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生活、現代科技,與修持佛法是否有衝突?

第47集
由正國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節目,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物質生活、現代科技,與修持佛法是否有衝突?」

因為出生於人間,便有這個粗重的色身,因此便會有學人產生這個問題。有了這個粗重的色身,為了維持這個色身道器能夠正常運作,便需要有種種飲食、衣服、屋宅、臥具與交通工具等這些物質生活上的需要,即使是非常的簡樸,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在人間不像天人,因為福報的關係,可以自然獲得各種飲食、天衣,乃至自在飛行。因此出生為人,除非是生來就有大福報,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都需要用他一部分生命的時間,來謀求生活之所需;乃至有人雖然長年辛苦工作,仍然難以溫飽。因此老子曾說過:「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這就是對於這個粗重的色身,所引生之種種苦與束縛的現象,有深刻的體會。

當然對於學佛者來說,除了色蘊之外,我們也知道,如果不瞭解受、想、行、識等四蘊也是生滅虛妄法,在修行上也會產生遮障與束縛,那就很難解脫於痛苦與煩惱。雖然人趣的色身粗重,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人身難得,以及在娑婆世界人間可以快速修行成就的利益。因此要能夠順利修學佛法,乃至有力量利樂眾生,我們必須要有基本的福德,特別是在行菩薩道方面,有了足夠的福德,就有更多的能力幫助眾生,因而如滾雪球般再引生出更大的福德果報。例如在《分別善惡報應經》卷1中的開示:「復云何業獲大福德?有十種業。云何十種?一、離劫盜,二、離勸他非,三、離隨喜盜,四、孝養父母,五、信崇聖賢,六、慶他名利,七、廣行惠施,八、不嫉名利,九、不慳財寶愛恤孤貧,十、供養三寶。如是十種獲福廣大。」大略是說:如果能夠讓自己與他人離開偷盜、離開慳貪,而能夠對於父母師長,乃至貧苦之人廣行惠施,並且喜歡供養三寶與稱讚賢聖,那他在未來世就必定能夠獲得大福德。因此世間之物質財富,如果能夠善加運用,對於菩薩來說,是一種很有力量的福德資糧,可以支撐自己在菩薩道上能夠快速前進。因此世間財富並不會對於菩薩道之修學產生障礙,同時也可以讓眾生看到修學菩薩法的菩薩,一直都有世間的可愛異熟果報與廣有資財,因此讓眾生也樂於修學菩薩法,這也是菩薩一種很好的示現。譬如在大乘法中,大菩薩通常是頭戴天冠、身著寶衣、胸佩瓔珞,有種種寶物莊嚴的身相示現,讓眾生知道菩薩的廣大福德,因此樂於親近菩薩以及修學菩薩法門。這裡我們也要留意上面所引的《分別善惡報應經》卷1中,提到能夠獲得廣大福德的原因,並不限於一定要以資財來廣行惠施。例如勸他人遠離偷盜的行為,或者對於他人因修種種善行而產生之好名聲與功德利益,能夠隨喜讚歎,不起嫉妒之心等等,也都能夠獲得廣大的福報,並不一定要花費錢財。

又如在《瑜伽師地論》卷45中之開示:「云何菩薩方便善巧,令諸有情於少善根感無量果?謂諸菩薩方便善巧,勸諸有情捨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一麨團,施鄙穢田乃至蠢動傍生之類,作是施已迴求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善根物田雖下,由迴向力感無量果。」大意是說:透過求無上菩提的迴向力量,雖然只是很微小的布施,都可以感得無量的果報。由此我們就可以相信,只要知見正確,並且願意依教奉行,都能夠累積未來世無量的福德。由上面的說明,我們也可以比對,在菩薩六度中,是把「布施度」擺在第一位的;相同的在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中,也是把布施擺在第一位。

