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26集
由正惠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講的佛典故事,講「持戒,兄戒行貞淨,不犯淫亂」,這個故事就開始來跟大家說明。
這個故事是在說:無數劫前有一位菩薩,修行的菩薩;兄弟兩個人合作一同在做買賣,求取利潤來奉養父母,以及六親眷屬。有一次,兄弟兩人一起到別的國家去做生意;哥哥就派遣了弟弟把寶珠呈獻給國王,國王看到弟弟的面貌很俊俏,就很喜歡的接受他的寶珠,而且還將公主許配給他,並求取了上千萬寶珠的聘金。弟弟回到了住處,就把詳細的情形告訴了哥哥,哥哥聽了之後就趕到了王宮,幫弟弟來討論有關親事的一些細節。這個國王看到哥哥,不僅相貌堂堂而且談吐又不俗,說話能夠引經據典,學識很淵博,優雅的相貌又無人可比,國王就更加地欣賞這個哥哥,馬上改變了主意,把公主又改配給哥哥。哥哥發現這個公主是一個行為放蕩、喜歡享樂,不能分辨是非善惡的人,心裡就這樣想著:女人啊,對待夫的兄長,應該就如同父親一樣的看待;夫的兄長對弟媳婦,應該像對待子女一樣的作法才對;一般的倫理觀念,怎麼可以有兄去娶弟的媳婦,然後弟媳婦去嫁給兄長呢這樣荒唐亂倫的行為。這個國王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所作的這些行為,跟禽獸沒有什麼兩樣,就趕快帶著弟弟離開這個國家。
這個公主,因為這兄弟兩人拒婚離去,心裡就怨恨不已,登上王宮的瞭望臺,看到兄弟兩人離開,就發了一個毒誓——雖然我現在奈何不了你,但是我來生變成妖怪、毒蟲,吃你這個哥哥的心肝總可以吧!之後不斷地在生死中輪迴,有一世哥哥轉生為獼猴,公主跟弟弟都轉生為鱉,烏龜類的這個鱉。有一次這個鱉生病了,很想吃獼猴的心肝,雄鱉便出外到處地去尋找,看見一隻獼猴,從樹上爬下來喝水,雄鱉就對獼猴說:「你曾經聽過音樂嗎?」獼猴回答說:「我沒有聽過。」雄鱉看到機會來了,就對獼猴說:「我家裡常常有演奏很美妙的音樂,你想要聽一聽嗎?」獼猴很好奇的說:「好啊!」雄鱉就對獼猴說:「那你就趕快爬到我的背上,我現在就帶著你去我家聽音樂。」
獼猴爬上雄鱉的背部,就隨著雄鱉順著河流,就一直游去。在半路之中,雄鱉就對獼猴說:「其實是我的妻子想要吃你的心肝,水裡哪有什麼音樂!」這個時候,獼猴發現自己受騙上當了,心裡很慚愧地想著:奉行戒律應該要依據善行的行為來作,為了不讓這兩個鱉(龜類的這個鱉,雄性的鱉跟雌性的鱉)造下殺生的重罪,我不應該故入難處,作無謂的犧牲。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不能墨守成規,想要度過眼前的危難為第一件大事。所以就開個方便,跟雄鱉說道:「你為什麼不早一點說啊!我把心肝掛在剛才的那棵樹上!」那個雄鱉聽了信以為真,就又帶著獼猴又回過頭來,回到原來的地方。獼猴一上岸就對雄鱉說:「你這個死腦筋的鱉!(就是烏龜)哪有人會把自己的心肝掏出來掛在樹上?這種事你也相信!」佛陀就告訴比丘們說:「那個時候的哥哥就是我的前身,能夠堅守清淨的戒行,不願意去犯亂倫的邪淫,為了償還過去世還有一些惡業的餘習,所以墮在畜生道為獼猴來受報。那個時候弟弟跟國王的女兒,也同樣受報到變成烏龜類的鱉這個報身;這個雄鱉就是現在的提婆達多,雌鱉就是提婆達多現在的妻子。」
