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持種者方能生六轉識之十八界的建立

第038集
由 正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識蘊真義」第38集〈能持種者方能生六轉識之十八界的建立〉。

我們在上一集談到安慧的論點,他在《大乘廣五蘊論》中所說「意界」的道理。在這一集我們來對照 世親菩薩所造《大乘五蘊論》的論文,看起來和安慧的很像,但是差一點就有天翻地覆的變化。世親說:【言意界者,謂即彼識無間滅等,為欲顯示第六意識,及廣建立十八界故。】(《大乘五蘊論》卷1)在這一句當中,「彼識無間滅等」,安慧把它寫成「即彼無間滅等」;「為欲顯示第六意識,及廣建立十八界」,當中這一個「欲」字,安慧也把它給刪了;所以,安慧「即彼」的意思,就是順依前句,是剎那過去的六識,也就是無間滅的意界,這和 世親所說:「彼識無間滅等」差很多。

要瞭解差別前,要先瞭解「等無間緣」的內涵:一、若以六識生起,等無間緣則有多項,無著菩薩開示:【何等等無間緣?謂中無間隔,等無間故,「同分」、「異分」心、心所生。】(《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3)這是指六識現起的等無間緣,有同分,有異分。我們在這裡先簡單地來說明:「同分」就是意識的自類種,也就是剎那過去的六識無間,能繼續引起後起的六識,這是自類種相續的無間,所以又稱為「開導依」或「開避依」;簡言之,剎那過去的六識,開避、引導續起的六識,這是無間依同分的一種。「異分」最主要的是如《雜阿含經》中 世尊所開示:意識生起以「意、法為緣」——依意根與法塵為緣,意識才能生起。彌勒菩薩則清楚地說明:【等無間緣者,謂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此是彼等無間緣。】(《瑜伽師地論》卷3)這當中其實包含了第八識和第七識,不過因為第八識主要是持種,所以就以種子依為重來說第八識;而第八識總是配合著末那識,所以在這裡等無間緣,主要就是指末那識,也就是意根。

在此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請您思考:如果睡著了,必定是意識已滅;意識滅了,就沒有剎那過去的意識引導,何以又能清醒讓意識現起?是否必要有一個執著的、決定性的心體,祂對於我執著不捨,恆帶「我見、我愛、我癡、我慢」的末那識,讓您醒來又開始忙碌地分別著。若您思惟至此,您必能正解 世尊、彌勒菩薩以及世親菩薩的開示,您的思惟高度,就超過了錯解經論的安慧。我們再來看 世親菩薩開示就更清楚了:這個是說「意界」,主要是指有一個意識不論現起或不現起,三界內有一個恆行無間的「意」—也就是意根或末那識—沒有一剎那斷滅;但因為末那識恆與見、愛、癡、慢相應,所以有祂的「作意」,才有意識乃至十八界的建立。

您或許已發現,世親菩薩用「欲顯示」,也就是他用的是「欲」這個心所法,而我們剛剛卻說是「作意」。在此要說明,世親菩薩用意根「欲」顯示第六意識及廣建立十八界,這是 世親早期在小乘時期,寫《俱舍論》時依當時的認知,以「欲」心所相應於一切心品。所以《俱舍論》中,以「受、想、思、觸、欲」是遍一切心、心所的大地法,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遍行法;所以,我們可以推論世親菩薩《大乘五蘊論》應該是迴小向大後的早期作品,在 世親菩薩寫《百法論》時,很清楚地將欲心所放在五別境中。這個部分,玄奘大師開示:【作意現前能生識故,曾無處說由欲能生心、心所故。】(《成唯識論》卷5)所以,在此正說以末那識的「作意」,而有了意識乃至十八界的建立來作說明。

另外,「顯示」二字,不是只是簡單地顯了,是指無始以來六種妄想習因之一「顯示因」,六因在此不分別細說,只說明「顯示因」。「顯示因」,因末那識虛妄地將第八識功能執為「我」,將六識的功能執為「我所」,見愛癡慢的習氣未曾斷;所以依於祂的「作意」,讓第八識流注出意識的種子,也因此十八界的建立,乃至於意識的現起,都一定要有意根的「作意」。

平實導師在《楞伽經詳解》詳細地解說:【「顯示因」亦是三乘愚人之妄想;凡愚謂覺知心(前六識)現行已,即有覺想分別,故能顯示六塵而有受報果相;然而此覺知心之覺想分別,非是真正之顯示因;此謂覺想分別現行已,尚須有不壞之五根為緣,尚須有如來藏依未壞之五根及意根而對現六塵方能現內相分六塵境,尚須有如來藏依意根之作意及思,而令覺知之前六識種流注於根塵觸處而有覺想分別,如是方能顯示六塵境及能見聞覺知之我,故說斷見凡夫及三乘愚人之否定如來藏、而單說覺知心是顯示因者,皆名妄想。】(楞伽經詳解》第四輯,正智出版社,頁22)

平實導師講課,從來不是以經解經,也不是另有講義資料,而是直接就著經文依自心現量平鋪直敘,如話家常般娓娓道來;在我聽完 平實導師的開示,真有腦洞大開的喜悅,這樣的腦補法食,除了通達位的菩薩能夠如此細膩說明,在現今還真找不到第二位。如果您是求法若渴的學子,相信會有和我一樣,有著欣慶、深喜之情。在此,依 平實導師的開示,我們再捋一捋六識心現起的思路:一、要有不壞的五根,當然包括勝義根;二、要有如來藏藉不壞的五根和意根,對現六塵方能現內相分六塵境;三、要有如來藏依意根的「作意」及「思」,而令前五識和意識種子流注於「根、塵觸處」而有覺想分別。這只是 平實導師依「顯示因」的說明;世尊開示有六種妄想習因,時間與集數的限定,無法在此細說,您可依 平實導師《楞伽經詳解》開示,得到對「六種妄想習因」完整的了知。