譬如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4中的開示:「其布施者,於六度中最易修習,是故先說。譬如世間諸所作事,若易作者先當作之,是故先說布施波羅蜜多。一切有情無有不能行布施者,若藥叉、若羅剎……此等眾生於有情中極為暴惡,尚能離慳而行布施……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見諸有情貧窮所逼,不能發起無上信心,修行大乘種種事業。先施一切衣服飲食、房舍臥具、病瘦醫藥、令心安樂,然後令發無上正等覺心,修行大乘種種事業。以是義故,六度彼岸布施為門,四攝之行而為其首,猶如大地一切萬物依之生長。」因此菩薩對於世間財富,如果能善加應用,不僅能累積未來世的大福報,相對的也能夠成為方便善巧,來接引眾生入於佛道。瞭解世間資財對於菩薩來說,是很重要的福德資糧之後,我們對於受用這些資財,也要有正確的態度。因為這些資財雖然是生活所必須的,但是我們必須瞭解它是生滅性的,並不是真實不滅之法,它是五家所共有,同時也不能直接帶到未來世去。因此要把它當成修學佛法的工具與資糧,菩薩因某些因緣受用很好的物質生活時,並不會刻意去排斥或逃避,認為一定要吃得不好,或者住得很簡陋,或堅持要穿得破破爛爛。因此,菩薩們都要學習在欲而能離欲的知見與功夫,不要畏懼人間的五欲境界,才能生生世世常住人間而行菩薩道,並且可以永不入無餘涅槃。相對的,菩薩也不會花很多的時間心思去追求、布置種種很好的物質享受,不會為了這些事情而生起種種的執著與煩惱,障礙自己的修學。能夠這樣都是因為菩薩有正知見的關係,因為在他心裡面,對於利樂眾生與佛道的追求,永遠都是擺在第一位的,其他的都只是為了完成這第一位的目標,而附屬的事物或工具而已。

因此從上面的說明,可以讓我們相信物質生活與修持佛法是沒有衝突的。菩薩對於種種資財反而可以善加應用,來與無量的眾生結善緣而攝受佛土。這裡有一個觀念需要一併說明的是,我們雖然沒有辦法直接把已經兌現的財富帶到未來世去,因為此世捨報的時候五陰身已經滅去,也就是擁有財富的主角已經消失了,財富如何能夠帶得走呢?有哪一個人能夠攜帶著已經兌現的財富去投胎呢?但是有一個方便善巧,便是此世透過布施與利樂眾生,便可以把相對應的善法、福德種子儲存在如來藏當中。因為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因此便可以把這些福德種子帶到未來世去,而在因緣條件成熟的時候,可以被自己來世的五陰所承受。雖然此世的五陰與下一世的五陰是不同的,但是前後世五陰卻是有關聯的;如同有一支火把的火,是由燃燒木頭所產生的,因為木頭燃燒的部分一直在變化,因此前面時間的火與後面時間的火是不同的,而前後的火雖然已經不是相同的火,但是前後之火卻是生滅相續,後面的火是由前面的火所引生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前世的五陰植福由後世的五陰來受,也可以說自作自受,何況意根與如來藏是可以貫通三世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現代科技非常進步,而且繼續快速發展之中。如同剛才所談的,因為菩薩已經建立正知見的關係,而且已經設定了自利利他的遠大目標,因此雖然處於五光十色的年代,有諸多如電視、電影、電腦網路,以及從世界各地傳來之種種新奇事物的誘惑,但是仍然能夠精進修學而心不放逸。因此對於菩薩來說,現代科技並不會讓他產生修行上的障礙;反過來菩薩卻能善用現代科技,來提昇他修行上的效率,以及能更有效的利益廣大眾生。譬如透過現代電腦與網路科技的協助,大家要取得及閱讀經典,以及各種的佛學資料,已經變得非常容易;包括諸位觀眾現在能夠坐在家中聽聞正法,而不需舟車勞累及節省交通時間,這些都是拜科技之賜;如果比對古人求法時奔波的辛苦,真是天壤之別。而弘法單位也可以將他們的資料放在網站上,使得世界各地之有緣者皆可以很方便地取得這些資訊。因此如果能夠善用現代科技,無論自利利他皆比以往更有效,及能利益更廣大的眾生。

但是這裡面也要提醒諸位,雖然透過現代科技,取得各種佛法資料已經非常容易;但是在末法時代邪說氾濫,也有許多的相似佛法到處在流傳,因此抉擇正確的佛法,反而是更加顯得重要。因為如果修學的是錯誤的法,不僅沒有辦法成就,反而容易成就邪見,產生誤導眾生或者毀謗正法的行為,那後果可就非常嚴重了。因此選擇正法道場及親近善知識,在佛法的修學上確實是非常的重要,尤其在科技發達的今日,更加顯得重要。譬如:您如果想要尋求生命實相,那最直接的便是尋求弘揚如來藏與八識論之正法道場來修學。

