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11集
由正緯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繼續收看「三乘菩提概說」。在這個部分,我們先跟大家講解的是有關聲聞菩提的部分,聲聞菩提談的就是聲聞人所覺悟之佛法的道理。這個部分,一般來說大致上都是以所謂的四聖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等的這些內容,來函蓋所謂的聲聞人所修學的道理。在前面的幾個講次裡面,本會的親教師已經跟大家說明了四聖諦的道理;接下來,今天要由我為大家來講解八正道。
首先,在談八正道這個事情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先建立一個觀念,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所有的佛法,它一定都是可以親證的。哪怕您去聽法的時候,說法的人說得怎麼樣口沫橫飛;或者您在臺下聽法的時候,聽得怎麼樣的如癡如醉;可是當您聽完之後,要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的時候,到底您所學習到的這些佛法,能不能真的發揮它的功效呢?這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要關心的地方。
我們也不可諱言,現在有許多人懷疑,到底我們有沒有機會能夠實證解脫呢?其實解脫的部分,我們在整個「三乘菩提概說」系列裡面,會告訴大家解脫的結果是什麼,也就是說他證悟到的果位是什麼,他的證境是什麼;並且我們也會告訴大家,其實這些解脫的果位是確實可以一步一步地去實證。那麼也許有更多人呢,不敢夢想這輩子是不是有機會能夠明心見性;乃至於說明心見性之後,很多人可能更感到徬徨。其實同樣的在這個系列裡面,我們也會告訴大家,想明心見性,只要掌握了方法,知道怎麼參禪,到最後總是會有很大的機會能夠明心見性的;並且,明心見性之後接下來修行的路要怎麼走,如果各位菩薩有機會翻閱正覺同修會出版的各式各樣的書籍的話,在書籍後面的幾頁,您應該都會看到一張這個解脫道跟佛菩提道的學習次第表〔編案:〈佛菩提二主要道次第概要表〉〕;在這個次第表裡面,其實就已經把我們修行要走的路,一步一步該怎麼走,都寫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所以,這個也就是讓大家知道說,不管是求證解脫或者要證悟佛菩提(要明心見性),乃至於說之後我們希望一地一地的修行,這些個事情其實都是所謂的講求實踐,它裡面都有具足的理論跟具體的實踐方法。所以我們說「佛法一定是可以親證的」,要跟各位菩薩們先建立好這個觀念;而我們談到的八正道,它就是一個實踐的方法。
從這個道理,從這實踐的這個角度來切入的話,我們不妨來想想看,其實我們在世間法裡面,在學習每一樣事情的時候,其實這整個的學習過程,也都非常類似我們底下要講的八正道。比方說我們要學習──比方說是球類運動好了,我們總得要先知道這個球類運動的規則是如何;然後也要知道說,它的基本動作應該要怎麼作;然後整個大家一起協同在玩這個球類運動的時候,應該要遵守什麼樣的規則。所以,這個規則的部分跟基本動作的理解,其實就是在說我們要先熏習足夠的知見。然後,當我們有了知見之後,光是知道還不夠,我們必須要針對自己的狀況,然後作思惟整理,看看我們應該要怎麼樣鍛鍊自己的球技;所以這個部分,我們除了思惟整理之外,也要在整理完成之後,要經常的上場練習球技。那麼在練習的過程中呢,我們也要不斷的反省,自己在練習的過程中出現了什麼樣的狀況──是好的,我們要記住,是壞的,我們要把它改正起來;所以,我們要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地要記住練球的訣竅。最後,一直到我們能夠信手拈來、打得一手好球的時候,對這一門球的學問,基本上我們就已經學起來了。當然在學習的過程中,由於我們在學球的時候,都需要有老師、有教練,所以當然我們就需要尊師重道。同樣的,我們在學球的過程中,也希望能夠專心而沒有旁騖,所以我們是希望沒有遮障的。