菩薩在無量的劫數中修行,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樣如此地堅持地修行持戒,才能夠圓滿,能夠修成佛道。所以這段故事就跟大家說,人有無量無邊的往世,所以大家要修行,一定要依據佛陀的教法,能夠慎護口業。你看這個公主起瞋心,她所發的咒願,竟然出口成願;你看人的業力之重,真的是要慎護口業。
一般我們欲界眾生,所有的受生都以淫為根本;所以我們叫作欲界,就是因為有男女欲的關係,所以在三界中,我們就降生在欲界裡面為人。一般想要修行解脫道,一定要修行戒定慧這三無漏;無漏就是讓我們的修行,能夠一直往上增上,這樣修行就不會退失了。所以如果能夠守淫戒,才能夠生起禪定,也就是說離欲;一般來講離欲界生,色界的初禪天身才能夠現起,所以初禪天身又叫作離生喜樂,就是表示離開欲界,生起喜跟樂。至於修習禪定,不管功夫怎麼作,頂多就能夠修到未到地定,所以叫作事障未來;不管你禪定用功到什麼程度,如果心沒辦法離開五欲的話,頂多就到欲界頂。想要初禪的現起,完全都是心的作用,心──那就是說要棄五蓋,棄五蓋就是離開欲界的貪染。五蓋講的就是貪欲、瞋恚、睡眠、掉舉、疑。這些功夫一定都要一一的落實,讓我們的心真的能夠厭離欲界的法,禪定才會現起。我們想要禪定,依六度來說,它是在第五度才能夠得禪定;所以說它在前面有很多方便,方便就是方法。所以想要達到禪定現起,一定要先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然後才能夠現起禪定。所以五蓋完全都是要現觀,對欲界的貪欲、瞋恚,還有睡眠、掉舉跟疑,這五個蓋如果能夠如實地去觀察,然後厭離,初禪才能夠現起。至於初禪的現起,往往都是水到渠成,功夫作到了,然後攝心也能夠持續的,真的是起厭離心,那自然而然初禪就會現起。
一般來講,大家都沒有留意到,為什麼修禪定會有很多岔路呢?所以佛陀又開示四種清淨明誨。這個教誨就是說:禪定本來就是一個共外道法,我們要修學佛道的人也要修;但是不僅僅是我們學佛的人能夠修,能夠得證禪定,其他外道也可以。但是它有一個根本的觀念,大家要建立的,就是說要先有戒,然後才得定,這也是安全的修法。所以佛陀就在講戒律,五戒跟禪定的關係,祂就特別說明,就是說殺心未除,落入神道;如果是偷盜,就是偷心不除,就落入邪道;如果是淫心不除,那就落入魔道;如果是妄語,就是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你看看這整個禪定的修持,以戒為依歸,這是一個正確的方向。所以如果是一般人,他就是外道,他有一個外道的戒,但是這外道戒,它是不如法,往往是戒禁取見。那這個戒,以佛陀施設的戒,它是依修道人來講,它是最圓滿的一個律法。譬如說人間,人間有法律,如果是犯法的人,他不能稱之為好人;那如果是修行人呢,還是要依五戒作依止,五戒是佛陀能夠現觀三界輪迴裡面的善業、惡業,這些能夠現觀才知道。