接下來,我們來看,在《瑜伽師地論》卷38中有關的開示:「若諸菩薩求諸世間工業智處,為少功力多集珍財,為欲利益諸眾生故,為發眾生甚希奇想,為以巧智平等分布,饒益攝受無量眾生。」大意就是說:菩薩能夠善於修學及運用工巧明,或者現代科技的種種專業技術,可以很有效地廣獲資財而利益無量眾生;同時也因為菩薩這樣的智慧與慈悲的行為,而成為眾生修學菩薩道的模範。因此現代科技,不僅不會障礙菩薩修學佛法,反而是成為在佛菩提道上前進的利器,這也是我們大家應該學習的。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現代科技與修學佛法的關係,這方面大家應該多少略有聽聞,也就是有許多科學家,在研究現象界時發現的道理,都逐一證實與佛法的道理吻合;或者這些科學的新發現,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紀錄在佛經中了。譬如透過現代的高科技儀器,天文學家才能夠觀測到,有許多的星球與星系的存在與生滅現象。而 佛陀早就開示: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存在,並且有成、住、壞、空的現象。會有這種狀況,是因為佛法是以親證法界實相及其所生的種種法為基礎,而為眾生開演出來的。因為所有的現象界,都是從法界實相如來藏心所直接或間接出生。所以佛法能正確說明,種種現象界所遵循的各種軌則與道理,這些都是諸佛菩薩所親自觀察與實證到的,因此佛法當然能夠正確地解釋各種的現象界。而反觀現代科學,它主要是從現象界出發來探討種種事物的現象與原理,如果科學家能依據正確的前提與配合正確的觀察,當然他們獲得的結果,會與佛法道理在描述現象界時互相吻合,因此現代科學的進步也讓佛法更加顯現出它的光輝與不可思議。當然從這裡面,我們也可以知道,違背佛法正理的科學理論,是不可能成立的。例如佛法的根本法義──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無法推翻的;而如果科學家遵循從物質而演化出生命的假設,去作研究與探討,那我們就可以推斷,說他研究出來的結果一定是錯誤的,除非他推翻原先物能生心的錯誤知見或前提。

另外我們也可以從科學精神來看佛法,在教育部國語辭典裡面,對於科學精神的解釋為:從事科學研究時,所應秉持的信念與態度,如注重實證、客觀和求真等,後泛指一般客觀而有系統的研究精神。從上面的解釋來看,佛法是非常吻合科學精神的,在佛法裡面講求的就是實證,它是吻合生命實相的。佛法不是思想觀念或玄想理論,它是可以實證的,也有確實可行之實證方法。因此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正確的佛法修行,而親自驗證其中的道理,因此它是客觀而且可以重複驗證的。並且如前所述,佛法是以生命根源為核心,因此也是眾生所追求之最究竟的真理。

從上面的分析,大家就可以瞭解,佛法是注重實證、客觀和求真的。以上的說明,是因為科學是現代人所注重的,而且多數人會把科學的位階,放在宗教之上。因此隨順世間人的觀念,我們大略說明佛法是符合科學精神的。事實上我們應該說,佛法是世間科學與哲學所追求的究竟真理。因為它是諸佛憑藉著對於宇宙生命實相的親證,與對於十法界、三界六道、因果正理等之究竟圓滿的了知而述說出來的。相對的,科學家的觀察通常是不完整的,而且是以現象界為主,並且常伴隨著種種的假設。因此造成前面科學家所得到的結論,常常被後面的新發現所推翻;而哲學家則常陷於思惟想像,缺乏實證,故有種種不同之哲學思想的出現。因此從上面的說明,大家應當更能瞭解到佛法之珍貴所在,同時大乘佛法是以慈悲眾生為特點,在大部分的科學家都尚未斷我見、我執的狀況下,唯有轉依於佛法才能導正科學,朝向有利於人類的方向前進,而不至於最後演變成人類的浩劫。

從今天的討論,大家就可以瞭解,對於菩薩來說,如果知見正確,以及不對種種受用產生執著,那物質生活,現代科學,與修持佛法是不會有衝突的;相對的,菩薩反而能夠利用它們,來廣行利益眾生之事。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這一集就談到這裡。

祝您身體健康,道業增上!

阿彌陀佛!


點擊數: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