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6集
由正緯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學佛釋疑」,我們繼續來跟大家探討〈什麼時候該放下?〉
我們上個講次裡面談到了,最主要是替大家來思考分辨說:「關於見解的這些事情,什麼樣的見解該放下,什麼樣的見解卻不必然什麼時候都一律只是放下。」我們說世間的觀點,世間的這些觀點,都是我們說的這個一己的觀點。所以那樣子的許多的觀點,自然該放下的就該放下。更不該把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成見,強強地加諸在別人的身上。可是我們也跟大家講了,就是說我們從世間法上面的一人、一時、一地,一路的把它推展到適用於,如果說某一個原則、某一個架構,如果適用於一切的有情、一切的時空的時候,這個時候,顯然這裡面談到的原則跟架構,就已經超出了我們一般在世間法上所體會的無常的範疇。比方說輪迴三界的道理,比方說慈悲待人的道理,比方說業的道理,比方說八識心王的道理。像這些個原則,其實是放諸一切有情、一切時空都準的。那樣子的一個原則,自然不能夠輕易地就說:「放下!放下!」
另外我們在上次裡面,主要是要依據有一些學佛人,依據《金剛經》所說的【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以這個《金剛經》的經文,主張任何一切包含佛法在內,也不過就像是我們要渡過生死大海的這個筏一樣,一旦過了之後,筏不就可以丟了嗎?所以那個時候當然就是說:「佛法也應該只是一時的方便,也應該要放下。」
今天我們就繼續來跟大家針對這個內容來繼續解析,上一次我們因為這一部分主張這樣子的,這一部分的學佛人是用《金剛經》當作一個起始點,所以我們就替大家引了《六祖壇經》來看。因為《金剛經》之所以對後世產生這麼深遠的影響,其中之ㄧ就是當時的禪宗五祖傳法給六祖惠能的時候,就是用《金剛經》來傳法的,五祖是親自對六祖解說《金剛經》,然後六祖一直聽、一直聽,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才豁然大悟。我們在上一次講次,特別跟大家講說:六祖惠能言下大悟,他在開悟那個刹那,講出來的這個話、講出來的心得,並不是放下一切。六祖在開悟的當下,反而是告訴大家「本心自性」,告訴大家這些本心—本心自性—的本身有不生不滅、清淨具足、能生萬法的這些性質。所以他反而是在開悟的當下,然後很真心地直接告訴大家說:何期本心自性有這些特性在。
所以我們說,從《六祖壇經》所記載的這個事情,我們從中間可以領會到一個道理。就是說:當五祖傳法給六祖,六祖因而言下大悟開悟的時候,那個時候,六祖惠能肯定不是放下一切。他肯定是跟著五祖的開示,在言下句間,每一個言句之間仔細的參究,然後豁然的開悟。這個就是我們第一個給大家舉的例證說本心自性呢,要參究本心自性的時候,並不是放下就可以得到的。這個跟各位菩薩,如果去外面的坊間看到關於參禪的這些說法,是有天差地別的。因為外面有許多的參禪的書籍,都教大家放下!放下!可是我們卻跟大家講說:「參禪」,實際上從《六祖壇經》的這個例子,我們可以領會到參禪並不是放下即得。這也就是第一個原因我們說:為什麼我們前面講的什麼時候該放下?我們說朝山的這個例子,最後一個階段,不是有一個最陡的山路,要努力攀爬堅持到最後,然後才能夠到了山門嗎?我們舉這個例子的用意,就是在告訴大家,最後一段絕對不是放下就得到的。
那為了要驗證這個,我們不妨也舉一個禪宗公案來給大家看一下。當然對於這個禪宗公案裡面的意思的話,我們沒有辦法在節目中跟大家解說。但是我們可以透過這個公案裡面的這個文字相,至少可以讓大家來分辨看看,說參禪這件事情是不是放下就得到的。好!我們接下來就來看,這一則的公案是《景德傳燈錄》裡面,廬山歸宗寺智常禪師的公案:【僧問:「初心如何得箇入處?」師敲鼎蓋三下云:「還聞否?」僧云:「聞。」師云:「我何不聞?」師又敲三下問:「還聞否?」僧云:「不聞。」師云:「我何以聞?」僧無語。師云:「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景德傳燈錄》卷七)各位菩薩!這一段我們剛才說過了,我們不會在節目裡面,跟大家解說這些公案的內容。但是請大家看一看,這個公案裡面最主要的對象,當然就是這個僧。因為師,這個師就是要教導弟子,這個禪師要教導弟子,示他一個悟處,讓他能夠有個入處,能夠找到本心自性。那在這個禪師的作略裡面,我們看到說:禪師敲了這個鼎蓋,都是敲三下,等一下又敲三下。又問他說:聽到了嗎?或者是說:我聽到了沒有?或者我聽到了否?最後的總結,這個禪師說:「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請問大家:如果這個弟子,如果按照坊間一般讓人家參禪,就是放下的這個作法的話,這個弟子顯然根本不需要跟著這個禪師,這個弟子呢,顯然從頭到尾都不應就好了,因為不就是要放下嗎?可是這裡面實際上有很多的禪機在裡面,這個禪機實際上是需要後人在看這個公案的時候,仔細去參究的。如果您在看這個公案的時候,只是講究放下的話,那麼您一定也會跟某一些看不懂公案的人一樣,就說這個公案,只是祖師在胡亂作怪,所以不必理會他;我們就專心地打我們的坐,享受我們的坐中的定的境界就好啦!很顯然像這樣子的說法,您可能就錯失了大禪師點化您的機會。
