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法與涅槃

第46集
由正益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繼續根據這個小乘法來作個說明。我們今天主題是:小乘法與涅槃。

因為涅槃的體性不易為人所了知,在許多人他認為,修行到一個境界,然後就是涅槃。以修行的境界來講涅槃,實際上這是不對的,因為涅槃並不是境界。而 如來對於小乘人急於解脫的心態之下,如來開設方便,施設了兩種涅槃:一個是在小乘人活著的時候,施設叫「有餘依涅槃」;另外一個是小乘人聖者阿羅漢走了以後,稱之為「無餘依涅槃」。而實際上,涅槃並不會在小乘人滅後就合併,有餘和無餘合併在一起,變成一個涅槃,所以應該說涅槃只有一個。那如果這樣講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理解,實際上這個涅槃祂並沒有被小乘人所親自真正的證得。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小乘人入涅槃的時候,他實際上是把意識給滅掉了;所以,他不論是哪一種涅槃,他都沒有可以察覺涅槃性的一個意識,也就是說他沒有覺知這個涅槃的意識;如果沒有辦法覺知,怎麼可以叫作親證?怎麼可以叫證得呢?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就可以理解小乘人對於涅槃並不瞭解。但因為他相信 如來是完全證得一切法的實際,所以他相信 如來所說,相信只要把他的身心規範,以及將自己的知見建立正確,這樣就是他的智慧;所以他不用再去多求一切法真正的實相,所以他就可以依照 如來所說,說自己已經自作證,可以證得涅槃。實際上,他並沒有證得涅槃。

那我們再根據涅槃性來講。涅槃性叫作不生不滅,也就是說祂是一個無生之法,但是是存在的。不會因為小乘人有開始找,或是小乘人沒有找,或是找到成就以後,然後就可以成就涅槃。不是!小乘人從來沒有去找涅槃這件事情,也就是說,這跟大家所以為的,如同大乘法裏面要去找一個涅槃心,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小乘人知道,只有把自己寂滅之後,才可以進入這寂滅無漏界裏面;所以,因為他本身是有漏的,五陰是有漏,所以一個方式就是把自己的五陰滅掉,把名色我消除,然後來說這樣就是涅槃。

因此,我們透過這樣來檢驗可以知道,小乘人對於涅槃實際上是不瞭解的。因為他只能根據 佛所說,從初果就是如此了。初果呢,他因為斷除了三縛結,雖然還沒有斷除性障裏面的很重的貪瞋癡,可是他可以相信說,「將來我死後只要七上人天,往返這人天七上七下,那我就可以證得阿羅漢,得到解脫,然後永遠離開輪迴」。所以他的想法是很單純的。他只相信 佛,然後對 佛沒有懷疑,因此來說自己將來可以得到無餘涅槃。可是我們從無餘涅槃性就可以知道,不論他有沒有成就初果,實際上這涅槃是一直存在的,不會等到阿羅漢要入滅的時候才出生。

所以,阿羅漢本身又存在著兩個問題。然後一個就是說,這本住的常住的涅槃性,他為什麼不要去找?如果他不要去找,怎麼可以說他是真正在學佛呢?所以這一個常住性涅槃,就是他所不懂的一個大的問題。另外一個是,他如果看到當時侯有人想要像 釋迦牟尼佛一樣學菩薩法的時候,他對於菩薩法的感覺是如何呢?他是不是想要再親近這菩薩法呢?因此,這些問題都會在後來的部派佛教裏面慢慢出現。

實際上,部派佛教在 佛滅度之後,示現滅度之後出現的時候,對許多的義理是牽涉到 佛是不是常住等等。也就是說,在《阿含經》所說的一些,對於聲聞人他並不想要去瞭解,他也避免去瞭解的這些問題,他們都把它歸為無記,就是不要去討論它。可是實際上,佛在大乘法裏面有說,這世界是怎麼生成的,這世界是怎麼樣的,包括佛是常住的,這些 佛都有親切而且非常明白的宣示。然而,對於一分小乘人來說,他們堅持自己的義理。

不過我們卻看到另外一件事情,不論小乘人他所堅持的是什麼,他不能夠來毁謗大乘法;他對於大乘法教裏面所談的這個常住法,實際上這是在阿含裏面就已經說了,不論是南傳或是北傳的阿含都如是說。這個法界之中有常住法,這個法就常住在法界之中。因此,沒有誰可以剝奪祂,也沒有誰可以消滅祂。祂不是言語、名言、符號、文字的表示法,祂是一個實際法,祂是一個實有法。然而,這個法很難見,很難尋。因為,祂如果是可以用世間的知識,你知道了然後就可以認識,那這樣叫作知識之法。知識之法就不是智慧之法,知識之法,你只要透過語言文字、口語相傳,大家就會知道:喔,那就是這麼一回事嘛。大家一下就瞭解。然而佛法所說的這個常住法,實際上就是本住涅槃性。祂的涅槃體性是在的,可是祂不是可以用知識所了知的,也就是說祂必須要實證。但是祂的實證太非常啦!要經過長遠長久的菩薩的這種行位的階段,你才有辦法證得這一個涅槃心。

