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壞淨

第32集
由正鈞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和大家談「四不壞淨」。這一段過去所曾經發生的事,是被收錄在《大藏經》第二冊,No.99《雜阿含經》卷第三十之中的第八三三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毘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時,有善調象師離車,名曰難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離車難陀言:「若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何等為四?謂佛不壞淨成就,法、僧不壞淨,聖戒成就。我見是聖弟子於此命終,生於天上,於天上得十種法。何等為十?得天壽、天色、天名稱、天樂、天自在,天色、聲、香、味、觸。若聖弟子於天上命終,來生人中者,我見彼十事具足。何等為十?人間壽命、人好色、名稱、樂、自在、色、聲、香、味、觸。我說彼多聞聖弟子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我說彼有如實正慧知見。」

爾時,難陀有從者,白難陀言:「浴時已到,今可去矣!」難陀答言:「我今不須人間澡浴,我今於此勝妙法以自沐浴,所謂於世尊所,得清淨信樂。」爾時,離車調象師難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作禮而去。】(《雜阿含經》卷30)

這個人也叫難陀,不過不是悉達多太子的弟弟難陀。經文中描述難陀太子是「身如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因地時候難陀尊者貪著五欲,還好過去世曾經發了誓願:「於欲境中深生耽著,強拔令出得趣安隱究竟涅槃。」就是因為如此,世尊示現了很多善巧方便,才能夠度他成為阿羅漢。而此處的這一位是離車族中,專門在調御大象的調象師難陀。古印度的象是很尊貴的,因為這是國王打仗之時,所依賴的四兵之一。

話說,世尊說法是具足種種的善巧方便的,不論是在度哪一位難陀,都是一樣的勝妙;但這個部分,我們可以觀察到一些,想要學,無奈是還沒有辦法辦到。為什麼這麼說?這位調象師難陀來詣佛所,稽首佛足之後,並未提出任何問題,即便退坐一面。一般人碰到這個問題會怎麼作?也許就會問:「欸!某甲,你這一次是為了什麼事而來呢?還是說有什麼問題要討論呢?」通常會這樣問,然後才會有後續的應答。可是 世尊不需要這樣子,當難陀一語不發就坐下來,世尊一念之間就明白要為他開示什麼法,或者是說要從何說起;這是因為 世尊的智慧證量而顯示。我們看到世尊的示現,心中真的是讚歎,並且是羨慕得不得了,但就是作不到那個樣子。

「壽命、好色力、樂辯自在」這三者的具足,是一般眾生之所好樂的,尤其是學佛了以後,知道可以從佛法中得到這三者,當然就會更加積極努力;難陀是一個調象師,所以 世尊就從此處開演,為難陀說法。此時 世尊不說施論等等,直接從四不壞淨切入,說四種不會破壞、退失清淨信根與信力的法;說:「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者,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剛才說過,對於難陀的根性而言,聽到「欲求壽命,即得壽命;求好色力、樂辯自在,即得」,一定會立即豎起耳朵,然後專心傾聽,可能對聖弟子的前提,反而不是那麼注意了;也就是說,世尊當然知道難陀的所求,所以就藉著他的所求,引導他進入佛法之中。

然而此處 世尊說到聖弟子,這包括聲聞初果以上的弟子,所以才會有後面經文中所說到的「於此命終,生於天上」乃至更後面的經文也說到「天上命終,來生人中」,有這麼樣一個人天往返的狀況。這樣的聖弟子,世尊說他們生天之後再回到人間,所感得的果報是什麼呢?都是得壽、色(身)、名稱、樂、自在,色(塵)、聲、香、味、觸(塵),只是有人與天的境界差別的不同罷了。為什麼說這十種法?因為能得到這個十種法,是不是很誘惑人呢?對呀!所以才叫作「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嘛!但這個部分與那一些騙人提供性服務,又不能使眾生出生佛菩提智慧,與那樣子的外道是完全不一樣的。而 世尊瞭解難陀的心境,想要促使他快速地發起廣大心,而進入佛法之中,所以才投其所好而為他說這十種利益。世尊當然明白,若是難陀想要得到這十種利益,一定回過頭來思惟:「世尊似乎前面已經說過,能夠得到這十個法的條件是什麼呢?」然後再想到:是「聖弟子成就四不壞淨。」能不能成為聖弟子且不說,但至少就已經開始會修學四不壞淨。

所以,現在就回頭來說四不壞淨。首先要說的是:成就不會破壞、退失對佛、法、僧三寶的清淨信根與信力,最後再來說對佛所說、所傳的聖戒法也能夠成就,不會損壞與退失的清淨信根與信力;由此看來,學佛人對於佛法僧三寶清淨信是有多麼重要了。一般人可能會想,佛不就是人們為了某一個威德很大的神祇,然後施設了一個或畫、或刻、或鑄的形像,然後被安置在佛龕上的那個塑像嗎?但那只是世間住持的佛寶,因為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已經示現入涅槃,人們就依於記憶,或者是後代的弟子,依於自己所認知、所喜歡,而留傳下來的一個形像。可是這不是真正的佛,乃至由悉達多太子示現成就的應身 釋迦牟尼佛的形像,諸地菩薩在色究竟天宮所看到的報身佛的形像,也只是示現出來的一個出世間的佛寶;法身佛才是真正的佛,因為應化身、報身佛都由祂而出生。而法身佛是每一個人本然都有的,叫作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只是眾生有不知、不信、不證的差別。七住菩薩親證了,叫作相似即佛;乃至初地以上菩薩稱為分證即佛,都還不是究竟即佛,因為煩惱障、所知障應斷、所斷差別的緣故。