所以從這個文字上看,顯然是說,這個文字不容易理解的,這個文字是要透過參禪的方式,努力去參究才知道它字面以外的意思。可是如果只是放下、 放下的話,請問您又怎麼去參究這個字面以外的意思呢?所以我們透過這兩個例子跟大家說明,參禪的最後一個階段,實際上,就如同我們在朝山的比喻,那個階段是有陡峭的山路的,需要好的這個指導方式,讓你能夠爬過那一段的山路,才能夠找到入門之處,所以參禪絕對不是放下。
講了這兩個例子之後,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看《金剛經》裡面的那一句有名的話。所謂的【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我們既然剛才已經說參禪不是放下去參的,那麼對於《金剛經》這個說法,我們又怎麼圓融呢?其實我們要說的,根本不是圓融;因為我們要說的,實際上是《金剛經》這句話的真正的意思。第一件事情,我們要跟大家講的是《金剛經》裡面說:「非法」,就是「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就告訴我們,非法當然應該要捨棄。這個意思很明確,就是說:凡是無關於我們的解脫、無關於我們參禪的、無關於我們修道的這些事情,當然應該要心裡面應該要把它捨棄;如果您只在乎妻、財、子、祿、壽的話,請問你又怎麼能夠跟大道相契合呢?所以當然我們說:要參禪這件事情的話,當然你所有的世間的一切的誘惑、一切的執著那些事情,那些都叫作非法,所以那些非法,你當然應該要捨棄。
接下來,佛還說:「法尚應捨」,這個法當然就是指佛法而言。如果回到我們之前講的例子來說,我們說在參禪的這一段之前的第三階段就是,一路沿著山路往前進修行,那這一段修行可以說都是許多解脫道的知見,包含我們前面講的兩大核心議題,也就是五蘊空跟因緣法,當然您紮實的修行還包含三十七道品的具體的內容。我們除了這些內容修習之後,我們打好基礎之後,接下來才是真正的參禪。我們說 佛在跟我們講說,乘著這個竹筏來說,乘著竹筏渡了生死的大海,這個竹筏的本身,請問大家這個渡海這件事情顯然是有的,那就表示說:要渡海的話,一定要有堅固的竹筏,不然你渡到一半就翻船啦!所以面對生死煩惱的大海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把解脫道的基礎打穩。也就是說:我們這個竹筏一定要又大、又堅固,基礎把它打穩,這樣我們渡海的時候才不會有閃失。
但是一旦渡過生死的大海了之後,然後進一步,這個生死大海就是在世間的這個境界講起來,就是種種會把我們困在世間的這些縛結,一旦我們能夠解脫這些縛結了,我們就算是已經渡了生死的大海。那最後一步當然就是要參禪,要能夠明心見性,因為明心見性,才開始能夠看見佛法中諸多勝妙的法寶。所以這個時候,等於是說要參禪的時候,佛跟我們講的是「如筏喻者,法尚應捨」。這句話其實它的真正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今天要參禪的時候,你在參禪那許多的當下,應該要把從前在解脫道裡面,學到的一切知見、名相、心得全部都放下。」那個才是這句話的意思。因為,如果你還困在這些的解脫道的名相裡面的話,不免就很難去看到真心示現的禪機。所以這一件事情的正確解釋,其實是在跟我們講,參禪的時候,應該要把過去所學到的這些語言文字的這些名相—這些法的名相—全部都把它放下。
可是這個時候,我們卻要提醒大家,我們要跟前面內容作一個呼應,我們要提醒大家所謂的「放下」,放下意思就是說:「你不要去執著這些法的名相。」可是卻不是說:「這些法到那一刻全部都丟開。」不是這個意思。因為我們前面的時候,我們在教導大家說:朝山的這個四個階段,前面三個階段裡面,我們一直很強調大家要身體力行,為什麼呢?因為你從別人那裡所聽到的這些的東西,畢竟都是聽到而來的知識。那麼這些知識,當你這個知識只是聽聞而來的時候,你要用的時候,你就得要在你的記憶裡面,把這些知識一樣、一樣地拼湊起來。即便是你把它都已經牢記了,可是這個記憶,由於沒有在日常生活裡面確實落實的去體驗,所以你每一次碰到境界來的時候,都還是要回歸到你的腦子裡面,去把這些記憶把它挖掘出來,然後再看看如何適用,這個就不是我們講的「學法內化的過程」。
