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羅漢依止佛才能離怖畏入涅槃

第050集
由 正昌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在此先問候大家:少病少惱否?色身康泰否?道業精進否?目前正在演述的單元是「三乘菩提之勝鬘經講記」。

接下來將繼續為大家解說,二乘聲聞阿羅漢不證涅槃本際如來藏的緣故,所以並沒有離開涅槃本際不是斷滅空的怖畏,但是因為依止於佛、信受佛語的緣故,接受了佛說「涅槃本際不是斷滅空」的正知見,所以阿羅漢才能夠真正斷除我見、我執、我所執的一念無明煩惱,捨壽之後也才能夠滅盡自己的十八界,永離一切三界的熱惱及不斷生死輪迴的痛苦,入於只有如來藏單獨存在的究竟清涼、寂靜的涅槃;真正解脫於我見等一念無明煩惱不斷的緣故,不得不於三界中不斷生死輪迴的煩惱痛苦啊。所以說二乘聲聞阿羅漢是依止於佛,才能夠離開對於涅槃不是斷滅空的無明怖畏而入涅槃,也因為阿羅漢是滅掉自己的五陰才能入涅槃,所以阿羅漢對於所入的涅槃也沒有究竟樂。

專修二乘解脫道的聲聞阿羅漢,所觀行的內容僅止於蘊處界的無常、無我,目的只是為了斷除對於五陰自我的貪愛執著,入於究竟清涼、寂靜的無餘涅槃中,而解脫於三界輪迴生死的煩惱痛苦。所以專修二乘解脫道的人,本來就不該執著五陰,不該喜樂、貪愛五陰;反而要把自己的五陰殺掉,然後就取無餘涅槃,才不會被五陰所害。如同上集為大家說過的焰摩迦比丘,當他成為初果人後,舍利弗尊者又為他說法,讓焰摩迦比丘成為了阿羅漢。舍利弗尊者所說的可以讓焰摩迦比丘成為阿羅漢的二乘解脫道觀行內容,就是告訴焰摩迦比丘:不應該喜樂、貪愛五陰而生起執著,反而要把自己的五陰殺掉,然後就取無餘涅槃,才不會被五陰所害。

《雜阿含經》卷5:【尊者舍利弗語焰摩迦比丘:「今當說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長者子,長者子大富多財,廣求僕從,善守護財物。時有怨家惡人,詐來親附,為作僕從;常伺其便,晚眠早起;侍息左右,謹敬其事;遜其言辭,令主意悅,作親友想、子想,極信不疑,不自防護,然後手執利刀以斷其命。焰摩迦比丘!於意云何?彼惡怨家為長者親友,非為初始方便害心、常伺其便至其終耶?而彼長者不能覺知,至今受害。」答言:「實爾。尊者!」舍利弗語焰摩迦比丘:「於意云何?彼長者本知彼人詐親欲害,善自防護,不受害耶?」答言:「如是!尊者舍利弗!」「如是,焰摩迦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五受陰作常想、安隱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於此五受陰保持護惜,終為此五受陰怨家所害;如彼長者為詐親怨家所害而不覺知。焰摩迦!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於此五受陰不著、不受、不受故不著,不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尊者舍利弗說是法時,焰摩迦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上述經文,尊者舍利弗在焰摩迦比丘成為初果人之後,又再向他說明如何成為阿羅漢的二乘解脫道理:【尊者舍利弗向焰摩迦比丘說:「我如今應當為你再說譬喻,有智慧的人可以用譬喻而瞭解正法。譬如說,有一個長者的兒子,這個長者的兒子大富多財,所以他就需要很多的僕從來奉侍他、來幫他守護財物。當時就有一個怨家,就假裝來親附他、來作他的僕從,這個惡人常常在觀察長者的兒子有什麼需要時,而他自己有什麼機會;所以這個僕人每天都很晚才睡,每天早上都很早起床。當長者的兒子剛起床,他就已經在身旁侍候著,講話也很小心,做事、言語也都很恭敬,使得主人對他非常喜愛,就把他當作是好朋友,也當作兒子來看待,對他是完全信受而沒有懷疑的,所以就沒有在作自我保護的事情。到了這個時節,那惡人就時時都有機會了,因此他就用刀子把長者的兒子給殺了。焰摩迦比丘啊!你的想法怎麼樣呢?那個怨家惡人來作長者的親友,他難道不是一開始就存著方便殘害之心,常常在尋求著方便的時機,一直到把長者的兒子害死命終為止嗎?是不是這樣呢?而那個長者的兒子始終都不能夠覺察,所以後來就被害死了。」焰摩迦比丘答覆說:「確實是這樣啊!尊者。」】

