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如何自利利他?(六)

第72集
由正圜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單元。今天我們要接續上一集,繼續來說明:菩薩的自利利他。

上一集主要是在說明:菩薩的兩種樂和兩種福。菩薩在世間行道,不僅可以得到世間法上的福德和快樂,也同時可以獲得出世間法上的福德和快樂。佛說:這樣兼具世間與出世間的福德和快樂,才是真正的福德和快樂。接著,我們繼續從第三輯第85頁開始說起,我們來看看經文內容:「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一法,則能兼利,謂不放逸。復有二法能自他利:一者多聞、二者思惟。復有三法能自他利:一者憐愍眾生、二者勤行精進、三者具足念心。復有四法能自他利,謂四威儀。復有五法能自他利:一者信根、二者持戒、三者多聞、四者布施、五者智慧。復有六法能自他利,所謂六念。復有七法能自他利,謂壞七慢。」(《優婆塞戒經》卷2)這一段經文的意思,主要是在說明:菩薩應該具足哪些法才能自利、利他?首先說明:菩薩如果能夠具足「不放逸」這個法,就可以自利利他。然而什麼叫作不放逸呢?不放逸就是不放縱身心,隨時隨地檢點身心,絕不讓它向不正當、不道德的方面去發展,這就叫作不放逸。《成唯識論》卷6:「不放逸者:精進三根,於所斷修,防修為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為業。」(《成唯識論》卷6)意思是說,所謂不放逸,就是能夠勤修無貪、無瞋、無癡等三善根作為防惡修善的功能。也就是,對於所應斷的惡事,能夠防制而令惡事不再生起,乃至能夠永遠斷除;對於所應修的善事,能夠引導而令善事更加增長廣大。不放逸可以對治放逸,也可以因此而成就一切世出世間的善法。

常常有人會誤解不放逸的意思,總以為:「不放逸就是要一念不生,而且不管在做什麼事都要不苟言笑。」或者會以為:「只要每天有空,就一定要打坐,這樣才是不放逸。」其實這都不是真正的不放逸,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儘管在那裡打坐,看起來好像不動如山,但是卻心猿意馬:一下子跑到美國大峽谷,一下子跑到日本去看櫻花,一下子又回到台灣來,又是張三、李四攀緣不斷;心總是到處去,所以這叫作放逸。不像正覺的菩薩們,雖然一天到晚在為眾生奔忙,但是心中卻總是淨念相繼,沒有任何的妄想和攀緣,這才是真正的不放逸。能夠不放逸,才是真精進;真正的不放逸,才是修苦行。一般來說身苦行容易修,但是即使每天盤腿打坐八個鐘頭在修苦行,也只是表相的苦行而已。真正的苦行是心不放逸,譬如說:您是在修念佛法門,那就得時時刻刻淨念相繼;如果您是在參禪,就得二六時中疑情不斷;如果您是在打坐修定,也要很快就能夠進入定中,獲得禪定的證量,而不是空口說白話;如果您是專門在修利益眾生的法門,那就得永遠努力不懈地為眾生做下去;如果您是以努力為眾生說法為苦行,那就得不捨任何一個眾生,永不疲累地為各種根器的眾生宣說妙法;能夠這樣做才是真正的不放逸,也才是真正的苦行。這樣的不放逸,不但自己能夠得到利益,也能使眾生獲得利益,所以說「心不放逸」這個法很重要。您可別口不放逸、身不放逸,而心卻攀緣、妄想不斷喔!那種不放逸是假的。唯有心不放逸才是真正的不放逸,這樣才能夠自利也能利他。

另外,有兩個法可以使菩薩自利也能利他,這兩個法就是多聞與思惟。各位菩薩!您這一世初學佛法時,是否也曾經同樣覺得:「佛法浩瀚無邊,無從摸索起呢?」的確如此!但如果有善知識能把佛法的真實義幫我們打開並且顯示出來,我們只要依著他的教導次第學起,這樣就容易多了。譬如 平實導師把佛法的兩個主要道—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給說了出來,並且說修學佛法必須要二道並修,除此以外沒有別的佛法;在書中除了顯示佛法的兩個主要道以外,又詳細說明兩個主要道的內涵和修證方法。只要菩薩們善根福德具足,自然能夠得聞這樣正確的知見;如果能夠進一步加以思惟、觀行,想要次第圓滿佛菩提道的修證,就不再是困難的事了。如果有人過去世早已鼎鼎有名,但是在還沒有離開胎昧之前,這一世還是要從多聞開始,這是無法避免的;當菩薩們開始多聞熏習以後,就會把往世所修證的種子給刺激出來,許多往世所修證的智慧就會因此漸漸地出現,這樣修行起來進步就會很快。如果我們過去世沒有學過,那這一世當然更需要多聞,否則如何能夠建立正確的知見呢?