所以,這涅槃法界這個實相,不是小乘人所樂意追求的。因為你要證得這個涅槃,你必須要為眾生不斷出生入死;這樣你在輪迴裏面,你就會不斷的受苦。你對於苦的取受性並沒有辦法移除,並沒有像諸佛菩薩、大菩薩那樣任運而自在,這時候一番苦頭是免不了的。對於小乘人來說,他總是會回憶起,當初他在地獄法界的時候,所受的種種的苦毒。對他來說,為什麼一定要再經歷這個階段呢?難道佛法裏面沒有可以讓我馬上可以解脫的法嗎?因此,佛陀對於這些人來說就是成為,你不施設這個方便,這些人就不願意來學佛;因此,無量諸佛幾乎都是開演三乘法教,三乘法教在《阿含經》也是這麼說。所以,三乘之法並不是只有 釋迦牟尼佛才這樣講,也不能說大乘法是後人編造。這樣完全是誹謗佛法的行為。

那我們再根據這樣來理解說,涅槃心既然是常住於法界,不論小乘人大乘人,有否追求、有無追求,祂都是在。那在阿含裏面有沒有講到常住法的體性是什麼?我們可以從阿含的這個聖教裏面知道,這個常住法的體性祂是清淨的,祂是不動搖的,因此祂說叫作「如」。所以說「法不離如」,不離開如;然後呢「法不異如」,法和「如」的差異性,並沒有可以特別簡別,也就是無二無別,並不是兩個,並不是可以分別的。這一切的法的體性,就是來自這個涅槃常住。這樣的義理來到了大乘法中,就顯示出大乘法直接說一切法就是真如,也就是說一切法就本自涅槃。

因此,涅槃到底在哪裏呢?涅槃的實際是什麼呢?這一切一切的體性,以三轉法輪來說,就會到了第二轉法輪,用隱密的方式,隱密相來解釋。譬如說,不斷的跟你說,這個真如的體性是什麼,真如可以出生一切法。就像是阿含所說的:這個不是六識的這個心識,祂可以去到未來世,祂可以入胎,也可以出胎;也可以在你嬰兒乃至於說兒童等等,乃至於陪伴你到老死。這個心識祂是在的,不能因為二乘人找不到,就說這個心識是空的。不!這個心識是空性,祂是絕然的空性,可是祂是存在的。所以,包括勝義空、真實空,這些義理在般若經就會說得很徹底。就是要大家在找這一個般若心的時候,要知道涅槃的體性是不能夠在三界中現出祂的身意,也就是說沒有真正的一個形色、形身可以找到;而且這個涅槃心祂也沒有意念,祂的心念不是沒有證悟的人之前可以顯了,可以知道的;所以,你在三界中是找不到祂的。因此,依這樣來講的話,那又如何入手?所以禪門說這叫無門之門。

然而,這個過程中就是要讓大家瞭解:小乘是不徹底的,小乘法是不究竟的,因此對於涅槃產生希求,對涅槃法產生欣樂,知道說常住法才是真正佛法。透過這樣的轉折以後,就可以在第三轉法輪也以直接顯了的方式來說明,到底涅槃心在哪裏,這個常住心在哪裏,這個不是六識的心識,一直跟我們在一起的心識,祂在哪裏;祂不是三界法,那祂到底是什麼法。所以,經過了種種這種無量的方便,以及對佛法信受,以及波羅蜜的修學之後,行者終於會在七住位的時候,般若正觀現前。你可以看到祂,祂到底是怎樣的法,然後祂不是有形像的,祂也不是有覺知的,祂是沒有念頭的。然而,祂有祂應該擁有的念頭,只是說那個念頭,你要透過這個大乘經典,你才能夠瞭解;因為祂的分別性,不是六識的分別性。

這就是當初 佛陀有個弟子,他認為今天這個識,這個心識是可以去到未來世的。那 佛陀把他叫過來以後,就問他:「那你說這個可以去到未來的心識,到底是怎麼樣的體性?」結果他就說:會說話的這個,然後會覺知感覺的這個,然後會運作的這個,等等。這些最後 佛陀說:「不是這個,是你一向認為是這個,然而這個心識不是我說的。」所以,佛陀在對這位小乘者在說的時候,就已經很明白在說,能夠去到未來世的這個心識,這個出生名色的根本識,實際上祂是沒有見聞覺知的。

以二乘人來看的話,離開了六識,他只有一個「防意如城」。要防守他的意根的污染或是攀緣,他就要像守護城門一樣。所以你可以方便說有七轉識,然後到了大乘法就直接說就是七轉識,可是還有這個能夠出生名色的真實心。這個在二轉法輪稱為真如,在三轉法輪稱為阿賴耶識,成佛之後稱為無垢識;然後在除了佛位以外,一切位都可以稱為異熟識,因為祂能夠讓輪迴的體性生起。