【然後舍利弗尊者就向焰摩迦比丘說:「那麼你的意下如何呢?那個長者之子,假使本來就知道那個人是假裝來親附而想要害他,如果他能夠知道而善於防護的話,是不是就不會受害了呢?」焰摩迦比丘答覆說:「就像是這樣子啊!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又說:「道理是一樣的,焰摩迦比丘啊!愚癡無聞的凡夫,對於五受陰都把它當作是常住不壞來認知;把五陰當作是安隱不壞的法,認為五陰是不會生病、壞滅的,把它當作是真實我,把它當作是我所有的永遠不壞的真實法,所以就對五陰保持護惜而不防護,最後終究還是被五陰怨家所害死了,就好像那個長者的兒子,被那個假裝來親附的怨家所害而不能覺知。」】

【舍利弗尊者又說:「焰摩迦!多聞的聖弟子們對於這個五陰詳細觀察,知道五陰如同身上長出來的癰瘡一樣,就好像是要殺害我們的怨家一樣;五陰是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的,所以對這個五陰不應該執著。如果不執著五陰自己,也不接受五陰自己了;由於不接受五陰所以不執著,不執著的緣故,所以自己就可以覺察到已經證得了有餘依涅槃了,捨報之後一定是可以取證無餘涅槃的。這時自己就可以確定地說:我無始劫來所有的出生,到了這一世已經斷盡了,不會再有後世的出生了;所應該修行的梵行,我都已經建立了;對於出離三界生死應該作的事情,我也已經作完了;自己很清楚地知道,不再接受後有了。」焰摩迦比丘當場接受了之後,依於他本有的初禪證量,就把對於五陰的貪愛都斷了;這時焰摩迦的欲漏、有漏、無明漏都斷除了,所以不起諸漏,心得解脫,成為阿羅漢。】

上述經文中,舍利弗尊者只是舉了五陰如同詐來親附的怨家作為譬喻來說明,這樣的講述以後,來要求已經斷了我見的焰摩迦比丘,應該進一步把對於五陰自我的貪愛斷除,而焰摩迦也當場接受了;由於焰摩迦比丘本來就有了初禪的證量,所以把對五陰的貪愛都斷了以後,這時焰摩迦不起諸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也就跟著斷除了,心得解脫成為了阿羅漢。

從經中尊者舍利弗說「對五陰不可以愛樂,不可以執著,就可以幫助焰摩迦比丘從原本是初果人,成為了證得四果的阿羅漢」這個記載來看:專修二乘解脫道的人,本來就不應該執著五陰,不應該喜樂、貪愛五陰自己;反而要觀察五陰就如同想殺害我們的怨家一樣,應該要把五陰殺掉,然後就取無餘涅槃,才不會被五陰所害。所以二乘解脫道的實證,都是在滅除對於五陰的喜樂、貪愛而生起執著上面來作觀行,只要能夠真的滅除對於五陰自我的貪愛執著,就能夠取證無餘涅槃而得解脫。

此外,從上述尊者舍利弗說法的簡短過程中,以及焰摩迦比丘成為阿羅漢的法義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都沒有牽涉到:有沒有證如來藏這件事?舍利弗尊者所說的都是世俗法蘊處界的虛妄,都只是把對於五陰的貪愛、執著滅除了,來就取無餘涅槃而得解脫。而聞法的焰摩迦比丘,當他確定無餘涅槃不是斷滅空,也把對五陰的貪愛與執著都斷盡了,他就知道自己捨壽後就不會再去投胎了,因為他很確定:自己堅決地願意把五陰滅掉。所以說,滅掉五陰是容易的,諸地菩薩也都是這樣實證的。覺得不容易滅盡五陰的人,都是因為惡見:把五陰當作是常住法,不願捨棄。

