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26集
由正禮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來探討的問題是:佛教徒的飲食觀。也就是說,成為一個佛教徒,如何來觀察飲食這件事情,對飲食的觀念是如何?
事實上,在佛教裡面,如果大家有去一些寺院參觀的話,就可以發現,佛教吃飯的地方就叫作五觀堂。這個五觀堂所說的就是說,當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我們在吃飯的時候要有五種觀察。這五種觀察呢,是從唐朝道宣大師他所作的一個內容,他的內容是說:「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也就是說,佛教徒如果要吃飯的時候,就應該要考慮到說:這個飲食來之不易啊,它是從檀越之處來供養的,所以要衡量自己對於佛教有沒有什麼樣的貢獻,有沒有什麼功勞跟功德呢?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任何的德行來受這個供養呢?來獲得這樣的飲食呢?那也要考慮到說,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應該要防範我們的內心,而要離開一些過失;而我們的內心跟過失最容易產生的地方,就是因為我們的貪著,所以我們在飲食的時候,也要避免貪著,那這樣子才能夠讓我們的德行,能夠從飲食之處對於貪的觀察,能夠擴及到一切生活中對貪著的這種觀察。然後我們現在需要飲食的,這是應該要作的一件正確的事情,因為飲食是良藥,可以治療我們形體枯槁的疾病;所以為了治療形體枯槁的疾病,所以我們必須要飲用飲食。而且為了要成就道業,我們也應該要受這個飲食。只要我們對於貪能夠如實觀察,能夠不貪著,而能夠讓我們的道業持續的前進,能夠讓我們有德行來利益眾生,那這樣子我們受這個飲食那是應該的,那也是合理的,也是我們的功德跟功勞。所以說,在佛教的飲食裡面,每次吃飯都應該要作這樣的觀察,這叫「食存五觀」。
那佛教徒的飲食不是只限於這種情況,我們還要更擴及來看看說,我們在佛法裡面這個飲食到底是代表什麼意思?也就是說,我們有情為什麼會在這個世間輪迴生死?而輪迴生死就是因為我們對於世間有種種的貪著。而且貪著的內容除了我們對飲食的貪著之外,事實上我們還有種種心理上的貪著。譬如說,我們吃了好吃的食物,這個食物對我們來說,不是食物本身這個物質的受用而已,事實上我們還有受用種種心理上面的飲食。所以,飲食就佛法來說,我們有所謂的物質方面的飲食,也有所謂心理上面的飲食。在我們的佛教裡面就有所謂的四種食。
在阿含經裡面有說:「一切眾生以四食存。何謂為四?摶、細滑食為第一,觸食為第二,念食為第三,識食為第四。彼彼眾生所食不同。」(《長阿含經》卷二十)
也就是說,佛陀說我們一切的眾生,都是因為飲食的關係,才存在在這個世間裡面。這個飲食有四種種類:
第一個叫作摶食跟細滑食。那什麼是摶食跟細滑食?也就是說我們會吃飯、面、蔬菜等等的這些飲食,它都是一摶一摶的,它都是一段一段的,所以也叫作段食。那這個飲食呢,一般指的就是物質的這些食物,所以這是我們飲食在人間裡面,乃至在欲界天裡面,在畜生、餓鬼、地獄都要有摶食,這是欲界的眾生所擁有的這個飲食。那有所謂的細滑食,譬如說我們要穿衣呀、要沐浴啊,所以穿衣、沐浴就是所謂的細滑食。
那我們也有所謂的觸食,也就是說我們對於外面的六塵的境界,我們是會去觸知,然後觸知之後我們領受了,而以這個作為飲食。
那也有所謂的念食,也就是這個意思食,這個說的就是我們眾生獲得了飲食或者是其他的觸食之外,我們還要獲得一種希望。也就是說,我們是以希望、心中抱持的希望,我們才存在的;如果我們心中不抱持對未來的希望的話,那我們是沒辦法生存的。譬如說,如果有人對未來他產生了絕望,那他可能就會走上了絕路。所以說,我們眾生之會存在於這個世間而不走上絕路,就是因為我們抱持著對於未來有所希望;因為有所希望,所以我們就一直的存在。
那除了意思食之外,我們還有所謂的識食。也就是說,對於前面的段食、或者是觸食、或者是意思食,我們會有增長的作用,而讓我們的六識一直在三界裡面一直存在,而讓我們的飲食能夠不停而能夠增長這樣子一個慣性、這樣的習性,這個叫作所謂的識食。
那我們說,我們人類有這個四種食,事實上如果我們看動物,牠們也有這四種食。譬如說,貓啊、狗啊,牠們一樣跟我們一樣吃摶食,牠們也有牠們的細滑食啊,所以說牠們之間也有所謂的摩觸啊,或是牠喜歡讓我們去撫摸啊,這都屬於細滑食;牠們也有所謂的觸食,譬如牠們接觸外面的境界的時候。
譬如,我們如果說對於外面的六塵境界都不接觸,譬如說如果有一個人他又瞎了眼睛,又聾了,鼻子也沒了,舌頭也斷了,身體也毀壞了,那他還能夠受用嗎?所以這個時候當他五根都壞了,那他只能捨棄了,他都不能存在了。所以說,這個觸食,對六塵境的這種接觸,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飲食。
