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均提

第74集
由正昌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在此先問候大家:少病、少惱否?色身康泰否?道業精進否?

目前正在演述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賢愚經》卷13中所記載的,有關於惡口得到的果報,以及因為懺悔而得到解脫這樣的故事。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經文的內容,《賢愚經》卷13〈62沙彌均提品〉:【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舍利弗,晝夜三時,恒以天眼,觀視世間,,輒往度之。爾時,有諸估客,欲詣他國,其諸商人,共將一狗,至於中路。眾賈頓息,伺人不看閑靜之時,狗便盜取眾賈人肉。於時,眾人即懷瞋恚,便共打狗,而折其腳,棄置空野,捨之而去。時舍利弗,遙以天眼,見此狗身,攣躃在地,飢餓困篤,懸命垂死,著衣持鉢,入城乞食,得已持出,飛至狗所,慈心憐愍,以食施與。狗得其食,濟活餘命,心甚歡喜,倍加踊躍。時舍利弗,即為其狗,具足解說微妙之法,狗便命終,生舍衛國婆羅門家。時舍利弗,獨行乞食,婆羅門見,而問之言:「尊者獨行,無沙彌耶?」舍利弗言:「我無沙彌,聞卿有子,當用見與。」婆羅門言:「我有一子,字曰均提,年既孩幼,不任使令。比前長大,當用相與。」聞彼語已,即戢在心,還至祇洹。至年七歲,復來求之。時婆羅門,即以其兒,付舍利弗,令使出家。時舍利弗,便受其兒,將至祇洹,聽為沙彌,漸為具說種種妙法,心意開解,得阿羅漢,六通清徹,功德悉備。時均提沙彌,始得道已,自以智力,觀過去世,本造何行,來受此形,得遭聖師,而獲果證?觀見前身,作一餓狗,蒙我和上舍利弗恩,今得人身,并獲道果。欣心內發,而自念言:「我蒙師恩,得脫諸苦,時舍利弗,今當盡身,供給所須,永作沙彌,不受大戒。」爾時阿難,而白佛言:「不審此人,曩昔之時,興何惡行,受此狗身?造何善根,而得解脫?」佛告阿難:「乃往過去,迦葉佛時,有諸比丘,集在一處。時年少比丘,音聲清雅,善巧讚唄,人所樂聽。有一比丘,年高耆老,音聲濁鈍,不能經唄,每自出聲,而自娛樂。其老比丘,已得羅漢,沙門功德,皆悉具足。于時,年少妙音比丘,見老沙門音聲鈍濁,自恃好聲,而呵之言:『今汝長老,聲如狗吠。』輕呵已竟,時老比丘,便呼年少:『汝識我不?』年少答言:『我大識汝,是迦葉佛時比丘。』上座答曰:『我今已得阿羅漢道,沙門儀式,悉具足矣。』時年少比丘,聞其所說,心驚毛豎,惶怖自責,即於其前,懺悔過咎。時老比丘,即聽懺悔。由其惡言,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出家,持淨戒故,今得見我,蒙得解脫。」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信受,頂戴奉行。】

這經中的故事是說:舍利弗尊者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時候,他常常用天眼通觀看這世間,有誰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了,他就會前往度化。有一天,他看到一群商人帶了一條狗,而這條狗趁著商人們在休息時,偷吃了商人們所帶的肉食,於是牠便被商人們打斷了狗腿,並棄置在曠野之中。這時舍利弗用天眼看見這隻狗,因為受傷以及飢餓的緣故,將要死亡了;舍利弗尊者因為慈心憐愍牠的緣故,便到城中托缽,並將托缽得來的食物布施給這條瀕臨死亡的狗,這隻狗也因為吃了舍利弗尊者所布施的食物,身體就有了一些氣力了,心中也生起了歡喜心。雖然這隻狗最後還是受傷過重而死亡,但在牠臨命終前,因為接受了舍利弗尊者的布施,並聽聞到舍利弗尊者為牠所說的微妙佛法而心生歡喜,因此就出生到舍衛國的婆羅門家中。

有一天,這舍衛國的婆羅門看到舍利弗尊者一個人托缽獨行時,就問舍利弗尊者說:「尊者您獨自一個人行腳,為什麼身旁没有小沙彌來服侍您呢?」舍利弗尊者就回答說:「我没有小沙彌作為侍者,我聽聞你有個兒子,希望你能夠讓他出家,作為我隨侍的沙彌。」這時婆羅門就回答說:「我有一個孩子名叫均提,因為現在還很年幼,所以還不能聽從您的使喚及諭令,等他長大以後我就會讓他出家,成為您隨侍的沙彌。」於是舍利弗尊者就將婆羅門的話記在心中,然後就回到祇樹給孤獨園中安住。等到均提已經七歲的時候,舍利弗尊者就來到婆羅門家中,帶著均提回到祇園精舍中出家。沙彌均提在舍利弗尊者的盡心教導下,對於解脫道有了真實的瞭解,並透過如實的觀行,最後成為了三明六通的俱解脫大阿羅漢。這時沙彌均提成為阿羅漢後,他以自己所證的宿命通智力觀察自己過去世,到底是造作了什麼樣的業行,今世才能得到舍利弗尊者這樣的聖明之師,而最後證得阿羅漢果呢?這時他就看見自己的前生原來只是一條狗,卻在將死的時候,蒙舍利弗尊者的施食,並為他演說種種的妙法,讓他對於佛的微妙法生起歡喜心,才能獲得今世的人身而出家,並歸依在舍利弗尊者的座下,證得了阿羅漢果。