所以,我們今天看待佛法,它實際上是一貫的脈絡,並沒有離開涅槃。但絕對不是世間人所想的,「我要找到一個涅槃裏面,然後去鑽進去,去躲起來」。不是!涅槃就是你的真心,只是說你的真心看起來並不太像世間人所要的;因為世間人所要的,就是我還有我所,能夠得到越多越好,所以他不想要離開見聞覺知。因此,在唯識所談的一心有八識,有各個功能、各個屬性。簡單而言,第八識祂有祂的心性,所以祂的心性因為沒有接觸在六塵上,祂沒有見聞覺知性,所以以這樣來說,這就是法性。這個即使在二轉法輪,也是如此說的。所以我們透過這樣就可以知道,涅槃的體性並不是像世間所想的,找到地方然後躲起來,找到地方進去休歇。

然而,在二轉法輪的時候,有提到一件事情。提到什麼事情?就說,一切眾生都應該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樣又如何來解釋?我們可以看到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祂說到,實際上 如來已經有密意在說這件事情。什麼事情呢?就是說,如果你修證到四神足,你有神通可以現起,因此你就可以將自己化現出另外一個複製品;然後這個複製品,你就讓它壞掉,就是世間人所說的死,那就入無餘涅槃,你就把它滅度。然而,實際上你還有一個色身、色根繼續學佛,而且你可以多住在世間一劫,然後向諸佛菩薩去請益、去求法。因為阿羅漢的修證,有的阿羅漢是三明六通,因此他可以在這個世界,甚至也可以往他方世界。所以對他來說,繼續學佛是他的職責。彌勒菩薩也說到,如果這位迴小向大的這阿羅漢,他開始放逸、懈怠,然後不想要繼續精進的話,那會產生什麼事情呢?這時候,諸佛菩薩就會一次又一次的不斷的來點醒他,絕對不會讓他放逸,然後諸佛菩薩也不會忘記這件事情。

因此,簡而言之,二乘人所以為的涅槃常住法——無餘涅槃,最終也不是究竟的。甚至在經典裏面也繼續提到,《楞伽經》有提到說,二乘人他就想要安住在無漏界,就想要在無餘涅槃這個位置永遠永恆,不再有任何的輪迴與生死。可是 佛陀說,這是一個三昧境界而已,這個三昧境界不是究竟的,而且這個三昧境界終於有一天還是要離開。也就是說,無餘涅槃位什麼時候要離開,我們不知道,但是他終究還是沒有辦法一直躲藏在那裏。雖然在那個情況下,他已經沒有三界一切諸法,連意根都斷滅了,可是他還是會現起的;所以經過無量劫,他終究會醒來。就像有一個人,他出外辦事情喝醉酒,他就覺得那地方很安穩,然後就讓自己酩酊大醉,享受這種「解脫的三昧」。然後終究有一天他的酒會醒,醒了以後他就知道:哎呀,我還是要返家,要歸家,回到家裏應該要把自己應該履踐的事情把它辦到。因此,阿羅漢這樣已經結束他在三界法成為阿羅漢,還是會再回來,他會繼續的來修學佛法,繼續的來成就他的佛道,終將必定會成佛。

所以,三乘法所說的一切,都是 如來的施設,如來的方便。而聖教上,如果是本有的,如來就說「我不說一個字」。為什麼?因為每個人都可以證悟這個法,都可以知道這個法,每個人都可以證得這個法的所有的一切的內涵。所以經典上說,要讓一切眾生應該要怎樣呢?有智者應該讓他們能夠取「無上滅度」而滅度之。所以,我們要作的並不是讓一切的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是讓他知道無上滅度是什麼。然後在經典裏面也說到,叫作「如來滅度而滅度之」。也就是說,這「無上」就是成佛,如來的滅度就是成就究竟佛果。

所以,如來的四神足等等神通威力,當然更不是小乘人所能比擬的。所以 如來在這三千大千世界,有那麼多的應化身出現,來設施種種方便,每一個應化身都會般涅槃。那你要問:那到底哪一個是涅槃,哪一個不是涅槃?所以 如來有說:「那些在討論我究竟涅槃或是究竟不涅槃的人,都是不瞭解涅槃的真正的道理,不瞭解如來。」因為如來就已經是證得涅槃的全體,就已經是因為如來而有涅槃;不是因為有一個涅槃,而如來再進去涅槃裏面。因為 如來就是能顯發這個涅槃性,因為無垢識就能顯發整個涅槃真如性,所以這樣才說如如不動。因為你的無垢識在成佛位的時候即將滿足,實際上一切功德還都是本住法,並沒有作少分的離開。

所以,三乘的經典都同樣在說這件事情,在說這個涅槃是常住的,這涅槃是本住的,這涅槃是永恆的,這涅槃是無生法,這涅槃不論你找得到、找不到,都是有的。所以,不應該認為涅槃是應該滅後以後才會產生,不應該有產生一個入涅槃想,這樣就會墮入小乘人的一個妄計。最後在三昧法中,你還要經歷很久很久的歲月,經過無量劫,還是要來修學大乘法,還是要修學這一佛乘。所以我們要說,這個常住涅槃就是大家的真正涅槃,應該往這裏去追尋!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裏。

阿彌陀佛!


點擊數: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