法就是佛或是在人間,或是在天界所說,後來由當世的菩薩、阿羅漢們所共同結集出來的三藏十二部,這包括有世間的人天善法,出世間的聲聞、緣覺二乘的解脫道法,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四念處、四聖諦、十二因緣等等;此外,還有另外一類是不共二乘的世出世間大乘佛菩提道法,這主要是從親證如來藏之後,而開演的六度、十度萬行,這樣子一共方便分為五類。因為外道之中也有求生欲界天,也有親證四禪八定的,所以人天善法是共於外道的。因此,真正佛法指的是解脫道、佛菩提道的內涵;而再進一步來說,其實解脫道的法也是佛菩提道中的一部分,而要能夠圓滿佛菩提道也不可以忽略人天善法,所以如同 世尊在《法華經》中的開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妙法蓮華經》卷1)這些或說是三乘,或說是五乘,都是因為眾生的根器而為說的法。這些法是佛所開示的,是從何而來呢?是從諸佛的自心如來所流注出來的,所以法是因於佛、依於佛而有。既然是如此,眾生本來是佛,為何無法顯發種種的法?那是因為被一念無明、無始無明所遮障的緣故。外道不依自心如來而修、而證,因此而被稱為心外求法。

一般所知道的僧,指的是示現剃髮著染衣,或只受比丘、比丘尼戒,或兼受菩薩戒的人,這是世間的住持僧寶;然而,僧實際上是親證佛所說的法,或只是解脫道,或同時親證佛菩提道的有情。因為佛世中的僧,本來說的至少就是四向五果的沙門,譬如說在《增壹阿含經》卷49之中說到:【所謂僧者,四雙八輩,此名如來聖眾;可尊可貴,是世間無上福田。】(《增壹阿含經》卷49)又如《大莊嚴法門經》卷下之中,文殊師利菩薩說:【菩薩出家者,……非以自身披著染衣名為出家,勤斷眾生三毒染心是名出家。】(《大莊嚴法門經》卷2)而菩薩七住位以上,兼而也斷我見,這是斷眾生三毒染心的初分,所以也是僧;又加上親證自心如來,所以名為菩薩勝義僧。而初地之前都稱為賢位的菩薩,初地之後則是聖位的菩薩勝義僧,如佛世的 維摩詰菩薩現在家相,彌勒菩薩示現出家相,文殊菩薩則是於僧團中共住,但不示現剃髮著染衣的外相,這一些菩薩都是僧,而且證量是遠遠超過聲聞阿羅漢的僧。

因此,因為法身佛是每一個人本然都有的,所以每一個人本然也都有法,也都可以示現僧,這就是一般所知道的自性三寶。換句話說,這是每一個人在因地就已經有的法,也就是因為這個樣子,每一個人才有可能成佛的。能夠這樣子信受不疑,才說是有初分的淨信,才會使得眾生發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四宏誓願,未來世才能夠斷我見而證初果,證佛菩提道而進入七住位,這都是在因地有著清淨的三歸依作為其本因的緣故。

然而,第一分的清淨三歸依只是個起步而已,這就好像說車子的引擎發動了,但是假如沒有放掉煞車,沒有排到行進檔,也沒有踩下油門,那畢竟車子只是在原地隆隆作響罷了,一點也沒有辦法向目的地前進。佛法中的修學亦復如是,已經心得決定發起成佛之願的時候,就要開始以種種方便來付諸實行,而這種種方便善巧的起步,就從奉行 如來所施設的聖戒開始;既然叫作聖戒,一者是說諸聖世尊所施設;二者是說依於之而如法奉行,也是可以使眾生得入聖位的,除非說這一些戒法,被假名的善知識所曲解而宣說出來。聖戒的如法奉行為什麼會使眾生得入聖位、邁向成佛之道?因為聖戒說的就是菩薩戒,只是依於眾生當世受持的身分差別,方便區分為在家戒、出家戒;因為菩薩從初住位開始的三大阿僧祇劫之中,一定會經過或者是示現為在家人,或者示現為出家人的差別不同。而菩薩戒又方便分為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而這仍然是函蓋於在家、出家的二分之中的。也許某甲專心在律儀上奉持,加上正知正見的熏習,他可以很快地斷我見,乃至是斷我執;對一般人而言,這就是聲聞乘中的聖人了。但是他進入佛菩提道的因緣卻仍然不成就,這是因為他忽略了菩薩戒中的其他二分,也就是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的部分;若是進一步去奉行這二分戒法,那麼菩薩得要再去履行布施、忍辱等等的五度,因為菩薩要修的善法,包括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齋,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等等,乃至是七覺分、八聖道分;而有情的數量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所發的願才會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那麼在修學六度萬行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在奉行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初分圓滿之後得道種智,就說是進入初地,而是聖位的勝義菩薩僧了。所以諸聖世尊所施設的聖戒,依然是要引導眾生邁向佛菩提道的。

當你可以不倒了知、如實奉行、依法親證了以後,你自己就可以在自己身上見到的是:原來 世尊所說的菩薩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自己就已經正在其中了,自己就願意繼續前進,因為自己的身上也有三寶;接下來繼續在佛菩提道中,隨著善知識修學的過程,其實也離不開自身三寶來聽經聞法。所以說,佛法是可以親證的,親證了以後,自然會知道為什麼 世尊說那是:「不由他信,不由他欲,不從他聞,不取他意,不因他思。」因為已經有一分的如實正慧知見了。

世尊開示之後,難陀的侍者向難陀稟白說:「洗浴的時間已經到了!」可是難陀回答說:「我今天不需要人間的澡浴了,因為我已經從世尊所得到勝妙的法,而以之自沐浴,受用清淨的信樂了。」藉著這一段的經文的說明,希望各位也可以因此受用,而得到清淨的信樂。

今天就說到這裡。

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


點擊數: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