菩薩們在多聞以後,必須進一步加以思惟、消化;如果單單只是聽聞,那都只是知識,無法派上用場,必須經由自己靜下心來細細思惟、融會貫通,才能轉變成自己的東西,未來因緣成熟時,也才能為人演說。譬如:在禪淨班中有許多同修覺得:「來同修會這兩年多來,縱使還沒有破參明心,心中也是非常高興。因為這兩年多來所學的妙法,比起以前學佛二十年的總和都還要多呢!」因為整個佛法的內涵與次第,他已經有所了知;並且對三乘菩提的異同有了相當的瞭解。這樣的事情,在正覺同修會中可說是極為平常的事,大家都很歡喜能夠這樣全面性的來認識佛法;而這都是要從多聞、思惟而來,縱使還沒有證悟也能隨緣隨分為人說一點兒佛法,所以說多聞、思惟這兩個法能夠自利也能利他。

接下來,還有三個法能自利、利他:第一、要憐愍眾生,第二、要勤行精進,第三、要具足念心。所謂憐愍眾生的意思是說要有悲心:看見眾生被人誤導、或者久修不證,心中生起了憐愍之心想要幫助他們、利益他們,這叫作憐愍眾生。對於凡夫眾生乃至外道,則希望他們未來也能進入佛門之中;對於已經進入佛門想要求證般若的人,則教導他們應該努力修集福德資糧,將來才有證悟的因緣;這些都是菩薩在憐愍眾生時應該要做的事,也就是說,菩薩對一切眾生都要有憐愍之心。菩薩除了憐愍眾生之外,自己也要勤行、精進。所謂勤行,就是精勤地修行,在法上要精進地聞熏、修習而不終止。如果每天只是在憐愍眾生,而自己的道業都不能往上提升,那也不是辦法;所以菩薩也要自利——就是勤行精進。第三、要具足念心。所謂具足念心,就是念不退失、念不忘失。念不忘失,只有到達佛地時才能具足。譬如:常常有同修抱怨說:「老師啊!我記性很不好,聽過就忘記了。」其實這種情形是很普遍的,不是您記性特別不好。為什麼呢?因為當我們開始學習的時候,多半不瞭解其中的意思,當然也就記不住;但是,當有一天我們證悟了以後,一聽就懂了 ,懂了就不會忘記,念心所就能夠成就。懂了以後,就算忘記了也沒有關係,其實不是真的忘記了,因為當有人問起來,你馬上就會解說,所以不必故意去記,只要瞭解就好了,這叫作念不忘失。能夠於一切法中都能念不忘失,只有諸佛才作得到,等覺菩薩多多少少都還會有一些忘失。這就是五別境心所法中的「念」心所,念不忘失的具足是佛地境界;但是在因地的時候,我們也得開始修習。想要念不忘失的最好方法,就是要親證。親證以後,不論經過多少時間、多少紛紛擾擾,你還是不會忘記的,因為這是你所親證的境界;也就是說,想要具足念心所的最好方法就是一一親證、一一履踐,這樣次第進修,就可以漸漸到達佛地的具足念心。

各位菩薩!除了以上三個法以外,另外還有四法可以自利、利他,這四個法就是四威儀,也就是行、住、坐、臥都有威儀。但是這四威儀會因人、因時、因地而有所轉變,譬如說:過去生你如果是在印度出家,那你的四威儀一定很好;但是後來印度佛法沒落了,轉生到中國來,進了禪門之中,世世都當證悟的禪師,四威儀可能不會很好。為什麼呢?因為禪師的答話行事,都有獨特的風格,所以你如果要求禪師要有什麼樣的威儀,那你就錯了;因為禪師家的所作所為,無非都是要幫助弟子們證悟,所以只要有妙法能幫助眾生證悟,也就不要求威儀是否端嚴了。但是因為我們不是禪師,所以我們都要注意自己的四威儀才行。四威儀是指:行住坐臥。佛法既然是世出世間法,菩薩為了攝受眾生就必須要注重威儀,特別是在正法中出家的菩薩;好的威儀可以使人身心安定,也可以使眾生因而恭敬三寶,當然就可以因此而自利、利他了。