這一些在世間學習的道理,如果我們整個把它攤開來看的話,我們一開始在熏習知見的部分,其實就像是八正道裡面所謂的「正見」;思惟整理的部分,就像是八正道的「正思惟」;然後在思惟整理之後,要經常的練習,然後練習的過程中要記住訣竅,這個部分對應的,其實就像是所謂的要我們「正精進」;然後我們要維持「正念」,最後甚至能夠達到心得決定。最後,我們在整個練習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能夠尊師重道,這樣子老師才會把所有的東西完整地教給我們,而我們也希望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障礙;所以,這個部分牽涉到的,當然就須要說,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身口意行等等,所以這個就像是對應到我們等一下講的八正道裡面的「正語」、「正念」、「正業」跟「正命」。
所以,如果按照這樣子的分析整理看來,我們給大家說這八正道的內涵,從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這八項的內涵其實在剛才給各位菩薩舉的所謂的學習打球、練球的例子裡面,就已經可以看到它確實就像是如此;所以,我們說八正道其實是一個實踐的方法。因為它是一個實踐的方法,所以我們來探討八正道,談這八正道裡面到底是不是佛法的時候,我們是很難直接用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這些個名詞,來概括、來指定說這個部分是不是符合佛法。實際上,八正道由於是一個實踐的方法,所以它〔所說的內容〕到底是不是佛法,還得要看這八正道裡面每一項的精確內涵,才能夠加以斷定。〔編案:八正道是佛教的行門,道諦所攝,在佛法中有其特定的內涵,是能夠使行者趣向三乘涅槃的法道;所以,如果它的內容與佛法相悖,那它就不是八正道,而只是用佛法名相包裝的外道說法。〕
所以,我們繼續談談我們剛才舉的例子,可以說它是所謂的世間的八正道。也就是說,我們在學習一切世間的技藝,甚至是一切世間學問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所去實踐的方法,其實就有八正道的精神在裡面。可是我們在這裡當然跟各位談的並不是要談世間的技藝、學問;我們談的世間八正道,其實更應該是要讓大家如何在現世能夠過得更安穩,如何讓大家在現世過得更有福報,這個才是我們談的世間八正道。
除了世間八正道之外,我們也有所謂的出世間的八正道。但這個出世間倒不一定是完全的背離世間;反而是說,很多時候是在人世間(在滾滾的紅塵裡面),我們仍然能夠維持自在清淨的生活,這個叫作世出世間的八正道。而「出世間的八正道」當然如果我們認真來講的話,其實它也包含了比方說我們希望能夠求生淨土,有一天能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繼續追隨 阿彌陀佛來修學佛法;而這個部分呢(要怎麼樣能夠往生淨土),其實也有八正道的內涵在裡面。
我們進一步再來看看,我們說,如果我們真的修學佛法了,那麼佛法的部分就包含了解脫,就是:我們要如何減輕煩惱,如何對治煩惱,乃至於最後終於能夠究竟解脫於煩惱這個部分;但佛法還有另一個更大、更重要的部分,叫作佛菩提的部分。我們要給大家說「菩提」這兩個字,所指的最簡單、最直接的定義,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就具有的清淨本心。所以,當我們說所謂的三乘菩提的時候,就是說,所謂的三乘也就是三種不同的人,或者三種不同的行門;他所看到、他所接觸到,或者他所理解到的清淨本心的狀況。所以,我們如果說到聲聞菩提的話,那就是指聲聞人所覺悟到的菩提,緣覺菩提就是指緣覺人所覺悟到的菩提,佛菩提當然就是我們一般所指的菩薩們所覺悟到的菩提。菩薩們所覺悟到的菩提,是要真正能掌握的──真正掌握到菩提的真實的特性;因為,菩薩們透過明心見性之後,就能夠好好的掌握菩提的特性〔編按:所謂的掌握,指的是能夠明確的現觀領受與轉依〕;並且在接下來一路的修行中,還要一分一分地發起於這個菩提心的功德受用。所以我們說,整個的佛法其實就是「解脫道」跟「佛菩提道」這兩個大的門道,這兩大門道的修證,實質上也都是可以用八正道的實踐的精神來予以貫徹。
