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寂靜而常樂我淨

第127集
由正緯老師開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跟大家來講解 平實導師所講述的《起信論講記》第四輯。我們今天講的內容,目前是在第四輯的第16頁到20頁這個部分的內容。

好!我們上次提到說:「若心性見境,則有不見之相,心性無見、則無不見,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大乘起信論》卷1)我們上次談到了「心性無見」,這個談到的就是真如。馬鳴菩薩說:真如祂是對一切的境界相,無有見聞覺知,所以是心性無見;可是祂卻無不見,因為心真如具足了一切的功德相。在真正證悟者的眼中,其實真如是具足顯現在每個人的面前的,可是對於一般未悟者來說的話,如何去體會心性無見呢?這個當然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也有一些人覺得說,是不是我們就用其他的方式來理解;比方說,有些人用正念,或是用覺性的方式來解釋什麼叫作心性的無見。有一些人說,正念就是一種生活態度,時時刻刻活在當下,把眼前的事情作好,並且享受作事的過程,這個是有一類型的人,他把這個叫作正念。

那我們來看看,這些人往往把這一種的解釋的正念,把它當作佛教修行的一個指標,讓自己心心念念都是像這樣子的活在當下。可是我們卻要跟大家說:真正入了大乘修學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明心見性。那這件事情——要明心見性呢,我們不妨從 馬鳴菩薩所講的「心性無見,則無不見。」這件事情,我們來給大家來作一番的分析跟判斷。首先呢,如果您所講求的是要時時刻刻活在當下,把眼前的事情作好,您講究的是這個的話,那請問:這個時候的心性,怎麼可能會沒有見聞覺知呢?舉例來說,比方說:當您好不容易在下午時分,自己泡了一杯茶,享受一個人悠閒的下午時光,那麼按照剛才那種說法,當您在泡這杯茶、享受這杯茶的過程中,那您所講究的就應該是只活在當您在品味這個茶的每一個時刻,您把所有的心念,都只是用在喝這杯的下午茶。可是我們卻要跟大家說,請問:當您在把握當下,喝這一杯下午茶的時候,您對於這個下午茶的芬味、的味道,是不是都是全然覺知呢?那如果您對於這個下午茶,這一杯茶呢,完全都不知道在喝什麼的話,您怎麼能說,您自己是活在這個喝茶的當下呢!可是如果您對於喝茶的這件事情,您知道您是喝什麼樣的茶,這個茶的味道如何的話,那您又怎麼能說,您的心性這個時候是無見呢?所以可見所謂的時時刻刻活在當下的那一些的心,那一念心,其實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以及末那,這個七個心和合運作的狀況。換句話說,當你在時時刻刻活在當下的時候,那個活在當下所體現的那個心,你自己所體會的心,其實那個都是妄心,根本就不是 馬鳴菩薩講無見聞覺知的真如心。

那有另外一類型的人就說,那我們講究的不是剛才講的那樣子的狀況,而是講的是說所謂的覺性。也就是說,對於當下境界的如實了知,不帶任何的既成觀念,或者自我的意見,因而對於一切的境界一視同仁,無有好壞。這一個體會呢,表面上、字面上看起來,似乎比較符合這裡講的心性無見的意思,因為它強調了在您面對境界的過程中,不要帶自己的成見,甚至不要帶有自我的意見,因而它好像就能夠對一切的境界一視同仁。可是我們卻要用剛才那個悠閒的下午茶的時光的例子,來給大家再一次的說明,請大家看看:當您在品味這一杯茶的時候,請問:你只專注在這一杯茶所帶給你的覺受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可以說你沒有帶任何的觀念、成見、自我意見等等;可是對於你現在正在喝的這一杯茶的品味,你卻是完全了知的,所以你雖然不會因為喝這杯茶的關係,所以起了一些自我的見解,起了一些過去既有的成見,可是你卻對於這杯茶的味道,對於當時喝茶的這個境界相,實際上是有所了知的。那當你有所了知的時候,很顯然的,當你正在喝的一杯茶,跟你正在喝一杯純粹的白開水的話,必然有所不同,那這境界相的不同,你必然就可以分辨的;既然可以分辨的話,又怎麼能說你是無見呢?因為談到了無見,就是沒有見聞覺知、沒有分別相。可是你明明就能夠分辨你現在喝的是一杯茶,還是一杯水,不是嗎?那如果說連喝一杯茶,也喝得不知不見的話,那這種狀況下,你又怎麼能說,你的覺性是對當下境界的如實了知呢?可見你有了知就一定有分別,那就一定有見聞覺知。所以像一般人所謂的覺性,這件事情的話呢,一般人所體會到這個覺性,實際上並不符合 馬鳴菩薩所講的「心性無見」的這個標準的;那也就是說,你用一般人所體會到的覺性去揣摩真如的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我們倒要提醒大家,在 佛說的經典裡面,「覺性」並不是像一般人講的意涵,實際上 佛所說的「覺性」,其實是佛性的意思,但是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佛性是什麼意思,以至於對「覺性」這兩個字,也就是把祂解釋成對當下境界的了知,不帶任何成見的這樣子的意思;實際上,這是對 佛說的「覺性」兩個字的一個大大的誤會。好!那麼這個「心性無見,則無不見」這個事情,到底祂怎麼體會呢?那得要大家要如實地去把《大乘起信論》,也就是 平實導師講述的這六輯的內容仔細的看,並且建議大家最好能夠參加共修,聽親教師的上課講解,建立基礎的知見之後,然後你就比較能夠有正確的方向去體會,什麼叫作真正的「心性無見」,而不再把一般人所以為的正念覺知,甚至一般人所誤會的覺性這些東西,把它當作真如的相貌。