經過了以上的說明,和您由 世親菩薩和安慧論文的對照,您必能了知,為什麼安慧只是多了一個字或少了一個字,就有了完全不同天地的內涵;安慧實在太過聰明,不知是認為自己的知見是超過他的師父 世親菩薩,或是他在心中對大乘根本不是真正的信受,總是錯誤地自創見解,或增或減字句。他的《大乘廣五蘊論》解讀,不但嚴重誤會 世親菩薩的論文,不通大乘法,也違背《阿含經》。因為 世尊在《雜阿含經》說:「意、法緣,生意識。」(《雜阿含經》卷8)是不可改變的定說。意根是先於意識而存在的,祂是意識生起必要的緣,不是假名施設,更不能將剎那過去的六識無間能續起的六識這種「開導依」說成意界,這就成了意識自生的過失,也就是意識自己生自己的嚴重過失。

關於安慧的過失,平實導師在《識蘊真義》中詳細的說明,在本專輯的前後集親教師也有說明;以上再次略舉安慧錯解 世親菩薩《大乘五蘊論》的過失,總的來說,主要是指出只有阿賴耶識能生六轉識,只有持種的心才能生出諸法,其他對阿賴耶識來說都是藉緣或助緣。我們講第三點。

三、能持種方能生諸法

接下來,我們略為來看看,如果外於阿賴耶識能生六轉識,會引生的過失與矛盾:

(一)、主張五根生五識。安慧說:【眼根與眼識為主,生眼識故。如是乃至身根與身識為主,生身識故。】(《大乘廣五蘊論》)則成色能生心的過失。五根不能執持一切種子的心,當然五根也沒有取境生識的作用。附帶一提,現今也有人主張「五識生五根」、「意根生五根」,這些都是非常錯誤的主張。五識和意根都不是持種的心,也沒有大種性自性的功能,所以都是妄說佛法;只有持種心阿賴耶識具有大種性自性,依眾生大種業力,而有各自不同相應的色蘊出生。根是種子,根能生識,完全不符合法界實相。

(二)、主張剎那過去的意識成為續起的種子就是意根。如果剎那過去的意識就是意根,就是能生起、續起的意識種子。我們來說明一下:這樣意根不是心體,那麼意根只是種子,應該是被另外一個心所執持,意根就成了不是能持種的心;不是能持種的心,那又如何能夠執持意識的種子?是誰在執持呢?那就不可能生出意識的心體了。若意根是意識的種子,當意根本來就是後起於意識,也不與意識同時存在運作;但是經中 佛說「意根與意識是同時、同處而存在的」,而且又說「意根與意識的體性有極大的差別」,又說「意識依意根與法塵為緣才能生起」,又說「此根、塵、識三法同時存在,意識才能運作」。

所以,我們作一個小結:安慧的創見:【意界者,即彼(六識)無間滅等,為顯第六識依止,及廣建立十八界故。】(《大乘廣五蘊論》)這種說法,將過去的六識成為意識種子而施設意界,明顯推翻了 佛說聖教,成為「意識心現行時,意識種子不存在,故意根不存在」的邪理。如此,不但推翻大乘佛法般若,也推翻聲聞菩提所說的十八界法、十二處、五蘊法,安慧論著實質是破壞正法的邪說。現今許多人,不知其中處處錯謬,無智簡擇,還教授安慧的論著來推廣佛法,謗從無生滅的阿賴耶識心體為生滅法,反而成為破壞大乘佛教如來藏深妙正法,破壞三乘菩提的惡業。

所以,第七識意根及前五根都是不能出生意識等六識的。安慧在《大乘廣五蘊論》中倡言「根為主,能出生識」,又「否定意根的存在」,這種說法已經自相牴觸了,更是違背教理、違背理證的說法。

四、種子、本識、所生果的關係

玄奘大師在《成唯識論》中開示:【何法名為種子?謂本識中親生自果功能差別。此與本識及所生果不一不異,體用、因果,理應爾故。雖非一異,而是實有。】(《成唯識論》卷2)

「本識」就是阿賴耶識。也就是種子依止的所在;根本識阿賴耶識是無始劫以來就存在,有堅住不變、無記、受熏,與能熏法—處處作主、妄想分別執著的七轉識—同時同處、不即不離。因為具有受熏持種的功能,阿賴耶識就能藉緣流注、異熟各類種子,生起了各種差別不同的現法,這就簡別了「色法五根或七轉識能持種」的邪見。

「親生自果」的意思是:所生的異熟果,都是由第八識所持種子而親生現行的果。異熟果報已經不是種子,種子必須具備三個性質:第一、要攝藏在阿賴耶識中。第二、親生自果。也就是阿賴耶識是體,種子是用;阿賴耶識能持種,也能夠異熟一切種的現行。第三、種子不是現行法。相對於現行法,種子是因,現行是果。

「功能差別」,一方面說種子不是只有一種;也說明現行七轉識與阿賴耶識自體的功能是有所差別的。相對於七轉識的種子而言,雖說阿賴耶識是七轉識的根本因,但七轉識其實也是阿賴耶識親生的異熟果;而阿賴耶識與七轉識都是現行法的緣故,不能稱為種子——功能差別,所以另外用「功能差別」來顯示種子的法相。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集只能說到這裡。有關接下來的內涵,我們在下集再繼續說明,我們下集見。

阿彌陀佛!


點擊數: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