當然,我們現在要先跟大家談一談世間的八正道,畢竟我們一般人在面對現前的現實生活中種種難處,如果能夠有一些方法,讓我們能夠過得更自在,然後能免於這些困苦的環境的話,那麼對每一個人來講都是一件好事。所以,我們談世間的八正道就是希望說,怎麼樣讓大家能過得更安穩,怎麼樣讓大家能過得更有福報。那這個部分呢,可能跟許多沒有學佛的人想像的不太一樣,因為沒有學佛的人,他想到的往往都是我怎麼樣在現實生活中,怎麼樣努力去賺錢、去營生等等。但是,如果我們曉得整個世界運作的道理,以及因緣果報的道理之後,其實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真正在世間的生活要過得好,其實反而是要更關注這一些基本的道理。
比方說,我們說 佛有開示,如果我們能夠持守五戒的話,那我們就能在下一輩子能夠保得住人身,這個守住人身,其實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講都是很重要的。那五戒的內涵,當然我們在這裡就不細講了;最主要就是說,守住人身不僅是讓我們保持來世(在下一輩子)還有機會能夠親近佛法;更重要的是,這個五戒的內涵不僅是讓我們在下一輩子有受用,其實在這一輩子的時候,就因為我們在此世持了五戒的關係,而產生了跟眾生結下非常非常多的善緣。所以,哪怕是我們過去有不少惡的業因,那也會因為我們在這一世裡面持五戒的關係,而跟眾生結善緣的關係,所以這個部分的緣會配合著原來的業因,就會把原來惡的業因逐漸逐漸轉向而變成善的這個果報。所以我們要說的是,五戒不僅是對於我們的未來世有關係(它讓我們未來世能夠守得住人身),並且五戒對於我們現在世也是有幫助的。
如果更積極一點,佛也給我們開示說,如果我們行十善業的話,我們就可以在往生後轉生到天界去;當然這個天界是享樂的境界,其實可以用我們現在一般聽到的天堂等各式各樣的境界來比擬;當然那個都是以我們現在凡間的眾生來看,那些都是很好的享樂的境界。但是同樣來講,雖然 佛說我們如果行十善業的話,我們能在下一輩子轉生天界;可是實際上,在這一輩子行十善業的結果,它其實在這一輩子就能夠具體改變我們的生活。實際上,我們再更進一步給大家講的就是:如果一個積極持五戒、行十善業的人,那麼他在這一世裡面就會達到能根本轉變命運的機會。所以,這個道理最主要是因為佛教裡面談的因緣果報,而這個助緣──在這一輩子努力地產生了這些助緣,就會使得命運產生根本性的影響跟轉變。
所以,這個世間八正道的內涵,我們再把它整理一下。我們如果來看看所謂的世間八正道裡面,什麼叫作世間八正道的「正見」跟「正思惟」呢?我們把正見跟正思惟放在一起,是因為正見其實就是我們怎麼樣熏習正確的知見,可是在熏習的過程中一定需要反覆不斷地思惟整理,然後才能內化成為我們自己的認知,或者說自己的知見,所以這個部分我們把正見跟正思惟放在一起說。這個部分的正見跟正思惟,就如同我們前面講的,我們希望大家多關注根本的作法是應該要持五戒、要行十善;如果您對於五戒十善的內容不是很瞭解的話,那麼我們跟各位說,至少我們應該要作到不要因為我們自己的貪欲、不要因為我們自己的瞋心,然後作了種種損害眾生利益的行為。只要我們不因為這些貪、瞋、癡去損害眾生,那麼自然跟眾生結緣的結果(結善緣的結果),就有機會能夠根本改變我們的命運。