接下來 馬鳴菩薩說,因為真如有這些心性,沒有見聞覺知的這個特性,但是祂又具足了一切功德。「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這個意思,其實就是我們前面講的所有一切的這個法呢,其實都要匯歸我們的蘊處界,從我們的蘊處界觀照一切法之後,我們就知道三界、一切有情眾生的自相與共相,它所相關的法的狀況如何。但是呢,從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我們真正能夠了知 馬鳴菩薩所說的話的真正意涵,也就是說,我們一旦破參-開悟明心-之後,我們對於真如在蘊處界裡面,如何的顯現功德相,我們會很清楚地能夠了知。那麼既然能夠了知一己的蘊處界的相的話,自然也就了知一切法對應於蘊處界的狀況;那能夠了知一切法對於自己的這個蘊處界的狀況的話,也就能夠瞭解三界有情,三界一切有情,他的這個真如是如何地具足顯現功德相;所以我們才說,真如依照這個方式,我們才說:「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這個就是這一段,給各位講解的內容。

接下來,我們繼續再到第四輯的第21頁,我們還是一樣把經文唸一次:「若心有動,則非真了知,非本性清淨,非常樂我淨,非寂靜,是變異不自在,由是具起過於恒沙虛妄雜染;」(《大乘起信論》卷1)好!這個部分呢,馬鳴菩薩真的是不厭其煩,反覆的給大家開示真如心的特性。第一句話講說,「若真如有動,則非真了知。」由這個來看,我們之前的時候給大家說,一般人往往覺得說,如果心有動非真了知的話,那我就是去追求不動的心。那什麼叫作不動的心呢?一般人第一個一定是想到說入定,在定中呢?我們在定中、在靜中一念不生,這個把它當成是所謂的不動的心。可是我們就要知道,對於四禪八定的境界來講,除了非想非非想定,跟一般的未到地定過暗之外呢,其他所有一切的定境的話,必然都會清楚了知的,否則你又怎麼知道,你今天入的是那一種的定境?你又怎麼知道自己的定力是如何呢?所以對於四禪八定的內容來講的話呢,幾乎都有清楚了知的特性在。那麼既然有清楚了知的話,既然有了知的過程,怎麼能說這個心沒有動呢?雖然即使他在入定的過程中,心定於定境,可是他還是對定境有所了知,那就表示心必然有在動、有在了知。

另外我們給各位的一個建議,就是說,你可以從一切禪定均通外道的立場來看這件事情,因為一切的禪定均通外道,而只有佛門的正法,才能夠真正的證真如。所以這個部分,大家就要知道,所謂的一切禪定均通外道,它的意思就是說,除了佛門的弟子能夠透過 佛陀的正確的開示,以至於能夠斷我見,進而證得滅盡定之外,其他一切的四禪八定,都是在外道,也有人能夠修得到;但是外道即使四禪八定具足,也一樣不能夠知道說 馬鳴菩薩所講的真如心,如何不動的狀況。所以依照這樣來說,我們要體會什麼叫作不動,那就不能夠用打坐入定,在靜中一念不生這個狀況去體會。