這時,沙彌均提因為感念舍利弗尊者所施與他的恩德,就從內心自然生起這樣的念頭說:「我蒙和上舍利弗尊者的恩德,才能脫離繼續受生於畜生道的輪迴苦中,並證得阿羅漢果而獲得解脫,今天我當盡此一身供給和上舍利弗尊者的一切所需,永遠作他的沙彌,不受大戒。」阿難知道尊者這件事後,就請 佛開示說:「均提沙彌過去世,造了什麼樣的惡業,才會受此狗身?又是因為種了什麼樣的善根,今世才能在舍利弗尊者座下證得阿羅漢果,獲得解脫?」佛告訴阿難說:「過去迦葉佛時,有一個聲音很清亮雅緻的年少比丘,人們都樂於聽聞他善巧讚詠三寶的讚唄。同時有一個老比丘,他的音聲混濁,卻已經證得了阿羅漢果,具足了佛教出家人應該有的解脫功德,也常常用他鈍濁的聲音發出讚詠三寶的音聲而自娛樂。有一天,這個妙音年少比丘聽到老比丘所發出的讚詠三寶的混濁音聲,就訶斥這個老比丘說:「今天你這個長老發出的讚唄音聲,就好像是狗吠一樣!」這時,阿羅漢老比丘便問這個妙音年少比丘說:「你認不認識我呢?」妙音年少比丘依然用輕慢的態度回答說:「我當然認識你,你就是迦葉佛座下的比丘。」這時阿羅漢老比丘就說:「我已經證得了阿羅漢果,沙門儀式也都具備滿足。」妙音年少比丘聽到阿羅漢老比丘這麼一說,對於自己以輕慢心無故妄加譏毀阿羅漢的惡業,驚怖到連毛髮都竪立了起來,心裡也很惶恐、害怕、自責,這時妙音年少比丘便趕緊向阿羅漢老比丘發自內心的懺悔他以輕慢心所造下的惡口業,阿羅漢老比丘因為慈悲的關係,當下也就接受了妙音年少比丘的懺悔。雖然妙音年少比丘由於自恃聲音清亮、雅緻,對於阿羅漢老比丘以混濁的讚唄音聲來讚詠三寶心生輕慢,而造下了毀謗阿羅漢的惡口業,所以五百世中常常生於畜生道中受生為狗;但因為妙音年少比丘願意在阿羅漢老比丘面前至心的發露懺悔、後不復作,由於像這樣能夠出家,卻對於所違犯的過咎能夠發露懺悔,受持清淨戒律的緣故,所以今世均提沙彌又可以見到釋迦牟尼佛,並蒙座下的舍利弗尊者救度,而證得阿羅漢,獲得解脫。」這時阿難聽聞到佛這樣的開示,很歡喜地信受,並頂戴奉行。

在這個沙彌均提的故事裡,佛很清楚明白地提醒我們,應該要注意自己的惡口業行,否則果報難以思議啊!惡口業的果報如同佛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5二十六的〈十地品〉中開示如下:「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這是說有一類人,他常常說種種粗惡的言語,譬如喜歡惡口亂罵人,或是用種種的語言、肢體等種種方式來惱亂他人,譬如喜歡譏諷、嘲笑他人,讓人心生不喜,乃至因此而忿怒生氣,他看了這樣子就很高興,對於這一類喜歡造作這樣惡口業行的人,如果不懂得如同沙彌均提一樣,願意從心中完全地發露懺悔,並獲得對方的接受,這將使得他未來因為造作這樣惡口業的關係,就會下墮並於三惡道中輪迴,無法出離。

譬如在《雜阿含經》卷19中有這樣的一則記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乃至尊者大目犍連言:「我於路中見一大身眾生,比丘之像,皆著鐵葉以為衣服,舉體火然,亦以鐵鉢,盛熱鐵丸而食之。」乃至佛告諸比丘:「此眾生者,過去世時,於此舍衛國,迦葉佛法中,出家作比丘,作摩摩帝,惡口形名諸比丘,或言此是惡禿,此惡風法,此惡衣服,以彼惡口故,先住者去,未來不來,緣斯罪故,已地獄中受無量苦,地獄餘罪,今得此身,續受斯苦。諸比丘!如大目犍連所見,真實不異,當受持之。】

