊出家以後,耶輸陀羅都極其地傷痛,甚至怨恨。由於耶輸陀羅的美貌,所以有許多其他各國的王子前來求親,但是耶輸陀羅統統都拒絕,這一點我們後面再來談。後來消息傳回來了,聽說王子在外面過著求道苦行的日子,所以耶輸陀羅不再打扮了、不再嬉戲了,剪去了長髮,脫下了珠寶與華服,模仿世尊穿上了黃色的修行衣,過著日中一食山林苦行的生活,身在後宮不願出來見人。
六年後,世尊成道了,成為圓滿的佛陀了,接下來世尊便到處奔波說法度眾;再經過五年後,世尊終於回到家鄉來應供說法了。耶輸陀羅真是又高興、又悲傷,王宮裡所有的人都出去禮拜佛陀,只有耶輸陀羅沒去,因為她的心中百感交集,又複雜、又矛盾,她想著:「佛陀一定會親自來看我的。」她拿出了許久未穿戴的華服,開始精心的打扮了起來,心中所期盼的是太子能夠還俗,重新與她過恩愛的生活。
為此小小的私心,她甚至向外道梵志懇求,如何能讓自己的丈夫回心轉意。外道用草藥和咒術製作了一粒歡喜丸給她,告訴她:只要讓世尊吃下這一粒丸子,就一定會回心轉意,回來和她過夫妻生活了。其實這種行為是對佛陀生起了傷害的心,是很重的罪業;但是我們可以憐憫當時的耶輸陀羅,她忘記了太子已經成為三界的至尊,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傷害得了佛陀。甚至她不敢自己交給佛陀,所以把歡喜丸交給兒子羅睺羅,要兒子拿這一粒丸子去供養父親,那麼父親一定會接受兒子的供養;果然,佛陀也吃下了這一粒歡喜丸,但毫無影響、毫無反應。身在後宮的耶輸陀羅甚至還在那裡算計著,應該是藥力還沒有發作吧!想來晚上就一定會發作,太子就會回來找我了。她整夜地等著,但是直到第二天早上,佛陀與僧團比丘又出去托缽了,她才知道這一切的算計都成空了。飯食完畢,佛陀把缽交給淨飯王,在兩大弟子的陪同之下,來到了耶輸陀羅的寢宮;佛陀在早已準備好的墊子上坐下,佛陀說:「讓國王的女兒如願地向我行禮,不要再說什麼了。」世尊終究來到了後宮接受耶輸陀羅的供養了。
分離了十一年後,耶輸陀羅終於又見到太子了。她在樓上遠遠地看到佛陀與僧團來了,她開始痛哭,佛陀果然來看望她了;當佛陀剛剛坐下,耶輸陀羅忍不住自然而然地、恭敬地五體投地頂禮佛陀,佛陀為她說了法,安慰她之後就離開了。為了要留住佛陀,她特別事先教導,要兒子羅睺羅說了一番話,要兒子向爸爸要求遺產,希望能夠留下爸爸;但是仍然留不住佛陀,許多釋迦族人都跟隨著佛陀出家了。
在佛陀離開後,有一次,佛在祇樹給孤獨園指派大目犍連長老說:「你現在就代替我到迦毘羅衛城,問候我的父親和我的姨母,還有我的叔父斛飯王等等;然後你要去勸誡羅睺羅的母親耶輸陀羅,讓她割捨母子恩愛,讓羅睺羅來跟著我出家。你告訴她:母子恩愛的歡樂是短暫的,死後墮入地獄,母子彼此就不再認識了,永遠離別而受無窮的痛苦,到那個時候再來後悔就來不及了。羅睺羅未來來修道、來證果,還可以回去度化他的母親,脫離輪迴生死根本,證得涅槃清淨。你就這樣子去吧!」
那到底耶輸陀羅後來是否有交出兒子呢?時間的關係,我們就等下一次的節目再為各位介紹。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