接下來,如果我們說,比方說我們前面講過的,那如果說用所謂的這個正念、覺性的這些事情,來去體會不動呢?我們前面有說過,如果您主張的是時時刻刻活在當下的話,那顯然您時時刻刻都有了知境界,表示時時刻刻都在動,所以這個絕對不是 馬鳴菩薩所講的心不動的狀況。同樣的,如果您講的是覺性的話,您講的覺性指的是對當下境界的如實了知的話,那透過我們前面的分析,我們也知道既然對當下的境界能夠如實了知,您怎麼能說您的心沒有在動呢?即便您沒有帶有任何的既成的自我的觀念,可是您既然了知境界,就是表示心在動了,因為您知道這個境界是或不是。所以對於這個覺性這件事情,一般人所體會到的如實了知,顯然不是 馬鳴菩薩講的心不動的狀況。

既然對當下境界的如實了知,這個並不符合 馬鳴菩薩講的心不動的狀況的話,那自然所謂的對於這個境界來說,我們說有一種說法叫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的心」,那這個心呢,也有人把這樣子的一個心,把它當作是所謂的覺性,這就是呼應我們稍早跟大家說的。其實 佛陀所講的「覺性」指的是佛性,可是一般人對於 佛陀所講的佛性,是連如何去想像都難以想像的,所以一般人就會以自己的方式,去胡亂揣摩。至於說這個「覺性」的內涵,也是基於同樣這個思惟底下,用我們自己在世間所了知的方式,去揣摩「覺性」這兩個字。所以關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的這個心」,也有人把這個當作是覺性。

可是我們回到馬鳴菩薩所講的事情來看,既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又處處作主的話,這個心怎麼可能不動呢?更何況 馬鳴菩薩還講說,之前的經文還講了一句話:「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後念制伏、令不更生,此雖名覺,即是不覺。」(《大乘起信論》卷1)像這樣的狀況下,前念起於煩惱就後念制伏,令這個煩惱心不生起,這樣子的一個狀況,都還是叫作不覺的狀況,這個狀況都不符合真正的真如心不動的狀況了,那更何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怎麼可能符合呢?所以像這個狀況,都完全不符合所謂的心不動的狀況。

接下來 馬鳴菩薩說:「若心有動,則非本性清淨」這個怎麼說呢?當有動的時候,既然祂有動就表示說是隨著因緣而動,什麼因緣呢?就是境界有變化;也就是當前現起了什麼境界,所以你的心去辨識、去識知這個境界之後,然後就有所動了。那麼這個描述的恰恰就是我們的妄心的狀況,因為我們妄心所擅長的項目,就是因應這個境界起的時候予以辨識 ,然後再加上自己的所有的見聞覺知的既有的習氣;所以像這樣狀況下,既然是妄心起動的狀況,所以當然不是本性清淨的狀況,那當然就是說,這個意思也就是說,如果要講究真正清淨的心的話,一定要是不動的。但是大家一定要記住,所謂的不動既不是入定,不是入了定境之後的那種狀況,當然也不是一般人所體會的正念覺知,或是一般人所體會、所誤會的覺性的這個狀況,那當然也不會是所謂的制心,令這個心不要起伏波動的狀況;因為這一些狀況呢,馬鳴菩薩說過了,這些狀況全部都是叫作不覺。換句話說,這些狀況都沒有辦法真正顯示,真如是如何的不動。

另外關於入定跟出定呢,平實導師也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讓大家分辨,因為談到了這個定境,我們談到入定就一定有出定,換句話說,入跟出它是相應的一對,有入就一定有出;所以這個表示說,我們這個心,在入定跟出定的時候,是不一樣的狀態。那表示說,如果你認為這個入定這件事情,就表示是心不動的話,那你同樣的心,在入定的時候不動,在出定的時候又開始動,所以同樣一個心,有時不動、有時動,那顯然你就可以判斷,像這樣入出定的心,對於入出定覺知的心,顯然就不是真如的不動的狀況。

接下來說,「若心有動,則非常樂我淨。」這個「常樂我淨」是我們在大乘佛法裡面獨有的一個狀況。因為在二乘法裡面,通常談到是無常、苦空、無我或是非我,那麼從這個事相衍生出來的,在二乘法裡面也有四念處觀,也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所以在二乘法的這些觀行,或者在這些道理的層次來說,我們看到的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這些事情;但是唯有在大乘法裡面,出現了跟剛才所講的字,完全相反的常、樂、我、淨,這個當然就要從真如的立場來說。

至於詳細內容如何,我們下一次再繼續跟大家說。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