經中記載著佛住在舍衛國的時候,有一天尊者大目犍連說:「我在回來的路途中看見有一個身量很大的眾生,這個大身的眾生是比丘的樣貌,但是他卻是以鐵葉作為衣服,整個身體也燃燒著熊熊的大火,同時還以鐵鉢盛著熱鐵丸作為他的食物。」這時佛就為比丘們開示說:「這個大身的眾生,他在過去世時,在這個舍衛國中的迦葉佛法裡出家作比丘,並擔任知事人這樣的執事,卻在執事的過程中,常常用惡口來形容指稱比丘們,或者是說這個人是兇惡的禿頭道人、或者說這是不善的說法、或者是指這是不好的衣服,因為他這種惡口的業行緣故,先前所住在一起的比丘們漸漸地離去了,聽聞他惡口習性的人也因此不再前來學習佛法。他因為這種惡口破壞僧團和合,讓迦葉佛法因此無法繼續弘傳的罪過緣故,在捨報後,已經墮入了地獄中受過無量的苦果,如今從地獄中出來後的餘罪,讓他今天繼續出生在餓鬼道中,繼續領受大目犍連今天所看見的,成為一個身量很大,卻是身穿鐵衣,而且通身有火所燃燒,肚子餓了也只能吃燒紅的熱鐵丸,這樣的大身比丘相的餓鬼道苦果啊!」佛說:「各位比丘們!如同大目犍連所看見的,迦葉佛法裡的惡口比丘造作了惡口的罪業後,因此墮入了地獄,受地獄報完後,變成了餓鬼道中的大身比丘。這樣的真實而沒有差異,眾生會因為造作了惡口的罪業下墮於三惡道,是真實不虛的,大家應當瞭解而謹記在心,謹慎地持守不惡口的善業行。」以上是佛說造下惡口業的人,因而下墮於三惡道的另一個事例。

如果是造下惡口業而生於人間,佛說這樣的人會有兩種果報,《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5二十六〈十地品〉:【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佛在經典中為我們開示說:有惡口習性的人,如果他出生在人中,他會有兩種果報的出現:第一種是經常會聽到種種罵人、譏諷等粗言惡語的音聲;第二種是他所說的言語,常常會與他人起種種的爭端或諍論,這些都是屬於惡口業的果報。

那到底什麼樣才是不惡口呢?《長阿含經》卷13:【捨離惡口,所言麤獷,喜惱他人,令生忿結,捨如是言,言則柔軟,不生怨害,多所饒益,眾人敬愛,樂聞其言,是為不惡口。】經中佛為我們開示說,不惡口的人,除了應當要捨離種種喜歡惡口亂罵人的粗言惡語,或是喜歡譏諷他人的各種語言、肢體方式,這類讓人心生不喜乃至忿怒生氣等種種惱亂他人心行的惡口業行外,在言語的表達上,應該用柔軟語,讓人不生起怨恨心,或是讓人不感受到受到傷害的語言或肢體等表達方式,所說的語言內容是讓人對於佛法僧三寶生起信心、愛樂心的種種有益語,乃至如同真善知識一樣,說出可以幫助學人實證三乘菩提的法語、實語等,這些對於眾生多所饒益的語言,讓眾人能生起敬愛的心,而樂於聽聞他所說的種種善淨言語。如同舍利弗尊者,在餓狗臨命終前為牠解說的微妙佛法,令牠心生歡喜而能夠生到婆羅門家中,這類使得眾生今世、未來世都能夠得利,乃至使得眾生對於佛法僧三寶生起信心、生起清淨想等善淨語言,這就是不惡口。

只是要做到佛所說的不惡口,捨離喜歡惡口亂罵人、隨便批評人這類粗言惡語,或是喜歡譏諷他人等這類讓人心生不喜、惱亂他人的惡口業行,在言語的表達上就要用柔軟語,讓人不生起怨恨心,或是不讓人感受到被傷害的表達方式;而所說的言語內容是可以讓人今世以及未來世都能得利的,或者是說讓眾生對於佛法僧三寶生起信心、清淨心、愛樂心等種種的有益語,如同真善知識一樣,幫助學人實證三乘菩提的法語等,這些多所饒益眾生的語言,而讓眾生能夠對於所說法的人生起敬愛的心,而樂於聽聞他所開示的種種善淨語言。要造作這樣的不惡口業,就要依佛所開示的,如《長阿含經》卷14:【沙門瞿曇捨滅惡口,若有麤言傷損於人,增彼結恨、長怨憎者,如此麤言盡皆不為;常以善言悅可人心,眾所愛樂,聽無厭足,但說此言。】佛捨滅惡口業行的方法,就是:如果有損傷於人的粗惡言語,或是會增長彼此間的怨結或是恨意的言語,或是增長怨憎會這類的話,這類的惡口粗言 佛都不說;經常以善淨的佛法言語來悅可眾生的心,讓眾生對於佛法僧三寶生起愛樂的心,並對於佛的正法聽無厭足;只說柔軟語,讓眾生不生怨害想,對於一切有情多所饒益,讓眾生都能夠生起敬愛的心,而樂聞其言,這些就是不惡口的業行啊!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就先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2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