除了這五戒十善的這些部分之外呢,世間的正見、正思惟的部分,還包含要深深地信受因緣果報的道理。這個部分要特別給大家引一段非常有名的經文,這一段經文出自《大寶積經》。這經文說的是:【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1(《大寶積經》卷57)這裡面告訴我們的是,哪怕是經過了「百劫」,劫在佛教裡面講的「一劫」就是非常久的時間,那麼百劫當然是更久更久的時間;這段經文給我們講的是:哪怕經過了百劫這麼長久的時間,我們之前所作的業絕對不會因此而消失;並且要等到什麼時候消呢?等到「因」跟「緣」這兩者經過適當的機緣(因跟緣兩者會遇在一起的時候),就會開始接受它的果報。所以這裡面談到的是,經過百劫了這個業仍然不會銷亡,並且因跟緣這兩者要具足了、要會遇了,才會得到果報。所以,我們這樣來看的結果,就知道說,在佛教裡面看因緣果報這件事情的話,必然是非常具有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因為,哪怕是我們過去造了那些惡的業因,但在這一世裡面我們能夠努力,而能夠產生善的助緣,結果還是有非常非常大的彈性。所以我們說,世間的正見跟正思惟,需要對於因緣果報的道理先能夠熏習正確的因緣果報的知見,並且要予以深思,深思之後而內化;然後我們就能夠深信因緣果報的道理,並且根據一定的因緣果報的法則,去規劃我們這一世應該要怎麼作。
那同樣的,我們接下來說世間的正見跟正思惟,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內涵,就是我們要信有佛法可知、可證。這個世間不是只有我們看到的五欲紅塵而已,其實這個世間還有真實的佛法,可以告訴我們整個宇宙世界的真實相是什麼,以及我們要如何解脫,乃至於我們如何一步一步的親證菩提,到最後我們甚至可以像 佛這樣子,具有大智大能、大慈大悲,然後可以救度許多許多的眾生。所以,我們要信有佛法可知、可證,這個當然也是屬於世間的正見跟正思惟。
接下來講所謂世間的「正語」、「正業」、「正命」,其實我們可以用很方便的方式來予以函蓋。我們之前講過的,整個八正道裡面最重要的開始就是要有正見跟正思惟;有了正見跟正思惟之後,其餘的六項的內容其實都應該環繞在正見跟正思惟上;以正見跟正思惟作為基礎,然後逐步開展。比方說,我們現在談到的正語、正業跟正命這三項來講,我們同樣也要回到五戒十善,也要回到因緣果報的深信,並且也要回到信有佛法可知、可證,這三個項目的內容去看。
比方說我們以「正業」來講,我們要知道持五戒、行十善,其實就是在我們這一輩子,讓我們自己行很多的正業。那麼這因緣果報,同樣的,我們在世間作許多事情的時候,也是要知道,不管這個事情的業報如何,作了之後,接下來的無量劫恐怕這個業都還是會一直存在的,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就會現起;所以,我們必須要仔細地謹言慎行。同樣的,我們在這個正業的部分,關於信有佛法可知、可證的部分,我們也得要謹守住一個點,就是如果我們還沒有親證到那些內涵的話,其實我們應該要抱持著謙虛的心,要去相信說,其實已經有很多的賢聖他們都已經能夠親證了佛法的種種內涵;比方說,明心見性的這些內涵,如果我們自己還沒有親證的話,其實我們就要謹守著,不要任意的開口說「世間沒有明心見性這一回事」;因為我們一旦開口了,就會影響到許多的眾生對於佛法的親近。所以,這個部分有牽涉到正語,也有牽涉到正業。當然說「正命」──如何為自己選擇一個比較好的職業,以符合五戒十善,符合善因緣果報,乃至於說讓自己將來有機會能夠親近佛法,這個當然就是正命應該要思考的部分。
同樣的,接下來是所謂的「正精進」的部分。正精進最簡單、最直接的解釋,就是所謂的四正勤。也就是說,如果是善法的話,我們要讓它發起,並且讓它增長;如果是惡法的話,我們要讓它盡量減少它的存在,甚至整個避免它發生。所以,這個就是可以概括整個正精進的內涵。當然,所謂的善法、惡法其實最終都還得要回到我們剛才講的幾項內容,比方說五戒十善、因緣果報,跟有佛法可知、可證的這些內涵。所以,正精進仍然是要回到正見跟正思惟上來看。
至於說「正念」跟「正定」,其實它的道理也都一樣的,因為我們在思惟這些道理的時候,要形成讓我們念念不忘,並且最後希望能夠心得決定。當然這個所謂的念念不忘、心得決定的這些內涵,其實都還是一樣,要在五戒十善,要在信有因緣果報,要在信有佛法可知可證,這三項範圍裡面,我們去履行正念跟正定。
所以,以上就是跟大家簡單用世間相的方式,來跟大家解釋八正道。剩下的內容我們下一回再繼續跟大家說。
阿彌陀佛!
1.《大正藏》冊11,頁335,中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