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細內容
第81集
由正旭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節目。我們在上一集中已經把「第五章、簡異辨邪」全部講完,接下來我再來講「第六章、宗通與禪定」,「第一節、宗通非禪定」。
我們先來講,禪定裏面的定指的是什麼。「定」簡單的說叫作制心一處。這個心是什麼心?就是覺知心。也就是說,令覺知心專注一境,然後不去攀緣外法、心不動搖,永遠專注在這一個境界上面,這樣子就叫作定。也就是說,使覺知心長時間處於一境性當中,因為都緣在同一境上面,所以叫作一境性;這樣子讓覺知心制心一處了,這樣子就叫作定。但是,能夠使覺知心長時間處於一境性當中,有這樣子的定是不是就能稱作禪定呢?其實這樣的定,不見得就是禪定。因為欲界定也可以這樣子作,未到地定也可以這樣子作,所以禪定一定有不同的地方。
那要怎麼樣才可以稱作禪定呢?禪定裏面函蓋了四禪八定,也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四禪加上四空定,也就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樣的四種定境加上四禪,我們就稱作四禪八定。那麼欲界定跟未到地定,事實上不能稱為禪定,要稱為禪定最少要有初禪。如果說一個人他有了未到地定的功夫,再加上他去除五蓋,也就是說對於欲界愛他把它斷除了,捨棄了欲界愛,他就可以發起初禪,這樣的人我們就說他就證得了初禪。那二禪、三禪,二禪其實就是背捨初禪;也就是說一個人證得初禪,其實他就是背捨欲界愛,那證得二禪呢,他是背捨初禪。二禪、三禪是一樣的,那背捨三禪、二禪的這個境界,那麼就可以證得四禪。那證得四禪,再背捨四禪,就證得四空定裏面的定境。所以我們講,四禪八定其實就是在背捨,就是次第定;也就是說,他不斷的背捨前面的一個境界,然後證得後面的一個境界,所以我們就說它是次第定。
再來說宗通。因為宗通其實是不同於禪定,但是什麼叫作宗通?「宗」就是目標跟宗旨,目標宗旨,這個「宗」的目標就是要證真如佛性,也就是說宗通也就是要通真如佛性。但是這個真如佛性其實是依如來藏而有,真如是如來藏的體性,佛性是如來藏的作用;一個人要宗通,一定要親證如來藏,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親證如來藏,他不能說他是宗通的人。我打一個比方,譬如說有一幅山水畫,一個人他看了山水畫,然後跟另外一個人說那個山水畫有多漂亮、畫得多好,然後哪裏有山、哪裏有水,這個山是怎麼樣、這個水是怎麼樣;不管他如何形容,這個沒有看過這一幅山水畫的人,他仍然無法想像那一幅山水畫到底畫成怎麼個樣子。同樣的道理,一個人如果沒有親證如來藏,不管他三藏十二部經讀了多少遍,他只是純粹的去想像如來藏的境界而已;就如同他沒有看過山水畫,只是聽人家演述而已。因此,一個宗通者,一定要親證如來藏,才能說他是宗通之人。
那這個原因——為什麼說宗通人一定要證如來藏呢?我們來看看,如果一個人他是親證如來藏的人,他能做什麼樣的事情。
第一,他能現觀如來藏的種種體性。當一個人親證如來藏以後,他可以現觀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就是說他證得四種涅槃的第一種涅槃,叫作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就是說,如來藏祂本來就有,本來就存在在這個三界當中,祂不是生來的,祂是本來就有的。當一個親證如來藏的人,他可以作這樣的一個現觀。再來說本來「自性」,他可以觀察如來藏的空性與有性,空性、有性到底什麼樣的關係呢,他可以作這樣的現觀。再來說「清淨性」,如來藏本來自性清淨、無有染污,祂有祂的清淨性,譬如說真如性、涅槃性,這些都可以作現觀。
還有一個你可以作現觀的——中道性,也就是《心經》裏面講的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你可以現觀如來藏的中道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就是祂的非一非異的性。很多人就會去解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什麼樣的道理,有些人因為沒有親證如來藏,他就去解釋什麼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實對於一個親證如來藏的人,當他看到這一句話以後,他知道這就是如來藏跟五陰的關係,祂處於這樣的關係,其實是一種境界相;也就是說,親證如來藏的人,他一觀就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樣的境界相,他一看就清楚了。所以他看到佛經以後,就等於親證了,因為他觀察如來藏,可以觀察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樣的一個非一非異的境界。
所以,一個人如果說他沒有親證如來藏,他是不可能去現觀這樣的境界的,也就是說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真如佛性。所以要做一個宗通者,他最少要親證如來藏。從這樣的一個宗通的內涵跟禪定的內涵來看,我們就知道,其實宗通不是禪定。這是從內涵來看,但是我們還可以從哪些方面來知道宗通不是禪定?