另外還有五法能夠自利、利他:這五法是信根、持戒、多聞、布施和智慧。首先說明信根,學佛要有信根,如果信根不具足,很快就會退轉。信根不具足的意思是說:對三寶的信心不夠。很多人不瞭解 佛的尊貴,甚至進了佛門已經修學佛法十幾年了,你問他說:「佛陀尊不尊貴啊?」「尊貴啊!」但是真的是尊貴嗎?他心中其實不是真的認為尊貴,只是意識層面上知道尊貴而已。真正要知道諸佛的尊貴,最知道的人其實是等覺菩薩,再來就是諸地菩薩;修證越高,越知道諸佛的尊貴。以凡夫的立場來想像諸佛的境界,其實都是無法想像的,只能夠猜測,但卻一定是錯誤的。但是等覺菩薩只要想起諸佛的境界,那可是佩服得不得了喔!也就是說,修證越高,對諸佛就越恭敬、越有信心。假使你修到超過信根的層次,到達信力的境界,就會知道這當中是有很多的差異存在。如果是菩薩摩訶薩,這裡講的是證悟以後還沒有進入初地以前,都還是在信根的階段,還都必須不斷地去修集信根。然而要如何才能修集信根呢?必須要靠善知識以他的證量來教導我們,讓我們知道:雖然我們悟了,但要入初地,還有許多勝妙的法要修。當我們知道了以後就會想:「唉喲!還有這麼多的妙法,我要修到什麼時候呢?」那我們就會知道:「初地菩薩那樣的證量,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當我們有了正確的知見,再來想像諸佛的境界,那就是信根具足了!但這也必須要靠善知識幫忙才做得到。信根具足的人,基本上他就有能力摧邪顯正,可以救度很多人迴入正道,所以具足信根的人也能具足自利和利他。

第二個法是持戒,在這裡的持戒有兩層的意思:第一個層次的意思是說,在戒相上好好的受持,不去違犯;不論是十重戒或者五戒,絕對不會違犯,這樣叫作持戒者。另一個層次,則是指二地滿心以上的菩薩,他才能算是真正的持戒,因為他有能力自由地轉變自己的內相分;在還沒有能力轉變自己的內相分之前,都還不能夠說是真正的持戒。所以,如果哪一天您遇到了一位初地菩薩,他一直盯著漂亮的女眾看,那也是正常的事,因為他還只是在學戒的階段,思惑習氣還在。如果是二地滿心的菩薩就不會了,他絕對不會故意去看漂亮的女眾,除非有什麼事情才會去看。這就是說,持戒也有不同的層次,然而不管是在戒相上受持,或是以道共戒、定共戒來受持;乃至二地滿心以上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來轉易哪些相分種子,哪個部分比較不急,以後再說。」都可以由自己來決定;因此自己能夠持戒,也能教導別人持戒,這樣就能自利、利他。

第三個法是多聞,在學佛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多聞。譬如常常有同修問 平實導師說:「導師啊!您大概不用多聞了吧!」導師回答說:「我還是需要多聞。」平實導師也說,他仍然必須常常請出經典來恭讀,因為對於八、九地菩薩的境界,他也多半是不瞭解的,所以仍然必須多聞才行。譬如菩薩的九種現觀境界,古來很少有人提及,更難得有人能夠把它加以詳細的定位;而 平實導師由於累世以來的多聞,才能把它清楚的界定並加以說明,讓佛門中人得以了知這些現觀境界的內涵。所以說多聞很重要,地地都需要多聞。譬如 佛在色究竟天說法時,也常常會有他方世界的等覺菩薩來聽法,顯然多聞極為重要,一直到等覺位都是如此。只有諸佛可以不必多聞,因為已經具足一切種智了。這個多聞的法要自己能夠修學,也能教導別人修學,這叫作自利、利他;菩薩如果能夠多聞,智慧才能不斷增上。

各位菩薩!以上說明的是:菩薩想要自利、利他,所必須具備的各種條件。這也是一切菩薩行者盡未來際都必須努力學習的目標;唯有如此,才能世世不斷多聞熏習,邁向成佛的康莊大道。

這個單元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