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無見而遍照法界

第126集
由正緯老師開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帶大家來看平實導師所講述的《起信論講記》第四輯。

我們上一次有講到說,馬鳴菩薩說:「真如既離一切相,可是又具足了一切功德相。」這個部分字面上看起來是非常矛盾的事情,所以也有許多人因為看起來是矛盾的,所以乾脆就完完全全用自己的方式,想辦法去找一個說詞,然後想辦法讓它看起來能夠滿足兩邊的性質。

比方說,我們上次說:曾經有人提出說「正念」;那有人覺得說正念,比方說,單純對當下境界的如實了知,不帶任何的既成觀念或自我意見,因而對一切的境界一視同仁無有好壞,那麼他會認為說這樣子所謂的正念,就是所謂的離一切相並且具足一切的功德相;因為他既然是有念在的,那就有一切的功德,可是他又離開了自我的意見,所以他就叫作離一切相,但這其中的誤會是很大的事情,這個我們在稍後再跟大家說。

所以,正因為了義正法難信難解,所以我們也對於這種如何抉擇適當的學法的道場,這件事情的話,顯然就不能夠像一般人一樣。比方說,一般人在看到要選擇哪一間餐廳的時候,往往都會先看看說裡面是不是人多不多,如果是門庭若市的話,那表示這個餐廳作的菜不錯,就會進去吃吃看;可是選擇道場卻不能用這個標準去選擇。因為一般眾生他之所以是眾生,就是因為一般的眾生貪、瞋、癡具足,要讓一般眾生都喜歡的道場的話,可想而知的,他所宣揚的這個法必定也都是圍繞著眾生的貪求、欲念而來。比方說,有許多的道場就不斷地強調:你來這裡學法之後,那麼你就能夠解除你所有的病痛等等。所以一傳十,十傳百,所以有許多的人就趨之若鶩了。很顯然地,像這樣的道場,他所講究的就是用所謂的神通或是用騙術,讓大家能夠相信說他能夠解除病痛,自然而然眾生就趨之若鶩。像這樣子的道場怎麼會是學佛陀正法的一個道場呢?所以門庭若市這個標準是不適用於我們選擇學習正法的標準的。那當然就是說,如何正確抉擇呢?這個我們隨著講題的開展,我們再慢慢告訴大家。

另外平實導師在書上也特別告訴大家,菩薩都是不忍心離棄眾生,所以菩薩的修行,自度度人的過程,一定是一世又接著一世,除非佛陀有其他的指派,不然的話,菩薩就生生世世地不斷地再來自度度人。因為菩薩生生世世地自度度人,所以可想而知的是菩薩在這個過程中,他自己的修證一定是每一世每一世都是往前推進,每一世每一世都會有所進展;所以當他百年,甚至千年後再來的時候,他的修證一定比百年前、千年前的時候要深入許多。所以說,對於再來的菩薩而言的話,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觀念在:就是說,不要以有沒有在世間所看到的傳承來作為判斷菩薩的一切標準。因為菩薩再來的時候,有可能這個世間的狀況使然,所以他來到這個世間之後,他就必須要自參自悟,自己去把以前累劫以來所修行這個佛法,把它整理貫通之後,在那一世,重新立起佛教的法幢;所以像這樣的狀況來說,這一個菩薩可以說,在這個世間,當下的這一世,看起來這個菩薩就好像沒有所謂的傳承,而實際上他卻是由過去世,乃至於累劫以來的修行,來奠定從佛陀所傳下來的正法法脈。所以說,像這類型菩薩的弘法來說的話,我們就不能以他的師父是誰?他有沒有傳承?作為唯一的判斷標準。

另外,各位菩薩也要很注意的就是說,大家往往都會覺得古時候的祖師很厲害,現在的人算不了什麼;這個就是一般人的貴古賤今的現象。但是我剛才已經說了,菩薩絕對不忍心離棄眾生,所以,除非佛陀有其他的指派,否則一定是一世接一世的,繼續自度度人。在這樣的過程中,他的修證境界,也是一世一世精進的;所以今天的他,比起過去世的他來說,那已經是更勝妙了。所以說,過去世他也許是某一個宗派的祖師,某一個大修行人,可是今天他再來的時候,他的修證一定比過去又更加的高妙了,所以貴古賤今的這件事情,是一般的世俗人常常犯的錯誤;菩薩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可千萬不要再繼續貴古賤今了。

好!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繼續往第四輯的其他的內容繼續前進。那我們看到了第10頁的部分,接下來的部分,我們仍然是先把經文唸一次,「此云何立?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分別,以不覺故分別心起,見有境界,名為無明;心性本淨,無明不起,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若心性見境,則有不見之相,心性無見、則無不見,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大乘起信論》卷1)好!那麼馬鳴菩薩講的這一段的經文,其實是接在上一段的「以依業識等生滅相,立彼一切差別之相。」也就是從業識的生滅、所顯、所認知,然後來建立一切的差別之相。這一段繼續在講說,怎麼在建立的過程中,它又有哪些個性質牽扯其中呢?