所以如果是想要身體健康,你如果是喜歡殺害眾生,那身體就沒有辦法,因為殺害眾生是有關斷人生命,自己當然也沒有辦法得到健康。然後偷心如果不除的話,這一輩子想要賺錢,就變成很辛苦,因為過去世有欠人的,這個偷盜的行為,這一輩子還是要償還,那就是偷盜心不除。第三個淫心不除,淫其實就是男女,跟家庭有關係;一般人有的生意做得很好,但是花天酒地,那家庭就沒有辦法圓滿。婚姻就是建立在正淫的根本上,所以一有外遇,家庭有時候就破滅掉,所以淫心有關係家庭幸福。那至於妄語,人無信就不立,所以如果修行不能夠如實語,照佛陀的教導,然後一一地來修除,尤其是煩惱,就貪瞋癡慢疑這些一一的現觀,然後一一自己降伏,自己願意能夠斷除,這樣的修行才是真的很牢靠。所以這四種清淨明誨,就是外道跟佛門在修定的一個不同的教誨。
佛陀教大家依於戒然後修定,那就沒有遮障,就不會修偏了。所以你看看現在的一些所謂的廟,那個神明威德力很大,福報很大,但是他為什麼落入神道去呢?就是殺心不除啊!殺心不除就是打打殺殺,這個是一般神道的神尊,大部分都是武將比較多。所以我們如果是能夠修習禪定,來遵守戒律,這樣我們將來能夠修得正因正果,就是往正確的方向來修行,禪定就容易現起。
人人身上本來就有四禪八定,這些都是可以一一如實地去體驗。我們如果是能夠憶佛成片,讓它淨念相續;淨念相續就是已經成片了。這個時候久而久之,當然我們對五陰十八界的貪愛執著性減低,那自然而然色界的初禪天身就會現起,讓我們能夠體會到初禪天身的離生喜樂,離開欲界生起這個喜樂,這個修行才真的是一個安全的修定方法;否則,譬如說我們如果是淫心未除,請問現前境界,如果有天女或者是魔女,在定境中讓我們觀看,我們就在那個境界裡面,走不出來。所以安全的修持方法,還是要定先具足,然後慢慢調伏自己的心,對世間的財色名食睡,能夠一一的調伏乃至斷除,這個就是棄五蓋的功夫。因為棄五蓋的原因,而能夠現起初禪,除了功夫之外,就是心地上的用功;禪定的心地,一般多在講第六意識乃至第七識,這個是共外道法。一一能夠把它現觀,然後願意對我們欲界的貪欲、瞋恚、睡眠、掉舉乃至疑蓋,能夠一一地把它現觀,能夠思惟清楚然後面對它,能夠願意把它斷除,我們的定力就很容易現起。所以如果不照這樣作,即使你很用功地在那邊打坐,也是沒有辦法能夠現起初禪,因為與初禪不相應。
初禪天它是以禪悅為食,在初禪中就沒有舌識、鼻識的現起,因為他沒有需要,他本身就有很大的快樂,所以他以禪悅為食,這樣就不斷地要修行禪定,才能夠保持禪定的狀況不退失。所以禪定跟慧是不一樣,禪定是有修就有,那慧是開了,除非你自己否定,所以般若慧它是不容易退失的。這兩樣是不一樣,一個是靠功夫然後再靠慧力,然後能夠斷除對欲界的貪愛,這是比較牢靠的修法;那一般外道,他因為沒有戒律的關係,沒有戒律的關係,所以他所修的禪定,很容易落到剛剛所說的邪魔外道。邪就是貪心不除,貪心不除謂之為邪。就是對錢財的觀念,沒有辦法淡薄,甚至對錢財的貪,乃至貪名這些都是貪;那你這樣就容易走偏了,謂之邪。魔就是淫心,所以很多藉著宗教來騙財騙色,所以說邪魔外道,其實就是世間人所說的:騙財謂之邪,騙色謂之魔,所以邪魔兩個字是這樣來說。所以對一般想要修學佛道的人,要切記、切記啊!
弘揚佛法或者是初學者,都要用五戒來觀察各個道場所教的教法,身口意行有沒有違背佛陀的五戒的教誨,尤其是前面的四個——殺、盜、淫、妄,如果沒有辦法守好的話,修定一定會產生偏差。
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各位菩薩能夠福慧增長,修學佛法無礙,色身康泰,功德圓滿。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