我們從相應的境界來說,禪定所相應的境界是意識相應的境界;但是意識相應的境界是有境界之法,有所得之法,有入有出之法。也就是說,只要是意識相應的境界,當意識出現的時候,祂就能分別境界;所以說只要是意識相應的境界,它就一定有境界、有所得。那為什麼說有所得?不管你證得的禪定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因為意識存在的關係,所以一定有所得;因為意識出現的當下,祂就能分別境界,祂知道祂目前所處的境界,或者是說祂能夠了知祂所安住的境界,這些都是有境界、有所得法。接下來說有入有出之法。一個人證得初禪,他總要睡覺,當他睡覺以後,他就出定了;他第二天早上起來以後,他經過了出定的這個階段,然後又入定了。所以說意識相應的境界,不管你證得哪一種禪定,都是有入有出之法;不管你證得四禪或者四空定,只要是意識相應的境界,都是有境界、有所得、有入有出之法。
但是再來我們看,宗通所證的如來藏,祂與意識相應的境界是不同的:如來藏無有境界;第二,因為祂從來不分別六塵,祂從來不起一念去分別六塵,所以祂對六塵完全無所得,對於六塵的境界祂完全不去了知;還有,祂跟意識所證得的禪定不同,禪定是有入有出之法,但是如來藏從來無入無出。為什麼?因為祂從來對三界不起任何一念,不分別三界一切境界,所以祂本來就處於定中;因為本來就處於定中,所以祂沒有入定這樣的一件事情。但是祂從無始以來,從來沒有睡過覺,也就是說祂從來不休息;既然從來不休息,所以祂從來沒有出定這一回事。
因此我們說,宗通所證的如來藏是無入無出之法,祂與意識相應的境界有入有出之法,其實是不同的。所以從這一個所證得的境界不同來說明,宗通不是禪定。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佛在經典裏面講說禪定它是通外道的。佛在《首楞嚴經》卷十裏面就這樣子說:「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楞嚴經》卷十)我們先來講這一段。也就是說,佛在《首楞嚴經》裏面講到的五現涅槃,也就是外道的五種現見涅槃,第一種就是以欲界為正轉依。譬如說,打坐打到一念不生,那心如虛空、澄澄湛湛,這樣的境界他感到很喜歡,他以為這樣子叫作涅槃;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他把欲界一念不生的境界,把欲界定這樣的境界當作是涅槃。這樣的人就是 佛所說的外道的第一種欲界的現見涅槃。
再來,第二種現見涅槃就是以初禪,以為說一個人證得初禪以後,以為初禪這樣的境界就是涅槃。所以,因為【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楞嚴經》卷十)這一段就是在講說五現涅槃裏面的第二種涅槃。第二種現見涅槃,就是把證得二禪的境界當作是涅槃;或者把三禪,證得三禪的境界當作涅槃;或者以四禪,證得四禪的境界當作涅槃。這樣的四種涅槃,把這四種涅槃跟欲界——把欲界的欲界定當成是涅槃,這五種加起來,就是 佛說的五種現見涅槃。
那麼把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當作涅槃的這些人,就是不知道說其實色界天仍然是有漏的,他以為證得了色界天的這樣的一個境界,它就是無為,也就是說他從此不會有生滅了;他認為這樣的五個地方,都是他安隱的所依,它就是一種殊勝而且清淨的所依。那麼這樣的一個人,這樣的五現見涅槃的外道,佛就這樣子說了:【如是循環五處究竟,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楞嚴經》卷十)也就是說,把這五個地方當成是究竟涅槃,這樣的人就叫作外道,他是不瞭解什麼叫作菩提性的;因為前面有講了九種外道,這個五現涅槃就是第十種外道,「立五陰中,心顛倒論」。也就是說,把意識相應的境界,這樣的覺知心所相應的「涅槃」當作是究竟,事實上就是顛倒。也就是說連我見都沒有斷,把五陰當中的一陰當成常住不滅的法,那麼這樣的人,叫作「立五陰中,心顛倒論」。所以,我們從這裏就可以知道,禪定它是通外道的。