首先,我們先看看第一句話,「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分別,以不覺故分別心起,見有境界,名為無明。」這一個部分,一切法指的其實就是可以用我們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也就是蘊處界的諸法,來看這些事情。實際上,我們談到的一切法,各位菩薩們也許會覺得說,所有的一切法,除了我們身上的這些法之外,還有許許多多世間的萬法存在。可是實際上,從我們對外界的認知的立場來看的話,世間哪一個法不是劃歸在我們蘊處界的範圍之內呢?比方說,我們今天眼睛見到了某一個境界,豈非是我們先由眼識所見,然後見到了之後,接下來我們有諸般的感受,那豈非不是受蘊所攝呢!所以依此從認知的角度來看,確實我們說世間的一切法,談到世間一切法的時候,其實全部都可以回歸我們的蘊處界的法。

可是從前面馬鳴菩薩的開示裡面,我們也知道所有一切的蘊處界其實它都是我們的如來藏——真如心所變現的;也就是說,這裡講的一切法本來唯心,這個唯心指的就是從如來藏真如所變現一切法,包含變現我們的蘊處界、變現我們的七轉識,一切我們所認知的都是心真如所變現。接下來說,這個變現的過程中實無分別。我們前面有講過,分別這件事情其實都是我們的七轉識的事情;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跟末那,這七個轉識在進行分別、在顯示分別。可是真如祂對於七轉識在分別所有的事情的時候,真如仍然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分別;祂不會跟七轉識一樣去見聞、跟覺知所有一切的境界;而七轉識的本身也是真如所變現的。

接下來,馬鳴菩薩說:「以不覺故分別心起,見有境界,名為無明。」這個跟前面的經文剛好成為一個對照。也就是這裡的不覺,其實指的就是癡,也就是無明;那因為無明的緣故,我們才會不斷地念念生起分別,當我們念念生起分別的時候,我們有了分別心之後,接下來心行就會繼續運作;然後接下來,我們會把所見到的境界把它執以為真實,一旦你執著這個真實之後,後面就有更多更多世間的執著難以解脫。所以我們說「見有境界」,這個見有境界,指的就是把境界執之為實,這個就是無明;這個剛好跟我們前面所看到的「無明力不覺心動」這一句經文,剛好是互相的對照。

那接下來,我們繼續再看看,接下來談到的是「心性本淨,無明不起,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心性本淨,無明就不起,這裡是馬鳴菩薩所教給大家的。也就是說,我們將來如果要參禪,要找到了這個如來藏真如心的話,那我們就要記住這一點。可是有許多人一看到心性本淨這件事情,往往就誤會了。比方說,有人就覺得說,既然馬鳴菩薩說心性本淨,那我們不求解脫就是真解脫,不要了生死,就了生死了。這個其中的誤會真的很大很大。因為馬鳴菩薩說的心性本淨這個心,指的是我們的如來藏真如心,可是一般人所誤會的往往是以為馬鳴菩薩所講的心,就是我們的七轉識的心。我們一般所在日常生活中所運作的那個「我」的心,那其實那個心,我們叫作妄心。正因為妄心有了貪瞋癡的纏縛,所以才讓我們生生世世都在三界裡面輪迴流轉,不得解脫;所以怎麼能說這個妄心本來就解脫呢?那我們如果不求解脫的話,豈不是跟所有一切不學佛的眾生完全一樣了嗎?那怎麼會教大家不求解脫才是解脫呢!所以這裡面是很大的錯誤。

實際上,心性本淨那個心,講的就是我們的真如心。那麼對於真如心來說,無明是不起的。可是我們接下來就會問到:「如果說無明不起,那是誰有無明呢?」這個答案就是七轉識,就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跟第七的末那識,這個七個識具足了無明。如來藏的本性,祂沒有什麼無明的遮障,可是從如來藏所變現出來的七轉識,卻有深重的無明。這個為什麼會這樣呢?簡單來說,就是因為七轉識本身對於境界認知的性質,加上無始劫以來的熏習使然,所以使得說這個七轉識在運轉的時候,祂可以活說是念念的都具足了無明,所以才有一句話講說這種狀況叫作一念無明,因為七轉識在運轉的過程中,念念都充滿了煩惱。那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七轉識的性質迥異於如來藏,因為如來藏是不起無明,可是七轉識卻念念起於無明。所以我們另外一方面來說,一個真正證悟的人,當他證了如來藏之後,他那個時候才會知道說,這個如來藏的實相心本來從無始劫以來都不跟無明相應。這個跟我們前面講的意思,就是說祂從無始劫以來,就不與見聞覺知相應了,從來不起一念分別這個講法,是相互呼應的講法。