最常看到的錯悟大師,是將六塵中的離念靈知心當作是常住不壞的真如法,落在意識常見中。由於不願捨棄五陰全部或局部的緣故,每一世死後就趕快去投胎,就這樣一世又一世地去投胎而生死不斷,無法脫離輪迴。如果已經如實瞭解五陰的全部內容,也願意捨掉五陰,真的下定決心了;這時假使還有一絲絲對五陰的貪愛,特別是對離念靈知心自己,也就是識陰中的意識只要還有一絲絲的貪愛,捨壽時就會出現中陰身。由於中陰身境界中,還是會記得生前所證的解脫道智慧,所以到那個時候自己再觀行,再勸令意根來接受,等到中陰身七天的壽命終了後,就可以不再出生中陰身,就可以得到解脫而入無餘涅槃了,這就是經中所說的中般涅槃,這是三果人中最利根的人。

由此可知,二乘解脫道的實證,根本與是否實證如來藏無關,取證解脫果並不需要證得如來藏,所以阿羅漢並不知道無餘涅槃中是什麼;這是因為無餘涅槃正是阿羅漢把五陰自我全部都滅盡之後他才能入的,所以無餘涅槃中,並沒有阿羅漢的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自我存在,那他又怎麼可能知道無餘涅槃中是什麼呢?所以,阿羅漢們完全是因為信受 佛的開示說:無餘涅槃中不是斷滅,有個第八識如來藏—這個本識—常住;而這個本識無知、無見、無覺、無觀的獨自存在,所以涅槃中是真實、寂靜、離熱惱的,而且是常住不變的,並不是斷滅空。

由此可知,不是只有在大乘法中才說「法離見聞覺知」,事實上在《阿含經》中的二乘菩提的實證中,就已經有這樣的內容了:這個本識本來無知無見,比丘應如是見。如《雜阿含經》卷2:【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上述經中,佛說這個本識——第八識如來藏,是不會如同五陰自我一樣,能夠覺知而到達東西南北上下等處所的,所以這個本識是無所至趣的;這個本識也就是五陰自我滅盡後,可以獨自存在的涅槃本際,祂是寂滅的、清涼的、清淨的、真實常住的法;修學解脫道的人,唯有先信受無餘涅槃中有這個本識真實常住,並不是斷滅空,才能夠真正地趣入這個寂滅、清涼、清淨、真實的涅槃中,而解脫於三界不斷生死輪迴的煩惱痛苦,得到真正的解脫。

所以說,阿羅漢們完全是因為相信 佛的開示,相信無餘涅槃中不是斷滅空,才能證得解脫。因此,勝鬘夫人在《勝鬘經》中說:【阿羅漢歸依於佛,阿羅漢有恐怖,何以故?阿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如人執劍欲來害己,是故阿羅漢無究竟樂。】為什麼勝鬘夫人說:「阿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這是因為所有的二乘行者,對於涅槃是無所有的,心中都還會有恐懼。他們對於無餘涅槃中是一切都無的,實際上心中還是會有一點擔心,雖然 佛已經開示說「入無餘涅槃不是斷滅」;可是阿羅漢們又沒有實證無餘涅槃中是否真的不是斷滅,更何況其他三果人以下的二乘人呢?所以二乘人對於蘊處界等一切都無,心中仍然是有怖畏的。可是雖然有怖畏,卻必須要進入一切無的狀態中,要把蘊處界都全部滅盡了,才能成為無餘涅槃。所以二乘人對於五陰的看法是:五陰就是怨家仇人,五陰如癰、如刺、如殺,所以要滅盡五陰。就好像有怨家拿著劍要來害自己一樣,五陰就是那個拿劍來害自己的怨家,也是導致自己在無量劫中不斷生死的仇人。因此,勝鬘夫人說二乘人對於五陰的看法是「如人執劍欲來害己」,所以應該要滅盡五陰。