真正學法內化的過程,應該透過我們在前面三個階段講的這個方式,一一的把每一個講到的名相觀念,都深入內化到自己的內心,變成你自己的一部分。如果一旦到那樣子之後的話,你說我們碰到境界的時候,還需要特別去理解、去分析說:「眼前碰到這個境界,到底是屬於佛教八苦裡面的哪一個苦嗎?」顯然不用。又譬如說:我們碰到一個境界,當下要觀見它的虛妄的時候,難道要回歸到說,從色受想行識一一蘊,慢慢開始看,開始想說:它到底是哪一個狀況,才能夠歸納出五蘊是畢竟空嗎?如果我們觀行得力的時候,所有的這些事情,都勢必在我們的念念之間都可以成就的。一旦我們在念念之間,都可以成就的話,這個時候其實在我們的觀行上面,我們就不再需要每一次都在執著於名相了。所以按照這樣子的修行理路往前去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知道說,參禪的時候,當你正在參禪的時候,首先就是一定要由善知識要告訴你:參禪是要如何參?而且是要往哪個方向參?一旦知道如何參,往哪個方向參之後,剩下來的,所有你一切之前在解脫道學習到的這些名相、這些東西,其實都不需要再現行了,因為它們到時候都會變成障礙參禪的葛藤。
所以我們要講的就是說,這一件事情—「如筏喻者,法尚應捨」—最主要的這個解釋,解釋的就是讓大家在參禪的時候,要能夠捨棄了這些所謂的名相的這些糾葛,捨棄了這些執著,然後基於你之前所修道的基礎,努力朝善知識所講的方向去參,那樣你才有個入手處啊!所以我們今天跟大家講的《金剛經》這個部分,再次跟大家釐清:《金剛經》所說的,並不是 佛在告訴大家:「也把佛法放下了吧!」不是的!而是說參禪的時候,應該要把這些從前學到的這些法的名相都把它放下,然後好好地依照善知識的開示來參禪。
我們講完了這個部分之後,可以說我們連續幾個講次下來,跟大家大致上已經把「什麼時候該放下?」這個部分所包含的智慧,我們都跟大家解析了。最後在這個節目要結束之前,我們不妨用短時間來回顧一下,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會跟大家談放下,實在是因為說每一個人在一生當中,其實會碰到大大小小不等的許多的煩惱。即使你現在過得再怎麼順遂,其實恐怕內心裡面,總是難免還有煩惱。況且隨著這個人生歲月的演進,畢竟都是會有許多的事情,許多無常的事情會逐漸的演變發生。這個狀況之下的話,我們說眼前的順遂,並不表示永遠的順遂。所以煩惱對每一個人來講,都是必須要面對的課題。我們在這邊就說:要面對煩惱的時候,我們一再地說,我們用朝山這個比喻當作一個解說,來告訴大家如何放下。第一個階段就是要起信,要相信自己能夠放下。我們給大家舉的這個例子,就是提起了重物,然後手痠了之後,就直接把它放下。這個當然也包含我們說一般人所講的,就是面對事情的時候要面對它、處理它、要放下它,這個也都是我們講的起信的範圍。
這個部分作完了之後,接下來下個階段,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無常的觀行,觀行我們的身心以及周遭的事物都在不斷的演變。所以透過那樣的觀行,你就會卸除了對於世間的事物,有所謂恆常不變的這樣的迷失。卸除這樣的迷失的時候,接下來,你就會開始可以進到佛門,來修習真正的佛教的義理。第一個要修習的佛教的義理,當然就是如何去解脫於煩惱。我們跟大家強調的就是說,學解脫道的方式很多,但是我們說有兩大的核心,提醒大家要記住。第一個就是要如何去觀行五蘊空?我們說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空這個裡面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沒有你所以為、你所執著的性質存在。所以五蘊空的觀行,就是你要去觀行、觀看、觀察這個五蘊裡面都沒有你所以為、你所執著的性質存在。接下來是因緣法,因緣法就是我們講的從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等等,這個裡面的詳細的觀行。這個觀行跟五蘊空是相輔相成的觀行,剛好是一個是在橫的層面,一個是在時間的縱的層面,提供了解脫道很好的觀行。透過這兩個觀行之後,等於是解脫道的基礎都已經打穩了。
接下來就要是最後一段了,就是要參禪了。參禪這一段很辛苦,可是非常的值得,參禪的這一段我們還提醒大家「參禪絕對不是放下」,參禪實際上是要透過善知識的開示,知道了入處之後,然後努力參究而得的。所以我們才說:最後的一段山路最陡峭,是需要大家堅持、有毅力地去把它爬過。一旦爬過之後到得山門,那個時候山門打開,才會看到佛法之中,佛所開示的種種的法,是多麼多麼的勝妙。
以上就是我們跟大家介紹的「什麼時候該放下?」這個主題的完整內容,希望對各位菩薩能有所受用。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