那要怎麼樣說證得禪定的人他不是外道?也就是說,你最少要有聲聞菩提的斷我見的功德,也就是說斷三縛結;斷我見的人,就會同時斷了另外二個結,所以斷了三縛結。斷了三縛結還證得禪定,就最少就是三果人了;如果你努力去觀行,就會變成四果,也就是阿羅漢。所以從這一段經文來看,也就是說如果你是證得禪定,但是你沒有斷我見,那仍然是外道。這是講五現涅槃。
但是四空定呢,證四空定的人是不是外道呢?我們來看《大智度論》卷十八怎麼說,也就是 龍樹菩薩所說:【外道依止初禪,捨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無想處,捨無所有處;上無所復依,故不能捨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更無依處,恐懼失我,畏墮無所得中故。】(《大智度論》卷十八)這裏是在講說,從初禪到四空定都是通外道的,也就是,外道依止初禪,因為背捨欲界的貪愛,所以他證得初禪;從初禪一直背捨,乃至說背捨無所有處,然後證得非有想非無想處。證得非有想非無想處的人,他因為不知道五陰是虛妄,他不知道有個如來藏,所以他不敢再把非有想非無想的境界中的覺知心滅掉,他以為滅掉以後就沒有所依了;他不知道有個如來藏,所以他因為害怕無所依,恐懼失我,然後墮落無所得中。也就是說,他害怕說他再捨掉的時候,他就變成斷滅了。
所以有邪見的人,因為不知道有個如來藏,所以即使他證得四空定,仍然是通外道的;這是從 佛所說的、龍樹菩薩所說的當中,來說明說禪定是通外道。但是證得如來藏的宗通者,他不是外道;因為證得如來藏以後,他一定是斷我見的人,而且如來藏本身是出世間法,也就是說宗通的人一定是不通外道的。所以從這一個觀點來看,宗通跟禪定是不同的。
接下來我們來講一個公案,我們從公案來說明,其實宗通跟禪定不同。我們來看《景德傳燈錄》卷五:【(唐朝)開元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師(南嶽懷讓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麼?」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塼,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師作什麼?」師曰:「磨作鏡。」一曰:「磨塼豈得成鏡耶?」「坐禪豈得成佛耶?」】(《景德傳燈錄》卷五)
我們回頭稍微解釋一下說,這一則公案到底在講什麼。就是說唐朝開元年中有個沙門叫作馬祖道一,馬祖道一在沒有開悟之前,沒有證得如來藏之前,他住在傳法院,他因為有邪見,所以每天在那邊坐禪。也就是說,他以為打坐打到一念不生,這樣子就叫作開悟了;因為有邪見的原因,所以每天在那邊坐禪。這個南嶽懷讓禪師知道,這個馬祖道一就是能夠承擔如來家業的法器,所以他就到傳法院去問;看到馬祖道一,他就問他說:「大德!你這樣每天在那邊坐禪,你到底想要幹什麼?」「圖什麼」就是說,你的目的是要做什麼,你每天坐禪目的是要幹什麼。馬祖道一就跟南嶽懷讓禪師說:「我每天在這邊打坐,其實我是想要作佛,因為我想要成佛。」南嶽懷讓禪師就取了一塊磚,在傳法寺的庵前,就在石上磨啊磨啊……馬祖道一就覺得很奇怪,他就說:「大師啊!你在我庵前石上在磨那個石頭,到底是要幹什麼呢?」南嶽懷讓禪師就說:「我在這邊磨石子,就是要把這個石頭磨成鏡子。」馬祖道一就覺得奇怪,說:「磨磚怎麼可以成為鏡子呢?」這個從來沒聽過。那懷讓禪師就說了,說:「那你這樣每天坐禪,就能夠成佛嗎?」
我們從這個公案就可以知道,每天在那邊打坐的人,為什麼他在那邊打坐?因為他有邪見,他不知道如來藏本來是無念的,他想要把祂打坐到一念不生,以為這樣子叫作開悟,以為這樣子叫作找到了無念的心體;因為有這樣的邪見的原因,所以才去打坐。所以我們就可以知道,禪門所找到的如來藏,與禪定不同。這是從公案來說。
當然還可以從很多方面來說,我們下一集中再來作說明。
今天講到這裏,謝謝各位收看!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