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不是宗教?(二)

第86集
由正文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集要繼續跟各位分享還是「學佛釋疑」裡面的這個「佛教是不是宗教?」的這個問題。

那上一集裡面有談到「宗教」,何謂宗教;也就是說,我們要了解佛教是不是宗教,必須要先了解說,那什麼叫作宗教,宗教它所代表的是什麼意涵。那其實現在對於「宗教」其實已經是莫衷紛紜了。其實包括研究宗教學的人,你問他說「何謂宗教?」你突然問他「何謂宗教」的話,他還傻眼呢!他會跟你講很多:所謂的宗教,宗教就是必須要有這個教廷的組織,必須要有這個教廷的儀軌,而且必須要有這個教徒,所以這個才形成宗教。但是那個都是在說宗教的現象,那個不是真正把宗教的這個名詞把它解釋出來。那為什麼解釋不出來?那個就是不知道什麼是宗教,不知道原來人家宗教,就是從佛教的真正的佛教的義理裡面、真正了義法的真正的義理裡面所翻譯過來的,從這個地方所析出來的。那這個地方你沒有去了解說宗教的這個源頭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你怎麼知道說佛教是不是宗教?

從這個宗教的這樣子的定義,從宗教的這個語言的這樣子的辭源裡面去了解的時候,我們就不難了解說,宗教其實在漢語裡面,上一集裡面所講的,在漢語裡面原來並沒有宗教的這樣子的一個名詞。在漢語裡面其實就是只有宗、宗廟、宗法制度,就是只有這樣子的一個名詞。也就是說,中國的傳統文化裡面是以宗法制度為主;所以,對於宗廟的這樣子的一個祭祀,乃至於天道的一個祭祀,透過宗廟形成一個天道的祭祀,乃至於透過這樣子,再輾轉形成各種這個道觀神靈的祭祀,這個基本上都是源自於宗法制度。但是,終究沒有用宗教這個名詞,來稱呼這些因為宗廟祭祀、因為天道祭祀,乃至於因為神靈祭祀所形成的這樣子的一個宗教的名稱。那宗教的名稱一直是等到佛教傳進來以後,也就是說,一直等到佛教傳進來,開始把佛經翻譯過來以後,從佛經裡面才慢慢的有宗教的這樣子的一個名詞的流通。

所以,我們上一集就講到這個《佛果圜悟禪師語錄》裡面所說的「佛語心為宗」,也就是說什麼叫作「宗」呢?就是佛語。什麼叫作佛語呢?佛語就是「教」。佛語就是教,所以「佛語心為宗」,合起來就叫作宗教;所以,我們前面說的《瑜伽師地論》裡面說「觀自宗教者」,就直接把這個點出來了。「觀自宗教者」,就是契經、應誦、記別等這樣子三藏十二部經,依著這樣子的教說來攝受眾生,來解釋,來宣說,來開示給眾生了解如何修行的道理;乃至於透過三藏十二部經,依止著佛陀所教導給我們的教門、教導給我們的教說,去依止這樣子去修習,來達到能夠證悟佛菩提的宗諦,證悟這個真心之中。這個就是佛教所說的宗教,也就是佛果圜悟禪師所說的「佛語心為宗」。

所以,宗教從這邊就能夠了知說,這個其實是佛教的專用的詞彙;所以到最後,很多信仰都說是宗教、都說是宗教,其實是借用了佛教的詞彙,是借用了佛教的詞彙。因為從表相上看來,佛教也是禮佛、拜佛、拿香拜拜,他們也是拿香拜拜,所以從表相上看來,都是有某一個儀式,有某一個教主,有某一個教規,所以就這樣子就說「它那個是宗教」,原來佛教的「宗教」來稱呼其他的信仰也叫作宗教。但是,其實這個宗教一直到西方的這個信仰,也就是說基督教到中國之前,這個「宗教」也一直沒有為民間的信仰所用,也就是說,民間的信仰從來也沒有稱呼自稱為說他們是宗教,這個是到後面西學東來以後才把「宗教」拿過去用的。

所以,宗教一詞一直都是佛教的專有用詞,而不是其他的用詞。而且,這個宗教指的就是「宗門」跟「教下」。宗門最主要就是在指,以證悟第八識如來藏為標的的,這個就是宗門。所以,宗門雖然佛教在中國分成有八宗,但是,不是只有禪宗叫作宗門。雖然我們平常都習慣把禪宗稱為宗門,把天台宗稱為教下,所以叫作宗門教下,合起來叫作宗教;但是,只要是你依止著佛的教導、依止著佛的教示而修行,修行為了要幹什麼?為了要證悟第八識如來藏,乃至於能夠如實的修行,而證悟了這個真心理地如來藏,證悟了這個宗諦之心,那這樣子透過教說而去完成修行,去證悟這樣子的宗——這個宗諦,這個就叫作宗教。所以,這個是佛教的宗教的真正的義理。所以宗教其實是源自於佛法的用詞,這個是佛教的專門用詞、專門語彙;在佛教還沒有傳入中國之前,其實中國並沒有用宗教來形容任何東西。