那摶食當然也有觸的作用存在,譬如說我們吃的米呀、飯啊,我們就會有感受到這個物質它的整團,也會接觸到它的粗啊、細啊、軟啊、硬啊等等的觸,也會領受到它的香味啊,乃至領納到它的各種滋味、酸甜苦辣的各種滋味;這個就是屬於摶食,它本身呢它也會帶領我們除了摶食之外,也會有所謂的觸食含攝,也會有這個觸食同時產生在裡面;乃至我們也會看到食物它的色澤是如何,而產生了滿足。
所以說,我們對於摶食,對我們來說,如果我們在人間裡面如果沒有吃這個摶食,我們也會飢餓而死,所以摶食是我們需要的。那同樣的,如果說我們對於觸食我們沒有食用,比如說我們的根都壞了,我們沒有觸食在食用的時候,我們的這個意識一定會昏迷,然後最後就捨報了。所以,也是因為我們對六塵境有觸,而且以這個觸作為飲食而滿足,所以說我們才會在這個世間存在下去,能夠生存下去。
我們對於意思食,也就是對於希望,我們也在食用。所以我們總是要鼓勵很多人說:「我們要抱持希望,即使在苦的境界裡面,也要繼續努力,繼續面對苦的境界。因為苦的境界一定可以被克服,可以被解決,所以說一定會改善,將來一定會這個苦因緣的消散之後,會有樂的獲得。」因為這樣抱持著希望,所以說人才活著。所以說,意思食也是一種希望相,這種希望的相貌,也是我們的飲食。
那識食就是對於前面這三種我們不斷的熏習而增長,所以我們就對於摶食的熏習一直持續不斷,所以我們就一直在人間或是在不同的世間裡面;就是因為有前面的三種食,加上後面識食的作用,所以讓我們能夠在這三界裡面不斷地輪迴生死。所以,眾生都是因為不同的境界裡面去食用各種飲食,所以說我們在不同的境界裡面生存。
我們欲界是這樣子,色界天他們雖然離開了摶食,可是他們以觸食、意思食還有識食作為飲食;乃至無色界,他們也有他們的飲食,他們以禪定中的觸食、意思食跟識食作為存活。所以說,不同的境界的眾生,都會有他四種食的食用,而使得眾生安住在他的世間的境界裡面而長存著。如果這個因緣中斷了,他的食中斷了,他就繼續轉生而輪迴生死,在不同的境界裡面。
我們說佛教徒的飲食觀,就要看說,我們眾生既然是依四種食而在三界六道裡面輪迴不已,我們如果要獲得解脫,那就應該要斷這四種食。也就是說,我們在飲用摶食的時候,我們對於我們的飲食就要不貪著。所以在佛陀在世的時候,祂對於僧團祂就有規定,規定說「日中一食」;也就是說,只有在一天裡面只有在中午的時候,在午前食用一餐,那這一餐之外就不再食用了,就「一坐食」。這種一坐食就是要降伏眾生對於摶食的貪愛,因為只有把摶食的貪愛能夠把它降伏乃至斷除之後,他才能夠離開欲界的境界,才有機會邁入沒有摶食的色界境界。所以說,在解脫的眼光來說,這四種食都應該斷除的;因為斷除了這四種食,才能夠跟解脫相應。
可是只有斷除段食,那個只是離開了欲界,可是色界、無色界還有觸食、念食,還有識食,所以,觸食、意思食還有識食,也是解脫所應該要斷除的。所以說對於六塵的境界的觸也要滅除。所以,聲聞的解脫裡面,即使一個慧解脫的阿羅漢,他也要繼續往前邁進,他還要修八背捨,然後讓自己對於六塵的覺觀的觸的飲食,能夠把它滅除;所以最後他還要能夠修八背捨,能夠進入滅盡定,把這個觸食也要把它斷除。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這個意思食,也就是對於未來的希望,這種飲食也要把它斷除掉。譬如說,三三昧裡面有所謂的空三昧、無相三昧跟無願三昧,這個無願三昧,事實上就是要把意思食,也就是這個希望之相、希望之食把它斷除掉,也就是說對於三界裡面的一切的境界不再希求。所以說,他就要依於三解脫門逐步去修行,能夠在最後的時候依於空、無相、無願,能夠對一切的世間的種種的內容、種種的境界不再貪著,把這個希望把它滅除掉;當把這個希望之食滅掉之後,就把意思食也斷了。
除了這之外,還要把識食也要把它斷除掉。也就是說,聲聞人他對於六識的種種的境界,對六識的能知的境界,要完全把它捨棄,不再想要獲得這一世的、不再受用這一世的六根六塵六識的境界,乃至對於未來世的六根也不再喜愛。所以說,他對於自己的色身乃至六根的損壞,他都不再愛惜;因為他認為說,六根的存在就是諸苦的所依,所以要把六根把它滅除掉,對於六根自我的貪愛,要完全把它滅除掉;因為滅除掉之後,讓自己未來世不再有五陰十八界的出生,這樣子就能夠把自己完全滅盡。所以對自己現前的六根六塵六識完全沒有貪愛,乃至對於六識的境界,產生厭惡,願意捨棄;這樣子就能夠把識食把它斷除掉,就不再增長識食的勢力,讓未來世不再受後有。
所以說,佛教對於這四種食——一切眾生存在所依的這四種食,佛教是要把它滅除的,因為滅除這四種食,才能夠獲得解脫。而這四種食跟我們的生活的內容息息相關,因為這個飲食段食,跟我們的六塵的觸的食,還有對於生活未來世的希望的意思食,乃至對於六識的貪著,都是我們在三界裡面輪迴生死的關鍵。而我們要獲得解脫,特別是要獲得聲聞的解脫,就是要從這四種食的降低,對它的貪著的降低,認識它的內容之後,這個內容一一把它降低,然後把它斷除,這樣就可以獲得解脫。而這個就是佛教徒對於飲食所應該具有的觀念。
謝謝各位今天的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