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另一分的福德智慧莊嚴

第98集
由正鈞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今天和大家談談:菩薩另一分的福德智慧莊嚴。

上一次說菩薩摩訶薩六度到彼岸的相貌之後,因為時間的關係,經中的:「善男子!如諸眾生貪心殺時,一念具足十二因緣;菩薩施時亦復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是名功德智慧莊嚴。」(《優婆塞戒經》卷2)就移到這一次來說明。平實導師多年弘揚如來藏正法的威德力加被的緣故——包括在《阿含正義》中詳細地闡述,使得當今修學正法的佛子已經確定了一個正確的觀念,那就是:在思惟觀行十二因緣的法義之前,一定要作十因緣的思惟及觀行;而十因緣中的第一支的「識」,指的是「齊識而還,不能過彼」中的第八識,而不是識蘊中的六識。換句話說,得要從十因緣觀之中確定有一個萬法所依的第八識,也就是如來藏,有時候也稱為本際;然後再去作十二因緣的順逆觀,才會有因緣斷除種種煩惱以及疑惑,得以出離三界生死之苦。離開、乃至是否定有一個諸法本母—如來藏—的前提之下,一定會面臨「於內有恐怖,於外有恐怖」的困境,這是連斷我見都沒有辦法成辦,更何況說要進一步去斷我執而出離三界生死。那就好像說:把沙土放到鍋裡面去煮,然後期待說有一鍋香噴噴的米飯可以享用。真的只能說是癡人說夢罷了!

確定了這一點之後,再接著來看十二因緣,但是一般要瞭解十二因緣的法義之前,應當是會隨分去瞭解其中一一支的內涵。十二因緣指的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所以應當先瞭解「無明」是在說什麼?有哪一些類別?函蓋的範圍又是如何?也就是說,從這些法的一一法相等等先有了初步的瞭解,其後乃至「老死支」亦復如是。有時候會說三世十二因緣,有時候也說一世十二因緣,這兩個部分一般學人已經熏習很多而且有了一定的認知,所以在這裡就不加以說明。單單來看「一念的十二因緣」,這裡說:「諸眾生貪心殺時,就在一念之中具足了十二因緣。」先要來思惟:一念起貪是從何而來?當然是因為過去的無明為因,因為不知道我見、我執的內容,不明白彼此蘊處界的「我」都是虛妄的道理,所以不斷有錯誤的熏習:這個肉好吃啊!是應該要怎麼樣煮才好等等等等;因而使得我、我所的執取是越來越強烈!而且正在執取的時候,多半是自己不知道的。換句話說,就是一直在一念無明之中不斷反覆地加重自己的煩惱;身、口、意行不斷地現行運作同時,而於其間看到了意識等六識的現前攀緣,同時又回熏了無量無邊的煩惱種而不自知。然而,這樣而有了煩惱種的熏習,卻是一定會造就未來再有生死法的因。此處說的是「貪心殺時」,是由於繼續在一念無明中的熏習,意根的心行就極難以斷除,而使得又有下一世的名色現前運作;因為過去貪著種種法而熏成「種」的緣故,此世就因名色的緣故而有六入的現象;此時,觸了其他有情的名色,帶出曾經受用眾生肉的種種的樂受,再度引生進一步的貪愛,就堅固地取著想要食眾生肉的境界,乃至同時就生出殺害眾生取肉而食的心行,甚至是付諸實現而殺害眾生。而在殺害眾生的過程之中,就有了生、住、異、滅——也就是世俗所說的老、病、死:生,是開始要殺害眾生;老、病,是殺害眾生的過程遷流;死,是停止殺害眾生。看起來是很複雜的過程,卻在這一念起貪心而殺害眾生之中,具足了帶起十二因緣的一一支,所以這個一念生死也就叫作變易生死,也就是生、住、異、滅的過程。

然後再來看「菩薩施時亦復如是,一念具足如是六事。」說的是:菩薩起心動念正在進行布施事業之時,是同時具足六波羅蜜的;換句話說,就是六度互相含攝的。簡單地說明:菩薩正在行於布施之時,看到眾生因為獲得所施而除去了怖畏,心中生起了歡喜,進一步發心再作布施,而這樣的過程,不妨也是精進所攝;當眾生或者對其布施的事相有所誤解而產生了紛爭的時候,菩薩秉持的不去侵擾眾生的攝律儀戒而有了忍辱,不去與眾生作計較;一次次因布施而觀察到這是一項自利、利他的事業,心得決定而認定說應該要繼續修學下去,同時也使得自己的心性更加調柔而得定,所以也是有禪定的層面,也有智慧的成分。乃至說,從持戒等五度來出發,依然可以看到其他五度而同時具足六波羅蜜的;也就是說,六度是互相含攝的。

接下來,世尊在《優婆塞戒經》之中,接著又開示:「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造作不共法之因緣,名福莊嚴;教化眾生,悉令獲得三種菩提,名智莊嚴。復次善男子!菩薩若能調伏眾生,名智莊嚴;同於眾生受諸苦惱,名福莊嚴。菩薩能令一切眾生離於惡見,名智莊嚴;能教眾生住信、施、戒、多聞、智慧,名福莊嚴。」(《優婆塞戒經》卷2)菩薩修福,有同於一般世人、有不共於一般人的部分;一般世人的修橋補路、救濟貧苦,只是一般的人天之福,不能稱為菩薩造作的不共法。菩薩在因地時候在外門廣修福德,雖然也是在外門修福,卻迴向無上正等正覺,而且是隨分熏習般若的正知正見的;一世又一世之中,又同時為眾生施設了方便,希望眾生也能夠親證菩提;這樣修學福德的相貌就已經不同一般人了。乃至說,有一世終於親證了菩提,進入了七住位成了菩薩摩訶薩,這個時候,他從親證菩提而得的智慧,尚且不是二乘人之所能知能證,所以也是不共二乘人的;造作不共法的因緣,就從這裡開始。