那麼一旦你證悟了之後,你才知道說如來藏其實本來就沒有跟無明相應啊!如來藏本來的心性就是那麼的清淨。所以這也就是大乘別教——也就是說,讓大家能夠參禪開悟明心見性的這些法門,難信難解,這個也是其中一個特色。接下來馬鳴菩薩說:「心性本淨,無明不起,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大智慧光明指的其實就是相對於我們說七轉識在運轉的時候,其實都是被貪瞋癡所纏縛;正因為祂念念之間都受制於貪瞋癡,所以這裡面可以想像就好像由重重疊疊的限制與遮障,讓我們的七轉識,永遠都只能在這些遮障的裡面去進行所有的了別、所有的顯相。可是與七轉識相對應的如來藏,那就不是這樣了,因為如來藏與無明不相應啊!所以如來藏無論如何動轉的話,都不會受到了所有一切無明的限制與遮障;所以不論祂如何動轉,都是如如自在、恰如其分、隨緣應物而無有任何的虧負跟侵奪。所以像這樣子呢,我們才說:正因為祂是這樣子的運作,所以我們說真如。我們可以立祂是一個「大智慧光明義」。因為這個大智慧就是從來不會被任何的無明給遮障,而祂的光明,也就是說祂具足了一切的功德。

接下來,我們再看到下面一句說:「若心性見境,則有不見之相;心性無見、則無不見,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心性見境,則有不見之相,這一句我們可以說有兩種的解釋都可以,一種就是說,如果你自以為你覺得現在你所掌握的心性,祂是像我們在一般的運作中,我們可以見到境界的這個心性的話,那麼這個心性必然會受制於我們前面講的無明。所以,因為祂受制於無明,祂必然會有所遮障,所以祂必然會有所不足,必然會有不見之相,這個就是第一種解釋。如果依循這種解釋的話,那你就可以來判斷,如果你自己所掌握的心性是那種可以對於境界見聞覺知的心性的話,那麼這個心性顯然就不是馬鳴菩薩所講的真如之義。那另外一個則是平實導師慈悲為大家開示的,就是說,如果這個心性見境,就表示說,我們的這個妄心在對境界起了見聞覺知的同時,則有不見之相。這個不見之相指的就是真如對於一切境界,都無有分別之相。所以意思就是說,在我們妄心在運作的同時,也同樣有真如在具體的發揮祂的功德相;而這個功德相,卻又是對一切的境界不見不聞不知的相。這個兩種解釋都可以幫助大家,以後你如果要參禪明心見性的話,這個就要掌握它的道理了。

那接下來說,「若心性無見、則無不見。」那談到心性無見、則無不見,很多人都覺得說,好!那既然是無見,無見則無不見,有人就覺得說,那我要追求一個無見的心性,所謂的無見豈不是就是對於境界不見不聞不知嗎!那很顯然大家都會想到說,好!那我來打坐入定,入定當然就是把外面紛擾的境界,屏障於你的心性之外,所以大家就會以為說,那我只要這個打坐入定,定力修得很好很好,入了定境,自然就可以逐漸趨向於所謂的心性無見的狀況。不過這裡我們卻要提醒大家,如果你以為入定了之後,心越來越定、越來越定,乃至於說,你對於外面的境界無所覺知,請問這樣子是不是就是馬鳴菩薩講的真如的無見呢?各位不妨先直接想想看,想想看我們如果睡熟的時候,是不是就是對外面的境界無所覺知呢?又比方說我們如果死亡的時候,進入正死位的時候,我們對外面的境界,也是一樣無所覺知啊!難道我們修行,修了半天,要能夠開悟明心證真如;難道這個修了半天,要求證的對象居然就是我們睡熟的那樣子的狀況,跟我們進入正死位死亡的那個狀況嗎?顯然這個是有很大的疑慮了。因為按照古往今來,一切真正證悟的祖師們的公案顯示,所有一切證悟者,即使不在睡熟跟正死位,實際上他可以即知即見所有一切的真如運作的這些功德相的;所以按照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想到說,我們所要追求的並不是那種到了睡熟或者死透的狀況下,我們的這個覺知心完全都已經消失的狀況下,用那種狀況來當作修行的標的。既然是這個狀況不是一個修行的標的,那我們往回推,當我們在追求禪定的境界,我們說希望把這個意識心,不斷地侷限、侷限、侷限,然後把祂聚焦在某一個特定的定境,以至於說祂不要跟外面的境界相應,這一種的想法顯然所證到的所謂的心,也不是馬鳴菩薩這裡所講到的真如心。

所以這樣講起來的話,什麼叫作真如的這個無見的這個特性呢?還真的很不容易在文字上面直接跟大家說清楚,我們現在對大家能夠幫助最大的方式,就是告訴你哪些的狀況,是不符合馬鳴菩薩所講的真如的特性,那你就知道說,所有這些不符的狀況就是你將來在參禪的時候必須要遠離的方向;一旦所有必須要遠離的方向掌握清楚之後,剩下來的當然就是正確的方向了,這個就是我們對大家最好的幫忙。

好!那剩下來的內容,我們下一次,再來跟大家來分享。

阿彌陀佛!

 


點擊數: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