可是當二乘人把五陰都滅盡了以後,那個無餘涅槃中到底是什麼?這是連阿羅漢都不知道的!雖然 佛說無餘涅槃中是真實、是不變異、是常住,可是無餘涅槃中到底是什麼?阿羅漢們還是不知道啊!因為不知道,所以就不會有究竟樂。所以阿羅漢對於無餘涅槃,對於他自己的所證,是沒有究竟樂的!因為無餘涅槃中到底是什麼,阿羅漢們都不知道;只是因為他們信受 佛的開示,知道我阿羅漢滅了自己以後並不是斷滅空,在無餘涅槃中還有本識常住,而這個本識無知亦無見,不再有法樂了;因此阿羅漢證涅槃出三界時並不是究竟樂,因此勝鬘夫人才會說「阿羅漢無究竟樂」,說阿羅漢對於自己所證的涅槃是沒有究竟樂。這是如實語,並不是刻意貶低阿羅漢的話!雖然阿羅漢對於自己所證的無餘涅槃,如同勝鬘夫人所說,是沒有究竟樂的,但畢竟阿羅漢是可以滅盡五陰入涅槃的,解脫於三界中不斷輪迴生死的。

從這裡來看,那些自認為已經證悟的大法師、大居士們,把五陰這個害自己在三界中不斷生死的怨家,當作是最親近的人而抱得緊緊不肯捨離,特別是落在意識中,把意識怨家當作法身慧命最親近可靠的這些人,把害死他們法身慧命的離念靈知心,認作是常住不壞的真我。這些名聞當代的大師們,總是成日裡想要把握自己、當自己、寶愛自己,也這樣來教導徒眾們要把握自己不放;卻不知道意識自己正是法身慧命的最大怨家,所以他們全部都是被意識怨家所害而無法斷除我見;這都是錯把意識怨家當為最可靠的人,所以都是被意識所害而落入常見外道中啊!法身慧命也就這樣子被意識怨家所害死了。就算有人能夠證得二禪而離開了五塵,但是由於不明白五陰虛妄的道理,都還會落在離開五塵的離念靈知境界中,還是離不開常見外道見,所以仍然是那個被意識怨家所害的人啊!等而下之,則是完全不自知落在識陰六識上的人,這類人常常教導徒眾們說:「能見、能聞、能嗅、能嚐、能覺、能知的心就是真如,就是佛性。」這正是落入識陰六識的功能中,與自性見外道所見完全相同,不曾絲毫遠離識陰,都是早已經被識陰惡人害死自己法身慧命的愚癡人啊!

菩薩也像舍利弗尊者這樣來看待五陰,知道五陰是殘害自己法身慧命的怨家;但是菩薩卻不會想要把五陰殺死,而是把五陰留著當作自己所用的道器,卻不被它影響;而阿羅漢卻是要把五陰殺死的,這個就是大乘與二乘最大的不同所在。《阿含經》中說的二乘解脫道的法,都是志在斷除我見、我執而取無餘涅槃的,所以說要把五陰害死,不要被五陰的假善知識所欺騙,而讓自己的法身慧命被五陰所害死。因此千萬不要被親密的五陰所騙,而貪愛五陰、執著五陰,特別是識陰中的意識:離念靈知。不論是能夠離開五塵的二禪等至的離念靈知,乃至欲界五欲六塵相應的凡夫這樣的識陰六識,這個意識及識陰六識,都是害我們不能離開三界生死的五陰怨家,所以不應該去貪愛五陰自我、執著五陰自我,應該知道五陰都是殘害我們法身慧命的怨家;也應該要學菩薩一樣不把五陰殺死,而是把五陰留下來當作自己所用的道器,來證取這涅槃的本際—第八識如來藏—的所在。因此菩薩能夠現觀這涅槃中本識的存在,就不會像阿羅漢一樣自己能夠證得無餘涅槃卻沒有究竟樂。因為菩薩能夠現觀這無餘涅槃中的本際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所以就能夠離開這種阿羅漢對於自己所證涅槃沒有究竟樂這樣的一個狀況中。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說明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412