上一集講到說「豈可支離去本逐末,隨言語機境作窠」,也就是說,既然知道說宗門教下,也就是說宗通、說通是以宗門為主,怎麼可以捨本逐末,而在語言相、閑機境上面遭到它的束縛呢?所以應該要以心為宗。所以,這裡開宗明義就說「佛語心為宗」。也就是說,佛說的所有一切教法,都離不開如來藏,離不開這個真心;如果離開如來藏、離開這個真心,那個佛語就不是叫作說通。所以這邊才會說「宗通說亦通」,必須你真的能夠宗通,能夠證悟如來藏以後,才能夠開始慢慢的進入初分的說通,乃至於多分的說通,乃至於到佛地究竟圓滿的說通。所以,真正要完整地解釋佛所說的教示,必須要能夠有說通的,有說通的這樣子的一個功夫;那你要有說通的功夫,你就必須要先通宗,你不通宗的話就沒有說通的功夫,所以,必須要先有這個宗通;自不通宗的話,就沒有辦法能夠說出這個真正的佛法,所以才會說「宗通說亦通」。

在這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的註解裡面,這邊這麼說:「蓋宗者道之本,說者教之跡。宗以明趣,趣不明則失其所歸;教以詮理,理或昧則迷其所入。故宗通而說不通,理雖精而不顯;說通而宗不通,言雖辯而非要,而二者實相須為用。」(《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三)

這邊這個《楞伽經》裡面的註解裡面就講到這樣子,所謂的宗,「宗者道之本」,也就是說,所有一切佛道,修學佛法如果離開了如來藏、離開了如來藏這個心宗的話,如果離開如來藏這個心宗去修行的話,那這樣子「說者教之跡」,離開如來藏這個道跡的話,你就沒有辦法趣入正宗了,所以「宗以明趣,趣不明則失其所歸」。所以「宗以明趣」就是說,你必須要立定修學佛法的目標,也就是說你必須要立定修學佛法的趣向,你要修學佛菩提道,你要修學佛道,你要認清方向。那這個方向在什麼地方呢?這個方向就是要以心為宗。如果不是以這個心為宗的話,就叫作心外求法,所以心外求法說的就是外道。外道不是說在貶抑或是說在罵某些人,也就是說外道其實是在說,他是外於這個如來藏心,不以這個如來藏心為宗,而去求取萬法。

那在外面也有人知道說,知道這個道理說:這個心外求法就是外道,所以我們必須要心內求法。結果,他所認為的心內是哪一個心呢?他所認為的心內是意識心。他認為只要把這個意識心,能夠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夠一念不生,能夠不沾染所有一切煩惱,所以說「若無閒事上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他以為這樣子在這個意識心上面去用心,這樣子就是修學佛法,所以說這樣子叫作「心內求法」。請問各位:這個是心內求法,還是心外求法?佛說的心內求法是以如來藏心,你必須趣向如來藏心,你必須要找到這個如來藏,你必須要證悟如來藏,以這個如來藏為理體,以這個如來藏為你所觀;這個如來藏裡面所含藏出生萬法的這樣子的一個功能,乃至於從如來藏所出生的這些萬法,包括祂所出生的意識心,從這樣去看諸法的變化、諸法的一個生滅的時候,這個才叫作心內求法。你如果離開如來藏而單獨在意識心上面去求法的話,這個還是屬於心外求法;因為還是依止著意識心在求法,所以還是叫作心外求法。

所以這邊就說「宗以明趣,趣不明則失其所歸」,所以就是說,這個心宗用來讓你指明你的趣向。如果你修學佛法,你這個方向不正確的話,譬如說要到台北去,結果給你指的方向是往南的方向,那繼續往南走就是掉到太平洋裡面去了;如果所指的方向是往北走,不管你再怎麼走,不管你再慢,只是快慢的差別,終究是會到達台北的。但是,現在很多人所謂的心內求法指的這個意識心,就是剛剛好,譬如說你從台中出發,要往台北走,他叫你把這個意識心必須要修得一念不生,要把這個意識心修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猶如叫你往南走,猶如叫你坐著火車往高雄、往屏東的方向走,一直沒有辦法到達台北;所以你沒有辦法到達台北,一直往後走,一直往南走,走到最後就只有掉到太平洋裡面去了。那你如果能夠依止著這樣子的佛心佛宗往前走的話,就能夠到達佛所說的修學佛法的道路,所以這個就叫作成佛之道。所以,成佛之道必須以心為宗,所以這邊才會說「宗以明趣」,也就是說以這個宗明白你的趣向。

「趣不明則失其所歸」,這個就是我們剛剛所舉的例子,你如果你趣向不明確的話,就會失其你所要依止、所要歸止的方向。所以,如果你這個方向所指的是顛倒的一個方向,不但不明白,而且是顛倒的一個方向,這個意識心就是一個顛倒的方向,而且是讓你的趣向不明;所以失其所歸,失其所怙,沒有辦法有依歸。