所以,此刻菩薩依於這樣的智慧再來利樂有情,所以所得的福德更是不可限量!為什麼這麼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中這麼說:【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常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何以故?以有菩薩摩訶薩因緣故,世間諸善法生,何等是善法?所謂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齋、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盡現於世;以菩薩因緣故,六波羅蜜、十八空、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閡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種智,盡現於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1)菩薩從十信位滿足之後,依然是從布施等六度繼續修學,因為還沒有跨進「親證如來藏」這個門檻,此時仍然稱為外門六度萬行。此時,對於人天善法等也是應該要修學的,而其中有通於外道法的部分。但此時的清淨三歸依卻是不共外道,雖然只是在外相上世間的住持三寶上來歸依,卻是在這樣的趣向過程中,使得菩薩分證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因緣一分一分地成熟,這是外道法所沒有辦法成辦的部分。菩薩修學的階位次第增進之後,來到了六住位,一樣要如同二乘人去觀蘊處界虛妄,乃至也要斷我見;此時所證之法,有通於二乘人的一分——所謂的二乘的空、無相、無願三昧,這是不共於一般凡夫的修學的。只是,這個時候心裡面不免會想到說:既然蘊處界是虛妄的,為什麼緣生緣滅的現象會又不斷重複的發生?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又是什麼為其所依?所以就尋尋覓覓、參之究之。也許因緣成熟、也許是善知識的引導,終於見到了萬法所依的實相——也就是如來藏,智慧更是快速地向上邁進了一大步;而此時,依舊是繼續修學菩薩六度,但是要改稱為內門六度萬行。所修學的內涵,有共於外門修學的菩薩,謂:布施等六度;也有共於二乘人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卻有不共二乘人部分,謂:從如來藏空性的觀點來作現觀,親證了三三昧。菩薩自此證得如來藏起,不但能夠多分少分現觀萬法都是由如來藏直接、間接、輾轉的出生,又開始轉依如來藏的清淨體性,所以所證的法更是有不共於一般凡夫、二乘人,那這裡叫作布施到彼岸,乃至般若到彼岸。所以,外相上看起來一樣是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齋、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等等,卻是與二乘人有著共與不共的差異;而進一步說,其實卻是函蓋二乘人之所修學。因此,佛才說:「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常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也說:「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住空、無相、無作法,能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地,住阿惟越致地,淨於佛道。」而此處所說的初發意,指的是從明心見真的菩薩七住位開始。菩薩之所以可以造作上述的不共法,是因為證得如來藏之後,一方面轉依如來藏的清淨體性,一方面是迴向與眾生共證無上正等正覺;所以這樣的福莊嚴,不但不是一般凡夫之所能修學,而且也不是二乘人之所樂意修學的。

以這樣的福莊嚴再來利樂有情,都是希望能夠教化眾生共證三乘菩提的,因而成就了三乘菩提的智莊嚴。為什麼這樣的福莊嚴可以達成這樣的智莊嚴?雖說菩薩是證佛菩提道,其實是兼而函蓋三乘菩提的。換句話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菩薩只得佛菩提,而且修學的目標是為了要圓成佛道,但其實在進修的過程中,隨著智慧更加深妙的同時,斷煩惱反而變成他的副產品;而從般若智慧的觀照來看,更可以契會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究竟之所依止,所以也可以為眾生宣說二乘的聲聞、緣覺菩提;表面上好像也是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法,卻是隱覆第一義諦的密意而為眾生宣說,所以說法時的內容,其實是與單純的二乘法是不同的!這都是為了要讓這一些眾生將來都能夠發起「求證第一義諦」的意樂的緣故。菩薩就是由於這樣的緣故,而方便調伏眾生進入佛菩提道,所以才稱為菩薩的智莊嚴。可是,菩薩以這樣的方式來調伏眾生的時候,也要隨著眾生的因緣而來示現,尤其是在這種五濁惡世的人間,眾生會受到種種的寒熱疾病的苦惱,或者是大風大水的災難,菩薩也會因為受生到這樣的環境中,或多或少也要受其苦惱。看起來菩薩似乎是沒有智慧的,因為都不會為自己著想,明明知道說這樣子度眾生是很辛苦的,偏偏要來這一邊受這樣的苦惱!可是卻因為這樣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才更能夠成就菩薩殊勝的福德莊嚴。

菩薩因為開始有了三乘菩提的智莊嚴,逐漸可以了知並對治邪見,同時也逐漸有了種種的善巧方便;所以,此時或者著書、或者立說,乃至示現神通方便入於有緣眾生的夢中,為其開示正知正見,令他能夠離開邪見。看起來好像只是在為眾生付出,努力的利益眾生,卻正就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菩薩增長了更深一層的智慧,所以也是一分的智莊嚴。而正是因為菩薩之能夠與眾生同住、同行的緣故,眾生因為看到菩薩的行誼,心中生起了大信心,進一步知道說:佛法僧三寶常住的道理,也隨著菩薩教化之下多聞熏習,而更能夠行於布施、持戒等度;菩薩就是在莊嚴眾生的同時,而得到了一分的福莊嚴。

所以你看,菩薩就是在利益眾生之中,修集一分的福德智慧莊嚴;再以之進一步再去利益更多的眾生,輾轉再得到另一分的福智莊嚴,所以才能夠快速地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今天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