那「教以詮理,理或昧則迷其所入」,「教以詮理」,所以不能以教說、不能單獨以教說來依文解義來說明佛法,「依文解義,三世佛怨;離經一字,即同魔說」。所以,其實很多人誤以為「佛法就是緣起性空,所以佛就是說一切法空」。緣起性空其實是在說,這個蘊處界諸法它本身是緣起性空,但是,緣起性空的蘊處界諸法,它是由如來藏所出生的。所以,這樣子講說一切法空的人,就是以教來詮理;但是以教來詮理,他又理昧,也就是說他昧於理的真理;所以這邊說「理或昧則迷其所入」,因為你不明真正的這樣子的理趣的時候,一定會迷失你所趣入的方向。

所以這邊說「故宗通而說不通,理雖精而不顯」。所以,宗通而說不通的話,如果你只是開悟明心,但是沒有增長你的智慧,雖然宗已經通了,但是沒有辦法在教門上面去增長智慧,沒有去增長你的差別智,沒有增長你的方便智;所以,你雖知道這個理,知道如來藏這個理,所以「理雖精」,但是,沒有辦法為眾生顯發出這個宗門的真正的道理,也就是說你並沒有辦法去利益眾生。也就是說,必須要透過你親證的這樣子的一個理地,而透過佛法的教說,隱覆密意為眾生宣說開悟的真實的道理;所以必須要宗通與說通,所以如果宗通的話,「理雖精而不顯」。

而「說通而宗不通,言雖辯而非要」,就是說你雖然懂得滿腹的經論,但是並不通宗,所以你縱然滿腹的經論還是沒有用;你縱然世智辯聰,講得滿腹的經論,但是你所說的全部都沒有契中要害,全部都沒有契中佛的真諦,全部都沒有契中佛所說的真理如來藏,沒有契入佛所說的這個真如,這樣子雖然你言詞非常的辯了,所以「言雖辯」,但是沒有真正的真正的了知佛法的法要。那這個在我們佛法的故事裡、佛典的故事裡面,這個《高僧傳》裡面,就很有名的這個故事。

當時,德山宣鑒禪師他當時號為周金剛,為什麼會號為周金剛呢?因為他認為,認為他非常地通《金剛經》,後來就寫了《金剛經疏鈔》。寫了《金剛經疏鈔》,從北方就挑著《金剛經疏鈔》要到南方來對禪宗已經開悟的這些祖師,要對這些祖師挑戰;認為說他非常的了得,所以他認為南方這方獦獠(什麼叫作獦獠?獦獠就是蠻人),這些蠻荒之人他們根本不懂佛法。他認為禪宗這些人,他們根本不懂佛法,不懂這些教門,所以就挑著《金剛經疏鈔》要過來。結果在半路上面,就遇到了一位老婆婆,老婆婆就在那賣油糍,就肚子餓了。肚子餓,這個老婆婆其實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就要去跟她買油糍。

那個老婆婆就問他說:「你要到什麼地方去呢?」這個德山宣鑒禪師就把他要往南方的原由,跟這個老婆婆來說明這個原委。老婆婆就說:「你懂得這個《金剛經》,那我問你一句話,你如果答得出來的話,那我這個油糍就供養你;你如果答不出來的話,那就非常的抱歉,就沒有辦法供養你。」她就問他說:「《金剛經》裡面不是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上座,您現在點的是哪一個心?」因為德山宣鑒禪師是要買油糍這個點心,就是說他要吃點心,所以她就問他說「您點的是哪一個心?」當時德山宣鑒禪師馬上口掛壁上啊!後來因為這樣子的典故,後來才把《金剛經疏鈔》整個把它燒掉了。燒掉了以後,才依止著宗門的正式的修學,依止著宗門的法要,真正的來修學這個宗通。也就是說,真正的修學宗門的正法,而沒有依文解義、依著他原來的慢心、依著他的教說依文解義,繼續的執著這樣子的言說。這個就是「言雖辯而非要」。

「言雖辯而非要」,所以你沒有辦法通達宗門,沒有辦法通達宗門,你所說的全部都是在這個語言文字上去作思惟而已,那這個全部都是意識心的一個思惟的作用。當然,我們還沒有開悟之前,這些閱讀經典乃至於聽受經教也是必要的;因為這個屬於相似般若,相似經教的、相似佛法的、相似般若的這個部分還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子就依文解義,說這個就是已經完全通達佛法了,所以「言雖辯而非要」。

也就是說,如果真的要懂宗教的話,你必須要宗通,也要說通,說通也要宗通,這個才是真正懂得宗教的義理。所以這個就是佛法裡面所說的宗教的真正的意涵。

今天時間已經到了,我們這個問題還是先跟各位分享到這邊。下一集還是要繼續跟各位說明「佛教是不是宗教?」佛教到底是不是宗教呢?我們下一集分曉。

阿彌陀佛!


點擊數:2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